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慧淨法師講演集二 正行與雜行(二)▪P3

  ..續本文上一頁活潑、很親切,如果能跟他玩的話,我就有同伴了!可是遠遠看到的父母,他是怎麼樣呢?他會悠悠泛泛地說一聲:「危險!」會這樣嗎?不會!我看做父母最能體會我所寫的:「一個箭步向前,立刻抱住就走」,這是形容那種很危險又急迫的景象。

   同樣的,「住立空中相」的阿彌陀佛本尊,就有這種含意──來不及端坐在那裏等待,祂很迫切,已經主動來到我們面前了。所以我們這個法門,不是我們去祈求阿彌陀佛來救我們,也不是靠我們的智慧、學問,是阿彌陀佛主動的、平等的、沒有任何條件的,就在這裏看著我們、等待著我們、呼喚著我們、拜托著我們。

  難行道和易行道

   所以我們這個法門跟其它法門不一樣,這個法門是講彌陀救度的法門。其它的法門都是要我們去修行,而且不能只修一種,要修好多好多。就像龍樹菩薩在〈易行品〉所分判的,龍樹菩薩把一代的佛教,也就是整個佛教,分成兩門,就是「易行道」和「難行道」。「難行道」是要自己去實踐種種六度萬行,而且經過好長好長的時間,也就是所謂的「叁祇修福慧,百劫種相好」,才能夠達到成佛的境界,同時還有可能在半途退墮下來,所以龍樹菩薩在〈易行品〉裏,分判難行道是「諸」、「久」、「墮」,要修種種法門,要經過漫長的時間,而且很有可能會退墮下來,這就是難行道。

   但是有另一種成佛的法門,它跟難行道截然不同,就是易行道,所謂「以信方便,易行疾至。」它的特色剛好跟前者完全相反,難行道要修種種諸善萬行,而易行道只有「一」,就是念一尊阿彌陀佛。所以〈易行品〉歸結起來,是以阿彌陀佛的第十八願在闡述、闡揚,也就是專門在講阿彌陀佛一佛的救度,只要信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一佛就可以,所以是「一」;而且是「速」,難行道的修行要經過叁大阿僧祇劫這麼久的時間,而這個法門是「速」,是當生成就;而且是「必」,必然成佛,不會退墮下來──所謂退墮下來,就是退入二乘,退入二乘就糟糕了,就如所謂「焦芽敗種」,不能成大器了。

   因此我們這個法門的本尊,只有阿彌陀佛一佛,拜只拜阿彌陀佛,不拜其它;念也是阿彌陀佛,不念其它;要贊歎,就贊歎阿彌陀佛,不贊歎其它;要供養也是供養阿彌陀佛,不供養其它。

  稱名正行和贊供正行

   請再看講稿:

  稱名正行:一心專稱念彌陀名號

  贊供正行:一心專贊歎供養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的慈悲是超越十方叁世諸佛的,因爲祂所發的願是超世願,而且這個願也已成就了,所以阿彌陀佛有超世願的願力,能夠救得了我們。如果沒有阿彌陀佛,十方諸佛沒辦法救得了我們,在《大悲經》裏面說「千佛舍我而去」,爲什麼?因爲我們本身業障太重,出生在五濁惡世的衆生,貪瞋癡特別重,十方諸佛搖頭而去,只有阿彌陀佛,爲我們發下四十八大願,因此我們要贊歎能夠救度像我們這樣的衆生,要贊歎哪一尊佛?當然只有贊歎阿彌陀佛。那麼供養也供養阿彌陀佛。通常,最平常而且簡單能夠預備的供養,就是香、花、燈、果這一類的。有關香花、燈果,我們來看這一篇文章〈肉體昏迷神識靈敏〉,請金柯念一下:

  賴朝河居士于民國四十五(一九五六)年出生于臺灣南投縣信義鄉,六十六(一九七七)年在馬祖服兵役時,因擔任彈藥士,整日與炮彈爲伍。有一天在清算炮彈數量時,一顆硫磺彈爆炸,被灼傷了整個臉部及正面身體,痛倒在地打滾;連上兄弟見狀,急忙爲他沖水,並立刻將他送醫急救。

  由于痛徹心扉,難以忍受,遂即昏迷。不久,他的神識出竅離體,浮現在身體上方,看著醫護人員不斷爲他沖洗傷口,看到自己的身體被包得像木乃伊。此時既沒有疼痛,也沒有喜樂、沒有哀傷,一切似乎平常,那個木乃伊彷佛跟自己無關。而每個來看他的弟兄他都清楚知道,他來去自如,沒有空間的隔閡,能看穿桌子背面,能透視牆壁外的一切事物,隔壁的開刀房醫師爲病人在動手術,他看得一清二楚,樓上樓下,左右隔壁,無有一物不在他的視線之內。而營區的長官及弟兄只要談論與他有關的事情,他馬上到場,知道他們所談的內容;每天有弟兄輪流著爲他悉心照料,他都看在眼裏。外島的醫院因設備簡陋,曾有醫官建議送他回臺灣治療,但另有醫官持反對意見,認爲以他的情況撐不到臺灣;每一次醫官討論如何醫治他,他都在場,也很清楚討論的結果。大約一星期左右,院方將他送回臺北叁軍總醫院治療;而外島馬祖營區的長官及同袍,只要聊到他的名字「賴朝河」,他的神識馬上到場,臺北至馬祖似乎沒有距離。有一次營區弟兄正在包粽子,有位同袍提起:「這些粽子包好,要送幾粒給賴朝河吃」,他馬上到場,聽到並看到。這期間醫院有陌生醫生來會診,討論他的傷勢,他都參與其中,只是無法表達意見;以致日後他清醒時,能熟悉叫出所有參與治療他的全部醫生的名字。曾經有兩叁次處于虛空中,眼前的世界空無一物,沒有肉體的包袱,那特殊的境界有說不出的舒服、自在,那種感覺讓他永生難忘。又有一天,聞到一股清香的香味,連續叁天這股香味一直彌漫在他四周;之後開始有知覺,感覺全身疼痛,神識不知何時又回這軀體之內;而從神識離體至回來,這期間長達二十幾天。自恢複知覺開始,身體逐漸康複;當然,往後經過長時間一次又一次的整形手術,才複原至現在的面貌。

  這一事件之後,賴師兄體會到他與母親之間心心相連連。他出事之時,軍方封鎖消息,並未立即將此不幸事件告知賴家,但母子連心,母親那時似乎知道兒子出事,心痛如絞,一直要求他的大兒子賴明喜,去打聽二弟賴朝河的消息。賴師兄有一位伯父,于年輕時就出家修行,賴媽媽因挂念兒子,前去求見法師想尋求解答。法師告知:「回家念佛自然就會逢凶化吉」。賴媽媽回家後便虔誠念佛,祈求阿彌陀佛救救她的孩子。賴師兄因不願讓家人操心,一直不敢回家,也沒有和家裏連絡,而賴大哥因爲母親要求,積極的連絡二弟,過程也困難重重,等連絡上時,部隊已遷回臺灣,而賴師兄也已經出院重返部隊,兄弟見面彷如隔世,賴大哥見二弟面目全非,甚是心疼。賴師兄日後才知道,當時他連續叁天所聞到的香味,是母親爲他念佛求佛所供的檀香。

  瀕死體驗

   我收集了很多篇所謂的「瀕死體驗」,這些故事裏的人,看起來好像是昏死或是僵死了,但其實並沒有真的死去,他活過來之後,把昏死這段期間的經曆訴說出來。我搜集了好多篇這一類的真人實事,准備將來要出書,這是其中一篇。

   我爲什麼對這類經驗關心而去搜集呢?因爲這些是極其珍貴的。死去的人往往不會活過來告訴我們他死後的情形,如果有這種經驗的人,可以回來跟我們訴說他在那個世界的情景是什麼,讓我們現在就能多少了解到未來,而爲未來做准備,這是一點。

   另一點是,我們所謂的身體,所謂的人生,有精神體跟肉體兩層面,它們似是合在一起的,但是肉體會生病、會死亡,甚至會腐爛,最後與萬物同朽;但由這些事迹可以證明,我們的精神體卻跟肉體是兩碼事,它可以在另一個空間存在,雖然看不到,但依然存在,同時不受生老病死之肉身的束縛,一方面是要來印證這一點。

   再一點是,有的人認爲,這個人都已經死了,就是一塊死肉,你在旁邊把他當作活靈活現似的跟他講話、跟他念佛,有什麼用呢?這些故事可以證明的的確確有用。賴朝河居士是中部人,他曾經到臺南找過我,這篇是他所敘述,旁邊的蓮友記載下來的。由這篇我們可知道幾件事情:

   第一點,他的神識脫離了肉體,神識感覺到很平常,而且沒有病痛,自由自在的。爲什麼?因爲有身體就有神經,有了神經就有痛不痛的感覺,而神識離開了身體,既然沒有這個肉體,沒有神經,也就無所謂病痛不病痛了。同時他的神識確是存在于另外一個時空當中,超越了我們的時間、空間;我們經過了一天、二十天、幾個月,但是他還是在那種境界當中,無所謂過了幾天。這當中不必吃飯,不必特別穿衣服,不會覺得餓,也不會覺得冷。除此之外,他有透視力,而且有神足通,也就是說鬼的五通他都具足,因爲他不受牆壁的隔閡,既能夠看透牆壁,也能夠穿牆而過;同時不受空間的隔閡,在臺灣念他的名字他立刻到臺灣,在馬祖念他的名字他立刻在馬祖。這也可以證明一個死去的人,只要他還沒有投胎轉世,那麼我們在另一個空間呼喚他的名字,他就能夠立刻到達,來接受我們爲他講經說法,爲他助念。所以對亡靈是有這種超度功能的,因爲他都知道。還有在那種境界的人,他只要起一念要到哪裏,就立刻到那裏了,現在臺灣呼喚他,他一聽到,想到臺灣,立刻就到臺灣,想到馬祖立刻到馬祖,想到那個地方,甚至有緣的地方就能夠前往,由這個故事也可以了解到這些現象。

  自己念佛 他人免難

   再來,《念佛感應錄》裏面也有好幾件事迹典故是屬于「自己念佛,他人免難」一類的。剛才所談的內容也可以說是「自己念佛,他人免難」,也就是母親念佛,兒子免難,甚至起死回生。因爲母子連心,兒子出事了,並沒有通知母親;但那時母親心中有一種莫名其妙的不安之感,特別殷切地想念遠方的兒子,好像他出事了,其實正是出事了。結果經過請教之後,他的伯父告訴他媽媽,回家念佛自然就會逢凶化吉,如果對方的壽命未到,就能夠早日消災解厄、逢凶化吉;如果壽命已到,一方面能夠延長壽命,不然的話,也能夠超度他離苦得樂,甚至往生極樂,這就是一個證明。證明在哪裏呢?他媽媽大概平常沒事的時候拜佛,都是以平常的香,有事的時候,就買比較好的…

《慧淨法師講演集二 正行與雜行(二)》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