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探究真心(下)▪P3

  ..续本文上一页从这些问题全部都可以探究真心。当我们探究到真心以后,从真心来看这些事情,你自动就会有不同于以前还未体悟真心时的看法。像很多人体悟到真心时,甚至还没体悟到,只是接近而已,就会有不一样的看法和做法了。像美国有一家专门制造地毯的公司,他们发现地毯使用了五年以后就变成垃圾,觉得公司是在制造垃圾,所以就觉得很难过。从此以后就改进,希望制造出来的地毯全部可以回收,循环使用。经过这么几年的努力,他们现在已经能够做到百分之三十的循环使用了,而他们还希望能达到百分之百的回收。我相信一个体悟到真心的企业家就会做这种事。

  

  

问:请问如果有人入了无余涅槃,会不会再回人间?

  

答:可以回,也可以不回,主权在自己,因为他已经掌握了主权。

  

  

问:为何清净无染的真心会生出无明?

  

答:会生出无明就是为了要入世,因为没有无明是入不了世的,有了无明也才有这个可变的世界,当我们要破无明的时候,好像把无明看做是一个坏东西;而当你体悟了真心,想要入世的时候,你就晓得无明是个宝,没有它你还进不来,所以无明不完全是不好,它有它的价值。

  

  

问:体悟真心、开悟,是否等于出国?

  

答:不晓得怎么回答,因为开悟本身就有很多层次,所以没有办法这样子做一个明确的回答。

  

  

问:有一种只是存在,假名为无而不动,不动非修得,说不动亦是因存在而说,请问这是什么?

  

答:这就是本来如是。这就是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能知,都有真心,而这个部份都是本来如是,无始以来就是这样,所以没办法说,其实说出来都不是真正的它,都是比喻而已,真正的它是不可说的。所以「佛说法49 年,没有说一个字」,所要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

  

  

问:明心见性,懂得要回头,就算是明心吗?

  

答:懂得回头还不是明心,明心就是你对心很明白,心是什么状况你都很明白。

  

  

问:「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句话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

  

答:这句话有消极的部份,也有积极的部份。消极的部份就是要离相;积极的部份就是玩这个相,认为这个相是假的,随便你玩,没什么好担心的。就像我们说钞票是一个相,是假的,我们不要,这就是消极的做法;另外一个积极的做法是认为钞票既然是假的,那就花嘛!所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可以是消极的,也可以是积极的,端看你如何反应而已。

  

  

问:被知的都不是本来面目,都不是真心,此种态度是否与《六祖坛经》所说 : 「菩提自性本自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的「但用此心」是一样的吗?

  

答:是。

  

  

问:对于一个今生就想悟本来面目的人,追求往生净土对他而言变成一种执着与障碍,因为往生净土是有相的、被知的目的,如果去抓这个目的就会陷在这个目的而跳不出去,请问这样的看法对不对?

  

  

答:是这样没错。不过往生净土,到了西方极乐世界,最终还是要花开现佛悟本心的,所以往生那个时候还没悟本来面目,到那边修一段时间以后才悟本来面目。

  

  

问:请问西方心理学所谓的潜意识应如何归类?

  

答:潜意识是归为唯识学的第七识的一半到第八识。

  

  

问:既然能知不被知,怎么知道已经开悟了?

  

答:这是个大问题,能知是不可以被知的,被你知道就不是,那你怎么知道你开悟了?能知是不被知的,所以我们不是从能知这边知道的,而是从被知这边知道的,当你找不到任何一个被知,全部都找完了,就知道了。

  

  

问:请问化身佛与报身佛之间有何异同?是否因为我们修行境界的不同而看到不同形式的佛?

  

答:没有错。是因不同的境界就会有不同的反应。

  

  

问:西方极乐世界有哪个层次是属于能知?

  

答:无论在哪里,只要你修成,那就在能知;还没有修成,就在被知。只要有相就在被知,只要被你知道就是被知。

  

  

问:心灵的提升包含真善美的追求,探究真心找回真我是追求真,禅宗修行的方向是追求真,有的宗派修行的方向是追求善,是否追求善比较容易做,也比较吸引一般人,请问老师怎么看待追求真与追求善这两个修行方向?这两种修行方向最后的修行境界有何异同?

  

  

答:我们追求善是一个方向,追求真也是一个方向,还有追求美也是一个方向,我们把这样子的追求分成三种,但是大家要注意这三个是一体的。真的一定要善,也要美;善的也一定要真,也要美;美的也一定要是善,也要真,三者不可能分开。也就是说不可能有单独的真,但不善不美;也不会有单独的善、单独的美,只是在做的时候我们的着重点在哪里而已,它们本身是分不开的。

  

  

问:教授今天讲的真心,是教授从个人所接受的教育训练背景如物理学数学等学科素养下对佛理之分析与探讨,说来让人听了易懂,但是真心这个形而上的虚空对很多人而言还是不容易体会的,是否请教授再唤醒大家的一些空性好吗?

  

  

答:我今天讲的重点是能知能觉,如果自己能确定自己有能知能觉,一切就解决了,重点就是这一个!至于空啦!无啦!不过是描绘能知能觉的性质而已,这个性质也只是我的描绘,而这个能知能觉你自己就有,譬如说我在这里讲话,你听见了,如果你没有能知能觉你就听不见我讲话,所以只要你听得见我讲话就证明你有能知能觉,今天各位只要把握这一点你有能知能觉,其他的一切都是简单的。

  

  

问:老师今天讲的探究真心与七个脉轮的修行法门有何不同?是否可以探究到真心?

  

答:三脉七轮的修行法门还在心灵层次的被知部份,你如果懂得能知与被知,还是可以从这里体悟到本心。

  

  

问:身体是被知的,但当一个癌症末期的病患,即使他知道这个理论,但是身体的疼痛还是很难让他生死自在。

  

  

答:没有关系,当他真的能够体验到的时候,这个疼痛以及生死自在都是被知的,对他来讲都可以放掉,所以不是问题。

  

  

问:有时候我们的身体会受心灵所影响,譬如紧张时身体会颤抖,请问此时要如何找到真心?

  

答:只要能够很清楚的知道这些都是被知的,不是真正的我,真正的我不是这些紧张……等,你就能够脱离,很容易脱离,不能脱离是因为不能体会的关系。

  

  

问:修行成道者,找到真心的人,如果来领导国家,那么国家是否较有前途?

  

答:那当然。那是菩萨来救世!所以希望领导者都来学佛,然后他就会变成菩萨。

  

  

问:梦中修行,还有被治好而看不到治疗过程,是谁为我治病?谁为我上课考验我呢?这些是否都跟李嗣涔教授科学实验的高讯息界师父有关?此时也是被知的部份吧?如何处理这些相而不着相?如何玩这些相?

  

  

答:对,这个还是被知的,重要的是要体会到纯粹的真心,你体悟到了以后,这些事情对你来讲就简单了,本身不是问题。所以大家问这些问题想要怎么解?第一步你就是要体悟真心,你的真心体悟到了,不用我讲你自己就知道怎么去处理,这是人的本能。

  

  

问:如果觉得被欺负,修行人是要忍受或以牙还牙?

  

答:我告诉各位,一个修行人如果被欺负了,他可以选择忍受,他也可以选择以牙还牙,完全主动,没有限制,没有说修行者就应该被人欺负不可以反抗,没有这种说法。

  

《探究真心(下)》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自性与生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