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探究真心(下)▪P4

  ..續本文上一頁="left">

  

問:聽師一席話,生死可以不負擔,但身心行走人間,如癌的痛,情縛執著,土石流的家破人亡,身上沒錢,饑寒交迫,又當如何?真心可以不受影響,但這身與心又當如何自處?身與心可是實在存在的呀!

  

  

答:沒錯,身心是實存的,當你還沒體悟到真心的時候,你遇到癌症的病痛,情縛執著,土石流的家破人亡,身上沒有錢又饑寒交迫,你有辦法去處理的,你有辦法去面對的;而當你體悟到真心的時候就更會面對,不會因爲體悟到真心反而不會去面對,你會更有能力去面對,你會更曉得怎麼做,你會更曉得怎麼去混吃混喝,所以這個不是問題。

  

  

問:慧命是否爲真心?是否死後帶得走?如何積慧命?

  

答:慧命裏面一定包含真心,死後可以帶走的,所以你修行的成果在輪回當中都會帶來帶去,不會像身外之物——財産,死了以後就帶不走。

  

  

問:止觀禅坐的覺照力是否發自自性?

  

答:對。

  

  

問:請問菩薩是24小時不睡覺嗎?

  

答:沒有。

  

  

問:如果重視真心,不重視心靈與物質,是否又落入一個我執?如何去掉呢?

  

答:對。這樣子又落入另外一個偏執,所以要去掉。

  

  

問:身心靈互爲影響,若只重視真心的修行,不重視身體保養又如何?是否藉假修真?

  

答:沒錯。全部都要重視,這樣子你才能夠修行,所以我們不但要保護這個身體,同時還要保護這個地球長長久久,我們才有修行的場所。

  

  

問:真心如何醒得快?是否靠因緣具足才能成就?醒了還會睡著嗎?

  

答:醒了還會睡著,有的人醒過,但又忘了,所以是要不斷地努力的。

  

  

問:修行可以改變我們的命運嗎?

  

答:可以。

  

  

問:請老師簡單介紹一下,上次演講談到「臺灣的希望在海洋化」的重點?

  

答:這個演講的內容我還沒准備好,不過我講的海洋化的意思是要重視水性,像大家不是都說要柔情似水嗎?就是要重視水性啊。

  

  

問:開悟以後才是修行的開始嗎?如何修行?修行的目的在長駐真心的狀態以應付萬事萬物嗎?

  

答:對,開悟以後才是真正修行的開始,未開悟的時候是預備修行,但都是在修行。

  

  

問:身體是外衣,若生病在床痛苦難耐,有什麼辦法說這身體不是我而不在乎?

  

答:我舉一個實際的例子來說明:有一次我在美國對一群外國老先生、老太太講真心、能知能覺給他們聽時,大多數人都聽懂了,只有一個老先生聽不懂,他問說:「你在講什麼?我都聽不懂。」後來我才曉得他是位退休法官,思考模式很邏輯、很嚴謹,所以我又再講一遍,一共講了叁遍,可是他還是聽不懂。後來他發覺別人都懂了,只有他一個人不懂,他不好意思了,他就悶著頭自己想,而我也沒再跟他講……忽然間他大叫一聲 : 「我懂了,我曉得你講什麼了!」我就問他:「你懂得我講什麼?」他說他過去有心絞痛的毛病,當他痛得不得了的時候,自己發明了一個辦法,他就自己離開這個身體,他發覺只要一離開這個身體,心髒就不痛了。他就問我:「你講的那個真心是不是就是我離開身體的那一個?」我說 : 「對了,就是它啊!」以上的說明正好回答這個問題。

  

  

你在病痛的時候你只要一離開身體,離開那個病身,你的靈魂、你的真心只要一離開,身體就不痛了。後來那個老先生在他還沒有開刀的時候,就是用這個方法止痛,只要一痛他就離開。類似這種情況的人很多,我還遇到一個胃痛的人也是這樣子止痛;好多人沒有學佛,也不知道什麼是能知被知,也不知道什麼是真心,他們自動就會這樣做,所以這個根本是自然就會、本來如是的事情,並不是學佛才有的東西,只要是人就會了。

  

  

問:真心如果是空無,爲什麼要喚醒它?又爲什麼可以了生脫死?

  

答:喚醒它你才有真正的自己;你如果不喚醒它,把它遺忘了,那麼你就喪失了真正的自己,于是你就跟隨被知的東西流轉,而被知的物質是完全的被動,如果你的注意力都落在被知的物質上,你就變成跟物質一樣,被人家隨便踐踏,不知道要反抗。

  

  

問:如果有一天娑婆世界衆生度盡了,那麼菩薩也沒得玩了,是否就必須回到真心不變的空性世界?

  

答:他也可以來,因爲這個世界是一個舞臺、一個遊樂場,他就來玩呀!他只是不做衆生,他做菩薩來玩。

  

  

問:面對親人的離去會産生恐懼和不舍,如何看透和親人的生死之別?

  

答:生死之別要看透只有一個辦法,就是體悟真心,一旦體悟到了,你自己就曉得怎麼做,不需要我講。

  

  

問:請問好與壞,善與惡,以及沒有分別心,如何解釋?

  

答:不是說我們不會分別好壞,不是說我們不懂得分別善惡,我們懂得分別,而是我們的真心自己本身的性質沒有辦法被分別,因爲它不被知,所以沒辦法分別它,它是一個無分別,它這個無分別是沒辦法被分別,但是它能夠分別一切,它是能知就是能分別一切,它能分別一切,但是它不被分別,所以它是無分別。

  

  

問:剛開始掉入魔境時是何因緣讓你破解到被知的對象都不是真心,才進而達到宇宙間的真理?

  

答:我只是看經,並沒有掉入魔境。當我看到《楞嚴經》的五蘊魔境時,我就設身處地的去想,如果我真的在那個狀況下我自己不會知道,我沒有檢查的工具,我沒有鑒別的能力;但當我體會到被知的都不是的時候我就有這個能力了,這就是我檢查的工具了。至于怎麼達到要解釋很久,不過今天講的內容大概已經表達了。

  

  

問:老師悟本來面目經曆多久時間?是否能夠分享經驗?

  

答:今天講的就是經驗的分享,至于我經曆多久?大概有一年半的時間。

  

《探究真心(下)》全文閱讀結束。

✿ 继续阅读 ▪ 自性與生死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