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十二因缘▪P2

  ..续本文上一页子从「爱」就滚落到「取」、「有」这里,最后就是要占有,一占有以后,就落到下面忧悲苦恼、生老病死这里来了。

  

此外,一般人会分不清楚,常常把「爱(恶)」当作心灵。事实上在「十二因缘」里,「爱(恶)」不属心灵层面,「六入」以上才算心灵,「六入」以下属于感官和现象,所以在这个地方有混淆之处——也就是真正身心分界的地方是「名色」和「六入」。「六入」以下都属身体,以上才是心灵。

  

我们再来谈一些心灵上的情况。有些人有灵魂出窍的经验,灵魂离开身体以后,看到自己的身体躺在那里——这种经验似乎很神秘,其实只是「名色」及其以上的部分离开了「六入」,如此而已。而「死」是什么状况呢?「死」就是「六入」以下的东西坏掉了,可是「名色」以上的东西还存在。所以一个人去世了,也就是「六入」这一部分他不要了或不能用了。

  

大家也许曾在电视上看过一些人叙述曾经短暂死亡的经验:医生忙着为他的身体做电击或是人工呼吸,而他却没感觉,因为他的灵魂飘在天花板上看他们在下面忙来忙去。这就是「六入」以上的部份离开了他的「六入」,但他照样有认知,所以他不觉得自己有什么不一样,因为他照样有他的世界。

  

我再举个例子,有些人会看到或梦到 华藏祖师来了,跟他讲话或做什么。 华藏祖师让你看到了,那是属于他的「名色」部分。你在梦中看到,是不用透过「六入」,直接就认识到了,这是我们很多人都有过的经验。

  

再者,大家修行的时候,比如说「观想」,常常会有一种经验:能看见一些东西,什么光啦!或者明点啦!但又好像不是透过眼睛看见的,可是又觉得和透过肉眼来看没有什么不一样。其实观想并不是用肉眼去看,而是「识」在看「名色」的变化。

  

所以 诺那祖师说:「观想要心中有相」。所谓「心中有相」就是心中要有「名色」,要观就容易了,你一观,就出来了。这种由眼识的看和透过肉眼的看是不太一样的,很多人都可以体会。

  

一旦了解了「名色」以后,你要观想的话,怎么观呢?就是把习惯用肉眼看东西的这份执着放弃。若要观想成功,对于眼睛不要那么执着!要放松!也就是不用肉眼看,只在「眼识」上努力,如此另外一种看的能力会出来,能看的东西就是「名色」。所以对于六根不要那么固执,一旦不那么固执的时候,观想就容易成功了。

  

因此,我们看东西、听声音,或是触、受,都可能有「名色」这个层次的景象会被你认识、被你知道。如果你坚持一定要透过眼睛看到,或者透过耳朵听见,才算观出来,观想就会变得很困难了。因为这个时候一定要在「六入」这边起了变化,才能生出来。但如果你能跳过「六入」,就很容易观想。

  

而这时候的看是什么呢?就是「识」在看,也就是「识」在认知,并没有透过六根。当然你也可以透过六根来看,让它们两个不二,也就是「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使两种情形一致。能做到这一步,你的现实世界,也就是透过六根所认识的世界,就会随着你的观想起变化,别人也就会认为你有法力。所以有法力也没什么稀奇,只不过是发挥了这种作用而已。

  

由于科学家对「名色」与「六入」和「识」的关系不了解,所以会坚持透过「六入」所看到的东西才是真的,没有透过「六入」的认识与观察,就认为是超感觉,因为它超出「六入」的感觉。如果做了这样的限制,这「名色」部分就会被否定,当然就会产生现在所谓的「物质文明」。其实物质文明的形成就是坚持「六入」所观察到的才算。

  

关于这一点,在东方文化里并不是问题,像中国的神仙术,教人怎样修成神仙,就是懂得「名色」的特质。因为现在的科学坚持认为「六入」所能接触的东西才是真的,所以一旦发现了幽浮或飞碟,就幻想有所谓的「外星人」,所以我们在电影里就会看到ET那种怪样子。因为他们要的外星人,一定是透过「六入」所观察到的。事实上,我们所知道的神仙就是外星人,只是不是透过「六入」而认知的。

  

科学家在「六入」这个地方,就幻想出ET那种怪样子。其实我们东方的神仙早就有啦,一点也不稀奇。像现在幻想出的ET,西方人也知道那叫做「科幻」。如果你懂得「名色」,就会觉得那样做实在是幼稚无聊,但科学不知要过多少年才晓得自己幼稚!

  

如果和三界来对照,「六入」以下,就是「欲界」;「名色」与「识」算「色界」;而一部分的「行」和「无明」,就在「无色界」。大家听到这里,也就不用担心死亡,因为所谓的死亡就是「六入」以下这些虚假的部分没有了;而成道的话,是连「六入」以上到「无明」这些虚假的部分也都不存在了。所以如果死亡很可怕,那么成道更可怕。

  

再说西方极乐世界,它不是用六根可以观察到的世界,如果你坚持要用肉眼去看、耳朵去听、手去接触极乐世界,那是不可能的,因为它在「名色」的层面,已经不是「六入」的世界了。

  

一般说来,这一部分(指「名色」以上)就是所谓的「灵魂」。投胎的话,就是这个灵魂找到了新的六根,钻进去坐在里面。刚刚入胎的时候还是一个受精卵,「名色」就住进来了。住进来以后,这个身体怎么发展,和他原先具有的「名色」——也就是灵魂原先的样子——是有关系的。

  

如果他的「名色」是比较有福慧的,以后发展出来的身体就比较有福慧;原先比较苦恼的,那发展出来的也会比较苦恼。以前我师父 华藏祖师曾在某次法会中突然冒出一句话:「夫妇在和合的时候不可以从背面来喔,从背面来以后生出来的小孩子是哑巴。」

  

我 师父的意思是说:如果夫妇和合的状况是从背面来,一些猪狗的灵魂就以为找到自己投胎的地方了,所以可能就投胎进来。一进来以后,虽然以后生出来还像一个人样,可是就不会讲话了,会发生这种问题。原因是他的灵魂仍然是一个畜生的灵魂,他的「名色」是一个畜生,所以先天就受到了这个限制。因此夫妇和合的时候不能做兽形,如果做了兽形,那个投胎的灵魂就会分不清楚,它以为找对了地方,就投胎进来了;一投胎进来,因为它的「名色」是畜生,所以那个小孩就不会讲话。

  

好!我们再回头来看看科学。科学的本事在哪里?它就是在「六入」的前面加装了一些东西。比如说在眼根加装一个显微镜或是望远镜,这就是科学。加装一个东西以后,所看见的景象就变了:本来看不到的,变成看得到;本来没有的,也就有了。

  

如果加装一个电脑,就是六根中「意根」的延伸,于是就有很多其他的东西也跟着做出来了。在「六入」加装东西,最多的大概是眼睛、耳朵和意根,而鼻根、舌根、身根则较少,眼根这部分加装得最发达;如此生出来的世界就改变了,会换成不一样的世界,这是当前科学的发展方向。

  

然而佛法的解脱方向则完全相反,是由下而上归过来,即不执着「尘相」,把「六入」看空、看假,然后一层一层归回来,归到最后要破「无明」,这是我们修行最终的目的——这种方法就是「归元」。

  

原先由「本明」一念糊涂而有「无明」,继又生出「行」,然后又生出「识」,「识」又生出「名色」……,最后缘出「生」,「生」又缘出「老死」,这个由「本明」一路滚下来,最后落到「生」、「老死」的轮回历程,就是「流转门」。而想要解脱就得从「老死」这里一直往上修到「名色」,就可超出身体而进入心灵的层面;进入心灵以后还不够,还要往上修,要突破「识」、「行」,最后要突破「无明」,然后才到「本明」(即「庵摩罗识」或是「本来面目」)。

  

这个由「老死」、「生」、「有」、「取」……,一直往上归,最后破「无明」、回到「本明」的修行历程就是所谓的「归性门」或「还灭门」。

  

假如还没有到破「无明」,最常做的是什么呢?就是要努力把下面这些东西归、归、归。所谓的「归」,并不是将这边(指「名色」以下)的舍弃,而是把这边「有」的东西,融会回到「取」,再融会回到「爱」,又再融会回到「受」这里,一直回归……,然后融会到「六入」,再回到「名色」这里来。所以修行并不是在这些上面加装东西,这和科学发展的方向完全相反!

  

一旦回到「名色」以后,上面这里的世界就海阔天空,因为已经不受「六入」的限制。像「名色」以下的世界是受「六入」限制的;而一到「名色」,「六入」就没有办法限制它了,庄严的佛世界就在这里!华严世界、《法华经》的世界和阿弥陀佛的世界,全在这个层面。这里的时空与「名色」以下所形成的时空不是一回事。当然,很多修仙、修道、或有神通的,也在这个地方,宽广度不一样就是了,层面是在这里。

  

那么,我常讲的「知觉者」与「被知的范畴」在哪里?「本明」就是「知觉者」,从「无明」以下全都是「被知的范畴」。当然,「本明」这里是最高了,是十二…

《十二因缘》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皈依的真义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