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義 四▪P3

  ..續本文上一頁藏經好了,但是你誦地藏經的功德,一定要回向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成爲往生的資糧。因爲他很歡喜誦這個經,你不要阻止別人去誦啊。那淨業叁福裏面講“讀誦大乘”,什麼叫大乘?有好多人說,大乘就是《大乘無量壽經》。阿彌陀佛,這個是不對的。請問《心經》是不是大乘經典啊,《地藏經》是不是大乘經典啊,都是大乘經典啊。你讀誦的這一切,都可以成爲你的助行。我們是以執持阿彌陀佛的名號作爲我們的正行,其他的一切乃至于我們幫助別人做善事,別人今天發心誦地藏經,你跟著隨喜,這些也是往生資糧。我們要記住,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在于你的回向發願心。如果我們拼命地念阿彌陀佛,沒有回向發願心,你說我不想到極樂世界去,那能不能往生啊,肯定是不能的。你念阿彌陀佛想保佑我平平安安求人天福報,那就變成世間法。看你發的什麼心,回向到哪裏。所以我們做任何事情啊都要回向。行呢,就是以持名念佛作爲我們的正行,誦經持咒等等作爲我們的助行。我們修學淨土法門的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

  【唯持名一法,收機最廣,下手最易。故釋迦慈尊,無問自說,特向大智舍利弗拈出,可謂方便中第一方便,了義中無上了義,圓頓中最極圓頓。】

   在這麼多修持方法當中啊,獨以信願持名念佛最殊勝,普被叁種根機。我們看禅宗,大家熟悉的惠能大師,《六祖壇經》,它是接引什麼人呐,上上根器的人。再看教下的,《華嚴經》,賢首宗的華嚴,它是針對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所講的,下下根機的人去修學這些法門,確實挺難的。所以,沒有一個法門像持名念佛法門這麼殊勝,叁根普被,上根中根下根全部含攝。上至等覺菩薩,下至叁惡道的衆生,只要你肯執持阿彌陀佛的名號,都可以往生極樂世界。爲什麼講它是方便中第一方便呢,很簡單,就念一句佛號。什麼地方都可以念,幹淨的地方清淨的地方出聲念,不清淨的地方可以默念。非常方便啊,下手也最容易啦。只要信願具足執持一句名號就能往生極樂。所以它又是一個難信之法。佛的經典啊,都是由底下的弟子發起因緣來請教佛,唯獨這部《阿彌陀經》,是無問自說。底下沒有人來請問佛,佛陀是哀憐末法衆生啊,哀憐我們這些衆生,他無問自說來講了這樣一個法門。有些人說,淨土法門不講智慧,我們看看彌陀經裏面,它的當機衆是誰啊?舍利弗,是聲聞乘當中的智慧第一啊。菩薩當中智慧第一的是誰啊?文殊師利法王子也在其中啊。我們講它是了義,最了義。了義法,是四依法當中“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佛講經,在華嚴時之後就是權巧方便,不了義的。到了法華會上,開權顯實,才是一乘了義大法。有些講經,是教我們善巧方便,讓衆生得人天福報,這不是釋迦牟尼佛出世的本懷,所以這個法不了義。釋迦牟尼佛出世的本懷是什麼?要大衆究竟成佛。那佛講四谛法呢,讓我們斷見思惑證阿羅漢果位。羅漢果位也是一個化城,不究竟,因爲他沒有見到佛性。那我們信願念佛法門呢,一生成就。我們念佛,只要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一生成就,不走彎路,所以它是了義大法。你看華嚴經最後也是十大願王導歸極樂,華嚴經是一乘了義法,所以我們這個信願念佛法門它是無上了義法。天臺宗把如來一代時教分爲五時八教,八教裏面有化儀四教、化法四教。化法四教是藏、通、別、圓。化儀四教,頓、漸、秘密、不定,這是四種度化衆生的方法。圓教,是最圓滿。頓教,是直指直講。我們這個信願念佛法門,不讓大衆走冤枉路,它是圓教當中最圓滿的了,最直接的了。所以是圓頓中第一圓頓。

  【故雲:清珠投于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于亂心,亂心不得不佛也。】

   這是一個比喻,把我們的汙染心、散亂心比喻成濁水,把佛號比喻成清水珠。清水珠投入到濁水當中,時間長了以後,汙濁必然沈澱下來,濁水它就變清了。所以我們的雜亂心起的時候,我們用這句佛號來降伏住亂心。我們每天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念頭始終跟佛號相應的話,亂心不得不佛啊。所謂的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就念念是佛啦。時間久了必然得念佛叁昧。

  【信願持名,以爲一乘真因。四種淨土,以爲一乘妙果。舉因則果必隨之,故以信願持名爲經正宗。其四種淨土之相,詳在《妙宗鈔》,及《梵網玄義》,茲不具述。俟後釋依正文中,當略示耳。】

   一乘真因,就是講的信願念佛。我們在這個娑婆世界也造因果,這個是幻化的假因,有爲法,有生滅的。這個地方講的一乘真因呢,是出世大法,是真實的。有因必然感果,你有了信願持名的這個真因,必然感受到西方極樂世界的四種淨土。如果我們要了解四種淨土的具體情況,藕益大師跟我們介紹了兩本書可以去參考,一本就是《妙宗鈔》,是對觀無量壽經疏鈔的注解,一本是《梵網經玄義》,裏面都有詳細的說明。以上就是明宗。明白了綱要,修學就不會出問題了。我們今天就講到這裏。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叁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阿彌陀佛!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義 四》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