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一個好弟子,也有叁德行!▪P2

  ..續本文上一頁一段解釋爲「要視上師爲一位不住輪涅、證得大菩提果位的佛陀,視自己如陷入爛泥中的甲蟲。

  第二點「樂于接受教誨,而依教奉行。」意思是「要能夠沒有傲慢的,對于上師所囑咐任何有關調伏自他心性的事情,都能夠按時、如期完成。

  第叁點「讓上師喜歡的事情,能夠舍命去做。」這是指「爲了完成上師所囑咐的事情,能夠一生奉獻出自己的身體跟生命,也就是說奉獻出生命」。

  ■沒有傲慢,而虔誠恭敬

  法王中文開示:

  現在我們就先說「沒有傲慢而虔誠恭敬」。什麼是「傲慢」或者「我慢」呢?是指不只自己自大自滿,還有輕視、看不起別人,這是「傲慢、我慢」。所以呢,我們應該知道自己現在陷入一個無明的陷阱當中,無論我們具有什麼功德、無論我們多麼有知識,只要被煩惱牽製就還是痛苦。

  譬如說:生老病死,生是無明、死也無明、病也無明、老也無明,生老病死都沒有自主性,我們現在在輪回中所認爲的這些快樂呢,也不是真正的快樂、究竟的快樂,如果這些快樂都是真正的快樂,那麼我們越接觸這些快樂的因,應該會得到更多的快樂,但其實並不是這樣子。所以呢,我們世間所感受到的快樂,只是一些感受的變化而已。

  例如:太熱的時候,就想躲到冰箱裏面──現在因爲全球暖化,太熱了,以後我們可能真的需要躲到冰箱裏去。如果真的躲到冰箱,剛開始我們還會說:「舒服啊!很舒服!」但是過了一回兒,就感覺太冷了,受不了了!所以其實只是之前熱的感覺變輕而已,並不是真正的快樂,所以我們知道我們所感受的,都受到煩惱的牽製,爲了出離這些煩惱、痛苦,我們需要依止一位教導我們出離煩惱、出離痛苦口訣的上師。

  我們現在自己都有問題,有痛苦,自己都保護不了自己,所以沒時間、沒辦法去自大自豪,就要去依賴、依止一位能夠引導我們真正快樂的上師。

  (接著,法王將中文開示翻譯成藏文)

  法王中文開示:

  所以呢,我們要虔誠恭敬教導我們出離煩惱口訣的上師,首先要要求自己看上師的優點,而不看缺點,這樣慢慢習慣了,看缺點的心就會減少,最後就會看到功徳或者優點。

  這樣去做的話,「視上師如佛」就很容易,至少不那麼困難。譬如我們認識一個人,只要習慣去看他的優點,漸漸就會覺得:「他是一個好人,是一個可以依靠、可以相信的人。」

  我們可能需要讓心習慣。生活上我們其實常常會遇到這樣的狀況,當我們幸運、順利的時候,就比較容易看到別人的優點,覺得他們都是大菩薩、大功德主,什麼都做得很好!我們就要拷貝或者複製這種經驗,放在依止上師上。

  但是要觀上師如佛一般,也不只是希望或者祈求上師:「您一定要如佛一般,求求您啊!」而是要真的去了解上師如佛。所以接下來,我們就談到幾種因緣,能夠幫助我們了解「上師如佛」,或者「上師即佛」。

  (接著,法王將中文開示翻譯成藏文)

  法王中文開示:

  了解「上師如佛」的因緣有幾種:

  第一佛陀將化身爲「凡夫相的上師」

  佛陀釋迦牟尼佛在密續當中曾說:「末法時代,我將化身爲凡夫相的上師,來利益衆生。

  佛陀不會說妄語,現在是末法時代,所以真的可能會有佛陀化現的凡夫相上師啊!那麼佛陀的所化現的上師在哪裏?一定會有的!那到底在哪裏?我們要去找!

  第二,上師是「行佛陀的事業者」

  十方諸佛都爲了利益衆生而成佛,因此沒有一位佛菩薩會不利益我們

  佛菩薩的事業本性是善,所謂「信心」的意思或定義是「心歡喜向善」,如果弟子沒有信心,佛菩薩也沒辦法將利益衆生的事業融入到我們身上,我們根本不會和它相應;當我們有信心的時候,諸佛菩薩就得到機會渡化我們,將事業融入我們身上,馬上進入具備信心的弟子心中。這時候上師就像一個導體或是一個轉接站,能夠將佛菩薩的利衆事業,傳入到具備信心弟子的心中。所以,上師就是一個「行佛陀的事業者」,沒有上師,我們就沒辦法接受、融入佛菩薩的事業。

  佛有「叁身」,主要是「法身」和「色身」,色身又分「報身」跟「化身」。我們還沒了悟空性,沒辦法見到「法身」;我們不是登地的菩薩,也沒辦法見到具備相好的「報身」;而所謂的「化身」,也需要有功德的人才能見到。本師釋迦牟尼佛已經圓寂,我們見不到他的化身了,現在只能依靠上師,讓佛菩薩的事業融入我們的心,讓我們從心中親近佛的法身。

  (接著,法王將中文開示翻譯成藏文)

  法王中文開示:

  第叁,要看功德,不要看外相

  例如那洛巴剛開始見到帝洛巴時,以爲他是一個普通的漁夫而已;密勒日巴也是一樣,剛開始見到馬爾巴的時候,還以爲他是一個鄉村的老人。

  上師不一定坐在高高的法座上,前面放滿金剛杵、金剛鈴,就表示「我是金剛上師,因爲我手上有金剛!」最近有些人會做一些奇怪的事情,譬如網站上放我的照片,或者和我合照一個相,就說:「喔,我是DB法王認證的」、「我是什麼金剛上師、什麼轉世」之類的。不要相信這些!

  所以,我們不要看外相,要看他的功德,有些人雖然看起來只是一個凡夫,比凡夫還凡夫,,但其實他就是上師,就是金剛總持,是功德無上的佛陀!

  ■樂于接受教誨,而依教奉行

  接下來,我們談到第二個弟子的德行「樂于接受教誨,而依教奉行。」

  我們首先要知道依止上師的目的是什麼?我們依止上師的目的,是要能調伏自心、明辨善惡,只要是這方面的教誨,我們一定要遵從。而不是把上師當成會計師或算命先生,一天到晚問上師:「我生意能不能好轉?我會不會賺更多錢?會賺多少錢?請您算一算!」那上師就算算算,當!你會賺一萬美元──不是這樣的!

  (接著,法王將中文開示翻譯成藏文)

  法王中文開示:

  所以能夠調伏自心、明辨善惡,只要是這方面的教誨,我們一定要遵從,這是依止上師最主要的目的。

  就算是在修行方面的教誨,有時候弟子實在沒辦法做到的話,跟上師解釋清楚,就會沒事啊!

  上師也要考慮到這一點,如果不接受弟子如法的忏悔或解釋的話,上師就違犯菩薩的根本戒。

  金剛乘常提到,如果不聽上師的話,就會違犯叁昩耶戒;但是違犯叁昩耶戒的意思主要是指:故意輕蔑上師的教誨,只要不是故意輕視,違犯密乘的戒體、戒條,其他一些不小心的過錯,就不算違犯了。上師交辦的事如果做不到,只要向上師解釋清楚,自己無法做到的原因,就不算違犯叁昩耶戒。

  有些上師會用叁昩耶戒來威脅弟子,但是佛陀從來沒有製一個弟子沒辦法做到的戒條或者法門,因爲佛法是慈悲爲主,不會那樣勉強人。

  (接著,法王將中文開示翻譯成藏文)

  ■讓上師歡喜的事情,舍命也要做

  法王中文開示:

  接下來,要談到「讓上師歡喜的事情,舍命也要做」這個解釋。

  法王藏文開示:

  這裏提到「讓上師歡喜的事情,舍命也要做。」首先要知道:什麼事是讓上師歡喜的,並不是供養更多的東西給上師,就會讓他歡喜,或者不斷贊歎上師,就會讓他歡喜──不是的!這樣爲了讓上師歡喜而不斷供養、贊歎,其實是不如法的!

  要了解所謂「讓上師歡喜的事」,是指對于上師教導的任何符合戒律、佛法取舍的道理,你都能盡力去實現、去完成,而且把這一切看得比自己生命還重要,這就是讓上師最歡喜的一件事!

  這裏說「讓上師真正歡喜」,前提當然是指:這是一位具德的上師,他非常重視佛法、最歡喜的就是佛法,如果一個具備信心的弟子,如上師所說修持佛法,當然會讓具德上師歡喜。

  現在有許多不具德的上師,弟子如法修持,他不歡喜;弟子供養手機,他歡喜,或者弟子供養紅包,他歡喜。那就不對了!當然也有可能這些上師接受紅包或供養的時候,只是爲了示現給這個弟子一個歡喜相。我們做弟子的,就要懂得去分別清楚,所謂「讓上師歡喜」,真正的意思是什麼。

  【忏悔文】

  我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月藏經吉祥文】| mp3下載

  《月藏經》所雲,聖教廣弘之實語。

  我昔行苦行,爲諸衆生故,舍己自身樂,令法久熾然。

  我昔舍身命,爲諸病人故,亦爲貧衆生,令法久熾然。

  我昔爲菩提,舍財及妻子,寶象馬車乘,令法久熾然。

  我昔供諸佛,緣覺及聲聞,父母諸師長,令法久熾然。

  爲聞菩提故,無量阿僧祇,備受種種苦,令法久熾然。

  我修戒律儀,長夜常勤行,十方佛爲證,令法久熾然。

  我昔常忍辱,忍諸惡衆生,爲衆除煩惱,令法久熾然。

  我昔勤精進,堅固常伏他,度脫諸衆生,令法久熾然。

  我修禅解脫,無色叁摩提,恒沙不可數,令法久熾然。

  我昔爲般若,住在于閑林,演說無量論,令法久熾然。

  我昔常憐愍,舍己身血肉,及舍身支節,爲增正法眼。

  我愍惡衆生,以慈而成熟,安置于叁乘,增長正法施。

  我昔智方便,度脫諸惡見,安置于正彗,法雨令不絕。

  我昔以四攝,救度諸衆生,滅惡煩惱火,令四衆久住。

  我昔除外道,諸惡邪見網,安置于正路,四衆得供養。

  【回向】(法王領衆叁拜)

  願消叁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了,

  普願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

  

《一個好弟子,也有叁德行!》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