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報導以後,覺得他們是做到創造模式了。所以不是不行,是要努力,這裏面是有功課要做的。
生:謝謝。
※日月星辰都是幻,知幻玩幻,才能運轉創造模式
生:太陽、月亮、星星也是我們的心性所流露,創造的?
師:對。
生:但是日月星本來是自然界的,怎麼是我們心性所流露?假如日月星是我們心性所創造的,這樣它的運轉跟速度,我們怎樣去停止,不要去運轉?
師:那個創造已經不是你的意識心能夠控製的,心性已經是不思維了。心性就是我們的覺性,祂是不可思議的。你說,啊!我怎麼把它停止運轉,那是你的想象,心性不是想象的意識心,心性是能知能覺,純粹的能知能覺,祂完全沒有想象,祂超越想象。所以這部分的創造,你不能、沒有辦法用想象來控製的。
所以你還不能夠接受,我知道你的困難,這個太陽、月亮、星星怎麼是我創造的?你這個地方有疑問,對不對?有疑問,那就是你該修的地方。我這個地方沒有疑問。爲什麼沒有疑問?因爲太陽、月亮、星星是不是被我知道的?它是被我知道的,被我知道的任何東西都是我的能知把它呈現的。那也就是說,這些是虛的。
你如果認爲太陽、月亮、星星這個宇宙是真實的,你就不會覺得是你創造的。如果你覺得太陽、月亮、星星是一個幻相,那麼你就能夠接受是我創造的,重要點在這裏。我會認爲,凡是被我知道的都是幻相,都不是真實的。所以這個地方要學到運用創造模式,還不簡單呢。你還要真的認爲這個宇宙萬象,就是太陽、月亮、星星是幻相的,你才能夠打心裏就認爲它是幻相,你才能夠接受創造模式,完全的接受。
爲什麼我們入世間還要接受競爭模式,然後超越競爭模式,達到是名狀態,然後才能夠把這個創造模式放得進來。爲什麼?因爲我們這個世界,太多的人還是認爲這個宇宙是真的。你一認爲這個宇宙是真的,你就自動要采取競爭模式。所以有太多人,他不得不采用競爭模式。而且我們要進到這樣的一個競爭模式的世界,一定要先接受這個競爭模式,然後去超越它達到是名競爭狀態,然後才能夠把創造模式放進來,不然放不進來。
其實我自己哦!做這個創造模式完全沒有問題。但是我這樣做,只是我自己做,我入不到這個世間來,不能跟世人打成一片,我的腳連地都踩不到。自從我接受它了,咦!我就可以踩得到地,表示我可以進入這個世界。雖然我那麼想進入,我拒絕競爭模式的時候就進不來。這一點是我最近才學到的東西,也是我目前的功課。所以佛法到了這個地方,真是深不可測。
生:師父!我想問一下創造。您剛才講,比如說一家公司,他本身有他的案例,研發的,那個跟創造有關系嗎?
師:有,這個部分就有。但是這邊的創造都會受到競爭模式的壓抑。在這個環境裏面,如何把創造和競爭擺平,就變成修行的功課了。好!我們休息半個鍾頭啦。謝謝各位。
※藝術家與音樂家于其專業領域展現創造力
這個是我好多年前,花了很多功夫才弄懂,而且也看了好多書,才了解什麼是創造模式。其實在我們的教育和文化系統裏面,這個部分比較陌生,所以我是花了滿多精神,才慢慢學到。
我大概是從美國的一位作者那裏學到的。這位作者羅勃.弗利慈(Robert Fritz)就是專研什麼是創造力。他的書有翻譯成中文,在臺灣出版。我主要是從他的兩本書裏面學到的。哪兩本書呢?一本叫做《阻力最小之路》。另外一本書名叫做《從零到無限》都是同一個作者。這方面他摸索了很久,在他的書裏面,他有一點、一點交代出來。
他書裏說,創造力雖然很多人都會用,但是用的時候都是局部的。最有創造力的人就是藝術家、音樂家。像他們的爵士樂,有些即興的演出,就是不要事先准備而演出,那就是一種創造力的展現。當然發明家也會展現創造力,但是多數的創造力,都是展現在藝術家、演員的表演,在這個領域裏面,他們的創造力發揮得比較多一點。不過,雖然這些人好像都會創造,但是他們的創造力只能用在他的專業,生活上的其他部分他不見得會用。所以並不是說他在某個方面會創造,就所有的事情都會創造,不是,他只會在那個方面創造,別的地方他都不會。
這位作者不斷的去觀察、去了解那些人的狀況,然後厘出來什麼是創意,創造到底是什麼。
※創造就是編造,其實平凡無奇
我自己開頭想要了解這些東西的時候,也是亂摸索的,覺得「創造」這個東西非常神秘,怎麼有人有創造能力呢?等我讀完了這兩本書以後,我才弄懂,原來創造是非常平凡、非常平常的事情。
我們聽基督教講,上帝創造了人,亞當是他創造的,這個宇宙也是上帝創造的,那就覺得很神秘,創造很神秘,是吧!非常神秘,不知道是什麼東西。
但是這本書裏面就直接說出來,創造就是編造!如果是編造那就是胡亂編的,一點神秘感都沒有。創造就是編造!編故事、編謊話,誰都會編呀!我們編一個故事、編一個謊話,都是編造,那就是創造,這誰都會啊!所以從那以後,我就知道,哦!原來是這麼回事。本來把創造看得好神秘,好像要有特殊的能力,要怎麼樣才會,要有特殊的天賦,或者我是上帝才會,不是,誰都會,就是編造。因爲這個地方我把創造的本質了解了,原來就是這樣,所以創造的能力,每一個人都有。
※創造的前提:萬事萬物都是假,以幻起幻
那麼我們每一個人在什麼狀況下能夠創造?也就是說,在什麼狀況下你可以編造;在什麼狀況下你就不能編造?這是非常重要的要點。如果你要求真、求實的話,你要做一個東西,要造一個東西,那個是真的,不能是假的,你就不會編造,你就不敢編造了。爲什麼?編造就是造假了。原因就在這裏。但是如果你知道,這些東西都是假的,那你就敢造假了嘛!你就敢編造。你說,啊!我們就是來造假,你就會造了,你就會編啦!所以創造的一個要點就是:那是假的,不是真的,它的要點就在這裏。
※菩薩修叁摩缽提,創造手法千變萬化
佛法裏面,菩薩乘的修行者是最會編造的。爲什麼?因爲他知道,這世間都是幻相,本來都是幻化的嘛!因爲這個世間是幻化的,所以我就來幻化,我就來編造。所以菩薩乘就是來修叁摩缽提,他們必修的,這個叁摩缽提就是他們必修的功課。如果一個修行者自稱是菩薩乘,但是不修叁摩缽提,那他就不是菩薩乘,菩薩乘一定會修叁摩缽提。
我們佛法,把世間看成都是假的,都是幻化的。星星,太陽,月亮,地球,山河大地,也是我們幻化出來的,都是幻的,所以就能創造了。比如說,現在天幹物燥缺水,修一個法,請龍王來下雨,咦,就下雨!這裏的幻化,一般人看,啊!神通。菩薩就做這種事啊!做這樣的事情就是在修什麼?叁摩缽提!其實旱象、旱災也是幻相嘛,把這個幻相消除了,啊!天降甘霖,解除了,也是幻相呀!全部都是幻相。
如果他認爲這些都是真的,他就沒辦法做。真的怎麼可以編造,怎麼可以造假?就不能做啦!做不出來。你們做不出來,因爲你們認爲那是真的。他能做,因爲他知道,這些都是幻化,所以他能做,要點就是這樣而已。在我們這個世界,用我的看法,只有一個是真的。什麼呢?覺性是真的。被知的、被覺的,都是假的。所以覺性不能創造。只有被知這邊可以創造。爲什麼?因爲它是假的,它是幻化的,創造的要點就在這裏。
※能知能覺無生滅,無法被創造;被知被覺有生滅,可以被創造
用另外的說法,可以把它說明。能知能覺這個部分,是不生不滅的,祂不能生出來,也不會消滅。被知被覺這個部分是生滅的。你看!被我們知道的東西,我們可以把它生出來,它也會消滅。可是我們的覺性、我們的能覺,祂既不能生出來,也不能消滅。這就是能覺和被覺之間的那種特質。
我們這個世間都是被知的、都是被覺的。你看!星星、太陽、月亮,都是被你看到的、被覺的。它是能覺嗎?它不是啊!它是被我們看到、被我們感覺到的。凡是被你感覺到、被你看到、被你摸到、被你想到、被你聞到、被你嘗到,全都是被覺。只要是被覺察到,一定是生滅的,生出來會消滅,滅了以後又會生出來,它一定是這樣。所以只要會生滅的東西,就是假的,就是幻化的,就不夠真嘛!對不對?
相對于一個東西,祂是不生不滅的,祂既不會生出來,也不會消滅,祂早就在那裏,祂是不變的。「不生不滅」就是不會變,「生滅」就是會變。你們昨天聽過的話,應該就知道了,不會變就是永恒,沒有時間,會變這裏就有時間。所以在有時間的世界就是生滅的世界,這就是世間。不生不滅,沒有時間,就是出世間了,離開世間。在出世間這裏,才是不變的。
那麼天堂有沒有在出世間?沒有,天堂還在生滅這邊。我們講的不生不滅,是指涅槃極樂,天堂還不是。天堂還是在一個生滅的世界,還是世間,那我們人間當然更是啦!是一個生滅的世界。在生滅的世界才能創造,也就是我剛才說,在一個假的,幻化的世界,才能夠創造,一個幻化的東西,一個假的東西我才能編造。不然祂是真的,你怎麼編,不敢編,編出來都是假的嘛!只有假的東西我們才敢編,所以編一個謊言,我們都很會編嘛!你要編一個真實之言,怎麼編?那就不是編的啦!所以創造是在生滅世界才可以做的事情,不然做不成。
※菩薩入世修叁摩缽提,在生滅萬象中體悟不生不滅
在不…
《競爭與創造》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