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回頭是岸▪P4

  ..續本文上一頁「測不准」是和「無分別」相應的一個具相的東西。

  問:就佛法來看,是不是一定會測不准?

  答:是會測不准。所謂「測不准」就是沒有辦法分別,就是無分別的意思,也是「如來無有定法可說」——我是把這些物理都用佛法的觀點來看。

  問:愛因斯坦會死不瞑目。

  答:愛因斯坦在宗教和哲理的層次還不是很高的,哲理的層次還是海森堡比較高。你去看那些科學與哲學史的發展,就可知道。

  問:我有一個感慨,就是基督教和佛教傳教的方式很不一樣,基督教在聚會或是讀聖經時,他們會唱一些詩歌,他們和佛法強調的重點不一樣。在佛法中,這些事好像會變成幹擾,所以傳教時沒有辦法像基督教那麼活潑。

  答:你說佛教比較不活潑,基督教比較活潑,是吧?那是你沒有看到真正的佛法,像唐朝那些修行成功的大禅師,才活潑得不得了,真可說是生龍活虎。

  問:我想這是學校社團中,傳法或傳福音的方法不同,才讓社員感覺基督教好像比較活躍一點,佛教好像比較出世。

  旁答:我去看過「空中英語教室」在清華大學做表演,節目很精采,也有人順便打基督教的廣告。

  問:這是不是等于在問:佛法應否要做些突破?

  答:你站在社長的角度來看,會覺得佛教的社團怎麼那麼冷冷清清的,是吧?

  旁答:來這邊大多是比較年長的學長,學弟、妹好像就沒有那麼多。

  旁答:基督教比較重行銷。

  旁答:基督教比較能打動人的心。

  答:唱唱歌,交交朋友,當然也是一種傳教方式。現在的佛光山好像就在做這一類的事。

  旁答:慈濟也很多。

  答:不管怎麼樣,佛教做得沒有基督教活潑倒是真的。

  問:基督教有些方法,像禱告,在這方面他們比較偏重用感情去相信上帝,他們對于上帝是什麼,並沒有再去探討。

  答:然後就盲目地接受了。

  旁答:前不久我去參加某大學的社會團契,確實像他所說的那樣。很多去參加的人,並沒有去思考爲什麼要信基督教,他們只覺得去了那邊大家的感情都還不錯。

  他們分組聚會,就找我去聊,並問每一個人有沒有什麼事需要他們幫忙禱告的。多半的人都說最近要考試,或實驗做不出來等。那個老師在總結時說:「可能你們第一次來的人會覺得很奇怪,爲什麼要禱告這些,因爲我們在連絡感情……」

  答:佛教也可以有這個層次,只看我們要不要做而已。就我而言,我沒有時間來做這件事情,我要做的事情實在很多;但是我不反對有人做這一類的工作,應該鼓勵一些人去做這一類的事。

  問:在某些方面我們是不是還要活潑一些?

  答:是可以的,尤其是站在社團辦活動的立場。我們也可以來一個請觀世音菩薩加持、加持,讓大家腦筋聰明一點。我可以教你們文殊菩薩的咒語,讓大家比較聰明。其實這是一種善巧,只不過讓大家專心持咒而已。

  問:像您會選擇教某菩薩的咒語,您在做這樣一個選擇的時候,是憑直覺,還是考慮了當時的因緣?

  答:這些不是憑考慮的,而是靠直覺。

  問:是不是修行境界不斷提升的時候,這些東西自然會出來?

  答:自己會出來,根本不是學的,你看《楞嚴經》裏面,那些人一開悟,得到羅漢果的時候,釋迦牟尼佛就會說他是無學。一般人都是有學,到了無學就不必等學了才會。修行成功以後,都是無學的;像「聲聞」就還沒有成功,還需要學。「聲聞」用現在的話講,就是「聽課」,那些愛聽課的就叫「聲聞」。真正成功的話,就是無學。

  問:沒有學是不是孔子所講的「生而知之者」?生下來就已經知道了。

  答:不是,修成了才是無學。所以你看很容易吧!一點都不辛苦,不像念博士要念得那麼辛苦。他修成,是修成一個無學,不是有學。

  問:您指的是不是「明白無知」,然後什麼都不知道?

  答:不是什麼知道不知道,但你問他時,他會有直覺。他等于是讀出自己的感覺。你們現在學東西,是要學了以後才會知道,但他不是,回答問題時不必去找書,而只是讀他的心,他只是把這個心的反應讀出來而已,只是這樣子。

  問:我想到一個例子,有一次莊子和惠施在溪流上看魚快不快樂。莊子說:「你看那條魚好快樂。」惠施說:「你又不是那條魚,怎麼知道魚快不快樂?」莊子就說:「你又不是我,怎麼知道我不知道魚的快樂。」惠施說:「你不是魚,所以肯定你不知道魚的快樂。」莊子被弄得沒辦法,就說:「你問我怎麼知道的,我就是看魚在那快樂地遊來遊去,直接就知道的。」

  答:就是這樣感覺到的。你看到魚遊得活蹦亂跳、悠遊自在的樣子,就知道他快樂嘛!

  問:可是我看到書後面別人的解釋,就弄不太清楚了。有些人解釋說惠施用的是比較邏輯推論的方式,站在這樣的角度來看,所以肯定莊子無法知道魚的快樂。他們把莊子解釋成什麼形上學啦,又是什麼的,我越看越不懂。我想我雖然沒有看到那條魚,不過我曾看到路邊有兩只小貓在那裏玩耍,我看到它們,就直接感覺它們很快樂,還需用到什麼形上學嗎?

  答:形上學還是屬于有學,無學是不要學的。事實上我們人原本都是無學的。但現在我們要用電腦就必須去學,不學就不會用電腦。而人腦比電腦還厲害複雜,我們並沒有學過怎麼操作,但就會用啊!

  問:可是電腦也不用學,就會聽我們的指令。

  答:它不會聽的!你必須先給它軟體程式。

  問:給它軟體,它就會聽軟體的?

  答:對!你沒有軟體給它,它不會動的。

  問:那它也是無學的,它不用學就知道那是軟體。

  答:哦!它沒有上過學,也沒有做過學生(一片笑聲)!但當軟體輸入時,是不是等同上學?

  問:有些基督徒會說:電腦雖然厲害,但卻是人腦造出來的。而人腦又是由誰造出來的呢?是上帝。不知您對此事的看法如何?

  答:我沒有這種看法。如果他們一定要說人腦是由誰造的話,我就要根據佛法來問:那上帝是誰造的?

  問:我也碰過這樣的問題,他們說:「上帝本來就存在,本來就有的!」

  答:「佛性」、「本來面目」也是本來就有的啊!

  旁答:我覺得他們的哲學基礎很薄弱,很容易被問倒。

  問:有些人有神通,社會上有一些刑案查不出來的時候,爲什麼不請有神通的人看一下,就知道是怎麼回事?

  答:是有這樣的事。我們的刑事局曾經請有神通的人幫忙,很多案子查不出來,後來都查出來了,這樣子破的案很多。

  問:這樣子是不是造了孽?

  答:不算造孽。

  問:算正當的事?

  答:是,因爲這些都是刑事案子。

  問:我曾經看過一本書,說任何人都有神通,一般人有五通,出世的聖人則有六通,因受後天的影響,一般人都把這些本能喪失了。如果我們能經由修行的道路,把束縛一層層脫掉,是不是就如您說的當我們的本性慢慢顯現以後,這些能力自己就會出來?

  答:是的,開悟了。

  問:像小孩子往往能看到成人所不能看到的東西,他們是否真能看到?

  答:是這樣,沒錯。但我對「神通」的定義是很簡單的,一定要是人家不會,而你會;人家如果會了,就不是神通。如果你跑到一群瞎子裏,你就是有神通了。

  因相對于瞎子來講,你就是有神通,你能看見東西,這不是很神奇嗎?所以我給它的定義一定要是你會,而別人不會,才叫神通。我們若把時間倒回兩百年前,你看看現在天上的飛機可真是不得了!牆壁上這麼一按,燈就會亮,也真神奇!遙控器一壓,電視就演起來,這也很了不得——這些也是神通啊!

  問:我有一個朋友,他也在修佛法,但是他很喜歡講法術。他告訴我,他見過一些高僧具有法術。他舉例說某某大師只要手這麼擺著,那人家怎麼走,都走不到那位大師的跟前;甚至于拿一盆水往大師潑,就是潑不到那大師的身上,他說這就是法術。

  答:不是,這是氣功。

  問:他甚至于談一些奇怪的事,比如說驅魔、招財之類的。我不太了解佛家是不是有很多得道的高僧具有這方面的能力,而他們卻不太願意公諸于世。這世上是不是真有法術?

  答:哦,是有這種事,但是會這些東西的修行人,自己也不知道爲什麼,就莫名其妙地會了。他會這些東西的時候,對他來講,一點都不稀奇。不會的人就把它當作很稀奇,會的人則覺得:奇怪!這是當然的事情,你們爲什麼不會?

  我認識一個人,他有天眼,從小就會看,長大了以後,這方面的能力當然就越來越強。當他小的時候,總以爲人家和他一樣,都是這樣子;到後來才曉得別人都不會,他一直搞不清楚爲什麼人家不會?

  問:有一次聽到一個節目,主持人請了一個道家和一個佛家的修行人參加。那位道教徒一直引以自豪的就是佛家要成佛,必須要在坐化之後,也就是要肉身毀滅之後,才能成就真我;但是道家的肉身可以成仙,不像佛家要等坐化之後才可以成佛,那是怎麼一回事?

  答:那是不懂佛法的人在胡扯。

  旁答:那仙的境界根本還沒到佛的境界。

  答:成仙仍只是在天道的境界,但是道家修得好的有到羅漢的程度。

  旁答:道家最好的境界有到大羅金仙的。

  答:那就是羅漢,是廣義的羅漢,和佛教講的羅漢,水准是相通的。

  問:基督教說:「信耶稣,得永生」。在我們佛教來講,壽命好像並不是無限的,「永生」這樣的定義是不是有問題,還是有另外的意義?

  答:基督教的天是有的,是叁界中欲界的天。所謂「叁界」,是指無色界、色界和欲界。其中無色界層次最高,欲界最低。

  無色界天有四層,色界天有十八層,欲界天有六層。基督教的天在欲界最高一層,但還沒有出欲界,所以有很多和欲有關的事情,他們都滿提倡的,也就是沒有脫開欲界。像道家就已超過了欲界,而在色界。叁界天人的壽命是一層比一層要長,越高的越長,但無論再怎麼長,都還不是永生,壽命仍有結束的一天。

  惟有超出叁界,證入涅槃,方能不生不滅——我們佛教的分法好像這樣比較高,有欲的話就比較低;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有欲就比較有味道,他們要大家多聯絡一下感情,一般人會覺得比較有意思,才比較願意去。他們也不是亂講的,他們的天堂確實有那個水准。我對耶稣本身還是滿欣賞的。

  問:那摩西呢?

  答:我不太了解。

  問:上帝好像很容易生氣,喜怒無常的。

  答:是,他瞋心很重。

  問:像他會降災難懲罰世人?

  答:對,你不聽他的,他就會……

  旁答:降大水、大火啦!

  答:對。有一個說法認爲耶稣曾經到印度學過佛教,然後回去再把原有的宗教改過,他有很多東西和佛教很像,這個說法我想有很大的可能。

  問:我也聽我的朋友說過,耶稣能徒手治病,這跟我們的氣功很類似嘛!

  答:他大概功夫已練得滿到家了,那還是很了不起的,這種情況通常都是菩薩的性質,耶稣有菩薩的性質。如果要算的話,我想他是在七地菩薩以下。

  像極樂世界四土中「凡聖同居土」,是凡夫去的地方。從初地直到七地菩薩則可到「方便有余土」。「到天堂」其實與「往生」是相同的性質,並沒有什麼差異,所以一定是在七地以下,而八地以上的菩薩不談往生,現前就是,不需要往生。

  問:這些我弄不清楚……

  答:「凡聖同居土」是凡夫也有機會去的。

  問:可不可以請您下學期或是什麼時候,和大家講一講像《佛教宇宙觀及人生觀》裏面一些天道的情況?

  答:可以,不過這些天道實在沒有什麼意思,我對天道的了解是跟修行境界有關的。

  

《回頭是岸》全文閱讀結束。

✿ 继续阅读 ▪ 佛教的財富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