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醫事人員如何學佛▪P2

  ..續本文上一頁,如果能夠離愛見大悲,就不會有疲倦、厭煩,這樣的情緒自動就不會生起。「在在所生」每起了一個想法、作法都不會受愛見大悲所縛,不會被關到監牢裏面。如果你自己都被關在監牢裏面,你怎麼救別人?救來救去,還不是關在一起?

  ※在沒有自縛的狀況下去救人

  經文:「能解彼縛,無有是處,若自無縛,能解彼縛」你自己被綁起來,怎麼幫別人解縛?在沒有自縛的狀況下去救人,這才說得通嘛!愛見大悲,會把人關到監牢裏面,把人綁起來了。經文:「以愛見心莊嚴佛土,成就衆生。于空無相無作法中,已自調伏而不疲厭,是名有方便慧解。何謂無慧方便縛,謂菩薩住貪欲瞋恚邪見等諸煩惱而殖衆德本,是名無慧方便縛」,以愛見大悲做了許多事,這樣子做是做了,還是被綁。不以愛見大悲,才能解,「解」就是跳出牢籠,一開始就是要跳出生、老、病、死的牢籠。

  怎麼解呢?就是去玩!這些「相」都變成你的工具、你的玩具,可以去玩、去創造。自由自在地去創造,沒有拘束。你也知道你所創造的東西,都是幻化的,所以也不在乎這些東西是真的、假的,反正都是幻化的,就不用去考慮真假,如果你要追求「真」,那就不是在修「叁摩缽提」,真如佛性本來如此,本來如此就是沒有創造。醫事人員若要修行,就要修「叁摩缽提」,懂得這個世間本來就是幻化、有相的,但是不要被這些幻化的相所捆綁住,要跳脫出來。這樣子既可以做好醫事人員的工作,同時又可以修行。工作和修行合一,醫事人員如何學佛?就是這樣子學!

  講到這裏,我想再多說明一下,菩薩爲什麼那麼喜歡創造?爲什麼創造得那麼有勁?這些菩薩創造的動力是什麼呢?《圓覺經》上說:「善男子,菩薩唯以大悲方便,入諸世間,開發未悟,乃至示現種種形相,逆順境界,與其同事,化令成佛,皆依無始清淨願力。」他們都是靠著無始以來的清淨願力來推動的。那麼什麼東西可以把我們的願力引導出來?就是「願望」!我們如果有了願望——一個想要達成的目標,這個「願力」就會被引導出來了;而能夠把願望達成就是創造。願望是每個人天生就有的,可惜我們的教育文化裏面沒有,以至于把我們限製了,不敢有願望,覺得願望是夢想、做不到的、不可能的。如果真是這樣,那麼你的「無始清淨願力」是起不了作用的,當你認爲:管他可不可能,我就是要達到!那麼你的願力就會被激發出來,這樣的願力大得不得了。西方極樂世界,就是靠阿彌陀佛的願力所造的,不是蓋一個房子,而是創造出一個世界。世界都可以創造出來,何況是我們小小的願望,所以這個力量太強了。每個人都不應該把這個潛力埋沒掉,你只要把它打開來,它就能把你的潛力激發出來,完成你想象不到的事情。

  譬如說,以前哪裏有飛機啊?根本都不可能的嘛!當懷特兄弟把飛機發明成功之前,天文學家、物理學家都證明想要把密度這麼大的東西,讓它飛起來,簡直是瘋子才會這麼想!這個話才講沒幾年,飛機就飛上天了。你認爲不可能,它偏偏就是變爲可能,這個世界一直都是這個樣子。而且,能讓這個世界這麼豐富、多采多姿,全都是靠我們的創造,否則世界是很無趣的。

  醫事人員在生老病死最激烈的環境當中,千萬不要被生老病死的相所壓垮,若修「叁摩缽提」你就是菩薩。因此你就一面工作,一面還可以修行。工作和修行合一,不是最美滿的嗎?好!這個題目就講到這裏。各位有沒有什麼問題?

  【現場問答】

  問:我曾經參加過老師的禅修班,照老師所說的,我們是在追求佛性,像這樣的學佛,是不是「小乘」?

  答:不!禅修要「一心叁觀」,其中的「假觀」就是「叁摩缽提」,我所講的前面有一半是外修,外修和「叁摩缽提」的「假觀」是相通的東西。

  問:所以這裏面是包含了菩薩乘的?

  答:是包含了的。

  問:佛法普遍了之後,大家有機會接觸到很多的大師。我們可以到處去接觸、去摸索。我們怎麼知道要怎麼修呢?

  答:你的問題是:這麼多宗派、這麼多大師,到底要怎麼修呢?只要你找到的是你的「自性佛」就對了。而要找到自性佛,一定要夠真誠,只要真心誠意地找,就一定找得到。所謂「皈依」,就是皈依自性佛。因此你根本不用擔心,因爲找到的是你真正的自己。

  問:我們都知道要破除「貪、嗔、癡」,這些無始以來的習氣要改,但非常不容易,要靠自力來修行,發現困難很多。我認爲應該藉助他力,這個「他力」希望老師能開示一下。

  答:大家來這裏聽我演講,我如果讓你們的想法有所修正,或者你們原先覺得不明了的地方,經過我講了之後,你們明了了,這個就是「他力」。

  但是,我曉得你想要的「他力」,好像還超過這一層意思。那個「他力」是在實踐上的「他力」。你在這裏聽講,所得到的了解,事實上也是某種程度上的開悟,影響很大的。很多時候就是觀念一轉過來,就整個都改觀了。

  所以,這樣子的開示,能使人有某種程度的開悟,也是一種非常重要的「他力」。能把一些錯誤的、模糊不清的觀念,在很短的時間內厘清,好處是非常大的。

  再來就是要去實踐,光了解是不夠的;而想實踐的話,就是要修行。在這裏的四場演講,我並沒有涉及修行的實際問題,可是我在「普德精舍」有教如何修行,所以真正想要修行的人,他自動會去找的,難道還要別人推你一把嗎?

  修行主要是修「心要」,整個「心要」是一個功課。差不多每天要做一個小時又十分鍾,有了那樣的鍛煉才能修行成功。當然,有的人是不需要功課的,只要聽一聽就會自己做了,這樣子的人可能就是所謂的上根上器的人,他就不需要什麼法本、什麼修行的「心要」了,但是一般人不行。「心要」是什麼東西呢?就是我的師父交給我的,整個修行成道的次序都在裏頭。我們曾經問過他老人家:老莊的境界跟佛教經典裏的境界有什麼不同?我的師父說:基本上沒有什麼不同,老莊(道家)的那些東西跟佛法是相同的,可是他們沒有一個鍛煉的功課,所以要修行成功不容易。他老人家教的東西,就是有這麼一個課程。這個是要鍛煉的,我只是選「一心叁觀」裏的「假觀」來說,其實那是有一整套的。有了這些課程才能夠鍛煉,每天持續不斷地鍛煉才會進步啊!

  至于要選什麼法門,這麼多的大師,要怎麼選?你要用你的Feeling去選,合你的心,能夠得到啓發,就可以啦!天下有這麼多大師,你正好有機緣碰到了,那就繼續啊!如果是聽過後不滿足,感覺找得不對,就再換嘛!你自己應該曉得對還是不對啊!也許剛開始覺得對,後來又覺得不對,那就換啊!一個正直的修行人是不綁人的,如果說你跟我學了之後就不能脫離,這個是黑社會的作法。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正修行人不可以綁人,也不能被綁。綁人者跟被綁者,都不是真正的正修行者。

  皈依的意義,就是皈依你的「自性佛」,也就是皈依自己真正的「真我」,這樣我才能教你,不然我不知道怎麼教你。至于我的角色是什麼?我就是善知識啊!很多地方跟大師學了以後,弟子就變成了奴才,那是不對的!如果發現這個狀況,就不要去了。能夠讓你清楚明白的,能夠讓你學到東西的,就可以跟他學,一定要保持自由之身。

  問:我們有一個醫師,研究人在入定狀態時,生理是什麼狀況?起因是西藏很多修行者,修到某種程度時,就有所謂的「拙火」實驗,能在冰天雪地裏打坐;能靠自己的功力,把濕的毛毯烘幹,用這種方法來證明他的功力。我們希望平常就有佛性的表現,不只在行爲上能夠表現得很好,是否在生理上也能有什麼改變?

  答:我覺得我的生理有很多地方都改變了。從醫學上可以看得出來的,我覺得我的記憶力比以前好很多;「拙火」的事情我也有過,但是你要曉得那是「叁摩缽提」當中的一種,也是一種創造,這個也是特異功能當中的一種,但這種能力不是像科學的東西那樣,每次做一定都做得出來,它有時會自動消失的。這樣的狀況是跟身體有關系,但是它又跟修行的境界有關,所以並不適合跟大家講。至于「拙火」很多人有過,也講得很多,我可以說明一下:「拙火」做得最好的時候,就像是日落,夕陽西下,非常的紅,在海邊看不到,應該是在一片草原或者是沙漠,太陽有一小部份已在地平線下了,紅紅的太陽即將落向西方,那就是阿彌陀佛的方向,你看阿彌陀佛不就是紅紅的嗎?死亡時要往生西方,就是要往西方看,跟這個「拙火」都有關系。

  以前,當我的日輪出來的時候,我要誰發熱,誰就發熱。對我來講很簡單,我只要把日輪調一下就好了,只是這樣子而已,沒什麼!這樣子能證明什麼?修行修到什麼程度?只是證明你會修「假觀」,還不叫修成。因爲那個東西是創造出來的,所以那樣子還不算成道。會拙火的境界有兩種,一個是日輪,一個是月輪。月輪是代表「水」,日輪是代表「火」。這個道家都懂的,他們叫它爲「坎、離」,「坎」爲水;「離」爲火。只有火,沒有水,就會燥,所以他們都懂得要水火相濟。這樣你的肉體就會起變化,很舒服的。一直保持這個狀況,沈迷在日輪、月輪的境界當中,就是修「假觀」修出來的。

  唐朝有個詩人叫寒山子,他說:碧澗泉水清,寒山月華白。說的不是天上的月亮,而是他心中的月輪。日輪、月輪都是在「名色」的世界裏。當然它跟身體有關系,一有這個東西以後,肉體就會不一樣,會起變化,當然西醫是碰不到這個範圍,當日輪、月輪疊在一起的時候,就變成「日蝕」的景觀,這些東西都很好玩的。但是,你如果執著這些相就不能解脫。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把這種相當成不得了,這個修行者就完蛋了,就掉進這種「相」的牢籠裏。這種牢籠我是不進去的,不是不要它,而是把它當做是我的工具。

  我知道很多人一有這個東西,就覺得自己了不起,是大師了,就放放光,然後就收錢了。這些東西十幾年前,我早就有了,我沒有著相的真正原因,是因爲我學科學。這些東西出來了,我還是照樣把它當作我觀察的「相」,我沒有把它當作多了不起的東西。說來說去,學科學對我修行實在有很大的幫助。

  很多特異的現象,有保持幾個月或一年的,後來就消失了,有些人一消失,就自己覺得程度差了,但我沒有這樣想,反而覺得進步了。當然,這個東西別人有,你沒有,吹牛給你聽的時候,你就會羨慕得很。我這樣有經曆,也有免疫力。有的修行者會以爲是不是要經過這樣的考試?我卻覺得這樣是很著相的,就像大專聯考會妨礙我們的教育一樣,那樣子是會妨礙我們修行的。

  還有「生、死」是怎麼一回事?「死」就是「名色」以上脫離了六入,也就是離開了這個身體,人就死了,沒有什麼特別。昏死了之後又活過來,是靈魂又回來了,就是「名色」以上的東西又回來了,跟「六入」又接在一起了。講起來好像很簡單,其實跟接電腦一樣,要把它連線起來也不是那麼簡單的。所以,從「十二因緣」來看,很多現象都很簡單,不是那麼難以了解的。

  問:是不是每一個修行者,修到一定的程度就會有舍利子?舍利子是不是像膽結石的那種構造?我發覺很多人都很執著那個舍利子。

  答:一般人講的舍利子,是人死後,火化所燒出來的一些比較硬的結晶。那麼佛要講的「舍利子」是不是這個東西呢?跟這個有一點關系,但不是全部。因爲所有的佛法,都是一個象征,一個比喻,真正的東西是講不出來的。所以,舍利子也是一種比喻,它比喻我們的「金剛心」。「金剛心」就是我們的本來面目,它已經不被知了,你連思議也思議不及了,它當然就不可能壞,舍利子是要比喻這個的。那麼燒出舍利子代表著什麼呢?就是要暗示我們有「金剛心」。用骨灰裏火化出來的比較硬的結晶,來暗示我們有「金剛心」。現在的人就是執著在這個比喻,就像以手指月,大家竟都把手當作月了,這不就錯了嗎?對于釋迦牟尼佛創造出「舍利子」的講法,我是非常地感動的,而且認爲這應該是「金剛心」的代表。

  

《醫事人員如何學佛》全文閱讀結束。

✿ 继续阅读 ▪ 十二因緣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