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義(二十一)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叁稱)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阿彌陀佛!
己初、主(此亦釋別序中今現在說法句。)
『舍利弗。阿彌陀佛成佛以來。于今十劫。』
這段經文的大意是,佛告訴舍利弗尊者以及大衆,阿彌陀佛成佛已經十劫。有一次我聽一個人講解這段時,說劫是劫難,阿彌陀佛成佛以來遇到了十次劫難,這是錯誤的。劫指時間,有小劫、中劫、大劫。小劫是從人壽十歲開始,每一百年增加一歲,增至人壽八萬四千歲時,再每一百年減一歲,減至人壽十歲,這一增一減就是一小劫的時間。二十小劫的時間是一中劫,成住壞空四中劫爲一大劫。這裏的“劫”就指大劫,娑婆世界經曆十次成住壞空的過程。十大劫的時間對于我們娑婆世界衆生來講非常長,但是對極樂世界很短,與阿彌陀佛無量的壽命比起來,就好像十天跟一百年。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與諸上善人俱會一處,這些上善人都是等覺位置的菩薩。阿彌陀佛剛剛建立西方極樂世界的時候,他們也是業障凡夫,帶業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在這十劫當中就成就了等覺菩薩的位置,就是候補佛。在娑婆世界有退緣,成佛要經叁大阿僧祇劫,經曆多少次生生死死,而在西方極樂世界十劫就能成就等覺位置,這是殊勝無比。
【此明極樂世界教主成就也。】
這裏別釋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阿彌陀佛。
【然法身無成無不成。不應論劫。報身因圓果滿名成。應身爲物示生名成。皆可論劫。】
這段從事相上介紹法報化叁身。“成”是成就,成佛。“劫”是時間。“法身無成無不成。不應論劫。”法身是一切衆生本來具有的,我們前面講過兩種法身,這裏指的是自性清淨法身,本來具有,是理體,無形無相,無始無終,所以從時間角度來講不能論劫,也談不上成與不成,本來具有。“報身因圓果滿名成。應身爲物示生名成。皆可論劫。”報身可以談成,因地修行斷除我法二執,斷除見思、塵沙、無明煩惱,出兩種生死,這是因地圓滿。無明煩惱斷盡就證得了圓教的究竟佛,就是果地上的圓滿。報身是有始無終,一得永得,所以可以談成,也可用時間來說明。我們這個世間一切有情無情都稱爲“物”,無情有植物、礦物,有情就是動物了,人也是動物。這裏應身爲“物”示現,就包括除佛其余的九法界,都屬于物,我們平時買放生物叫買物命,就是這個意思。這個地方如果用“人”,爲人示現,那除人以外其他道的衆生就沒有辦法救度了,所以此地用“物”來代替九法界衆生比較合適。應化身是他受用身,爲物示現不是爲自己,是爲利益一切衆生而示現。應化身可以用時間說明,比如釋迦佛住世八十年,這個生命是有限的。佛住世的時間是由衆生的緣決定的,衆生根機成熟了,佛就會示現到這個世間來,有緣衆生度盡了,衆生緣沒有了,佛就會圓寂。所以應化身有具體的時間,可以論劫。阿彌陀佛成佛以來于今十劫,就是講的應化身。
【又法身因修德顯。亦可論成論劫。報身別無新得。應身如月印川。亦無成不成。不應論劫。】
這是從理上介紹佛的法報化叁身。“法身因修德顯。亦可論成論劫。”我們聽糊塗了,前面講法身不可論成論劫,它本來具有,這裏怎麼又講可以論成論劫?法身有兩種,前面講的是自性清淨法身,這裏講的是離垢妙極法身。雖然我們本來具有清淨法身,但是凡夫的自性清淨法身沒有辦法顯現。好比礦中本來具有黃金,但這個黃金有雜質,必須經過提煉才能得到純金。提煉的過程就是我們修行的過程,只有通過修行去除無明妄想分別執著,才能顯現出自性清淨法身。大乘經典告訴我們,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無明斷盡法身才能顯現出來。所以從這個角度講,法身可以論成論劫。“報身別無新得。”修德圓滿成就報身,報身積聚了無量的智慧德能,無量的智慧德能不是外來的,是我們自性本來具有的。好比一面鏡子本來具有光明,但是上面覆蓋了灰塵,我們只有不斷地擦拭,擦的過程就是修行,灰塵擦盡了,本具的光明就會顯現出來,自性本具的智慧就會恢複,故曰別無新得,從理上來講談不上成與不成,也不能論劫。“應身如月印川。”應身隨衆生機感而示現,千江有水千江月,但千月還是一月所攝。天上的月亮好比法身,月光是報身,千江映月就是化身,同是一個月亮,法身報身化身本是一體,也就無所謂成與不成,不能論劫。藕益大師從事理兩方面解釋叁身,目的就是要圓滿的說明,不能執事廢理,也不能執理廢事。
【但諸佛成道。各有本迹。本地並不可測。且約極樂示成之迹而言。即是叁身一成一切成。亦是非成非不成而論成也。】
“諸佛成道。各有本迹。”十方一切諸佛成佛皆有本門與迹門,最初覺悟成道是佛的本門,成佛之後再去示現度化衆生是迹門。像釋迦牟尼佛,兩千多年前示現到我們這個娑婆世界來,這就是釋迦佛的迹門。釋迦佛把成佛的方式濃縮起來向大家介紹,我們不要覺得佛就是這幾十年成就的,經典當中告訴我們,成佛要經過叁大阿僧祇劫,佛這是示現給我們看的,演戲來度化我們的。佛在《法華經》中講了真話,他不是這一生示現八相成道成佛的,在沈點劫前就早已成佛。在《梵網經》裏面說得更清楚,他這一世是第八千次示現到娑婆世界來。諸佛本地不可測,非但凡夫不可測,二乘也不可測,甚至于等覺菩薩都不可測。法華經中,釋迦佛講完安樂行品,正要宣說從地湧出品時,他方世界來了八恒河沙的大菩薩,發心供養護持釋迦佛,因爲這些菩薩都發願要護持一切宣講、讀誦、書寫法華經的人。釋迦佛婉拒了,說我不需要你們過來護持,我們這個本土即有六萬恒河沙大菩薩。說完大地震動裂開了,從地中湧出無數菩薩,皆具足叁十二相金色之身,具足這樣的功德莊嚴都是要經過久遠劫修行成就的,他們都稱釋迦佛爲親教師。彌勒菩薩就納悶了,說我們只知道釋迦佛是這幾十年成佛的,在王宮發心出家,經過八相成道這樣一個過程,怎麼會有這麼多大菩薩弟子?就好像一位百歲老人稱呼二十五歲的男子叫父親,而這個年輕人也答應,這確實叫人難以置信。諸佛的本地是難以測度啊,等覺菩薩都難以測度,更何況我們這些凡夫了。“且約極樂示成之迹而言。”西方極樂世界示現的是迹門,經中佛告訴我們,釋迦佛曾經與阿彌陀佛在本地是同參道友,所以阿彌陀佛的本也不是我們能夠揣測的,現在能夠說法的那位阿彌陀佛是迹門,將來還要示現入滅。我們將來往生到極樂世界,一生成佛,這是我們的本。成佛之後去他方世界度化無量的衆生,示現成佛,屬于迹門。“即是叁身一成一切成。亦是非成非不成而論成也。”叁身即是一身,叁而一,一而叁。從事相上講,一成一切成。從理性上講是非成非不成,從非成非不成再來說成,就是中道的觀念。
【又佛壽無量。今僅十劫。則現在說法。時正未央。普勸叁世衆生速求往生。同佛壽命。一生成辦也。又下文無數聲聞菩薩及與補處。皆十劫所成就。正顯十方叁世往生不退者。多且易也。】
“又佛壽無量。今僅十劫。”阿彌陀佛在西方極樂世界示現迹門的時間,與阿彌陀佛應化身無量的壽命比起來,就同十天比一百年。所以藕益大師講“則現在說法時正未央”,央是中央的意思,阿彌陀佛說法還未至半,才剛剛開始,所以我們現在發心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將來都是元老了。
“普勸叁世衆生速求往生。同佛壽命。一生成辦也。”這裏可以看出藕益大師的慈悲心,防止我們這些末法衆生發不起真信切願,不能老實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大家要知道,今世不往生,來世必定墮惡道。你們昨天讀過《地藏經》,閻浮提衆生無時無刻不在造業,而且惡業居多,我們現在念頭一動,多是自私自利的心,自私自利的心就是跟叁惡道相應。雖然現在念佛可以在阿賴耶識裏面種下得度的種子,總有一天會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但是如果這輩子不能往生極樂,一輪轉,來世有隔胎之謎,以後不知道猴年馬月才能到西方極樂世界了。所以我們一定要發大心,一定要求生極樂世界。在座的同修修行肯定有差異,有些人這一輩子能夠成就,在阿彌陀佛成佛講法十劫的時候到極樂世界去;還有些人整天妄想,心不在道,來世墮叁惡道,以後往生了,那時可能不是阿彌陀佛成佛以來十劫了,可能是百千萬劫了。你那時到極樂世界去看,以前一起在彌陀寺修行的這些人,他們已經是等覺菩薩了,甚至于成佛了,爲什麼?西方極樂世界到等覺位置只消十劫,你一輪轉墮個地獄,十劫才能出來,從地獄裏面剛剛出來,這些人已經在西方極樂世界成佛了。這裏大師勸導叁世一切衆生不要迷惑,既然知道了西方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殊勝,要抓緊時間念佛,但一往生受用便等同佛故。我們這些老菩薩,你們在師父前面往生到極樂世界去,將來我往生到極樂世界的時候,不是你們聽我講法了,我到了那個地方要聽你們講法,大家要發大心啊。
“又下文無數聲聞菩薩及與補處。皆十劫所成就。”下面經文中講到無數聲聞菩薩及補處菩薩,這些二乘以及補處菩薩都是在阿彌陀佛成佛十劫當中成就的,當初他們求生極樂世界的時候也是業障凡夫,十劫當中就成了等覺菩薩,這比在娑婆世界修行殊勝啊,娑婆世界要修叁大阿僧祇劫。釋迦牟尼佛舉這個事實依據讓我們淨業行人加深信心,具足真信切願求生極樂世界。
“正顯十方叁世往生不退者。多且易也。”正顯十方叁世一切諸佛刹土往生極樂世界的衆生非常之多,不但我們這個世界,更有十方叁世一切諸佛刹土。經中六方諸佛出廣長舌相,贊歎阿彌陀佛國土的不可思議,都在勸導他們的衆生求生極樂世界,我們娑婆世界也不例外。往生的聲聞菩薩衆弟子,多至無法計數,反映了這個法門收機比較廣。不但收機廣,只信願具足念一句佛號,也非常容易,所以一般人…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義 二十一》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