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成熟我相▪P2

  ..續本文上一頁量就愈大。

  看到了這一點才回想:我們一直違反這個自私自利的天性,怎麼去修行呢?這樣又怎麼能修行成功呢?現在我已經有一套順著人自私自利的天性的修行方法,我更要把它加強;而那種摧殘自我的修行方法就要被我譴責。我相信這是極重要的關鍵,這一點如果不知道去運用、引導,就做不成事情,修行也不能成功。這是我最近所了解的事情,這件事情非常普遍,原有的佛法雖然已經流傳幾千年,但是我還是認爲有不對的地方。我認爲要照我提出來的方式去做才是對的。大家聽了以後有什麼想法?

  聽 衆:如果自己的利益跟別人的利益沖突,怎麼取舍?

  老 師:當兩個人在爭奪利益時,社會會有一個競賽的規則,譬如在新竹,有個學生想要考上新竹中學,別人也想,但是名額有限,此時怎麼辦?我們要考慮怎麼取舍,別人也要考慮怎麼取舍。我們要去爭取,並不會說這個利益是別人想要的,我們不可以自私自利,所以我就放棄,這是不對的!

  聽 衆:無所不用其極呢?

  老 師:不可以!要依照考試、競賽規則去參加考試,分數高的就錄取,總要訂出一個規則。絕對不可能因爲大家都想要, 我就讓給人家,不去參加考試;或是我考取了,分數比別人高,別人那麼想要,我不去念,讓給人家,沒有這種事。也不能說我考不取,分數比別人差,就用拳頭去搶,這個社會也不允許的。所以光是這一件事情,我們的社會就訂了很多規則。

  當社會沒有好的競賽規則時,「送禮」也是一個爛規則,別人都這麼用時,你也只好用,我們只不過是順從這個社會的競賽規則而已。所以我們當然去運用我們擁有的影響力,去爭取我們想要得到的東西。

  但是佛法給我們的教導就常教我們放棄,放棄自我想要爭取的目標。因爲把自我都放棄了,當然自我想要追求的目標也要放棄。你就不參加競賽了,你不參加競賽的原因是因爲別人那麼想要,我應該犧牲自我,成全別人,這是修行人該做的。這個邏輯在我這裏不成立,我不接受這種事。爲什麼這個社會對于佛教徒總是覺得好欺負,因爲佛教徒自己先踐踏自己,所以給人家的印象就是好欺負。

  張先生:老師今天講的內容,解答了一個女孩問我的問題。她問我:你們學佛不是都要顧家嗎?爲什麼釋迦牟尼佛當時要出家到深山去,他這樣不就沒有顧家?她一問,我心想:對喔!照現在的標准是沒有顧家。可是老師今天這樣一講,我發現這是一個最基本自私自利的表現。當時釋迦牟尼佛就是爲了讓他的修行更進一步,他自私自利先到深山修行,他不管老婆孩子,連國家都不管,這就是一個自私自利的心態。

  老 師:張先生講的好像很有道理。

  聽 衆:所以今天老師講的真是非常的實在,這天性跟自性有沒有關系?我不清楚。

  老 師:自性就是在自我意識裏面,自我的本性就是自性。

  聽 衆:自我的本性就是空無?

  老 師:也不是空無,就是不可被知,是能知。

  聽 衆:地藏菩薩講「地獄不空,誓不成佛。」「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法華經》講修行者燃燒身體來供養佛,這跟老師今天講的……我想要舍掉全部的自我,是不是在出菩提路時才可以做,一般人是不能學的?

  自做自承擔、自修自成就

  老 師:那個不應該學,修成的人他也不需要這樣做。修成的人也是要教每一個人自做自承擔、自修自成就,不是我修你成就,這不對的。如果我來修,你們都成就,我不需要成就,這就是大麻煩,就是楊朱要指責的,他指責拔一毛利天下的人都是野心家,他們是讓天下混亂的人,因爲這樣做,其他的人就會佩服他、崇拜他,然後就會被他驅使,這是不對的。要怎樣才對呢?就是我修我成就,你修你成就,但是我可以教你怎麼修,我願意提供我的經驗給你參考。飯是要自己去吃的,修行是要自己去修的,不是你幫他去修,你幫他去修,等于幫他吃飯,即使你胖得要死,體重過重,而他還是會餓死的!

  聽 衆:老師從昨晚講「富爸爸窮爸爸」,今早講華嚴經「淨行品」,一直到下午講「自私自利」的觀點,都給我很大的震撼!我一直是個極缺乏自信的人,想要追求安全,可是又很不安全,所有老師講的缺點,我都有。我覺得自己很無能,不過聽了老師所講的,給我很大的自信心。我今年要當導師,心裏很惶恐,以前從未當過導師,要從一年級帶起,我怕自己沒有這方面的能力,但是今天聽老師這樣講下來,我知道要怎麼帶學生,已經有一些概念出來了,謝謝老師!

  老 師:所以我今天一講完就問你,我知道我這個講法對你的沖擊是很大的,我甚至會覺得你是佛法的受害者,因爲原有的佛法讓你受害,以前之所以沒有譴責這一部份的偏頗,是因爲它已經實行幾千年,是否真的不對?我也不太有把握,所以只提出其他的方法,並不譴責原來的辦法,現在我已經看清楚了,它是錯的,我要譴責它。依據原有的作法,你愈認真就愈糟糕,就會變得沒有信心,很害怕不敢做,原因是把自我摧殘了,所以沒有自信,而這是因爲接受了佛法的修行方式,然後就每天不斷地去摧殘它所造成的結果。

  我們必須順從自我,像我們要修行,不是要悟本來面目嗎?本來面目就是自我,而且是真正的自我,還不是自我的包裝,是真材實料的自我。當我們體會到真正的自我的時候,才是頂天立地的大丈夫。如果用摧殘的方式去修行,你是在摧殘自我,真正的自我怎麼會出現呢?你怎麼能體悟?根本體悟不到!所以這一部份我們一定要做對。

  尊重珍惜自己的感受(Feeling)

  上一次我也講修行要從感受入手(要從feeling入手),你的感受就是你的自我,而且是貼近本來面目的自我。很多人忽視自己的直覺、感受,這樣也是對自我的摧殘。我一直告訴大家要尊重自己的感受(feeling),要珍惜自己的感受(feeling),這個都是在健全自我、成熟自我。

  自我被別人欺淩的時候,要奮起而戰,如果自我被別人欺淩時是軟弱的,怎麼叫做勇者呢?所以自我的健全、成熟,這一部份要做的事情很多。當你的自我真的健全、成熟了,別人會尊重你,不敢欺負你,因爲他只要做欺壓的動作,你會給他反擊。佛教徒給人的印象就是你欺負他,他不敢反擊,就會變成好馬被人騎、好人被人欺。如果佛教修行者給人的印象是這樣,我覺得他侮辱了佛教,我不希望佛教的修行者侮辱佛教。

  忍辱即非忍辱

  大家會想:釋迦佛不是教我們要忍辱嗎?忍不是這樣子的,能夠忍的人是不畏懼的。如果人家欺負你,你不敢反抗,那個是畏懼,不是忍!你把你的恐懼、害怕當作是會忍,是錯的!忍就是不怕,受得了,也就是不會被畏懼壓倒。所以忍是無畏,是堅強,不是軟弱。如果把忍辱當成軟弱,那是解釋錯誤。像「無生法忍」是最深的忍,是不怕死的忍。死對他來講,沒有絲毫的畏懼;不是怕得要死,然後咬緊牙關。忍是不怕死,所以忍辱是一種大無畏,而不是軟弱,也不是忍受。像釋迦佛,他說他在歌利王的時候被節節支解,他不生憎恨。「忍辱波羅密,即非忍辱波羅密,是名忍辱波羅密」的「是名忍辱波羅密」才是真的忍辱。釋迦牟尼佛當然做到真的忍辱,真的忍辱是什麼?就是沒有忍,爲什麼沒有忍?因爲他被支解的時候根本不覺得痛,不覺得被支解。你以爲他多厲害,支解的時候他可以忍得住,不是!他根本就不痛,不覺得被支解,當然不生憎恨,因爲支解對他來講,就等于沒支解,這樣的支解誰都忍得住。那是輕輕松松就忍住,當然不生憎恨。大家會想這樣子的忍辱,難以想象,怎麼忍得住?真正做到都是這樣子的,無生法忍也是這樣子的,根本不覺得什麼,沒有什麼害怕,一點點害怕都沒有。當你有很多恐懼、很多擔心,那就叫做忍不住。所以真正忍辱就是沒有忍辱,完全符合金剛經的「忍辱,即非忍辱,是名忍辱」這個狀態。

  聽 衆:他爲什麼不痛?

  老 師:他只要離開身體就不痛。我以前講美國有一個法官,心絞痛的時候,他只要一離開就不痛了,這麼簡單!所謂離開,就是不執著,就是離相,所以他說那個時候他無四相,當然不痛。釋迦牟尼佛當然做得到,一個沒有學佛的美國老先生都做得到,釋迦牟尼佛會做不到嗎?

  聽 衆:地藏王菩薩的誓願對嗎?

  老 師:我不會鼓勵他們那樣做,但是如果有人要這樣子,我覺得也可以。不過我所知道的狀況,地藏王菩薩現在已經不這樣做了。他不是直接從我這邊了解的,是透過其他的部份,因爲我這樣做了以後,被一些人間以外的世界看到了,他們也學了這樣做,這個時候被地藏王菩薩看到了,看到了以後他也會檢討,就發覺他們原來的方式有問題,所以後來他就改變了。我對他很惋惜,也覺得那樣對他很不公平,所以就送他一個對子:「地獄不空即是空」「誓不成佛即是佛」。好像他們覺得這個禮送得很大,所以還有其他修行者反應:怎麼只送給他,不送給我呢?我說我不曉得你,因爲我曉得地藏王菩薩的這個狀況,所以才說這個話,我總不能說一些我自己也搞不清楚的事情。所以從這裏可以曉得:所謂的佛菩薩也跟我們人一樣很有趣的,並不是我們想的那樣高高在上,所以不要把他們神格化了!因爲你把他們神格化以後,等于把他框成一個什麼樣子,這對他們就是一個壓力。他們覺得是壓力的時候就會跑掉,所以不要給菩薩壓力。你有這樣的心是一種執著,你要自己警覺,這個都要放掉,才能解脫。

  佛法即非佛法,非佛法即是佛法

  我最近講的好多想法,對不少來精舍學的人沖擊滿大的,不只今天講的。蔡女士就告訴我:自從講獨立自主那個時候一連串下來,已經被沖擊得不知所措!一般的佛法不是要我們去我執嗎?所以要自己是無私的,去我執就是要把自己喜歡的、自己想要的、自己的感受,通通去掉。

  我想他是想要去掉,偏又去不掉,而他自己的自我已被他踐踏、摧殘。

  聽 衆:法華經中記載菩薩燃指供佛,請問老師有何看法?

  老 師:我覺得那根本不是講人間的事情。

  聽 衆:這種行爲對嗎?

  老 師:因爲它是另外一個世界的事情,我們沒有什麼好批評的。在人間如果我們燃燒指頭,那是自殘。這樣的行爲根本是愚笨的,類似自殺。法華經講的事情不可以轉化成爲人間的行爲,它所謂的燃燒,其實是化成光去照亮人,這個狀況就像我有一個思想、理念,講給你聽、讓你聽懂,然後你心裏就歡喜,這樣就等于我拿我的智慧給你,智慧也是身體,也等于拿了身體布施一樣,並非說一定要物質的肉體。

  法華經講的不是肉體的世界,而是六入以上的世界,不可以把它類比到肉體的世界。你讀到這個地方時,全部都要用金剛經的句型來讀--燃燒即非燃燒, 你要做到燃燒等于沒有燃燒。如果你做的燃燒手指就是燃燒手指,那就不合金剛經。如果你能做到燃燒手指,就不是燃燒手指;就正如同你要忍辱到沒有忍辱,如果你的忍辱就是忍辱,那就不對。救度衆生也一樣,救度衆生就是沒有救度衆生,如果你救度衆生就是救度衆生,那就錯了!佛法全部都是這樣,甚至講到「佛法即非佛法,是名佛法」,像昨晚講的「富爸爸窮爸爸」的那些觀念,根本就是資本主義的富人文化,不是佛教,是美國富人的價值觀,可是裏面有很多佛法,讓我很驚訝,也很歡喜!所以真的「佛法即非佛法,非佛法即是佛法」,這是真的。

  聽 衆:釋迦佛舍身喂虎,跟今天老師講的自私自利,有沒有沖突?

  老 師:可以是沖突的。

  聽 衆:那釋迦佛是不是做錯了?

  老 師:這個地方又不能講他做錯,因爲他講的舍身喂虎不是他這一生,他說的是他前世的狀況,不是現在人世間的狀況,所以你無法講。我們要把它當成這一生的事情來講,他這一生根本沒有做這樣的事情,而且他前世到底是什麼樣的世界,我們又不知道,你要我評論他到底有沒有做錯?我無法評論。

  我們這邊有些贊成器官移植的人,要效法他的精神,就是根據這個來贊成的。問題是根本不能以此作根據,因爲他講的是他的前世,如果根據這樣就說應該贊成器官移植,那應該是說我前世的器官捐贈給你,要套用的話是這個樣子。除非釋迦牟尼佛這一生真的舍身喂虎,我們就可以接受今生真的可以這樣做。這事若要運用到今生,我認爲是錯誤的,但是你要我評論他前世做的事情到底是對或錯,這個我無從評論。

  從這裏你就知道:一般人想事情或引用經典是怎麼想,怎麼用的。我說我前世做了什麼什麼,你也會跟著吹牛!

  聽 衆:今天非常謝謝老師!剛剛老師這樣講,我心裏面有一個石頭被拿掉,頭也不痛了!而且馬上到另外一個境界,這是我真實的感受。希望老師以後多多把佛教有問題的地方拿出來檢討。

  老 師:你們要自己檢討。

  聽 衆:因爲我從來就不覺得自己要舍身喂虎,可是從感情上面還是覺得他們滿偉大的,這樣就會有一種矛盾在裏面,問題就是如果沒有檢討到,在修行上就會卡到。

  老 師:如果釋迦牟尼佛今生真的喂了虎,就不會有佛教了。

  

資料記錄-張嘉發

  

資料整理-馮妩媚 呂秀玉

  

《成熟我相》全文閱讀結束。

✿ 继续阅读 ▪ 如何判斷真假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