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SARS(上)
當大衆陷在一片的恐懼與憤怒中時,
梁老師從生物學、醫學、宗教等不同的角度,
爲我們撥開雲霧,指引迷津。
專訪梁乃崇教授
問:關于SARS,在幾次的連線法會中,老師已經針對同修們的問題提出精辟的見解。我現在概略地加以整理分析後,逐一地向老師請益,希望能有全方位的展現。
首先,請問老師的第一個問題是:宗教之于重大的社會事件,應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應該發揮什麼樣的作用?
答:宗教面對這樣的事情,有一個責任:就是要引導衆生安心,讓他們可以把心安下來,讓他們的心可以堅定地面對這些危險和困難,並且給予心靈的支持。遇到這些重大的災難或是困難時,每個人心都會慌、會不安、不曉得怎麼辦。這時,宗教就要讓大家安心,讓大家堅定,堅定了以後,才能夠去面對問題。
也可以說,宗教要給的就是戒定慧。戒,就是讓大家有紀律;定,就是能夠把心安定下來;慧,就是讓大家有智慧去克服、去解決這個困難、災難。這即是宗教要給的,同時,也是佛教一直要人們修練的。事實上,作爲一個修行者,面對這樣的問題,就是要看你是否可以拿出你的戒定慧來,也可以說是要驗收你的修行成果;而對于一般大衆,就不能作這麼多的要求。所以,一般的大衆就是要靠修得好的修行者──我們稱之爲宗教團體,他們要出面,讓大家能夠安心、堅定、不慌亂,這樣就有辦法解決問題,就能夠度過災難和困境。
不僅僅是佛教,任何宗教都會給予這種支持的。我們平常持咒、修法、打坐,以及其它宗教的祈禱、禮拜,這些都可以讓人的心安下來、堅定下來,然後,再去面對所遭遇到的災難,自然就會想出解決的辦法。
宗教不是一個名詞,那麼誰代表宗教?每一個宗教裏的修行者,他即是宗教的代表。當然,宗教裏的法師、牧師、神父等,他們更是專業的修行者,宗教會以他們爲代表。各個宗教的修行者,在此時,就要帶領一般的大衆把心安定下來,來面對這些困難。我想,人是很聰明的,只要他的心一定下來,他就會想出辦法來解決所面對的問題。
問:除了這個安定人心之外,宗教是否還有啓迪智慧的作用?當大家都一股腦兒地朝一個方向看,陷入痛苦和絕望泥淖中時,若有智者能引領大家轉個方向,看到不同的觀點,也許原來的紛擾和恐懼就不見了——這個想法是源自昨日老師談到臺灣的政治主權空白了百年的說法所衍生出來的。所以,想請問老師:如何看待一個令人不是很愉悅的現象,比如現在我們所面對的SARS?
答:宗教是有這樣子的作用,這是一種智慧型的纾解。我昨天所說的關于臺灣政治主權空白了一百年的事,起因是我自己遇到了一個困難,而我試圖去解決,所獲得的解答。我所遇到的困難是:在我看到我們政府面對這個SARS問題,怎麼這麼無能,心裏很難過,我想他們不應該這個樣子啊!這個問題又不是多困難,相較于新加坡政府,人家怎麼那麼有能力,而爲什麼臺灣這麼沒有能力?這時,我就很想知道原因,所以就去找,昨天你所聽到的就是我找到的原因。當我找到原因後,就坦然了,覺得應該原諒他們。因爲,對他們來講,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有一百年的空白,大家在這一方面都沒有學到,所以才會産生這樣的結果。而我們現在該做的,就是加緊學習,我們只有鼓勵自己、鼓勵所有的人,在這方面真的要加緊學習。因爲我們空白了一百年,這是不得已的,我們不能怪誰,怪誰都沒有用。
事實上,看到他們的無能,心中實在是焦急,而在我找到這樣的原因之後,心裏就纾解了,當然你聽了以後也纾解了。其實這個已經不是SARS,而是另外的問題了。
SARS是一種新出現的病毒。我們拉開生物的曆史來看,病毒比人類更早出現于地球上,它是比細菌還小的生命,它的生命形式是相當原始的,介于一個大分子和細胞之間,它比細胞還小,但不是一個細胞;它又比大分子大一點,卻也不同于大分子,其不同處是,它可以複製。它自己本身不能複製,必須跑到細胞裏面進行複製,所以細胞是它寄生的宿主。生命有許多不同的形式,《金剛經》上不是有卵生、胎生、濕生、化生……嗎?病毒就是一種濕生。當地球上還沒有人類時,它就已經存在;而人類出現以後,它也一直和人類共存。
人類防禦病毒,所靠的乃是自身的免疫系統,而人類的免疫系統和病毒交手,那可是曆史悠久了,當第一個人類出現時,就已經揭開序幕了。免疫系統靠的是什麼呢?就是人體自然産生的抗體。抗體是與病毒大小相當的結構,可以將之對消掉。人類所發明的疫苗,就是促使人體製造特別抗體的東西,它的性質跟病毒是一樣的,但好像已經死掉了,不能繁殖,所以它也不是病毒,只是樣子像病毒,讓我們的免疫系統可以練習,製造出抗體,當真的病毒來時,就有抵抗的能力了。通常人感染到病毒時,就會有發燒、生病的症狀,同時,身體也自動摸索著怎麼去製造抗體。
這回的SARS,我看了一些報導,有些人染病後很嚴重,無法痊愈,旋即去世了,好像是免疫系統過強,産生的抗體過頭了。因爲病毒會跑到肺細胞裏面,身體的抗體爲了追殺病毒,也會攻擊進去,因此把肺細胞也殺了,這就是自身的免疫系統殺死自己的肺細胞,致使肺的功能喪失,因而去世。所以,某些報導說,人的免疫系統不要太強。昨天蘇醫師也建議大家不要補太多,把免疫系統補得太強反而危險。
這裏就透露一個訊息,面對SARS,我們的心情還要放松。這些病毒跟我們相處已經非常非常久遠了,SARS雖是新的,卻也只是病毒的一個新品種,這種新的病毒多得不得了,因爲它們隨時在變。我們面對新病毒,也不是第一次,已經有千千萬萬數不清的次數,自有人類以來就一直在面對。對于病毒這樣的小生命,我們不要起那種趕盡殺絕的心,它也是衆生之一,衆生是平等的,大家互相包容一點。事實上,它也不願意把人殺死,因爲人死了,它也沒有地方可以生存,這是一種共生的狀態。我們的免疫系統也不要去趕盡殺絕,你把它趕盡殺絕,結果反而把自己也殺死了。這種情況,是我們要注意的。
那麼,大家會想:那是免疫系統要把它趕盡殺絕的,我又不知道,那怎麼辦?其實這個跟你的心理狀態有關,如果你的心理對那些你不喜歡、討厭的東西,有趕盡殺絕、清除幹淨的習性,那種心理太強了,就會使你的免疫系統做出對病毒趕盡殺絕的行徑。這是和我們的心態相關的。
所以,這裏告訴大家,要采取一種包容的心理。而此刻,佛法的修行就很重要了,佛法不是說「不垢不淨」嗎?沒有幹淨也沒有骯髒啦,這個病毒也不是病毒啊,它也是生命啊,大家都是平等的。把自己的心調整成「不思善、不思惡」這種中觀的平等心,那你的免疫系統就不會做出趕盡殺絕的舉動,這是與我們的心理有關的,這也是與我們的修行相關的。要到這個層次,佛教是最適合來教導大家的。其它的宗教也可以,但要換一個說法:你對病毒也要有愛心,不要那麼仇視。這是我們需要具備的心理,有這樣的心理,這個事情就可以調整了。
問:佛教對于一些災難或疾病的解釋,都說是「共業」或「別業」。然而有些人對于「共業」的說法,常常是憤怒的,他會說:「爲什麼別人愚蠢的錯誤卻要由我來承擔?」而在「別業」部份,因爲衆生的視野很小,只看到眼前的東西,看不到長時空的演變,所以就會覺得:「這個人這輩子這麼善良,這麼孝順,也沒做壞事,爲什麼災難會降在他的頭上呢?」因此,當衆生不願意接受「共業」和「別業」的解釋時,老師您會如何來回應?
答:佛教遇到很多事情,通常會用「共業」、「別業」這樣的「業報」的因果關系來解釋。這個只是“解釋”的作用,並不見得這個解釋是真的,也不見得這個解釋是對的。而會提出這…
《關于SARS(上)》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