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慧淨法師講演集二 正行與雜行(一)

  

正行與雜行(一)

   各位同修:南無阿彌陀佛!

   好久不見,大家好嗎?(同修答:好!)

   看大家內心充滿著信心的法喜,臉上煥發著念佛的光輝,讓我想到《書信集》裏面曾經寫一段話(第九頁):

  彌陀使我領受那永不絕望的安慰,

  彌陀生命充滿在我心中,

  彌陀光明環照在我身上,

  向著淨土前進的人,

  步步都踏著永恒的愛,

  時時浴在不滅的光中,

  今天、明天、永遠。

   可以說,我們念佛人都是向著淨土前進的人,因此,「步步都踏著永恒的愛,時時浴在不滅的光中」,是不是?(同修答:是!)所以,我們都是非常幸福的人。

  隨健身 隨念佛

   今天首先要跟大家一起做這張「十巧手」圖解,「十巧手」大家曾經做過嗎?(有些同修說:做過!)在還沒有看到這張圖解之前就曾經做過的同修請舉手!(那倒不少!)這張圖解是我上次來臺北時看到的,如果上面所寫的功能是真的,那真的跟我們念佛的法門很相像,我們這個法門就是簡單容易又殊勝快速。「十巧手」看起來也是做法很簡單,但促進健康的效果卻很好,同時又可以跟念佛結合在一起。你們以前做的時候是不是跟念佛配合在一起?那怎麼樣配合?我想到的就是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拍四下,那麼念了九句剛好就拍叁十六下。內容總共十種,我先將順序作說明,我們再來一起做,我算了一下,一次做下來大約叁十五秒左右,做完約六分鍾,花費的時間不是很多,做起來很容易,而且隨時隨地都可以做。第一是「虎口平擊」,第二是「手掌側擊」,第叁是「手腕互擊」,第四是「虎口交叉互擊」,第五是「十指交叉互擊」,第六是「左掌擊右掌心」,第七是「右掌擊左掌心」,第八是「手背互相拍擊」,第九是「搓揉雙耳」,第十是「手掌心互相摩擦、輕蓋雙眼」。我們現在開始來做,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好!全身都流汗了。這一張可以帶回去,也可以推廣,因爲它簡單容易,效果也蠻多的。

  只要稱名念佛便能往生極樂

   接下來,我們要談「正行與雜行」,大家都有拿到講稿(見附錄一)嗎?

   各位同修,如果我們一面開車,一面拿著地圖和說明書,這樣好不好?(同修答:不好!)我們往生極樂報土,主要是靠稱念「南無阿彌陀佛」這一句名號,所謂「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聲、一念等,以佛願力,易得往生。」當然「下至十聲一聲一念」的人,是因爲平生沒有遇到這個法門,直到臨終才遇到善知識,跟他開示爲他助念,然後他也隨著旁邊的蓮友念這一句名號,可是他畢竟是即將往生之人,所以念了十聲、五聲或者一聲,他就斷氣了,這樣他也能夠往生。以此彰顯,短命少念,甚至作惡、未曾學佛之人,都能夠往生,何況我們學佛、多念,而一生長命念佛的人,哪能不往生的呢!所以是以這一種「乃至十念」、「乃至一念」,「以少攝多」、「以惡攝善」、「以短命攝長命」,來彰顯每一個人都有機會、有希望能夠往生;這也顯示阿彌陀佛的慈悲至極,而且智慧無量,能以「只要稱名」便能脫離叁界六道輪回,而往生彌陀報土。所謂「無爲涅槃界」的彌陀報土,是說往生彌陀淨土的人,他的受用和彌陀相同,彌陀是無量光、無量壽,往生之人也同得無量光壽的受用;彌陀以四十八大願來自我成佛以及廣度衆生,我們往生極樂世界也必定報同彌陀,具足四十八大願,擁有以四十八大願廣度衆生的能量。

   所以,我們應清楚的認知,往生是靠這一句名號,並不是靠我們的學問、知識,或是多麼的深入經藏,博聞強記背了很多經文。因爲,即使我們再有學問,多麼的深入經藏、博聞強記,到最後臨終那一些都用不上,都不能夠讓我們依靠;在那個時候,我們不可能依靠背念或口誦某種經文來往生極樂,或者是依靠著自己的學問甚至道德來往生極樂。畢竟,只要我們還沒有脫離六道,還是貪瞋癡的衆生,所謂的學問道德、修行功力,到那個時候,一點力量都沒有;這時能讓我們依靠,使我們往生的,只有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

  老實念佛

   走向淨土之道的人,就只有稱念這一句名號。如果是布教者,那就必須深入本門的教理,以及涉獵他宗的教理,如此才能知彼知己,順利引導他人來學這個法門;反之,如果不是站在布教在線的人,最好是專一在這一句佛號上。因爲一個人如果常常念佛的話,他自然會感覺到有種種不可思議的現象,也就是凡事會逢凶化吉、平安順利,到了臨終,往往能預知時至,而安詳斷氣,順利往生,甚至會顯現種種瑞相。所以,老實念佛的人,往生的景象都會很好;而往往終日尋文摘句,思維要怎麼講,怎麼解釋才能打動人心的人,經常妄想紛飛,這樣跟彌陀的感應就比較少。當然只要他願生極樂,專稱名號還是會往生,只是現象不會比平常老實念佛的人來得殊勝。

  謝妙老居士往生瑞相

   大概二、叁十年前,在中部員林,有一位賴謝妙老居士,她是一位女衆,八十歲往生。她不識字,七十歲左右才接觸念佛法門,參加臺中蓮社的活動──聽經、共修、念佛,是屬于李炳南老居士的系統。印象中,在她八十歲前幾年,她發生了車禍,行走不方便,因此無法去聽經聞法和參加共修,更沒辦法到其它地方攀緣、串門子,所以只好老老實實在家念佛。一般人在家裏閑不住都會看電視啦!聽音樂啦!看報紙啦!看雜志啦!她沒有,她的興趣和娛樂就完全轉爲念佛──早上念佛,晚上也念佛,有事無事就念佛。她往生是預知時至的。在那一年年初,她跟人家說,她大概中秋節前後就要離開,跟大家告別,請大家到時候來爲她助念。她未了的心願只有一個,也可以說沒有,說有,那是因爲在她的家族中只有她一個人信佛念佛,她的兒孫並不信,她又自覺慚愧不足,因爲不識字,沒有學問也沒有辯才來說動家人,引導他們學佛念佛,所以她只有一個心願,就是希望往生之後,能有某種瑞相來使得他們啓信。果然,她往生之後,瑞相非常殊勝,燒出來的骨灰,滿滿的都是舍利,而且有紅色、綠色、黃色……等各種顔色非常多,同時又是透明的,好像水晶,亮晶晶的,心髒的地方好像一朵蓮花,可惜的是,因爲它還是熱的,沒有凝固,工人不知道,把它一移動,蓮花就散了,不過有拍下照片。淨慶看過嗎?(淨慶答:沒有)因爲淨慶以前也在臺中蓮社,對淨土法門是縱遊深遠,可說是大家的前輩。

   那張相片我看過,曾經有位蓮友請一顆綠色的小舍利去供養,之後這一顆綠色的舍利又生了兩顆紅色的小舍利。那位蓮友很熱心將那兩顆紅色的舍利給我供養。那大約是民國七十幾年左右,當時我在山上,我想到這兩顆舍利是它們所生的,而且只生這麼兩顆,所以就請回一顆還給他,又想到另一顆只有我自己瞻仰,太可惜了,應該讓更多的人瞻仰啓信,所以就請到一家佛教文物流通處。當時流通處的負責人用舍利塔供奉起來,擺在店門前,讓來往經過的人瞻仰。可惜的是,有一次臺風來,吹倒了很多東西,包括那個舍利塔也被吹倒,結果那顆舍利子就找不到了。

   當然,有舍利沒舍利,並非往生確定的標准,而且每一個人所顯現的也各不相同。今天提到這一位老菩薩,重點是要告訴大家,她什麼都不懂,就只是成天「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而已,可是據李炳南老居士說,他到臺灣叁十年當中,包括他在大陸所見過的舍利子,最莊嚴的就是這位老菩薩的舍利子。那她是高僧嗎?不是!是出家衆嗎?不是!是從小就吃素學佛嗎?也不是!就吃素來講,大概就是十年的曆史而已,念佛大概也是那個時間。所以,我們念佛,重要的是心無旁骛,一心念佛。那爲什麼還要講法呢?這是因爲要我們的心常常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我們凡夫做不到;凡夫寂靜不住,與其到處逛,不如看有關這方面的教理,以及聽聞有關這方面的法語。今天所要講的是「正行與雜行」。

  宗袓善導大師

   我們手上都有講稿。我先念第一段:

  宗袓善導大師《觀經疏》〈散善義〉「就行立信」之釋,說明往生淨土之行有「正行」與「雜行」。

   宗袓善導大師是怎樣一位人物呢?或許我們同修有人曉得,有人不曉得,在這裏我以八點來做介紹和贊歎:

  第一、古人相傳 彌陀化身

   善導大師是隋朝末年出生的,于初唐時期主要在長安城活躍布教,他的教化可以說是非常的廣遠,湖北也有人跟隨善導大師學習淨土念佛的法門;善導大師親手抄的經本,也傳到當時交通不便的西域,就是現在新疆的地方。善導大師的思想與著作既然能夠傳到那麼遠,表示善導大師的德行與教化都是非常的深厚。

   自古以來,很多人認爲善導大師是彌陀化身。北宋時代的慈雲大師曾經撰寫《西方略傳》這一部書,其中記載善導大師是彌陀化身,可惜的是《西方略傳》和以前很多有關善導大師是彌陀化身的記載,如今都已佚失了。可是,這一件典故卻記載在日本高僧法然上人的著作裏面。北宋距離唐初,已經幾百年了,善導大師是彌陀化身的記述一直被傳到那個時代,而受慈雲大師這位高僧如此的贊歎與記載。

   到了明朝末年,蓮池大師在《往生集》裏,也高度地贊歎說,如果善導大師不是阿彌陀佛的化身,那至少也是普賢菩薩、觀音菩薩這一類等覺菩薩以上的菩薩所示現。尤其到了民國初年,淨土宗鼎鼎有名的印光大師更是非常崇仰地贊歎說,善導大師是彌陀化身,是…

《慧淨法師講演集二 正行與雜行(一)》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