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地的高度,也是出叁界的高度。整體而言,我們可以說「識」以上到「無明」的地方是「無色界」;「識」到「名色」這裏是「色界」;以下則爲「欲界」,情況差不多是如此(圖五)。
至于佛講的華嚴世界,是到了最深的地方後,又再出來所現的世界,所以佛的世界並不是破「無明」到了「本明」這邊的世界。大家都誤以爲到了「本明」這裏是十二地,十叁地則是在它之上的一個世界。不是的!十叁地是從「本明」這裏再回來,回到「名色」所造的世界;也可以下來到生、老、病、死等。所以我們的世界,事實上也可以說是佛的世界。
氣功的「氣」也在「名色」這裏!但有些人的氣功則只是在「六入」這裏,不見得會達到「名色」的程度。那麼氣功的「氣」要怎麼做到呢?其實與觀想是一樣的。氣功教你們放松、放松,把身體放松。放松是在做什麼?就是教大家不要那麼堅持身體的觸覺,慢慢地一點、一點放下來。
所以練氣功的方式,是把「六入」以下的部份,這樣子一點、一點放下來,而回歸到「六入」,再放下六根,然後就到「名色」這裏。這種功夫雖然比較緩慢,但有步驟。因爲回歸到「名色」,所以氣功會影響「六入」以下的地方,因爲「名色」會生出「六入」及其以下的部份,所以回到「名色」就非常容易影響「六入」。
同時,氣功也常常講:用心意可以控製氣。爲什麼用心意就可以控製?因爲「名色」由「識」心所生,所以心意可以控製氣。從「十二因緣」整個結構來看「氣」,我們很容易了解它的本質。
而現代人在研究「氣」的時候,一直要找出它的物質基礎,尤其是物理學家一直想找出「氣」的物質基礎是什麼,但找來找去,就是找不到啊!當然找不到!因爲氣在「名色」這個層次,不是透過「六根」生出來的,而「名色」這裏並沒有物質基礎。你若堅持一定要有物質基礎,那麼氣就一定要透過六根而在「有」這個層次了。
一反省到這裏,我就發現有些物理學家很好玩,什麼事情都要求物質基礎,當找不到「氣」的物質基礎時,就說:這玩意是騙人的,是假的東西!他們一定要有物質基礎,才覺得是真的。這種人要練氣功,就很不容易,因爲太堅持、固執六根了。
其實物理學用了非常多的數學,可是從來沒有一個物理學家會問:數學的物質基礎是什麼?事實上,他們已經接受了數學領域可以沒有物質基礎,但是卻又要求其他領域必須要有物質基礎,這是很奇怪的。
問:可不可以這樣說:從「六入」以後到「塵相」,「六入」、「身體」那個有質塵相,是從自心的形象裏面一個樣式出來的。也就是:你會見到一個什麼樣的世界,或者你會在一個什麼樣因緣的世界,事實上是和你內心原來「名色」裏面的那個程式怎麼是有關系的?
答:是的!就是這樣生出來的!我們修行人想要改一改自己的身體,想要改一改自己的塵相,改得比較好、比較滿意,那要改哪裏?「名色」這裏。我們修行,觀想來觀想去,究竟要觀哪裏?也是要觀這裏——「名色」。
問:極樂世界是不是還有人的形象?有六根的形象?
答:什麼形相都有,只是不透過「六入」去觀測到的。
問:現代心理學有所謂的「反射動作」。譬如說:人家打你一拳時,你根本還沒有思考,自己就會閃開。而反射動作一般被歸納至潛意識裏,如此,與「十二因緣」左右對照,等于是說「觸」和「行」或「無明」之間,可能也會跳來跳去?有很多反射動作根本沒有經過意識心。
答:反射動作恐怕不在「行」、「識」,可能只在「六根」、「觸」、「受」這個地方,它類似另裝了一個微處理器(小小的電腦)在那裏。
問:夢應該是在哪裏?
答:夢在「名色」這裏啊!因爲做夢的人眼睛是閉的,可是卻會看到形象,那是沒有透過感官而看到的。
問:「名色」如何回到「識」?
答:這個時候就要把「名色」放掉,就是把那些輝煌的世界、什麼氣功都放掉,如果一步一步慢慢做,就會回到「無色界」。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問「誰?」,就是找「知覺者」,如果做得正確,「啪!」,一下子就回去了。
問:信心的「信」在哪裏?
答:應該在「識」這裏。
問:「我」在哪個地方?
答:對一般人而言,就只在「六入」這裏。最深的「我」則在「知覺者」,那已經不是一般所講的「我」了。
問:「名色」與「六入」不是同樣一個東西嗎?《楞嚴經》中說:「根塵同源,無同無二。」
答:我們把它歸過去就同源了,歸到後來全都是從「無明」生出來的。再歸到後面,全都是從「知覺者」生出來,從「自性」、「本性」中生出來。
問:「名色」那裏的「觸」與「六入」下面的「觸」有什麼差別?
答:「名色」的「觸」是指「觸覺」,就是觸的感覺。「六入」下面的「觸」則是感官與現象接觸。
問:一般心理學講的「潛意識」,大概是對應到「十二因緣」的什麼地方?
答:對應到「行」及「無明」。
問:這樣說來,一個精神錯亂的人不可能學佛?
答:很難!不容易。
問:假如一個好的醫生從「無明」下手來給人醫病,可不可以?
答:那就是佛啊!藥師佛!
問:精神病人的問題若從「六入」下手,是不是就可以解決?
答:不能!那個地方你下手下不進去啊!如果他聽不懂你講話,比如說我講國語,他聽不懂,他只聽得懂英語,那麼在這裏就卡住了,我就沒有辦法開導他。因爲要解決問題,他自己得清楚。他自己要修、要努力,還要曉得怎麼努力。現在的精神病人有的問題是在「觸」、「受」、「愛」、「取」,因爲醫生定義「觸」、「受」、「愛」、「取」爲「心理」,這種精神病可以在「六入」醫治。
問:有沒有這個可能:修得很好的時候,你的意識就到他人身體裏面,將它挪一挪,再出來。
答:有這個可能,但是不應做,因爲這是進入他的果報。果報應該每個人自己去承擔,這就是要學習負責任。自作,就要自受。
問:修行中的「走火入魔」是怎麼回事?
答:我這圖表裏沒有啊!我想練氣功會走火入魔,根本就是顛倒用事弄錯了,次序弄錯了,有的位置應該擺在下面,卻把它當作上面;上面的又當作下面,這樣子亂搞(指對應「十二因緣」的次序)。所以就會弄得錯亂,一弄錯了,因此就産生一些錯亂的現象,不知道怎麼解釋,就叫它走火入魔。
問:就氣功而言,我發現有的人學氣功,他的個性會改,命運也會改,這不是已經在改他的果報了?
答:是的。其他的「十二因緣」的說法把「無明」到「行」歸爲「過去因」;從「識」、「名色」、「六入」到「觸」、「受」,認爲是「現在果」。而把「愛」、「取」和「有」歸爲「現在因」;「生」和「老死」則認爲是「未來果」——用叁世兩重因果來講。我們學氣功,就是在改因;因改了,果自然也就變了。至于過去曾造業,則該受的果報照受不誤;惟有改了因,果才可能改。
問:不是要負責任嗎?
答:負責接受學氣功的果報。所以大家想要果報好一點,就要先種因啊!因此,你觀想時把自己觀想成蓮花生大士或本尊,身體健康、福慧雙全,那麼「六入」這邊也就變得福慧雙全、身體健康了。這就是先改變「名色」,然後「六入」自動會隨著轉變。
問:氣身在哪裏?
答:氣身就在「名色」這裏。這是密宗的大秘密啊!
問:請問「甘露」在哪個地方?
答:在你頭上就是「有」的層面。
問:如果觀想的時候頭上有壓壓的感覺,那是什麼?
答:「名色」,也就是氣功的感覺。
問:這個和肉觸不一樣,那麼「識」和「意」是不是也是這樣不一樣?
答:「意」是指神經系統,「識」不是神經系統,是心。這是唯識的內容,唯識講的不是大腦結構。哲學講的是「識」和「行」,談不到「無明」,最深的談到「行」。甘露…
《十二因緣》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