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夫就和雷根總統談了幾次裁撤軍備的高峰會議,談過後,有一個戲劇性的事情發生了:蘇聯在戈巴契夫的領導之下,一夕之間就垮掉了,不見了。這麼大的一個帝國在短短的幾個月之內就垮掉,沒有了。當然現在已經沒有蘇聯,只有俄羅斯和一些國協,因爲這樣,蘇聯和美國原來對立,可能發生第叁次世界大戰的威脅莫名其妙就消失了。
我覺得這個功勞該歸屬于戈巴契夫,我們人類要感謝的人是戈巴契夫,但是蘇聯人對他不太舒服、不太諒解;但是就人類的觀點來看,我們是要感謝他,他讓我們地球免除了核子戰爭毀滅的危機。當蘇聯一瓦解,德國柏林圍牆也倒了,東西德統一,東歐共産集團也等于解散了,整個世界戰爭的對立就消除了。雖然之後我們這個世界還是有許多局部戰爭,譬如說南斯拉夫的戰爭,以色列和阿拉伯之間的戰爭,這些區域性的小型戰爭還是經常在發生,但是大規模的戰爭沒有了。當然像巴基斯坦和印度(喀什米爾)之間也有不安,大陸和臺灣兩岸之間有危險,原來南韓和北韓之間也有危險,可是現在已經化解了。所以從戰爭走向和平這個轉變是非常明顯的趨勢。因此我認爲對和平做出貢獻的這些了不起的人都是信解菩薩,像曼德拉他也是一位讓南非的種族沖突平息而使得戰爭轉爲和平的重要人物!所以我們這個世界確實有很多很多偉人,這些偉人可能都不是佛教徒,不過以我們佛教的觀點來看,其實他們都是信解菩薩。他們住在我們這個世界,使得我們從戰爭的邊緣走入和平。
我們再繼續看下去,從局部區域性孤立的狀態轉變成全球化,這種轉變的趨勢也是非常明確的。本來是局部的,現在都變成全球化,所以有一個名詞叫「地球村」,指的就是地方小,能雞犬相聞,互相間可以很接近,整個地球已經變成像一個村落那麼接近;但是過去可不是這個樣子的。大家如果看過像絲路那樣的影片,就知道從中國到歐洲這條貿易路線是多麼的困難,當時這些國家都是孤立的、局部的,中間的聯系相當困難,可是現在不同了:現在我們有海運,有空運,有衛星通訊,海底電纜等等,這些東西的出現,使得我們已經全球化了。全球化跟局部狀態是截然不同的!
在全球化中,我們的生活改變得非常多,所以在座的各位我猜想有百分之七十的人都出過國,坐過飛機,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果你看過西遊記,你就知道玄奘求佛法之路是怎麼個走法,是多麼辛苦的事,玄奘他一生也只能走這麼一次而已;現在大家要到印度去開會,飛機一天就到了,兩天就回來了,這是一個非常大的轉變,而這個轉變還會持續升華。現在網路出來了,尤其寬頻網路又更進一步時,這個全球化還會更加的升華,像現在我們在臺灣就可以買賣美國的股票,當下就進行交易,在過去這簡直是不可思議的事情!
我們再來看從農業轉變成工商企業。我們原來是以農業爲主,漸漸地現在已經以工商企業爲主了,農業和工商企業是非常不同的,雖然以工商企業爲主,農業並不會消失,但是兩者相差太多了。像五十年前臺灣是以農業爲主,主要生産的是糖、鳳梨、竹筍等等,可是現在這些産品已經無足輕重,農業和工商企業的型態的轉變是非常重大的轉變,這樣的轉變使得我們生活的內容和生活的方式完全不同,一個人的忙碌程度和工作的型態也都不同,這個重大的轉變是我們大家必須正視的!雖然我們有很多人已經生活在這個狀態,但是很想回到農業型態田園的生活,我認爲是不可能的,絕對回不去。
工商企業的轉變必然會更進一步的加強,尤其現在數位革命已經發生了,這個升華會更加的持續。在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的書裏提到網路數位革命的問題——INTERNET對人類的影響,他認爲所謂的電子商務這一類網路新出來的東西才剛剛開始,到底這個網路將來會對我們人類造成什麼樣的影響?現在的人根本都不知道,所以他就舉印刷術發明以後的曆史來對照。當歐洲有活字版印刷出現的時候,當時大家首先覺察到受沖擊的是什麼?就是原本聖經是用抄寫的,而且還是用拉丁文抄寫,在歐洲大概有一萬名僧侶以抄寫聖經維生;而當活字版出現時,他們這一批人就失業了。所以印刷術剛出來第一個功用是用來印聖經的,而且是拉丁文的聖經,他們只曉得有這麼一個用處。而當時懂印刷術的這些人被歐洲捧爲貴族一般,爲時長達約20年;二十年以後,印刷術普及了,他們的崇高地位就沒有了,變成非常平常的人。印刷術剛出來時等同于我們今天所謂的高科技,他們當時都是高科技貴族,但好景不常,只維持了二十年,以後他們就變成普通的印刷工人了。當時沒有一個人知道這個印刷術可以帶來那麼多的用處:像報紙這個行業後來是發財的大事業;辦雜志,印小說使作家發大財——這些都是後來才發展出來的。當時若有人先想到這些,之後必定會成爲大富豪。而目前網路的發展尚在印刷術把僧侶的飯碗打破了的階段,至于將來會發生什麼影響還不知道,如果有哪一個人先看出來,小本經營,慢慢一定會變大,因爲你領先,所以一定會變成大企業!這就說明了如果你能看出未來的變化,你就是往後的大事業家、大財主。所以這裏說的變化非常多,而發展的空間也是非常多,往後必定會有我們現在想象不到的事情出現。當然這些都需要有很多人努力地投入,這些有先見之明的人,自會找出事業發展的方向。這些人我認爲他們是修廣大福的衆生,有福報的衆生住在這個世界,就會把這個世界改變成有福報、有財富的世界。
我們也注意到地球生態環境被破壞了,因此就會有保護生態環境的人士出現,大力倡導保護生態環境,所以這個世界必然會從生態的破壞轉變成生態的保護,這個趨勢也是不會改變的。
再來是通貨膨脹轉變成爲通貨緊縮的狀況。何謂通貨膨脹?就是錢不值錢,東西愈來愈貴,這就是通貨膨脹。何謂通貨緊縮?只要東西愈來愈便宜,就是通貨緊縮。大家看到最近房地産在跌,股票在跌,這就代表通貨在緊縮中,尤其像電腦這些高科技産品,你不要先買,慢一點買,以後東西會又好又便宜。這個大家都知道,只是大家一時還沒有適應過來,因爲一直以來通貨都是膨脹的。通貨膨脹時消費行爲是先買先贏,像房子要搶先買,慢一點買的話房子就又要漲了,所以要趕快買;但是通貨緊縮時是不一樣的,先買先輸,因爲到後來會愈買愈便宜,所以宜先忍一下,不要買。像筆記型電腦,剛出來時一臺十萬塊,過一年以後七萬塊,再過一年五萬塊,而且功能比前面十萬塊時還好,此時除非你必須要用才買,不一定要用時,就忍一下不要買,忍到必須要用的時候才去買。——所以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的消費行爲是完全相反的。通貨緊縮時要把錢存起來,只要把錢存起來你就賺了。日本從1990到現在已經有十年的時間,一直都處在通貨緊縮的階段;臺灣最近也變成這樣。這是大自然的一個趨勢,這個趨勢爲什麼會發生?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這個世界已經從戰爭狀態轉變成和平的狀態,以致軍備競賽沒有了,國防預算減少了,政府就不會亂印鈔票。以前之所以會通貨膨脹,是因爲政府亂印鈔票,亂印鈔票幹什麼?要製造武器。現在和平了,不需要再製造武器,所以支出減少,也就沒有再亂印鈔票,以致通貨就緊縮了。從膨脹轉變成緊縮,這是一個最大的原因,所以這個通貨轉變與戰爭轉變成和平是有關系的。此外還有一個原因:現代高科技産業的競爭型態,以及這些資訊網路的出現,使得工商企業的成本大幅度的降低,也使得東西愈來愈便宜,高科技使得東西又好又便宜,所以通貨緊縮。以上這些轉變都是相關的。
再來我們來看教育,目前教育的轉變不明朗,沒有什麼改變,也可以說所有的東西都在進步、有好的轉變,可是教育沒有很明顯的改變,但是我認爲教育的轉變必然要發生。是什麼東西促使他不得不改變呢?應該說是網路,尤其是當寬頻網路成熟了、普及了,我相信教育必然改變,因爲現在教育的成本太高了。一個人從小學到大學畢業,要在學校裏生活十六年,這個成本太高了,我們如果把它縮短一點點的話,教育成本的降低就會非常的大。所以我相信寬頻網路成熟了以後,就會有怎麼樣的教育型態出現呢?有網路學校、網路教室會出現,當它們出現的時候,學生不必到學校,不必到教室去學習,所以沒有空間的限製,也不需要交通,這個打破掉了。其次時間的限製沒有了,像我們來這裏聽演講,地點是固定在月涵堂,時間是早上十點開始,這是不能改變的;但是網路的演講出現了、網路教室出現了,地點不受限製,時間不受限製,你們可以在另外的時間來聽這場演講。第叁﹑成本太便宜了,像各位要來聽這場演講,你們要花掉兩個小時的時間,而且要固定在這一段時間,還要坐車到這邊來,這都是成本;如果網路出來了以後,成本會低得難以想象,跟現在的狀況比簡直就相當于零。還有一點就是可以做到有教無類,像現在的大學、中學等都有年齡層的限製,小的不行,老的也不行,一定要某一段年齡的人才可以;網路的話就沒有限製,有教無類了。——打破了這麼多的限製。我相信網路出現了以後,我們現有的教育必須改變,當然原來的教育模式不會完全消失,學校、教室也不會完全消失,雖然有它的需要,但是不會像現在,份量占那麼的重,就好像英國的民主政治,王室還是不會消失,但是其重要性已經改變了。這個是我預測的,因爲這個狀況現在還沒出現。
再來我們看宗教,大部分宗教目前都是強調複古,不管是基督教也好,回教也罷,他們都在提倡一種教義派的精神,所謂基本教義派就是複古。我們佛教也是很強調複古,佛的原來製度是什麼?佛的原來方法是什麼?總認爲我們要恢複到原來的那個時候才是純正的佛教,那也是複古。所以在我看來,地球上人類現有…
《我們的未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