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width="59%">
1.閱讀勵志修養叢書。
2.生活淡薄、作息規律、不忘運動、保持健康。
3.孝敬父母、恭敬師長、友愛兄弟。
4.心存感恩、善待他人。
二
善行道
養成行善助人之心
1.研讀基礎佛學、聞思法義,培養佛法正見。
2.早晚拜佛、禮忏、誦經,培養佛法正念。
3.布施資財、義工服務、隨時行善助人。
4.受持五戒、護持叁寶。
叁
戒行道
強化願、行菩提心
1.聞思菩提心法義,堅固菩提心正見。
2.于生活中力修持戒波羅密--叁聚淨戒。
3.于生活中力修忍辱波羅密--生忍、法忍。
4.于生活中力修精進波羅密--念護持願行菩提心。
5.學習「中級」禅觀〈慈悲愛心禅觀〉及生活禅觀。
四
定行道
成就願、行菩提心
1.閉關專修禅觀---打禅七、七七。
2.動中生活禅觀---要求時時刻刻在當下。
五
慧行道
開發勝義菩提心
閉關專修「高級」禅觀〈般若實相禅觀〉,以克期取證-----見道位菩薩。
六
見 道
開悟勝義菩提心
永斷分別我法二執,薄貪瞋癡。
七
修 道
證悟勝義菩提心
進斷俱生我法二執,大悲濟世。
八
無學道
圓滿勝義菩提心
見而無見,無所不見;修而無修,無所不修;證而無證,無所不證。
- 佛光禅入門講義
- 1、禅修的利益與功德
(1)能消除生活壓力
(2)能增進身體健康
(3)能提升內在涵養
(4)能享有禅悅之樂
(5)能斷除貪瞋煩惱
(6)能開發般若智慧
(7)能明見清淨本性
(8)能圓滿菩提道果
- 1、禅修的利益與功德
2、禅坐的基本方法
(1)上座──
•安座 •墊臀 •松帶 •裹膝 •搖身 •吐氣 •微笑
(2)座中──
•調身:
a.毗盧七支坐法:1.盤腿 2.結印 3.直脊 4.平胸
5.收颚(下巴) 6.舌抵腭(上齒龈)7.斂目
b.放松:從頭到腳,作放松之觀想。
•調息:
a.深呼吸:鼻納清氣、口吐濁氣,叁至七次。
b.四種息相:1.風:出入有聲──守風則散。
2.喘:結滯不通──守喘則結。
3.氣:出入不細──守氣則勞。
4.息:不聲不結不粗──守息則定。
•調心:
a.數呼吸:1.數出息。 2.數入息。
b.觀呼吸:1.觀腹式呼吸。 2.觀鼻端呼吸。
(3)下座──
•開口吐氣 •搖身 •按摩 •經行
3、其他助修法門
(1)靜態:禮佛、拜忏、發願、祝禱、抄經、誦經
(2)生活修持(動態):a.自修:觀呼吸、念佛號
b.共修:參與活動、義工服務、團體課誦
4、如何選擇禅坐環境與設備?
(1)環境:a.避免幹擾 b.空氣流通
c.光線適中 d.自然清淨
(2)坐墊:a.柔軟耐久 b.小座墊高低適中
(3)衣物:a.寬松衣服 b.護膝毛巾
5、那些是禅坐應避免的事項?
(1)勿當風 (2)勿有靠 (3)勿飯後
(4)勿過疲勞 (5)勿激烈運動後 (6)勿性行爲之後
6、初學禅坐之要求?
(1)坐時要求:a.定時定課 b.坐姿要求
c.心得記錄 d.持之以恒
(2)平時修養:a.起居有時 b.飲食有節
c.工作有量 d.運動有恒
e.止惡行善 f.慈悲待人
g.不邪酒色 h.深信因果
《佛光禅風禅法(佛光山 星雲大師 傳承)》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