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法华经》讲座 三

  

圆觉讲座《妙法莲华经》(三)

  

  

时间:2011年12月10日

  地点:台北科技大学

  主讲:智崇上师

  纪录:张春美、周雅容

  整理:周雅容、梁玉明

  

  我们今天来看第五十页〈第三品〉。前面两品说过了,只有佛乘,没有其他乘;之所以会有其他两乘,那是佛为了方便,为了当时众生根器上的需要。真正佛要教的只有佛乘,罗汉乘和辟支佛乘是远远不及佛乘的,这是前面两品所说的事情。在〈第二品〉还有五千比丘退席,舍利弗听到佛说了这些内容以后,非常的欢喜。我们先来看看这个经文。

  

  「尔时,舍利弗踊跃欢喜,即起合掌,瞻仰尊颜,而白佛言:『今从世尊闻此法音,心怀踊跃,得未曾有。所以者何?我昔从佛闻如是法,见诸菩萨授记作佛,而我等不与斯事,甚自感伤,失于如来无量知见。世尊!我常独处山林树下,若坐若行,每作是念:我等同入法性,云何如来以小乘法而见济度?是我等咎,非世尊也。所以者何?若我等待说所因,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必以大乘而得度脱。然我等不解方便随宜所说,初闻佛法,遇便信受,思惟取证。世尊!我从昔来,终日竟夜,每自克责。而今从佛,闻所未闻,未曾有法,断诸疑悔,身意泰然,快得安隐。今日乃知真是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

  

  舍利弗听了前面那两品以后,非常的欢喜,就合掌起立对佛说:「今天听到这样子的说法非常高兴,因为佛要传的,就是唯一佛乘。」为什么他听到这样子很高兴呢?因为他在过去世就听过佛的这种法,而且看到佛给那些菩萨授记,说:「你将来会作佛。」但是他心里想:「我呢?我们呢?我们这些跟着佛陀学佛修行的人,怎么都没有这种好处,没有这种份?」所以就有一点伤感。今天听到佛陀要教的就是佛乘,意思就是,也会给他们授记:「将来要作佛。」所以他就很高兴。

  

  前面他没有听到这样子话的时候,心里面是很伤感的:「我们为什么都没办法参与如来的无量知见?」所以他说:「世尊啊!我常在山林树下打坐、经行,那时候都会想,」我等就是我们,他是那一大票人里面修得最好的;「同入法性」,都是要学入法性的,为什么如来教我们小乘法?他想:「这是我们的错,不是如来的错,为什么呢?就原因来说的话,我们也是要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当然是要以大乘的法来得度的。」现在他知道,他说:「原因还是在我们不懂得,佛祂说法是随宜所说的,是看当时的状况需要而说的。」

  

  「初闻佛法」,刚开始听到佛法的时候,马上就接受、就相信了,而且就照做,「做而证」就证到涅槃了。所以就错过了大乘佛法,就钻到小乘佛法里面去了。所以世尊,我从过去以来,每天白天晚上都责备自己,说这是我们的错;但是又搞不太清楚什么错。现在听佛这么说,就明白:喔,祂本来就是要教给人大乘佛法的,会讲罗汉乘和辟支佛乘,那是因为随宜方便的关系。现在既然这么说,那我们现在就可以学到大乘,这就把我们的问题都解掉了。现在就知道,我们真的是佛子,是佛的弟子,而且真的是从佛口生的、从法化生出来的、得到佛法加被的。所以他就很高兴。

  

  「尔时,舍利弗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这个偈里面有些内容,比前面的经文还要多一点,虽然不见得需要解说,我们还是要把它念一下。

  

  我闻是法音 得所未曾有 心怀大欢喜 疑网皆已除 昔来蒙佛教

  不失于大乘 佛音甚稀有 能除众生恼 我已得漏尽 闻亦除忧恼

  我处于山谷 或在林树下 若坐若经行 常思惟是事 呜呼深自责

  云何而自欺 我等亦佛子 同入无漏法 不能于未来 演说无上道

  金色三十二 十力诸解脱 同共一法中 而不得此事 八十种妙好

  十八不共法 如是等功德 而我皆已失 我独经行时 见佛在大众

  名闻满十方 广饶益众生 自惟失此利 我为自欺诳 我常于日夜

  每思惟是事 欲以问世尊 为失为不失 我常见世尊 称赞诸菩萨

  以是于日夜 筹量如是事 今闻佛音声 随宜而说法 无漏难思议

  令众至道场 我本着邪见 为诸梵志师 世尊知我心 拔邪说涅槃

  我悉除邪见 于空法得证 尔时心自谓 得至于灭度 而今乃自觉

  非是实灭度 若得作佛时 具三十二相 天人夜叉众 龙神等恭敬

  是时乃可谓 永尽灭无余 佛于大众中 说我当作佛 闻如是法音

  疑悔悉已除 初闻佛所说 心中大惊疑 将非魔作佛 恼乱我心耶

  佛以种种缘 譬喻巧言说 其心安如海 我闻疑网断 佛说过去世

  无量灭度佛 安住方便中 亦皆说是法 现在未来佛 其数无有量

  亦以诸方便 演说如是法 如今者世尊 从生及出家 得道转*轮

  亦以方便说 世尊说实道 波旬无此事 以是我定知 非是魔作佛

  我堕疑网故 谓是魔所为 闻佛柔软音 深远甚微妙 演畅清净法

  我心大欢喜 疑悔永已尽 安住实智中 我定当作佛 为天人所敬

  转无上*轮 教化诸菩萨

  

  这里面的内容满多的,比前面还要多很多。我们先看到五十二页这里,前面这一段就说:「我本着邪见,为诸梵志师,世尊知我心,拔邪说涅槃」,所以当时佛会对舍利弗他们讲小乘法,原因是,那个时候像舍利弗这样的人,已经中了邪见,为了要把他的邪见消除,所以才会教罗汉乘的法,要他们取涅槃。取涅槃干什么?他需要先把那些邪见灭度,这个地方,祂就这么解说。

  

  前面的经文里面,看起来好像是因为当时其他人水准不怎么够,所以佛才讲罗汉法,没有讲佛乘的法。不是,连舍利弗都是问题。「我悉除邪见,于空法得证。」他证了空,证到涅槃,把邪见灭度了。「尔时心自谓,得至于灭度」,那个时候,他就以为自己已经修成了、灭度了。现在才知道:「喔!没有,不是真的。」要怎么才是真的呢?要作了佛,要「具三十二相,天人夜叉众、龙神等恭敬,是时乃可谓,永尽灭无余。」这个才真正得度。

  

  不过看这一段话,用我的角度来看,他的程度还是不够好。因为还是满着相的,要三十二相,还要天人夜叉来恭敬,然后才觉得自己做得佛。这个不够的,这个还是阶段性的。应该他是把后面的东西先摆在这里了。「佛于大众中,说我当作佛,闻如是法音,疑悔悉已除。」我看到这里也觉得,一定要说你未来可以作佛你才会断疑悔;在我看起来根器还是不够,只是进了一步、提升了一步而已。

  

  「初闻佛所说,心中大惊疑,将非魔作佛,恼乱我心耶?」他刚刚听到佛说只有佛乘,什么罗汉乘、辟支佛乘那个都不算的,那样子跟佛的水准差太远了。他们所有的心思,都是要揣度佛在想什么,把他们说得那么差。所以他听到以后,以为这个释迦佛是魔,故意来扰乱我们的心的。你看看,真的会这样耶!他真的在想:他的师父是魔,现在着魔、变魔了。这样子的反应,连舍利弗心里都有。但是佛很会比喻、很会说,然后让他安心:这个佛不是魔。还要佛说了很多开示、比喻、教导的话,他才没有这个疑问。

  

  我本来想,会这样吗?有这么差吗?他不差耶,他已经学得很好,还会这样子。这样子的事情,不是在过去会有,现在照样有,所以一点都不稀奇。经过开导以后,他才觉得:「喔!这个不是魔!」那五千比丘,他们心中的疑问也类似的,只不过他们就不想听,就退了。舍利弗他们虽然没有离开,坐下来听,并不是心里没有疑问,还是有疑问的。所以这个状况,看了以后觉得,唉呀,过去现在未来,好像都会发生类似的事情啊。我们再看下一段,这在前面这个偈子里面,已经部分出现了。

  

  「尔时,佛告舍利弗:『吾今于天、人、沙门、婆罗门等大众中说,我昔曾于二万亿佛所为无上道故,常教化汝,』」汝是谁?舍利弗。喔,祂过去已经在二万亿佛那里,为了无上道的缘故,已经教过你了。「汝亦长夜随我受学。我以方便引导汝,故生我法中。舍利弗,我昔教汝志愿佛道,汝今悉忘,而便自谓已得灭度。我今还欲令汝忆念本愿所行道故,为诸声闻说是大乘经,名《妙法莲华》。教菩萨法,佛所护念。」

  

  祂说:「我以前就教过你了,可是你全都忘光了,而且你自己又以为自己已经得度,已经证了、涅槃了。我为了让你回想…」,忆念就是回忆、回想、忆想。莲师的《无染觉性》也是讲忆想,这个忆想就是有回忆的意思;「回忆过去的事情,你自己的本愿和你所修的道。所以我就为现在的声闻,就是声闻乘,说这个大乘的经典。」声闻乘,他们听的是小乘经典,现在就跟你们说大乘经典,就是《妙法莲华经》,就是我们现在讲的这一部经。祂就要跟他们讲这一部经。

  

  祂就告诉舍利弗:「舍利弗,汝于未来世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劫,」哇,那很长久了,不知道多久远了。「供养若干千万亿佛,奉持正法,具足菩萨所行之道,当得作佛,号曰华光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国名离垢,其土平正,清净严饰,安隐丰乐,天人炽盛。琉璃为地,有八交道,黄金为绳,以界其侧,其傍各有七宝行树,常有华果。华光如来亦以三乘教化众生。」好,给他授记了。但是是未来不可思议无量劫之后,不知道多久;就会作佛,佛号就是华光如来。

  

  前面如来、应供、正遍知,都是佛的尊号。明行足,有的时候写两足尊;两足尊跟明行足,有的时候会换。这里用的是明行足,意思是,祂有佛、菩萨、罗汉的智慧;如果是两足尊的话,是有佛的智慧,是这个意思。世间解,就是祂能够解世间的东西。无上士像我们常常有人称观音是观音大士,是属于这样的意…

《《法华经》讲座 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