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量就愈大。
看到了这一点才回想:我们一直违反这个自私自利的天性,怎么去修行呢?这样又怎么能修行成功呢?现在我已经有一套顺着人自私自利的天性的修行方法,我更要把它加强;而那种摧残自我的修行方法就要被我谴责。我相信这是极重要的关键,这一点如果不知道去运用、引导,就做不成事情,修行也不能成功。这是我最近所了解的事情,这件事情非常普遍,原有的佛法虽然已经流传几千年,但是我还是认为有不对的地方。我认为要照我提出来的方式去做才是对的。大家听了以后有什么想法?
听 众:如果自己的利益跟别人的利益冲突,怎么取舍?
老 师:当两个人在争夺利益时,社会会有一个竞赛的规则,譬如在新竹,有个学生想要考上新竹中学,别人也想,但是名额有限,此时怎么办?我们要考虑怎么取舍,别人也要考虑怎么取舍。我们要去争取,并不会说这个利益是别人想要的,我们不可以自私自利,所以我就放弃,这是不对的!
听 众:无所不用其极呢?
老 师:不可以!要依照考试、竞赛规则去参加考试,分数高的就录取,总要订出一个规则。绝对不可能因为大家都想要, 我就让给人家,不去参加考试;或是我考取了,分数比别人高,别人那么想要,我不去念,让给人家,没有这种事。也不能说我考不取,分数比别人差,就用拳头去抢,这个社会也不允许的。所以光是这一件事情,我们的社会就订了很多规则。
当社会没有好的竞赛规则时,「送礼」也是一个烂规则,别人都这么用时,你也只好用,我们只不过是顺从这个社会的竞赛规则而已。所以我们当然去运用我们拥有的影响力,去争取我们想要得到的东西。
但是佛法给我们的教导就常教我们放弃,放弃自我想要争取的目标。因为把自我都放弃了,当然自我想要追求的目标也要放弃。你就不参加竞赛了,你不参加竞赛的原因是因为别人那么想要,我应该牺牲自我,成全别人,这是修行人该做的。这个逻辑在我这里不成立,我不接受这种事。为什么这个社会对于佛教徒总是觉得好欺负,因为佛教徒自己先践踏自己,所以给人家的印象就是好欺负。
张先生:老师今天讲的内容,解答了一个女孩问我的问题。她问我:你们学佛不是都要顾家吗?为什么释迦牟尼佛当时要出家到深山去,他这样不就没有顾家?她一问,我心想:对喔!照现在的标准是没有顾家。可是老师今天这样一讲,我发现这是一个最基本自私自利的表现。当时释迦牟尼佛就是为了让他的修行更进一步,他自私自利先到深山修行,他不管老婆孩子,连国家都不管,这就是一个自私自利的心态。
老 师:张先生讲的好像很有道理。
听 众:所以今天老师讲的真是非常的实在,这天性跟自性有没有关系?我不清楚。
老 师:自性就是在自我意识里面,自我的本性就是自性。
听 众:自我的本性就是空无?
老 师:也不是空无,就是不可被知,是能知。
听 众:地藏菩萨讲「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法华经》讲修行者燃烧身体来供养佛,这跟老师今天讲的……我想要舍掉全部的自我,是不是在出菩提路时才可以做,一般人是不能学的?
※自做自承担、自修自成就
老 师:那个不应该学,修成的人他也不需要这样做。修成的人也是要教每一个人自做自承担、自修自成就,不是我修你成就,这不对的。如果我来修,你们都成就,我不需要成就,这就是大麻烦,就是杨朱要指责的,他指责拔一毛利天下的人都是野心家,他们是让天下混乱的人,因为这样做,其他的人就会佩服他、崇拜他,然后就会被他驱使,这是不对的。要怎样才对呢?就是我修我成就,你修你成就,但是我可以教你怎么修,我愿意提供我的经验给你参考。饭是要自己去吃的,修行是要自己去修的,不是你帮他去修,你帮他去修,等于帮他吃饭,即使你胖得要死,体重过重,而他还是会饿死的!
听 众:老师从昨晚讲「富爸爸穷爸爸」,今早讲华严经「净行品」,一直到下午讲「自私自利」的观点,都给我很大的震撼!我一直是个极缺乏自信的人,想要追求安全,可是又很不安全,所有老师讲的缺点,我都有。我觉得自己很无能,不过听了老师所讲的,给我很大的自信心。我今年要当导师,心里很惶恐,以前从未当过导师,要从一年级带起,我怕自己没有这方面的能力,但是今天听老师这样讲下来,我知道要怎么带学生,已经有一些概念出来了,谢谢老师!
老 师:所以我今天一讲完就问你,我知道我这个讲法对你的冲击是很大的,我甚至会觉得你是佛法的受害者,因为原有的佛法让你受害,以前之所以没有谴责这一部份的偏颇,是因为它已经实行几千年,是否真的不对?我也不太有把握,所以只提出其他的方法,并不谴责原来的办法,现在我已经看清楚了,它是错的,我要谴责它。依据原有的作法,你愈认真就愈糟糕,就会变得没有信心,很害怕不敢做,原因是把自我摧残了,所以没有自信,而这是因为接受了佛法的修行方式,然后就每天不断地去摧残它所造成的结果。
我们必须顺从自我,像我们要修行,不是要悟本来面目吗?本来面目就是自我,而且是真正的自我,还不是自我的包装,是真材实料的自我。当我们体会到真正的自我的时候,才是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如果用摧残的方式去修行,你是在摧残自我,真正的自我怎么会出现呢?你怎么能体悟?根本体悟不到!所以这一部份我们一定要做对。
※尊重珍惜自己的感受(Feeling)
上一次我也讲修行要从感受入手(要从feeling入手),你的感受就是你的自我,而且是贴近本来面目的自我。很多人忽视自己的直觉、感受,这样也是对自我的摧残。我一直告诉大家要尊重自己的感受(feeling),要珍惜自己的感受(feeling),这个都是在健全自我、成熟自我。
自我被别人欺凌的时候,要奋起而战,如果自我被别人欺凌时是软弱的,怎么叫做勇者呢?所以自我的健全、成熟,这一部份要做的事情很多。当你的自我真的健全、成熟了,别人会尊重你,不敢欺负你,因为他只要做欺压的动作,你会给他反击。佛教徒给人的印象就是你欺负他,他不敢反击,就会变成好马被人骑、好人被人欺。如果佛教修行者给人的印象是这样,我觉得他侮辱了佛教,我不希望佛教的修行者侮辱佛教。
※忍辱即非忍辱
大家会想:释迦佛不是教我们要忍辱吗?忍不是这样子的,能够忍的人是不畏惧的。如果人家欺负你,你不敢反抗,那个是畏惧,不是忍!你把你的恐惧、害怕当作是会忍,是错的!忍就是不怕,受得了,也就是不会被畏惧压倒。所以忍是无畏,是坚强,不是软弱。如果把忍辱当成软弱,那是解释错误。像「无生法忍」是最深的忍,是不怕死的忍。死对他来讲,没有丝毫的畏惧;不是怕得要死,然后咬紧牙关。忍是不怕死,所以忍辱是一种大无畏,而不是软弱,也不是忍受。像释迦佛,他说他在歌利王的时候被节节支解,他不生憎恨。「忍辱波罗密,即非忍辱波罗密,是名忍辱波罗密」的「是名忍辱波罗密」才是真的忍辱。释迦牟尼佛当然做到真的忍辱,真的忍辱是什么?就是没有忍,为什么没有忍?因为他被支解的时候根本不觉得痛,不觉得被支解。你以为他多厉害,支解的时候他可以忍得住,不是!他根本就不痛,不觉得被支解,当然不生憎恨,因为支解对他来讲,就等于没支解,这样的支解谁都忍得住。那是轻轻松松就忍住,当然不生憎恨。大家会想这样子的忍辱,难以想象,怎么忍得住?真正做到都是这样子的,无生法忍也是这样子的,根本不觉得什么,没有什么害怕,一点点害怕都没有。当你有很多恐惧、很多担心,那就叫做忍不住。所以真正忍辱就是没有忍辱,完全符合金刚经的「忍辱,即非忍辱,是名忍辱」这个状态。
听 众:他为什么不痛?
老 师:他只要离开身体就不痛。我以前讲美国有一个法官,心绞痛的时候,他只要一离开就不痛了,这么简单!所谓离开,就是不执着,就是离相,所以他说那个时候他无四相,当然不痛。释迦牟尼佛当然做得到,一个没有学佛的美国老先生都做得到,释迦牟尼佛会做不到吗?
听 众:地藏王菩萨的誓愿对吗?
老 师:我不会鼓励他们那样做,但是如果有人要这样子,我觉得也可以。不过我所知道的状况,地藏王菩萨现在已经不这样做了。他不是直接从我这边了解的,是透过其他的部份,因为我这样做了以后,被一些人间以外的世界看到了,他们也学了这样做,这个时候被地藏王菩萨看到了,看到了以后他也会检讨,就发觉他们原来的方式有问题,所以后来他就改变了。我对他很惋惜,也觉得那样对他很不公平,所以就送他一个对子:「地狱不空即是空」「誓不成佛即是佛」。好像他们觉得这个礼送得很大,所以还有其他修行者反应:怎么只送给他,不送给我呢?我说我不晓得你,因为我晓得地藏王菩萨的这个状况,所以才说这个话,我总不能说一些我自己也搞不清楚的事情。所以从这里可以晓得:所谓的佛菩萨也跟我们人一样很有趣的,并不是我们想的那样高高在上,所以不要把他们神格化了!因为你把他们神格化以后,等于把他框成一个什么样子,这对他们就是一个压力。他们觉得是压力的时候就会跑掉,所以不要给菩萨压力。你有这样的心是一种执着,你要自己警觉,这个都要放掉,才能解脱。
※佛法即非佛法,非佛法即是佛法
我最近讲的好多想法,对不少来精舍学的人冲击满大的,不只今天讲的。蔡女士就告诉我:自从讲独立自主那个时候一连串下来,已经被冲击得不知所措!一般的佛法不是要我们去我执吗?所以要自己是无私的,去我执就是要把自己喜欢的、自己想要的、自己的感受,通通去掉。
我想他是想要去掉,偏又去不掉,而他自己的自我已被他践踏、摧残。
听 众:法华经中记载菩萨燃指供佛,请问老师有何看法?
老 师:我觉得那根本不是讲人间的事情。
听 众:这种行为对吗?
老 师:因为它是另外一个世界的事情,我们没有什么好批评的。在人间如果我们燃烧指头,那是自残。这样的行为根本是愚笨的,类似自杀。法华经讲的事情不可以转化成为人间的行为,它所谓的燃烧,其实是化成光去照亮人,这个状况就像我有一个思想、理念,讲给你听、让你听懂,然后你心里就欢喜,这样就等于我拿我的智慧给你,智慧也是身体,也等于拿了身体布施一样,并非说一定要物质的肉体。
法华经讲的不是肉体的世界,而是六入以上的世界,不可以把它类比到肉体的世界。你读到这个地方时,全部都要用金刚经的句型来读--燃烧即非燃烧, 你要做到燃烧等于没有燃烧。如果你做的燃烧手指就是燃烧手指,那就不合金刚经。如果你能做到燃烧手指,就不是燃烧手指;就正如同你要忍辱到没有忍辱,如果你的忍辱就是忍辱,那就不对。救度众生也一样,救度众生就是没有救度众生,如果你救度众生就是救度众生,那就错了!佛法全部都是这样,甚至讲到「佛法即非佛法,是名佛法」,像昨晚讲的「富爸爸穷爸爸」的那些观念,根本就是资本主义的富人文化,不是佛教,是美国富人的价值观,可是里面有很多佛法,让我很惊讶,也很欢喜!所以真的「佛法即非佛法,非佛法即是佛法」,这是真的。
听 众:释迦佛舍身喂虎,跟今天老师讲的自私自利,有没有冲突?
老 师:可以是冲突的。
听 众:那释迦佛是不是做错了?
老 师:这个地方又不能讲他做错,因为他讲的舍身喂虎不是他这一生,他说的是他前世的状况,不是现在人世间的状况,所以你无法讲。我们要把它当成这一生的事情来讲,他这一生根本没有做这样的事情,而且他前世到底是什么样的世界,我们又不知道,你要我评论他到底有没有做错?我无法评论。
我们这边有些赞成器官移植的人,要效法他的精神,就是根据这个来赞成的。问题是根本不能以此作根据,因为他讲的是他的前世,如果根据这样就说应该赞成器官移植,那应该是说我前世的器官捐赠给你,要套用的话是这个样子。除非释迦牟尼佛这一生真的舍身喂虎,我们就可以接受今生真的可以这样做。这事若要运用到今生,我认为是错误的,但是你要我评论他前世做的事情到底是对或错,这个我无从评论。
从这里你就知道:一般人想事情或引用经典是怎么想,怎么用的。我说我前世做了什么什么,你也会跟着吹牛!
听 众:今天非常谢谢老师!刚刚老师这样讲,我心里面有一个石头被拿掉,头也不痛了!而且马上到另外一个境界,这是我真实的感受。希望老师以后多多把佛教有问题的地方拿出来检讨。
老 师:你们要自己检讨。
听 众:因为我从来就不觉得自己要舍身喂虎,可是从感情上面还是觉得他们满伟大的,这样就会有一种矛盾在里面,问题就是如果没有检讨到,在修行上就会卡到。
老 师:如果释迦牟尼佛今生真的喂了虎,就不会有佛教了。
资料记录-张嘉发
资料整理-冯妩媚 吕秀玉
《成熟我相》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