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慈愛手冊 ~愛與智慧的心靈小品~▪P10

  ..續本文上一頁且狠狠的朝他的頭上一鞭打下去。

  在盛怒之余,武士幾乎想殺掉住持以泄心頭之恨。就在這時候,道觀住持冷靜的說 :“虛空正急著生氣,不是嗎?”

  武士聽了之後,勉爲其難的笑了一笑,尴尬的轉過身快步離去。

  

—禅宗故事

  ◎生氣往往會蒙蔽我們的判斷力。

  ◎憤怒是吹熄心靈明燈的狂風。

  ◎生氣的時候,開口前先數到十 ;如果非常憤怒,就先數到一百。

  ◎生氣就是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

  ◎不能生氣的人是傻瓜,不會生氣的人才是智者。每晚睡前,必須原諒所有的人與事。

  

  莎士比亞的故事

  起初,他以爲別人和他沒什麼兩樣,但當他開始闡述自己的內心世界時,換來的只是同學異樣的眼光,他開始想,也許藉由閱讀書籍可以治愈自己怪異的毛病,這麼一想,他開始學一些拉丁文和當代評論慣用的希臘文。

  二十幾歲的他只身前往倫敦。爲了隱藏自己無名小卒的事實,他很有技巧的將自己改造成另一個身分。

  他在命運的安排下進入戲劇世界,成爲男主角。站在舞臺上,他扮演的是別人的角色。在寫劇本時,不同的角色扮演帶給他無比快樂,也許剛開始時他明白自己在做什麼,但一旦說完最後一句臺詞、拉下簾幕時,莫名的空虛和厭棄的感覺卻襲上心頭。他不是菲力士或湯姆伯連,他恢複到無名氏的身分。

  世上沒有一個人像他扮演這麼多角色,猶如希臘神話的海神能隨心所欲、變化自如。偶爾,他在入戲時會不經意的留下旁白,可以確定的是,沒有人能解讀他的意思 ;莎士比亞爲了展現自己是一個可以扮演多重角色的演員,說了一句令人聽起來有點奇怪的話:“我已不是現在的我。”

  生存、夢想和演戲,都是鼓勵他繼續創作出更多人生故事的動力。

  二十年來,他堅持活在自己強烈的夢想世界中。

  有一天,他突然決定賣掉劇院。在結束這一切的一星期前,他回到從小生長的村莊,感受這兒的一花一木,猶如回到年幼時的心境。那個喜愛希臘神話隱喻和拉丁文冥想的他,已不複見。

  他必須有自己的真實身分,他即將成爲退休的舞臺經營者,將財富投資在借貸、訴訟和放小額高利貸,似乎是一種娛樂的方式。

  在倫敦的朋友,曾經來到他退隱的故鄉探望。在朋友的鼓舞下,他著手展開詩的創作。

  去世後,當他和上帝面對面時,對上帝說:“枉費我一生都在扮演別人,如今我想扮演的是—自己。”

  上帝回答他說:“我也是,沒有自己。我胸懷世界,猶你爲自己的工作牽腸挂肚。我的莎士比亞,你就存在我夢想的形體中,就像我扮演很多人卻從來無我。”

  

—喬治.露易絲,伯吉司

  ◎生活如果無我,生活的本身便是愛與美。

  ◎悲心與利他的心態,就是當你面臨必須在自己與他人的福祉之間作一抉擇時,你把他人的福祉放在自己福祉之上的那種感覺。

  

  喇嘛醫生

  有一天,醫院告示板上說,DL喇嘛的私人醫生耶西達頓,會往六月十日早上六點來巡房。

  我雖沒什麼宗教信仰,但也不是無神論者,不會故意和神祇唱反調。所以找在六月十日一大早,跟著衆多身著白袍的同事,乖乖的在氣氛詭異的小會議室候著。

  六點整,身著傳統藏式無袖僧袍的耶西達頤出現了,向我們鞠躬致意,他的翻譯告訴我們,他將在不知任何病情的情形下,檢視一名由院方挑選的病人,之後,他再回到會議室和我們所有人討論這個病人的病情。

  翻譯還補充說,耶西達頓在兩小時前淨身沐浴,禁食並禱告。而我呢?吃了頓豐盛的早餐,也洗了個澡,但沒想到任何和我的靈魂有關的事,我偷偷看了同事們一眼,霎時,我覺得我們就像一群墮落的家夥。

  很早便有人喚醒這位病人,准備好新的尿液樣本,所以當我們出現時她一點也不驚訝,長久的慢性病已折磨得讓她不得不認命屈服,而今天不過是無止境的檢驗之一而已。

  我們其他人站在一旁觀看,耶西達頓只站在床邊注視著她,但他看的似乎不是她的“人”。他用雙手執起病人的手,低下頭,閉上雙眼感受她的脈搏。他就像是在醫治一只折翼的美麗金鳥,將他所有的力量透過指尖傾注到她體內。站在床尾的我,感覺到他們兩個人已進入與世隔離的境界。

  過了一會兒,病人又躺回而上,她一次又一次的擡起頭來看看耶西達頓。我站的位置看不見他們的手,但就在那一瞬間,我嫉妒起來了;不是嫉妒耶西達頓動人的神聖力量,而是嫉妒這個病人可以如此被安撫、被接納。曾做過上百次觸診的我,此刻清楚的了解到,自己從未真正感受到病人的脈動。

  最後,耶西達頓直起身子,輕輕的將她的手放回床上,然後把她的尿液樣本倒進木缽裏,用筷子快速攪拌起泡,接著對木缽行了個體,用鼻子嗅那氣味,然後轉身離開病房。

  從開始到現在,他一句話也沒說,就在他靠近房門時,病人用另一只手撫著剛才被耶西達頓握著的手腕,以清澈的聲音對他說:“醫生,謝謝您。”他回過身注視了她一會兒,然後走出病房。

  我們再度回到小會議室,耶西達頓用我從未聽過的藏語輕柔的說話,翻譯的英文和耶西達頓的藏語互相交雜著,宛如一場追逐賽,叫我們遁入似真似幻的朦胧世界。

  他告訴我們,早在這個病人出生之前,詛咒的旋風就在她的心房裏隔了一道永遠無法開啓的門,因此她身體的河流一旦決堤,她便無法阻擋而終至被淹沒,先是軀體,然後是心與呼吸。耶西達頓說完,室內複歸靜默。

  一位教授問:“我們現在可以知道病人的真正病況嗎?”

  “先天性心髒病,心室隔膜功能不足所引起的心髒疾病。”規畫這次巡房的主管回答。

  我在想,多麼奇妙啊!緊閉的門無法阻擋豐沛流水淹沒她的呼吸!當我們其他人像聾子一般時,耶西達頓卻真的聽到了來自身體的聲音,他不只是一位醫生,更是每個人的導師。

  超凡的醫生行的是澄澈靈魂的醫治,擁有清明的知識與智慧 ;平凡的醫生做的卻是援救軀體,無法超脫每個人都會死亡的痛苦,以致遍體鱗傷,蹒跚而行。每回當我巡房時,耶西達頓那有如古老僧侶祈禱的聲音總會在我的耳邊萦繞不已……

  

—理察·席爾勒

  ◎要了解生命真正的目的,人必須轉向宗教,他必須選擇和信仰一個宗教。因爲宗教是奮鬥者的表現,宗教是人們最偉大的力量,它逐漸地領導人去完成自我。它使得卑賤者變得崇高;使傲慢者變節製 ;使貪婪的變得慈悲布施;使殘忍的變得善良;使主觀的變得客觀。

  

  學著愛上“意外

  先師那斯魯丁決定開辟一座花園,他准備了土壤和很多會長出美麗花朵的種子。

  過了一段時間,花園裏不但長出原先種植的品種,更長滿了非預期中的蒲公英。

  他四處打聽,請教很多的園丁和專家鏟除它們的方法,但是都沒有效果。最後,他來到城裏請教負責照顧宮殿花園的園丁。

  這位年老的智者以前曾當過很多園丁的顧問,爲人解答有關種植、驅蟲、除草的種種疑難雜症。

  他們兩人對坐沈默片刻,最後,這位智者開口說:“我建議你不妨學著去愛這些蒲公英吧!”

  

—回教蘇菲教派

  ◎放下愛恨,一切順其自然。

  ◎平靜、清醒、無所執、不分別計較的心,自然充滿美德和慈悲。

  

  神奇的葉子

  從前有個人要渡海,賢者比西那將上帝的名字寫在葉子上,綁在這個人的衣角,告訴他:“別害怕,只要有信心,就能輕易的走在水上,但你若失去信心,就會溺死。”

  這人果然輕輕松松行走于水面上。突然,他想看看衣角上綁了什麼,打開後發現只是一片寫了上帝之名的葉子。

  “什麼嘛!”他想:“只不過是上帝的名字嘛!”

  懷疑的念頭才浮現腦海,他立刻就沈入水中了。

  

—斯裏.蘭瑪利那

  ◎人世間最美的事是“信心”。

  ◎對于淩駕命運之上的人來說,信心是命運的主宰。

  ◎勇氣不可失、信心不可無 ;世間沒有能與不能的事,只怕不肯!

  ◎人生最大的敵人是自己,對自己缺乏信心就是失敗的主要因素。

  

  一半的錯和一半的對

  四個印度人一起進入一座清真寺,開始俯身跪拜,虔誠的祈禱著。但當一個僧侶經過時,其中一個印度人不假思索的問:“你要開始禱告了嗎?時候到了嗎?”

  第二個印度人低聲製止:“你說話了,這樣你的禱告就無效了!”

  第叁個人則說:“叔叔,別罵他!你也做了同樣的事,先管好自己吧!”

  第四個人也很小聲的說:“感謝真主!我沒有犯下和其他叁個人一樣的錯!”

  四個人的禱告都被打斷了,但後面叁個發現錯誤的人,所犯的錯要比第一個說話的人嚴重得多。

  看見自己缺點的人,才會得到祝福。

  看見別人的弱點,而引起自己對他們的責任心的人,才會得到祝福。

  因爲,任何人的一半是缺點、錯誤以及遠離正道 ;另一半是悠遊、翺翔和翩然飛舞在不可見的快樂中。

  

—魯米

  ◎隱惡揚善的意思就是:人家的缺點—人家的優點—我們盡量去說。

  ◎當你看不到別人的缺點時,你就能從人的行爲、語言、思想中得到無限的智慧。

  ◎最壞的人也有優點,最好的人也有缺點,任何一個人都沒有必要去找他人的錯失。

  ◎一個人最大的挑戰,是如何去克服自己的缺點。

  

  蓋棺論定?

  這是關于一個病入膏盲,似乎快死的人的故事。

  他被清洗過後放入棺材,所有葬禮的相關事宜也准備妥當,並請來了牧師。到墓地的途中…

《慈愛手冊 ~愛與智慧的心靈小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慈悲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