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念佛問答(慧淨法師、淨宗法師)▪P8

  ..續本文上一頁的衆生而已。我們在人間,就是人間的衆生;在天上,天上的衆生;在地獄,地獄的衆生,都是「十方衆生」。

  如果一個人死了,我們曉得他在生沒有學佛念佛,他死了已經好幾個小時,甚至一兩天了,也要把握這個中陰的機會,在他旁邊爲他開示念佛法門,然後大家一起念佛,因爲這個時候再不把握,就要到地獄啊,現在因緣和合,也能往生極樂世界。

  前幾天也講過,信願法師在臺灣中部常常爲人家助念,其中有一個是已經死了八小時,面貌都已經烏黑難看,去給他開示彌陀的光明,當開示到第叁種「無礙光」的時候,一刹那之間,亡者的臉相突然間變得紅潤而圓滿。他說這種轉變不是逐漸的,而是當下的。一般我們給人家助念,面相都會轉變的,但都是逐漸逐漸地轉變,可是這個是突然轉變,一刹那之間就轉變的。

  他還說:有一個死後眼睛睜得很大,嘴巴張得也很大,臉和身體烏黑的,已經死了半個月才請他去;家裏的人沒有一個學佛,還在燒金銀紙箔,整個房間都烏煙障氣。信願法師在亡者旁邊開示念佛,逐漸逐漸,亡人的眼睛合起來了,嘴巴也合起來了,面相也轉爲紅潤好看,時間也只不過一個半小時。她的女兒回來就問了一句說:「那個是誰?會是我媽媽嗎?」你看,十五天了,還會轉變,好像她的神識依然在那裏聞法,那不可思議啊!當然這是比較特殊的例子。

  30問:請師父開示一下有關放生的問題。

  答:放生的行爲,動機是非常好的,因爲他發慈悲心,不忍弱肉強食,不忍讓一只活生生的生命就這樣被宰割。但是運用這個慈悲要有智慧。要怎麼樣才能達到真正的放生,這個是比較重要的,所以,在方法上就必須考慮。

  放生之前,我們最好先發吃素的願,我們一天不吃素,一天就有人爲我們而殺生,所以,唯有真正吃素,才是真正放生。殺生有兩種殺生,有直接殺、有間接殺。

  即使不能吃素,也應該吃叁淨肉,因爲我們都是學佛弟子。

  一般的寺院都有定期的放生,爲了放生而放生,等于是在做那種形式——定期的放生。人家知道他是定期的放生,所以預先就去抓了(不定期放生還好,他就不去抓,定期放生他就特意去抓),本來這些生物在那裏還活得好好的,因爲你要放生,所以就被抓來了。

  所以,定期放生,如果放生的精神內涵不能保住的話,等于是流于形式了。

  還有,你所放生的地方如果不適當,那等于所放的不是生,不久它就死了,而且還汙染環境。所以,放生的方法就要考慮。動機如果是見其生不忍見其死的話,那真的是學佛菩薩的心腸,但是方法上總是要考慮。

  同時,如果真正要放生的話,定期也可以,但是要默默地進行,最好是到市場或者是有殺生的地方,馬上就要被殺的,可以立刻把它買下來。如果先讓人家知道,人家就會故意去抓了。所以,放生本身是很好的,但是在運作上就要考量。

  那放生可推行不可推行呢?它是有推行價值的。因爲,一個衆生被殺,想像起來是非常的痛苦,活生生地被放進油鍋熱湯裏面。如果以我們來講,實在難以忍受,手指頭被針紮到或者被一滴熱水燙到就會苦了,何況全身?真是苦不可言,所以,放生本身是應當提倡的,只是要盡量達到沒有副作用,讓副作用減到最低。

  我們把衆生放生,使本來要被殺的、夭折的生命能夠繼續延長。而阿彌陀佛救度我們,等于把我們放生到極樂世界去,不只是離開六道,而且成了無量壽。

  我們放生,當然跟一般放生的儀規是不一樣的,我們給它開示阿彌陀佛救度的道理,然後給它念佛。

  古代曾經有一匹馬,這匹馬死了之後就托夢給他的主人,在夢中這匹馬現出家身,告訴主人說:「我因爲在生的時候,接受你的勸導,領受彌陀救度,稱念南無阿彌陀佛,現在已經往生極樂世界了,我現在來向你通告感謝。」一匹馬,畜生,它也能夠聽懂人的話,能夠往生極樂世界。

  所以,我們如果放生的話,還是給它講說阿彌陀佛的慈悲救度,然後就念佛,讓它能夠一入耳根永成道種。

  天下最貴重的就是生命,世間最悲慘的就是被殺,有一句話說得很好,「粒米必珍,福之本也」,就是說:即使一粒小米也要珍惜,因爲這是福報的來源。同樣,「微物必惜,壽之源也」,意思就是說:即使一只微小的動物也要愛護,因爲這是壽的來源。

  當然,我們不向彌陀之外去求福求壽,福與壽都在阿彌陀佛的願中,不過,這是我們一種惜福與慈悲的流露。

  31問:請問師父,陀羅尼被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答:陀羅尼被本身所印的都是經咒,這些經咒有消除業障、增長福慧甚至令人離開叁途六道的功能。

  使用的方法:如果是土葬,就蓋在身上,然後入棺,跟棺木一起下葬。如果是火葬,就先放在棺木上,等火化完了,骨灰放入骨灰缸裏面,陀羅尼被再折好,放在骨灰上,然後再蓋起來。

  我們學習淨土法門,是不可以依賴陀羅尼被的。如果我們的親屬往生了,不曉得他將來如何,所以給他蓋張陀羅尼經被,以防萬一,那這樣是可以的。

  不過,如果遇到有人壽終,真正的陀羅尼被就是給他講說淨土法門,幫他稱念六字名號,讓他聽聞,借助阿彌陀佛的功德,脫離六道輪回,往生極樂世界。

  我們沒有神通,不曉得他的果報怎麼樣,但盡我們的力量去做臨終關懷。

  一個人要臨終了,如果他在世信願念佛還好,如果在世沒有這個法緣,此時豈不就是上升或下沈的關鍵了?這個時候再不把握,就沒有機會了。彌陀的真正大悲,也就顯現在這個時候。他現在就要墮入地獄了,這個時候能夠救他的,只有阿彌陀佛,所以,大慈大悲就顯現在這裏。如果不能顯現在這裏,使這種衆生也能得到救度,「大慈大悲」就不能稱爲「大」,就有限了。所以,這個時候給他講解阿彌陀佛的救度,爲他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名號,往往會有不可思議的效果,即使他已經斷氣了叁天、四天、一個星期或半個月,也往往會有好的效果。

  所以,最好的陀羅尼經被就是念佛

  在古印度,有一位比丘死掉了,不知是生重病還是什麼原因,總之非常痛苦。有一位婆羅門,在他還沒死的時候從門外經過,聽到這位比丘病痛哀嚎的聲音,這位婆羅門(是沒有學佛的人)去寫了一段咒語在紙上,然後把它挂在這位比丘的脖子上。後來這位比丘斷氣了,然後埋葬了。到了地獄,由于有這個陀羅尼咒挂在身上的原因,結果,地獄有緣的衆生,因爲陀羅尼咒放光的威力,就離開地獄了,這位比丘也就還陽了。可見咒力的威神功德。

  而這句名號就是阿彌陀佛本身,而阿彌陀佛又是諸佛之王,這句六字名號具足八萬四千法藏,所有百千陀羅尼通通在這句六字名號裏面。所以,古德稱六字洪名爲咒王。

  那麼,挂六字洪名的陀羅尼,與其挂在身上,不如挂在心中、挂在阿賴耶識裏面,這個永遠不會掉落,永遠不會消失,遇到時節因緣就顯現出來,顯現出來就放光,自然會度脫四周的有緣衆生。

  32問:請問師父,我和我丈夫同修,但是他就是斷不了葷腥,這樣影響不影響往生?順便再問一下,什麼叫幽冥戒?

  答:吃肉和不吃肉都不是往生的條件,往生沒有規定你要吃肉或者要吃素,這個都沒有規定。十方衆生各各機緣不一樣,你能夠不吃肉的話,那就不吃,但是非吃肉不可的話,那就吃。但是你的吃肉並不是說:「哎呀,好啊!我有阿彌陀佛救度啦,所以可以盡情地吃啊」,不是這樣的,心中自然會有慚愧。

  因爲阿彌陀佛是要救度十方衆生,那麼,現在桌上擺的這塊肉,是不是阿彌陀佛救度的十方衆生之一?是啊!而我們卻把它加以殺、吃,所以,我們就會有慚愧心。我們不是故意要去殺它、吃它,是我們的環境不許可,有一種慚愧的心。如果還是非吃不可,那只有念佛——「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之後就是延續的「乃至十念」的念佛,不然怎麼辦?

  阿彌陀佛說「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善導大師也說「念念稱名常忏悔」,所以,念念稱名之間,無形中就是忏悔我們心中種種的不安。理解這個道理的時候,我們就不會有挂礙,現在我們曉得,原來念念稱名,就是在忏悔,因此應一向專念彌陀佛名。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我們吃肉就有吃肉的果報,如果不是阿彌陀佛來救度的話,果報非償受不可,這一點要了解。

  所以,想到我們這一種衆生,無可奈何,原來是殺了無數衆生、吃了無數肉才使我們生存的啊!非彌陀的救度不可,不然的話,還要還債給它們。想到自己的無可奈何,想到自己的業障深重,才更非信受彌陀的救度不可;而彌陀的救度原來就是要徹入這一種衆生的心中,使他得到安心。

  幽冥是指陰間,我們代替死去的人受五戒,因爲他已經死了,不能來受戒了,那我們代替他受,這個叫做受幽冥戒。

  33問:請問師父,我知道佛的救度,本來不應該幹一些對不起佛的事,應該幹一些報佛恩的事,可是有時候不知不覺就造了業,造這些業,是不是就受影響了?阿彌陀佛能不能給我們消除這些業?

  答:如果論我們衆生,何時不在造罪造業?《地藏經》說:「南閻浮提衆生,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尤其是我們之所以能夠生存,是靠著吃衆生肉而來的——誰生下來沒有吃過肉?所以,我們都曾造殺生的業,不是自己殺,就是人家爲我而殺,起心動念都是業、都是罪。

  我們起心動念都是貪瞋癡,都是自私自利,把自己考慮在第一位。今天要照相了,一定要先端正自己的儀容;等相片出來了,第一眼先看的一定是自己。所以,自自然然地,我們都把自己考慮到第一位。人家如果對我稍微好一點,對我稍微贊歎一兩聲,心中就會很快意;如果稍微說我們一兩句壞話,或者是背後竊竊私語,我們就會不喜歡;受到侮辱、誹謗,則更加不愉快。所以,貪瞋癡時時存在于我們心中,到死都消不掉,即使我們信受彌陀救度了,也仍然…

《念佛問答(慧淨法師、淨宗法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