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覺講座《妙法蓮華經》(叁)
時間:2011年12月10日
地點:臺北科技大學
主講:智崇上師
紀錄:張春美、周雅容
整理:周雅容、梁玉明
我們今天來看第五十頁〈第叁品〉。前面兩品說過了,只有佛乘,沒有其他乘;之所以會有其他兩乘,那是佛爲了方便,爲了當時衆生根器上的需要。真正佛要教的只有佛乘,羅漢乘和辟支佛乘是遠遠不及佛乘的,這是前面兩品所說的事情。在〈第二品〉還有五千比丘退席,舍利弗聽到佛說了這些內容以後,非常的歡喜。我們先來看看這個經文。
「爾時,舍利弗踴躍歡喜,即起合掌,瞻仰尊顔,而白佛言:『今從世尊聞此法音,心懷踴躍,得未曾有。所以者何?我昔從佛聞如是法,見諸菩薩授記作佛,而我等不與斯事,甚自感傷,失于如來無量知見。世尊!我常獨處山林樹下,若坐若行,每作是念:我等同入法性,雲何如來以小乘法而見濟度?是我等咎,非世尊也。所以者何?若我等待說所因,成就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者,必以大乘而得度脫。然我等不解方便隨宜所說,初聞佛法,遇便信受,思惟取證。世尊!我從昔來,終日竟夜,每自克責。而今從佛,聞所未聞,未曾有法,斷諸疑悔,身意泰然,快得安隱。今日乃知真是佛子,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得佛法分。』」
舍利弗聽了前面那兩品以後,非常的歡喜,就合掌起立對佛說:「今天聽到這樣子的說法非常高興,因爲佛要傳的,就是唯一佛乘。」爲什麼他聽到這樣子很高興呢?因爲他在過去世就聽過佛的這種法,而且看到佛給那些菩薩授記,說:「你將來會作佛。」但是他心裏想:「我呢?我們呢?我們這些跟著佛陀學佛修行的人,怎麼都沒有這種好處,沒有這種份?」所以就有一點傷感。今天聽到佛陀要教的就是佛乘,意思就是,也會給他們授記:「將來要作佛。」所以他就很高興。
前面他沒有聽到這樣子話的時候,心裏面是很傷感的:「我們爲什麼都沒辦法參與如來的無量知見?」所以他說:「世尊啊!我常在山林樹下打坐、經行,那時候都會想,」我等就是我們,他是那一大票人裏面修得最好的;「同入法性」,都是要學入法性的,爲什麼如來教我們小乘法?他想:「這是我們的錯,不是如來的錯,爲什麼呢?就原因來說的話,我們也是要成就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的,當然是要以大乘的法來得度的。」現在他知道,他說:「原因還是在我們不懂得,佛祂說法是隨宜所說的,是看當時的狀況需要而說的。」
「初聞佛法」,剛開始聽到佛法的時候,馬上就接受、就相信了,而且就照做,「做而證」就證到涅槃了。所以就錯過了大乘佛法,就鑽到小乘佛法裏面去了。所以世尊,我從過去以來,每天白天晚上都責備自己,說這是我們的錯;但是又搞不太清楚什麼錯。現在聽佛這麼說,就明白:喔,祂本來就是要教給人大乘佛法的,會講羅漢乘和辟支佛乘,那是因爲隨宜方便的關系。現在既然這麼說,那我們現在就可以學到大乘,這就把我們的問題都解掉了。現在就知道,我們真的是佛子,是佛的弟子,而且真的是從佛口生的、從法化生出來的、得到佛法加被的。所以他就很高興。
「爾時,舍利弗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這個偈裏面有些內容,比前面的經文還要多一點,雖然不見得需要解說,我們還是要把它念一下。
我聞是法音 得所未曾有 心懷大歡喜 疑網皆已除 昔來蒙佛教
不失于大乘 佛音甚稀有 能除衆生惱 我已得漏盡 聞亦除憂惱
我處于山谷 或在林樹下 若坐若經行 常思惟是事 嗚呼深自責
雲何而自欺 我等亦佛子 同入無漏法 不能于未來 演說無上道
金色叁十二 十力諸解脫 同共一法中 而不得此事 八十種妙好
十八不共法 如是等功德 而我皆已失 我獨經行時 見佛在大衆
名聞滿十方 廣饒益衆生 自惟失此利 我爲自欺诳 我常于日夜
每思惟是事 欲以問世尊 爲失爲不失 我常見世尊 稱贊諸菩薩
以是于日夜 籌量如是事 今聞佛音聲 隨宜而說法 無漏難思議
令衆至道場 我本著邪見 爲諸梵志師 世尊知我心 拔邪說涅槃
我悉除邪見 于空法得證 爾時心自謂 得至于滅度 而今乃自覺
非是實滅度 若得作佛時 具叁十二相 天人夜叉衆 龍神等恭敬
是時乃可謂 永盡滅無余 佛于大衆中 說我當作佛 聞如是法音
疑悔悉已除 初聞佛所說 心中大驚疑 將非魔作佛 惱亂我心耶
佛以種種緣 譬喻巧言說 其心安如海 我聞疑網斷 佛說過去世
無量滅度佛 安住方便中 亦皆說是法 現在未來佛 其數無有量
亦以諸方便 演說如是法 如今者世尊 從生及出家 得道轉*輪
亦以方便說 世尊說實道 波旬無此事 以是我定知 非是魔作佛
我墮疑網故 謂是魔所爲 聞佛柔軟音 深遠甚微妙 演暢清淨法
我心大歡喜 疑悔永已盡 安住實智中 我定當作佛 爲天人所敬
轉無上*輪 教化諸菩薩
這裏面的內容滿多的,比前面還要多很多。我們先看到五十二頁這裏,前面這一段就說:「我本著邪見,爲諸梵志師,世尊知我心,拔邪說涅槃」,所以當時佛會對舍利弗他們講小乘法,原因是,那個時候像舍利弗這樣的人,已經中了邪見,爲了要把他的邪見消除,所以才會教羅漢乘的法,要他們取涅槃。取涅槃幹什麼?他需要先把那些邪見滅度,這個地方,祂就這麼解說。
前面的經文裏面,看起來好像是因爲當時其他人水准不怎麼夠,所以佛才講羅漢法,沒有講佛乘的法。不是,連舍利弗都是問題。「我悉除邪見,于空法得證。」他證了空,證到涅槃,把邪見滅度了。「爾時心自謂,得至于滅度」,那個時候,他就以爲自己已經修成了、滅度了。現在才知道:「喔!沒有,不是真的。」要怎麼才是真的呢?要作了佛,要「具叁十二相,天人夜叉衆、龍神等恭敬,是時乃可謂,永盡滅無余。」這個才真正得度。
不過看這一段話,用我的角度來看,他的程度還是不夠好。因爲還是滿著相的,要叁十二相,還要天人夜叉來恭敬,然後才覺得自己做得佛。這個不夠的,這個還是階段性的。應該他是把後面的東西先擺在這裏了。「佛于大衆中,說我當作佛,聞如是法音,疑悔悉已除。」我看到這裏也覺得,一定要說你未來可以作佛你才會斷疑悔;在我看起來根器還是不夠,只是進了一步、提升了一步而已。
「初聞佛所說,心中大驚疑,將非魔作佛,惱亂我心耶?」他剛剛聽到佛說只有佛乘,什麼羅漢乘、辟支佛乘那個都不算的,那樣子跟佛的水准差太遠了。他們所有的心思,都是要揣度佛在想什麼,把他們說得那麼差。所以他聽到以後,以爲這個釋迦佛是魔,故意來擾亂我們的心的。你看看,真的會這樣耶!他真的在想:他的師父是魔,現在著魔、變魔了。這樣子的反應,連舍利弗心裏都有。但是佛很會比喻、很會說,然後讓他安心:這個佛不是魔。還要佛說了很多開示、比喻、教導的話,他才沒有這個疑問。
我本來想,會這樣嗎?有這麼差嗎?他不差耶,他已經學得很好,還會這樣子。這樣子的事情,不是在過去會有,現在照樣有,所以一點都不稀奇。經過開導以後,他才覺得:「喔!這個不是魔!」那五千比丘,他們心中的疑問也類似的,只不過他們就不想聽,就退了。舍利弗他們雖然沒有離開,坐下來聽,並不是心裏沒有疑問,還是有疑問的。所以這個狀況,看了以後覺得,唉呀,過去現在未來,好像都會發生類似的事情啊。我們再看下一段,這在前面這個偈子裏面,已經部分出現了。
「爾時,佛告舍利弗:『吾今于天、人、沙門、婆羅門等大衆中說,我昔曾于二萬億佛所爲無上道故,常教化汝,』」汝是誰?舍利弗。喔,祂過去已經在二萬億佛那裏,爲了無上道的緣故,已經教過你了。「汝亦長夜隨我受學。我以方便引導汝,故生我法中。舍利弗,我昔教汝志願佛道,汝今悉忘,而便自謂已得滅度。我今還欲令汝憶念本願所行道故,爲諸聲聞說是大乘經,名《妙法蓮華》。教菩薩法,佛所護念。」
祂說:「我以前就教過你了,可是你全都忘光了,而且你自己又以爲自己已經得度,已經證了、涅槃了。我爲了讓你回想…」,憶念就是回憶、回想、憶想。蓮師的《無染覺性》也是講憶想,這個憶想就是有回憶的意思;「回憶過去的事情,你自己的本願和你所修的道。所以我就爲現在的聲聞,就是聲聞乘,說這個大乘的經典。」聲聞乘,他們聽的是小乘經典,現在就跟你們說大乘經典,就是《妙法蓮華經》,就是我們現在講的這一部經。祂就要跟他們講這一部經。
祂就告訴舍利弗:「舍利弗,汝于未來世過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劫,」哇,那很長久了,不知道多久遠了。「供養若幹千萬億佛,奉持正法,具足菩薩所行之道,當得作佛,號曰華光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國名離垢,其土平正,清淨嚴飾,安隱豐樂,天人熾盛。琉璃爲地,有八交道,黃金爲繩,以界其側,其傍各有七寶行樹,常有華果。華光如來亦以叁乘教化衆生。」好,給他授記了。但是是未來不可思議無量劫之後,不知道多久;就會作佛,佛號就是華光如來。
前面如來、應供、正遍知,都是佛的尊號。明行足,有的時候寫兩足尊;兩足尊跟明行足,有的時候會換。這裏用的是明行足,意思是,祂有佛、菩薩、羅漢的智慧;如果是兩足尊的話,是有佛的智慧,是這個意思。世間解,就是祂能夠解世間的東西。無上士像我們常常有人稱觀音是觀音大士,是屬于這樣的意…
《《法華經》講座 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