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夏哈先師開口說話了:“碗盤的锵锵聲在饑餓者的耳中,是世界上最美妙的音樂。”
—回教蘇菲教派
◎真正的歡喜,是要在衆生身上求得,是從真理中發覺內心的寶藏。
◎在書本裹可以尋找知識,但不能找到“智慧與真理”,因爲智慧和真理只能自己親身去體驗。
國王的叁個難題
曾經有一位國王,他一心想得到叁個問題的答案,因爲他認爲,只要解決了這叁個難題,天底下沒有什麼難得倒自己。這叁個問題分別是:
何時是適合做每一件事的最佳時刻?
誰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工作夥伴?
每一個時刻,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
國王昭告全國者老百姓只要能提出解答,就能獲得極大的財富和尊貴。
民衆得知這個消息之後,紛紛前往宮殿。
有一個人建議國王,應該先訂定一份時間表,內容包括每一年、每個月的大綱事務細則,詳列每一天甚至每個小時該做的事情,然後依據訂定的時間表來完成事情。
但是,看來只有他這麼認爲。
另一個人對國王說,要預定下一步的計畫是不可能的,國王設法想知道何時該做何事,無異是天方夜譚。
也有人堅持,憑國王一人的力量,想預見未來的發展非常困難,更不可能有能力正確的決定何時該做何事。他建議國王成立一個議會,根據衆人的想法和事情來裁決事情。
另外,有人說某些事情需要速戰速決,不可拖泥帶水,更沒有時間等到大衆討論後再作決定。事情若非常急迫,應該去請求術士占蔔。
對于第二個問題的答案,每個人的見解也不盡相同。
有一個人回答國王,工作上最重要的夥伴是,能夠完全信服國王的行政人員,但是另一個人認爲是教士或僧侶,當然不乏有人偏好哲學家,更有人傾向武士。
人民對于第叁個問題的答案議論紛紛:有人認爲研究科學是當務之急,有人堅持宗教才是一國治世最重要的根本,另外一種聲音則支持國防裝備和技能。
國王對所有的答案都不滿意,所以沒有人得到獎賞。
過了幾天之後,國王打算到深山裏去請教一位隱士,據說他是一位德行高尚的智者。但是,他只接見貧民和無助的弱者,拒絕與權貴人士或是富人見面。于是,國王喬裝成一位樸實的農夫,吩咐他的隨從在山腳下等候,單獨上山尋找這位傳說中的智者。
來到隱士的住處,國王看見他正在自己的屋舍前面搭建花園。隱士看到有陌生人來訪,點點頭表示歡迎之後,又繼續手邊的工作。
國王上前去告訴這位隱士來此的目的,是爲了求得叁個問題的解答。隱士聽完後,輕拍國王的肩膀,便繼續挖土的工作。
每當他將土壤鏟到另一個地方之後,都會累得氣喘不休,這樣的工作對年邁的老人而言顯然太吃力。
國王說 :“你一定累了,讓我幫你忙。”隱士向他道謝,將鏟子交給國王,自己坐在地上休息。
國王工作了一會兒,又停下來問隱士剛才那叁個問題。
隱士仍未回答,他起身對國王說 :“爲何不休息一下,該換我了。”
但是國王仍然不停止手邊的工作。時間很快的過去了,一小時、兩小時……
太陽已經快要下山了。最後國王說:“我來此的目的是要請教您叁個問題,如果您不能爲我解答,請讓我知道,我想我該回去了。”
隱士沒有回答他的問題,反倒擡頭問國王,有沒有聽見有人經過那裏的聲音。
國王轉過頭看,此時,一位胡子又長又白的老人出現在樹林中。他一邊瘋狂的跑著,一邊按住自己身上血淋淋的傷口,跑到國王的面前時,便失去知覺倒地不起,先前他呻吟的聲音依然清晰可辨。
他們將老人的衣服掀開,發現他身上有一個被刺得很深的傷口。國王將他的傷口清洗幹淨,脫下衣服替他包紮。但是很快的,衣服被如水柱般的血完全浸透了。他只好重新清洗、包紮,直到止住出血。
最後,傷者終于恢複知覺,要水喝,國王走向溪邊爲他舀了一瓢水。
不一會兒,太陽下山了,夜晚的涼意襲來,隱士和國王一起將這位傷者擡到屋內讓他休息。這個人靜靜的躺著,阖上雙眼。
國王上山尋找隱士、挖泥土消磨了一整天,他疲倦得靠在門邊睡著了。
當他醒來時,太陽已經高挂在空中,這一刻,他突然忘了自己身在何處,也忘了爲何來到這裏。他環顧四周看見那名傷患正困惑的看著自己。傷患專注的盯著國王,帶著愧疚輕聲的對國王說:“請原諒我。”
國王不解的問:“你到底做錯了什麼事要我原諒你?”
傷者回答:“陸下,你不記得我了,但是我記得你。我是與你誓不兩立的敵人,在上次的戰爭中,你殺了我的哥哥,又侵占了我家的財産。當我聽說你要單獨上山時,便決定在你回程的途中暗算你,但是,我左等右等都不見你的蹤影,于是放棄埋伏出來尋找你。
“不料,卻被你的侍衛發現並認出我的身分,他們一路追殺。幸運的是,我逃過一劫。但是如果沒有遇見你,我也必死無疑。
“我一心一意想殺你,沒想到換得你的救命之恩。我心中的慚愧和感激之情無法形容,如果這次我真能逃過鬼門關,我發誓在有生之年成爲你忠心的隨從,同樣的,我會要求我的兒子、孫子也這麼做,來報答你的恩情。請求你赦免我吧!”
國王喜出望外,沒想到這麼容易就能和敵人和解。他不但答應原諒他,還將他的財産全部還給他,並且請大夫爲他醫治,吩咐隨從照顧他,直到他康複爲止。
當隨從送這名傷患回到家鄉之後,國王再次前來尋找隱士,他仍不放棄求得這叁個問題的答案。他看到隱士在他們以前挖掘的土地上撤下了種子。
隱士回答國王:“你已經得到問題的答案了。”
國王困惑的問:“怎麼說呢?”
“昨天,如果不是因爲你同情我年紀大了,而幫我挖掘泥上,恐怕在你回家的路上早已受到襲擊了,那麼,你一定會很後悔當初沒有留下來陪我。所以,當你在挖掘土地的那一刻,就是最重要的時刻 ;而我就是所謂最重要的人,最重要的事情莫過于幫助我。
“過了一會兒,當傷者上前讓我們遇見時,你用自己的衣裳覆蓋他的傷口,就成了最重要的時刻,因爲如果你沒有幫助他,他可能會死,而你也失去了一個與敵人和解的機會。這麼一來,這位傷者成爲最重要的人,在你細心的照顧他的傷勢下,就成爲最重要的事。記住,唯一重要的時刻就是現在、當下。
“當下是唯一我們能掌握的時刻:最重要的人物就是當下和你在一起的人、在你跟前的人,因爲誰也不曉得你將來會和什麼人有關聯 ;而最重要的事就是讓你身邊的人,也就是在你跟前的人感到快樂,因爲生命追求的莫過于快樂。”
—托爾斯泰
◎我們行善安心,當下就能快樂。
◎時間就是我們當下的呼吸,每一刻都應該全心全意地生活。
◎所謂的生活,應該是專心活在當下;把握當下,因爲它一去不複返。
◎學習成長的機會不在未來,而在每一個活著的當下。
小孩也要受尊重
有一戶人家出外上館子共度晚餐,當所有的人都拿起菜單仔細端詳,這位八歲大的小女孩茉莉也不例外。
一家人忙著談論“大人”之間的話題,把插不上話的茉莉冷落在一旁。服務生一一拿回菜單詢問,最後輪到茉莉。
“你要來點什麼?”他問。
“一枝熱狗和一瓶汽水。”她回答。
祖母馬上搖頭說:“不!她應該要來點烤雞肉全餐、紅蘿蔔和馬鈴薯泥。”
“還要來一杯牛奶。”他的父親趕忙插嘴補充。
“你的熱狗要加番茄醬還是芥末?”
茉莉正要回答時,內場廚房傳來茉莉父母的菜好了。于是,服務生不等茉莉回答,先離開一會兒,爲茉莉的父母親上菜。
“芥末。”茉莉大聲的喊著,然後轉身同家人說:“你們看到了嗎?他真的把我當一回事。”
—美國當代故事
◎對別人的意見要表示尊重。千萬別說:“你錯了。”
◎如果你對任何事物都能夠懂得尊重及感恩,甚至包括一杯水、一碗飯,你的生命將充滿尊重的能量,屆時,你一定會受到尊重,因爲所有你尊重的東西,將會回給你同樣的尊重。
救火小鹦鹉
在很久很久以前,佛陀曾經轉世爲一只溫和的小鹦鹉,它快樂的居住在森林中,在濃密的樹林間飛翔。不論它飛到哪裏,都會親切的和動物們打招呼。它是一只快樂的鳥,喜歡這個世界,尤其喜愛上天賦予它的那一雙翅膀。
有一天,在沒有任何預警的情況下,森林上方的天空烏雲密布,一場可怕的暴風雨開始了,閃電和雷聲無情的穿梭在樹林間。
有一棵老樹被雷擊中,瞬間森林裏火光四起,旋即陷入一片火海之中。驚恐的動物們瘋狂的四處奔竄,想要逃出這一片可怕的火海和嗆鼻的濃煙。
小鹦鹉聞到煙味,奮不顧身的沖入森林火海之間,大聲尖叫:“失火了!失火了!快往河川的方向逃。”
雖然有些動物聽到它的呼喚,順利逃離火場,但還是有其他受困的動物,怎麼辦呢?
這麼一想,它非但沒有逃離火場,反而持續的在森林裏中打轉,希望能找出需要幫助的受困動物。
突然間,它的腦海浮現一個可怕的念頭。它沖向樹林邊的河流,將身體浸在水中,沾濕全身的羽毛,然後迅速沖回火場中。它完全沒有考慮到自身安危,奮勇向下俯沖,用力的振動翅膀,讓殘留在羽毛上的水滴落下。這些水滴如珍珠般珍貴,滴落在火場內。然後它再飛回河邊,將全身浸濕,再回到火場內救火。
小鹦鹉就這麼來回火場和河邊,一遍又一遍。它的羽毛被煙熏得灰黑,它的眼睛也被熏得紅紅的。它感覺到自己的翅膀開始疼痛,頭也開始暈眩,但仍然不放棄的努力救火。
“一只小鹦鹉在緊急時還能這樣飛著救火。”它不…
《慈愛手冊 ~愛與智慧的心靈小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