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测不准」是和「无分别」相应的一个具相的东西。
问:就佛法来看,是不是一定会测不准?
答:是会测不准。所谓「测不准」就是没有办法分别,就是无分别的意思,也是「如来无有定法可说」——我是把这些物理都用佛法的观点来看。
问:爱因斯坦会死不瞑目。
答:爱因斯坦在宗教和哲理的层次还不是很高的,哲理的层次还是海森堡比较高。你去看那些科学与哲学史的发展,就可知道。
问:我有一个感慨,就是基督教和佛教传教的方式很不一样,基督教在聚会或是读圣经时,他们会唱一些诗歌,他们和佛法强调的重点不一样。在佛法中,这些事好像会变成干扰,所以传教时没有办法像基督教那么活泼。
答:你说佛教比较不活泼,基督教比较活泼,是吧?那是你没有看到真正的佛法,像唐朝那些修行成功的大禅师,才活泼得不得了,真可说是生龙活虎。
问:我想这是学校社团中,传法或传福音的方法不同,才让社员感觉基督教好像比较活跃一点,佛教好像比较出世。
旁答:我去看过「空中英语教室」在清华大学做表演,节目很精采,也有人顺便打基督教的广告。
问:这是不是等于在问:佛法应否要做些突破?
答:你站在社长的角度来看,会觉得佛教的社团怎么那么冷冷清清的,是吧?
旁答:来这边大多是比较年长的学长,学弟、妹好像就没有那么多。
旁答:基督教比较重行销。
旁答:基督教比较能打动人的心。
答:唱唱歌,交交朋友,当然也是一种传教方式。现在的佛光山好像就在做这一类的事。
旁答:慈济也很多。
答:不管怎么样,佛教做得没有基督教活泼倒是真的。
问:基督教有些方法,像祷告,在这方面他们比较偏重用感情去相信上帝,他们对于上帝是什么,并没有再去探讨。
答:然后就盲目地接受了。
旁答:前不久我去参加某大学的社会团契,确实像他所说的那样。很多去参加的人,并没有去思考为什么要信基督教,他们只觉得去了那边大家的感情都还不错。
他们分组聚会,就找我去聊,并问每一个人有没有什么事需要他们帮忙祷告的。多半的人都说最近要考试,或实验做不出来等。那个老师在总结时说:「可能你们第一次来的人会觉得很奇怪,为什么要祷告这些,因为我们在连络感情……」
答:佛教也可以有这个层次,只看我们要不要做而已。就我而言,我没有时间来做这件事情,我要做的事情实在很多;但是我不反对有人做这一类的工作,应该鼓励一些人去做这一类的事。
问:在某些方面我们是不是还要活泼一些?
答:是可以的,尤其是站在社团办活动的立场。我们也可以来一个请观世音菩萨加持、加持,让大家脑筋聪明一点。我可以教你们文殊菩萨的咒语,让大家比较聪明。其实这是一种善巧,只不过让大家专心持咒而已。
问:像您会选择教某菩萨的咒语,您在做这样一个选择的时候,是凭直觉,还是考虑了当时的因缘?
答:这些不是凭考虑的,而是靠直觉。
问:是不是修行境界不断提升的时候,这些东西自然会出来?
答:自己会出来,根本不是学的,你看《楞严经》里面,那些人一开悟,得到罗汉果的时候,释迦牟尼佛就会说他是无学。一般人都是有学,到了无学就不必等学了才会。修行成功以后,都是无学的;像「声闻」就还没有成功,还需要学。「声闻」用现在的话讲,就是「听课」,那些爱听课的就叫「声闻」。真正成功的话,就是无学。
问:没有学是不是孔子所讲的「生而知之者」?生下来就已经知道了。
答:不是,修成了才是无学。所以你看很容易吧!一点都不辛苦,不像念博士要念得那么辛苦。他修成,是修成一个无学,不是有学。
问:您指的是不是「明白无知」,然后什么都不知道?
答:不是什么知道不知道,但你问他时,他会有直觉。他等于是读出自己的感觉。你们现在学东西,是要学了以后才会知道,但他不是,回答问题时不必去找书,而只是读他的心,他只是把这个心的反应读出来而已,只是这样子。
问:我想到一个例子,有一次庄子和惠施在溪流上看鱼快不快乐。庄子说:「你看那条鱼好快乐。」惠施说:「你又不是那条鱼,怎么知道鱼快不快乐?」庄子就说:「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惠施说:「你不是鱼,所以肯定你不知道鱼的快乐。」庄子被弄得没办法,就说:「你问我怎么知道的,我就是看鱼在那快乐地游来游去,直接就知道的。」
答:就是这样感觉到的。你看到鱼游得活蹦乱跳、悠游自在的样子,就知道他快乐嘛!
问:可是我看到书后面别人的解释,就弄不太清楚了。有些人解释说惠施用的是比较逻辑推论的方式,站在这样的角度来看,所以肯定庄子无法知道鱼的快乐。他们把庄子解释成什么形上学啦,又是什么的,我越看越不懂。我想我虽然没有看到那条鱼,不过我曾看到路边有两只小猫在那里玩耍,我看到它们,就直接感觉它们很快乐,还需用到什么形上学吗?
答:形上学还是属于有学,无学是不要学的。事实上我们人原本都是无学的。但现在我们要用电脑就必须去学,不学就不会用电脑。而人脑比电脑还厉害复杂,我们并没有学过怎么操作,但就会用啊!
问:可是电脑也不用学,就会听我们的指令。
答:它不会听的!你必须先给它软体程式。
问:给它软体,它就会听软体的?
答:对!你没有软体给它,它不会动的。
问:那它也是无学的,它不用学就知道那是软体。
答:哦!它没有上过学,也没有做过学生(一片笑声)!但当软体输入时,是不是等同上学?
问:有些基督徒会说:电脑虽然厉害,但却是人脑造出来的。而人脑又是由谁造出来的呢?是上帝。不知您对此事的看法如何?
答:我没有这种看法。如果他们一定要说人脑是由谁造的话,我就要根据佛法来问:那上帝是谁造的?
问:我也碰过这样的问题,他们说:「上帝本来就存在,本来就有的!」
答:「佛性」、「本来面目」也是本来就有的啊!
旁答:我觉得他们的哲学基础很薄弱,很容易被问倒。
问:有些人有神通,社会上有一些刑案查不出来的时候,为什么不请有神通的人看一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
答:是有这样的事。我们的刑事局曾经请有神通的人帮忙,很多案子查不出来,后来都查出来了,这样子破的案很多。
问:这样子是不是造了孽?
答:不算造孽。
问:算正当的事?
答:是,因为这些都是刑事案子。
问:我曾经看过一本书,说任何人都有神通,一般人有五通,出世的圣人则有六通,因受后天的影响,一般人都把这些本能丧失了。如果我们能经由修行的道路,把束缚一层层脱掉,是不是就如您说的当我们的本性慢慢显现以后,这些能力自己就会出来?
答:是的,开悟了。
问:像小孩子往往能看到成人所不能看到的东西,他们是否真能看到?
答:是这样,没错。但我对「神通」的定义是很简单的,一定要是人家不会,而你会;人家如果会了,就不是神通。如果你跑到一群瞎子里,你就是有神通了。
因相对于瞎子来讲,你就是有神通,你能看见东西,这不是很神奇吗?所以我给它的定义一定要是你会,而别人不会,才叫神通。我们若把时间倒回两百年前,你看看现在天上的飞机可真是不得了!墙壁上这么一按,灯就会亮,也真神奇!遥控器一压,电视就演起来,这也很了不得——这些也是神通啊!
问:我有一个朋友,他也在修佛法,但是他很喜欢讲法术。他告诉我,他见过一些高僧具有法术。他举例说某某大师只要手这么摆着,那人家怎么走,都走不到那位大师的跟前;甚至于拿一盆水往大师泼,就是泼不到那大师的身上,他说这就是法术。
答:不是,这是气功。
问:他甚至于谈一些奇怪的事,比如说驱魔、招财之类的。我不太了解佛家是不是有很多得道的高僧具有这方面的能力,而他们却不太愿意公诸于世。这世上是不是真有法术?
答:哦,是有这种事,但是会这些东西的修行人,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就莫名其妙地会了。他会这些东西的时候,对他来讲,一点都不稀奇。不会的人就把它当作很稀奇,会的人则觉得:奇怪!这是当然的事情,你们为什么不会?
我认识一个人,他有天眼,从小就会看,长大了以后,这方面的能力当然就越来越强。当他小的时候,总以为人家和他一样,都是这样子;到后来才晓得别人都不会,他一直搞不清楚为什么人家不会?
问:有一次听到一个节目,主持人请了一个道家和一个佛家的修行人参加。那位道教徒一直引以自豪的就是佛家要成佛,必须要在坐化之后,也就是要肉身毁灭之后,才能成就真我;但是道家的肉身可以成仙,不像佛家要等坐化之后才可以成佛,那是怎么一回事?
答:那是不懂佛法的人在胡扯。
旁答:那仙的境界根本还没到佛的境界。
答:成仙仍只是在天道的境界,但是道家修得好的有到罗汉的程度。
旁答:道家最好的境界有到大罗金仙的。
答:那就是罗汉,是广义的罗汉,和佛教讲的罗汉,水准是相通的。
问:基督教说:「信耶稣,得永生」。在我们佛教来讲,寿命好像并不是无限的,「永生」这样的定义是不是有问题,还是有另外的意义?
答:基督教的天是有的,是三界中欲界的天。所谓「三界」,是指无色界、色界和欲界。其中无色界层次最高,欲界最低。
无色界天有四层,色界天有十八层,欲界天有六层。基督教的天在欲界最高一层,但还没有出欲界,所以有很多和欲有关的事情,他们都满提倡的,也就是没有脱开欲界。像道家就已超过了欲界,而在色界。三界天人的寿命是一层比一层要长,越高的越长,但无论再怎么长,都还不是永生,寿命仍有结束的一天。
惟有超出三界,证入涅槃,方能不生不灭——我们佛教的分法好像这样比较高,有欲的话就比较低;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有欲就比较有味道,他们要大家多联络一下感情,一般人会觉得比较有意思,才比较愿意去。他们也不是乱讲的,他们的天堂确实有那个水准。我对耶稣本身还是满欣赏的。
问:那摩西呢?
答:我不太了解。
问:上帝好像很容易生气,喜怒无常的。
答:是,他瞋心很重。
问:像他会降灾难惩罚世人?
答:对,你不听他的,他就会……
旁答:降大水、大火啦!
答:对。有一个说法认为耶稣曾经到印度学过佛教,然后回去再把原有的宗教改过,他有很多东西和佛教很像,这个说法我想有很大的可能。
问:我也听我的朋友说过,耶稣能徒手治病,这跟我们的气功很类似嘛!
答:他大概功夫已练得满到家了,那还是很了不起的,这种情况通常都是菩萨的性质,耶稣有菩萨的性质。如果要算的话,我想他是在七地菩萨以下。
像极乐世界四土中「凡圣同居土」,是凡夫去的地方。从初地直到七地菩萨则可到「方便有余土」。「到天堂」其实与「往生」是相同的性质,并没有什么差异,所以一定是在七地以下,而八地以上的菩萨不谈往生,现前就是,不需要往生。
问:这些我弄不清楚……
答:「凡圣同居土」是凡夫也有机会去的。
问:可不可以请您下学期或是什么时候,和大家讲一讲像《佛教宇宙观及人生观》里面一些天道的情况?
答:可以,不过这些天道实在没有什么意思,我对天道的了解是跟修行境界有关的。
《回头是岸》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