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開啓佛法(宗薩蔣揚欽哲確吉洛珠)▪P2

  ..續本文上一頁佛法之心要修行,而「四聖谛」及「十二因緣」則是佛法之甚深要義。

  衆生隨業力而流轉於六道之上叁趣,或下叁趣。於叁界中(欲界、色界及無色界),無一微塵不是因緣所生的。故生於叁界之有情,皆爲苦苦、壞苦及行苦所損惱。而每一道之有情,亦各自受其道之別苦所困擾。

  惡業引生苦果。作有漏善業則感生諸上善趣。而不動之「世間定」會令行者受生於上趣最高之無色界。又彼等衆生雖已受生於最高善趣,但因其並未斷除「無明」乃輪回之根本故,仍會再次受生。並於來生將會再次墮下叁道內。故沈淪於生死輪回猶如居於火宅,或停留於毒蛇巢穴中一般。是爾不要希求輪回生死之樂,理應生起遠離苦因之出離想,常存解脫生死輪回之念。

  親近善知識

  趣向涅槃法道之根本,乃是親近承事並依止上師。堪作依止之上師者,其自身必須多聞法義,善持戒律及菩提心,具足清淨正見,有大悲心,並能爲他人去疑斷惑。當行者由此上師處獲得灌頂及叁昧耶誓句後,便應依其所教,付諸實行。由行者生起淨信,一切功德定當成辦。故應般重勵力親近承事一位殊勝之上師。

  上師之教敕猶如無死之甘露。一切行者所聞之法悉具義理,故絕不應輕棄忘失。而應把其教敕融入自身之修行中,並觀察及修習其教誡。若僅作聽聞而不事修習,便如不飲水則口渴難除。是故行者應居於阿蘭若(僻靜)處作努力修持。

  皈依

  「皈依」是修道及一切戒律之基石。「外道」與「內學」之別亦由此而區分。受持皈依者能得一切人天所護持。一切現世及未來之功德資糧,皆由此而得以成辦。行者應一心皈依叁寶:依佛爲師、依法護持、依僧解脫。受持皈依不應僅口顧念頌以自欺欺人,必須於皈依境引生真實淨信,殷重守護一切皈依之誓句。

  發菩提心

  大乘佛法之根本正行是菩提心,乃神聖教法之醍醐精髓。若欠缺此菩提心,則行者之修持,無論是顯經或密續,將欠缺精粹,猶如空心不實之芭蕉樹一般。再者,行者應了知衆生之數量猶如虛空,在行者無始以來所曆之無數生命中,彼等衆生皆曾爲父母。吾人從彼等身上所受之恩惠利益實難以估量。是爾我等必須爲一切衆生而修習大慈悲心,對一切親朋、怨敵及陌生人,普皆遠離親疏愛憎之執。憑藉思維利他之善心,行者發起身、語、意之善業,常持不共崇高之祈禱文。

  生清淨見

  (甲)方便:

  引生正見之方便,乃是積福淨障。行者若修「七支供養」,可作大禮拜繞塔、誦經、持咒。以「四力對治」(依止方、能破力、防護力、現行力)修習叁十五佛忏經文等法要。藉精進行持,則一切惡業障礙,破誓犯戒罪墮,即能清淨無馀。並作「曼達」供養,乃積聚資糧之心要修持也。

  複次,藉此一切有分別之福德與叁輪體空之智慧結合,即令行者積集智慧資糧。由福德資糧成辦佛之「色身」;由智慧資糧則能證取「法身」。是故若行者精進修習淨障積資之法,正見便能生起。

  (乙)正定

  行者爲要達成「奢摩他」(寂止),須先依法漸次引生「九住心」,並以「八斷行」來對治「五過」。依有所緣境或無所緣境而專一修持「奢摩他」。於甚深定境中引生樂、明、無念。然而,行者於此位中,只能暫且壓伏其主要之煩惱而已。

  (丙)智慧

  往後更要長養「毗婆舍那」(勝觀)。無始輪回之根乃爲「我執」,爲根除破滅無明愚癡,必須如實觀修「空性」。

  「我見」乃是妄執五蘊聚合而自然生起。爲能根除一切我執之見,必須仔細對彼等各別考察,依「中觀」之因明抉擇「諸蘊」與此「我」是「一」耶?或「異」耶?等,如是先成立「人無我」,後成立「法無我」。並於能所二取之種種不同支分作微細分析及抉擇,慕令自身能於「無我」空義取得定解。

  複次即成辦輪回涅槃諸法悉皆自性無生,一切皆平等顯現之證德。

  由了知諸法之所顯現,實由「無生空性」中無礙自顯。從而通達諸法皆因「緣生性空」。行者如是具足空性及緣起結合之勝解,不爲偏執之見所混亂,即應安住於此無分別之中道正定中,如是盡力而爲。

  歸結

  總括而言,止、觀二法應作雙運。行者由具有分別智慧故,即應專一地結合不動之寂止與思擇之慧觀,此即名爲「正見」。此乃修持般若佛母之真義。行者由習靜慮,其心即離散亂而住於此「正見」,遠離八種邊見,及一切妄想,從而趣入殊勝及神聖之菩薩道中。如是行者即將圓證五道十地之果位而達至不厭生死、不住涅槃;任運成辦自他二利之無上正等正覺。

  不分派別的引導

  僧伽應和敬相待,不應執持門戶之見。不要割裂佛法,引發诤議,須斷除謗法大惡,務要舍棄宗派偏執。由於無量如海之法要教授皆爲調伏行人自心而設,故身、口、意皆應常處於柔順平和之境中。行者應當谛聽善思念之。

  拘縷紀王(KriKri)之夢兆顯示天竺之小乘佛法當分爲十八部派,令佛法於印土漸趨式微。就是於北邊之西藏,此門戶偏見之種子,亦撒播於薩迦、格魯、噶舉及甯瑪諸系統中。宗派诤議令人們發生爭執、煩惱及混亂。此等人們浪廢現世及來生,並令自他墮入惡業。執著「門戶之見」實毫無意義。爲了護持正法,我們必須去除此等見解。

  佛陀已達無畏境地,無有外人能壞其教法。但卻如雪山獅子爲其腹中之蟲所侵食一般,經中亦曾授記,佛陀之正法將從內部而敗壞。

  行人應於心中憶念此教誡,應斷除一切與此教誡相違之緣,而采納任何與其相順之事。

  在家行者應供養叁寶,並以利他之發心精勤修持善行。則其於今生與來世,當得快樂,完善及吉祥。

  吾已年邁,離大去之期不遠。雖對佛法摯愛以利衆生,然而心有馀而力不足。吾仍盡力誠心祈願正法能廣弘於世。願佛法大鼓之音遍達世間有頂(即宇宙最高處,世間之巅)。謹願諸事悉得成就。

  此《開啓佛法》乃由一愚蠢無知,徒具蔣揚欽哲化身轉世之名的藏人卓之羅爵,應錫金國之政要所請而倉促造成,願以此功德利益回向正法及一切漂流於輪回之有情。

  

《開啓佛法(宗薩蔣揚欽哲確吉洛珠)》全文閱讀結束。

✿ 继续阅读 ▪ 開示(多智欽)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