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佛子,說是大乘經。我記如是人,來世成佛道,」只要是大乘弟子都會成佛道的。
「以深心念佛,修持淨戒故,此等聞得佛,大喜充遍身,佛知彼心行,故爲說大乘。聲聞若菩薩,聞我所說法,乃至于一偈,皆成佛無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叁,除佛方便說,但以假名字,引導于衆生,說佛智慧故,諸佛出于世,唯此一事實,余二則非真,」佛沒有別的目的,就是爲了度衆生。祂也會很方便的遷就你的狀況,說各種不同的法、不同的事,這都是方便法。祂主要的目的就只有一件事情,爲了度衆生成佛,沒有第二件;如果還有第二件的話,那都是假的。
「終不以小乘,濟度于衆生,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莊嚴,以此度衆生,自證無上道,大乘平等法,若以小乘化,乃至于一人,我則墮悭貪,此事爲不可,」祂教你小法的話,是祂的墮落、祂有罪的。除非是方便,你就是需要這個,別的還聽不進去,祂遷就你;如果不是這樣,祂不會做的。祂只要對一個人這樣做,祂是會受罰的,祂會墮的。「若人信歸佛,如來不欺诳,亦無貪嫉意,斷諸法中惡,故佛于十方,而獨無所畏,我以相嚴身,光明照世間,無量衆所尊,爲說實相印。」這才是真相。你看,佛度衆生,度了那麼四十九年,到最後的時候才說出真相;之前沒說,就是因爲時間沒有到啦。
「舍利弗當知,我本立誓願,欲令一切衆,如我等無異,如我昔所願,今者已滿足,化一切衆生,皆令入佛道。若我遇衆生,盡教以佛道,無智者錯亂,迷惑不受教。我知此衆生,未曾修善本,堅著于五欲,癡愛故生惱,以諸欲因緣,墜墮叁惡道,輪回六趣中,備受諸苦毒,受胎之微形,世世常增長,薄德少福人,衆苦所逼迫,入邪見稠林,若有若無等,依止此諸見,具足六十二,深著虛妄法,堅受不可舍,我慢自矜高,谄曲心不實,于千萬億劫,不聞佛名字,亦不聞正法,如是人難度,是故舍利弗,我爲設方便,說諸盡苦道,示之以涅槃。」
在這一個世界裏面,就有這麼多衆生,在六道中輪回受苦,他們心裏面都裝了很多錯誤的見解,他們依照這些錯誤的見解,就「具足六十二」,六十二是什麼?就是在相中變魔術,好的說成壞的、死的說成活的,活的說成死的,這樣變來變去。不只是說而已,很多事情,假的做成真的,真的做成假的,變來變去。「深著虛妄法」就在這個虛妄的這個法裏面,就陷進去了。自己又自以爲高明,心都很曲折,這樣的話,就千萬億劫都聽不到佛的名字,也聽不到正法。這樣的人很難度。祂說,爲了要度這樣的人,我就說這世間很苦,就告訴他要去涅槃,所以涅槃法是這麼來的。
「我雖說涅槃,是亦非真滅,」並不是真正沒有了,不是,「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佛子行道已,來世得作佛。我有方便力,開示叁乘法,一切諸世尊,皆說一乘道。今此諸大衆,皆應除疑惑,諸佛語無異,唯一無二乘。過去無數劫,無量滅度佛,百千萬億種,其數不可量,如是諸世尊,種種緣譬喻,無數方便力,演說諸法相,是諸世尊等,皆說一乘法,化無量衆生,令入于佛道。又諸大聖主,知一切世間,天人群生類,深心之所欲,更以異方便,助顯第一義,若有衆生類,值諸過去佛,若聞法布施,或持戒忍辱,精進禅智等,種種修福慧,如是諸人等,皆已成佛道。」這樣的人就已經成佛道了。「諸佛滅度已,若人善軟心,如是諸衆生,皆已成佛道。」佛滅度以後,有心很善、很軟的衆生,他已經成佛了,他是佛再來。「諸佛滅度已,供養舍利者,起萬億種塔,金銀及玻璃,砗磲與瑪瑙,玫瑰琉璃珠,清淨廣嚴飾,莊校于諸塔,或有起石廟,栴檀及沈水,木蜜並余材,磚瓦泥土等,若于曠野中,積土成佛廟,乃至童子戲,聚沙爲佛塔,如是諸人等,皆已成佛道。」好,到這個地方要說明一下。
以上這裏說,像一個小孩子在那裏玩,在沙灘上堆一個塔出來,說這個是佛塔,這些小孩子就都成佛了。這是什麼意思?並不是所有的小孩子,只要這麼搞一下,他就已經是佛了,不是。而是這個小孩子祂本來就是佛,祂現在再來;祂做什麼事都是佛做的。那有沒有這樣子的小孩子?有,很多。祂是告訴你,祂是小孩子、祂也是佛。你不要以爲,小孩子就不是佛,祂是佛再來的,祂本來就是佛,祂現在再入胎來做衆生,祂在玩小孩子的遊戲,無論祂在搞什麼,都算是佛做的事。
「若人爲佛故,建立諸形像,刻雕成衆相,皆已成佛道。」有些雕刻師,祂是佛,所以祂雕的那些佛像都是佛。但是也有雕刻師,他雕出來的是佛像這東西,但是他不是佛。那誰會知道?佛就會知道。就算你是小孩子在那裏堆沙,祂都知道。爲什麼,祂會讀得出來,是這個意思。「皆已成佛道」指的是這些。「或以七寶成,鋀石赤白銅,白镴及鉛錫,鐵木及與泥,或以膠漆布,嚴飾作佛像,如是諸人等,皆已成佛道。」這樣子裏面,有些人祂本來就是佛,祂在做這些佛事。「彩畫作佛像,百福莊嚴相,自作若使人,皆已成佛道,乃至童子戲,若草木及筆,或以指爪甲,而畫作佛像,如是諸人等,漸漸積功德,具足大悲心,皆已成佛道。」你就是拿一個指甲在那裏畫畫,畫一些佛的畫像也都成佛了。
「但化諸菩薩,度脫無量衆,若人于塔廟,寶像及畫像,以華香幡蓋,敬心而供養,若使人作樂,擊鼓吹角貝,箫笛琴箜篌,琵琶铙銅钹,如是衆妙音,盡持以供養,或以歡喜心,歌呗頌佛德,乃至一小音,皆已成佛道。」就這樣子做就成了。「若人散亂心,乃至以一華,供養于畫像,漸見無數佛,或有人禮拜,或複但合掌,乃至舉一手,或複小低頭,以此供養像,漸見無量佛,自成無上道。」這樣也成佛了。「廣度無數衆,入無余涅槃,如薪盡火滅,若人散亂心,」散亂心喔,還沒有清淨心,還是散亂心哦,「入于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就南無阿彌陀佛就成了。
「于諸過去佛,在世或滅後,若有聞是法,皆已成佛道,未來諸世尊,其數無有量,是諸如來等,亦方便說法,一切諸如來,以無量方便,度脫諸衆生,入佛無漏智,若有聞法者,無一不成佛。」全部都成。「諸佛本誓願,我所行佛道,普欲令衆生,亦同得此道。未來世諸佛,雖說百千億,無數諸法門,其實爲一乘。諸佛兩足尊,知法常無性,佛種從緣起,是故說一乘。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于道場知已,導師方便說,天人所供養,現在十方佛,其數如恒沙,出現于世間。安隱衆生故,亦說如是法,知第一寂滅,以方便力故,雖示種種道,其實爲佛乘,知衆生諸行,深心之所念。過去所習業,欲性精進力,及諸根利鈍,以種種因緣,譬喻亦言辭,隨應方便說,今我亦如是,安隱衆生故,以種種法門,宣示于佛道,我以智慧力,知衆生性欲,方便說諸法,皆令得歡喜。舍利弗當知,我以佛眼觀,見六道衆生,貧窮無福慧,入生死險道,相續苦不斷,深著于五欲,如牦牛愛尾,以貪愛自弊,盲瞑無所見,不求大勢佛,及與斷苦法,深入諸邪見,以苦欲舍苦,爲是衆生故,而起大悲心,我始坐道場,觀樹亦經行,于叁七日中,思惟如是事,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衆生諸根鈍,著樂癡所盲,如斯之等類,雲何而可度。」祂是說,祂剛剛成道的那個時候,祂發現這些衆生都很難度,不曉得怎麼度他們。
「爾時,諸梵王及諸天帝釋,護世四天王及大自在天,並余諸天衆眷屬百千萬
恭敬合掌,禮請我轉*輪。我即自思惟,若但贊佛乘,衆生沒在苦,不能信是法,破法不信故,墜于叁惡道,我甯不說法,疾入于涅槃。尋念過去佛,所行方便力,我今所得道,亦應說叁乘。作是思惟時,十方佛皆現,梵音慰喻我,善哉釋迦文,」釋迦文佛,祂不是武佛祂是文佛。「第一之導師,得是無上法,隨諸一切佛,而用方便力,我等亦皆得,最妙第一法,爲諸衆生類,分別說叁乘,」是因爲這樣才變成有叁乘法的。「少智樂小法,不自信作佛,」不敢相信自己能作佛的,「是故以方便,分別說諸果。雖複說叁乘,但爲教菩薩,舍利弗當知,我聞聖師子,深淨微妙音,喜稱南無佛,複作如是念,我出濁惡世,如諸佛所說,我亦隨順行。思惟是事已,即趨波羅奈,」祂考慮到這樣,就進入波羅奈。波羅奈是什麼?我們知道有波羅密、是代表到彼岸的智慧。波羅奈是什麼呢?也是智慧,波羅密這樣子的智慧比較抽象,是不具相的。波羅奈這樣子的智慧是具相的,所以很好用。但是也是智慧,像波羅密一樣是智慧,但是祂可以具相,可以在相裏面變大變小,變多又變大,可以這樣子變化的,這就是波羅奈。所以祂就進入波羅奈,不是進入波羅密。進入波羅密就沒有辦法入世間,做那麼多事情了。
「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以方便力故,爲五比丘說,是名轉*輪。」祂能夠轉*輪,是入到這個世間來轉*輪,是因爲入了波羅奈,「便有涅槃音,及以阿羅漢,法僧差別名,從久遠劫來,贊是涅槃法,生死苦永盡,我常如是說。舍利弗!當知我見佛子等,志求佛道者,無量千萬億,鹹以恭敬心,皆來至佛所。曾從諸佛聞,便所說法?我即作是念,如來所以出,爲說佛慧故,今正是其時,」所以祂就說明了,祂在菩提樹下成道時,本來就想去涅槃算了,後來轉念,還願意來度衆生。但是發現這裏的衆生很難度、麻煩多,所以才變出涅槃法、叁乘法,來遷就這裏的狀況。現在時候到了,我要把我最原始的本願,講佛乘的這個心願要說了,這就是《法華經》。
「舍利弗!當知鈍根小智人,著相憍慢者,不能信是法。今我喜無畏,于諸菩薩中,正直舍方便,但說無上道。」現在祂就把方便法舍掉了,前面說叁乘就是爲了方便才說的,現在因爲有你們這些大菩薩來了,正好可以把這個方便法把它丟掉,就只說無上法了。「菩薩聞是法,疑網皆已除,千二百羅漢,悉亦當作佛。」都要做佛,不做羅漢了。
「如叁世諸佛,說法之儀式,我今亦如是,說無分別法。諸佛興出世,懸遠值遇難,正使出于世,說是法複難,無量無數劫,聞是法亦難,能聽是法者,斯人亦複難。譬如優昙花,一切皆愛樂,天人所稀有,時時乃一出,聞法歡喜贊,乃至發一言,則爲已供養,一切叁世佛,是人甚稀有,過于優昙花。汝等勿有疑,我爲諸法王,普告諸大衆,但以一乘道,教化諸菩薩,無聲聞弟子,汝等舍利弗,聲聞及菩薩,當知是妙法,諸佛之秘要,以五濁惡世,但樂著諸欲,如是等衆生,終不求佛道,當來世惡人,聞佛說一乘,迷惑不信受,破法墮惡道,有慚愧清淨,志求佛道者,當爲如是等,廣贊一乘道。舍利弗!當知諸佛法如是,以萬億方便,隨宜而說法。其不習學者,不能曉了此。汝等既已知,諸佛世之師,隨宜方便事,無複諸疑惑,心生大歡喜,自知當作佛。」
好,到這裏念完了。釋迦佛吐露祂最後的心聲,是要等到時機成熟才吐露的,時機不到祂還沒有吐露。這一段,祂就把祂在世間成佛,度衆生的這一個曆程揭露了,最後的底牌揭露了。所以要聽到這樣子的大法,是不容易的;平常聽到的,都是什麼羅漢乘的法、辟支佛的法、涅槃法,喔,原來那些法都是鋪路的,爲遷就衆生的方便法,真正的根本法是這個。但是我可以跟大家說,真正的法還有比這個更深的。好,我們就念到這裏,大家有問題可以發問。
【現場問答】
問:佛口生佛子,佛心含攝衆生心,靈體如何決定投生何處?
答:靈體他自己可以決定的,他會依他自己所形成的因緣而定,依所有的因緣而定的。
問:不孕的衆生是何故?業障不淨阻礙故嗎?
答:不一定的,因爲很多生出來並不是佛子。我們講佛口所生,生出來是佛子,那你這個不孕,到底是指生出來的是佛子?還是不是佛子也算?如果連不是佛子也算的話,爲什麼有的人不生?這個就是沒有兒女的因緣,那人家就不來投生,就沒有投生的因緣,如果你想有子女而沒有,那就可以稱爲有障礙。靈體如何決定投生何處,很多原因不一而足,當中有一種,就是那個媽媽在求,這個靈體跟他那個媽媽有緣,就會接收到她求的訊息,就來投胎了。
問:請問佛子的定義是什麼?是只有學佛的衆生算是?或者一切衆生都算是?
答:不是,這裏所定義的佛子,意思就是,祂的靈體就是佛來的,就是從佛世界來的。靈體的那個等級就是佛,然後來投胎到人世間,出生了。這樣子的,我們就說祂是佛子。如果那個靈體不是從佛世界來的,從天、從菩薩、或者從別的地方來的,那就不稱爲佛子。佛子的定義是這個。不是佛子的,能不能夠變成佛子?可以。修行自熏成種就是成佛子。
《圓覺經》裏講叁摩缽提怎麼修,就是自熏成種。那個種,指的就是佛子,就是你努力去修,自己就把自己變成佛子。
問:是否我們的覺性是從佛的心之所生?
答:可以這麼說,我們的覺性就可以說是佛心,就是佛心所生的。
這邊的覺性又有括號(自性),覺性跟自性有距離的,定義不一樣。自性那個,是在覺性裏面,畫了一個boundary condition。那個boundary condition是自己,那個就叫做自性。就是邊界條件,所以祂的範圍比較小。
好,回答完了,謝謝各位。
《《法華經》講座 二》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