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一个好弟子,也有三德行!▪P2

  ..续本文上一页一段解释为「要视上师为一位不住轮涅、证得大菩提果位的佛陀,视自己如陷入烂泥中的甲虫。

  第二点「乐于接受教诲,而依教奉行。」意思是「要能够没有傲慢的,对于上师所嘱咐任何有关调伏自他心性的事情,都能够按时、如期完成。

  第三点「让上师喜欢的事情,能够舍命去做。」这是指「为了完成上师所嘱咐的事情,能够一生奉献出自己的身体跟生命,也就是说奉献出生命」。

  ■没有傲慢,而虔诚恭敬

  法王中文开示:

  现在我们就先说「没有傲慢而虔诚恭敬」。什么是「傲慢」或者「我慢」呢?是指不只自己自大自满,还有轻视、看不起别人,这是「傲慢、我慢」。所以呢,我们应该知道自己现在陷入一个无明的陷阱当中,无论我们具有什么功德、无论我们多么有知识,只要被烦恼牵制就还是痛苦。

  譬如说:生老病死,生是无明、死也无明、病也无明、老也无明,生老病死都没有自主性,我们现在在轮回中所认为的这些快乐呢,也不是真正的快乐、究竟的快乐,如果这些快乐都是真正的快乐,那么我们越接触这些快乐的因,应该会得到更多的快乐,但其实并不是这样子。所以呢,我们世间所感受到的快乐,只是一些感受的变化而已。

  例如:太热的时候,就想躲到冰箱里面──现在因为全球暖化,太热了,以后我们可能真的需要躲到冰箱里去。如果真的躲到冰箱,刚开始我们还会说:「舒服啊!很舒服!」但是过了一回儿,就感觉太冷了,受不了了!所以其实只是之前热的感觉变轻而已,并不是真正的快乐,所以我们知道我们所感受的,都受到烦恼的牵制,为了出离这些烦恼、痛苦,我们需要依止一位教导我们出离烦恼、出离痛苦口诀的上师。

  我们现在自己都有问题,有痛苦,自己都保护不了自己,所以没时间、没办法去自大自豪,就要去依赖、依止一位能够引导我们真正快乐的上师。

  (接着,法王将中文开示翻译成藏文)

  法王中文开示:

  所以呢,我们要虔诚恭敬教导我们出离烦恼口诀的上师,首先要要求自己看上师的优点,而不看缺点,这样慢慢习惯了,看缺点的心就会减少,最后就会看到功徳或者优点。

  这样去做的话,「视上师如佛」就很容易,至少不那么困难。譬如我们认识一个人,只要习惯去看他的优点,渐渐就会觉得:「他是一个好人,是一个可以依靠、可以相信的人。」

  我们可能需要让心习惯。生活上我们其实常常会遇到这样的状况,当我们幸运、顺利的时候,就比较容易看到别人的优点,觉得他们都是大菩萨、大功德主,什么都做得很好!我们就要拷贝或者复制这种经验,放在依止上师上。

  但是要观上师如佛一般,也不只是希望或者祈求上师:「您一定要如佛一般,求求您啊!」而是要真的去了解上师如佛。所以接下来,我们就谈到几种因缘,能够帮助我们了解「上师如佛」,或者「上师即佛」。

  (接着,法王将中文开示翻译成藏文)

  法王中文开示:

  了解「上师如佛」的因缘有几种:

  第一佛陀将化身为「凡夫相的上师」

  佛陀释迦牟尼佛在密续当中曾说:「末法时代,我将化身为凡夫相的上师,来利益众生。

  佛陀不会说妄语,现在是末法时代,所以真的可能会有佛陀化现的凡夫相上师啊!那么佛陀的所化现的上师在哪里?一定会有的!那到底在哪里?我们要去找!

  第二,上师是「行佛陀的事业者」

  十方诸佛都为了利益众生而成佛,因此没有一位佛菩萨会不利益我们

  佛菩萨的事业本性是善,所谓「信心」的意思或定义是「心欢喜向善」,如果弟子没有信心,佛菩萨也没办法将利益众生的事业融入到我们身上,我们根本不会和它相应;当我们有信心的时候,诸佛菩萨就得到机会渡化我们,将事业融入我们身上,马上进入具备信心的弟子心中。这时候上师就像一个导体或是一个转接站,能够将佛菩萨的利众事业,传入到具备信心弟子的心中。所以,上师就是一个「行佛陀的事业者」,没有上师,我们就没办法接受、融入佛菩萨的事业。

  佛有「三身」,主要是「法身」和「色身」,色身又分「报身」跟「化身」。我们还没了悟空性,没办法见到「法身」;我们不是登地的菩萨,也没办法见到具备相好的「报身」;而所谓的「化身」,也需要有功德的人才能见到。本师释迦牟尼佛已经圆寂,我们见不到他的化身了,现在只能依靠上师,让佛菩萨的事业融入我们的心,让我们从心中亲近佛的法身。

  (接着,法王将中文开示翻译成藏文)

  法王中文开示:

  第三,要看功德,不要看外相

  例如那洛巴刚开始见到帝洛巴时,以为他是一个普通的渔夫而已;密勒日巴也是一样,刚开始见到马尔巴的时候,还以为他是一个乡村的老人。

  上师不一定坐在高高的法座上,前面放满金刚杵、金刚铃,就表示「我是金刚上师,因为我手上有金刚!」最近有些人会做一些奇怪的事情,譬如网站上放我的照片,或者和我合照一个相,就说:「喔,我是DB法王认证的」、「我是什么金刚上师、什么转世」之类的。不要相信这些!

  所以,我们不要看外相,要看他的功德,有些人虽然看起来只是一个凡夫,比凡夫还凡夫,,但其实他就是上师,就是金刚总持,是功德无上的佛陀!

  ■乐于接受教诲,而依教奉行

  接下来,我们谈到第二个弟子的德行「乐于接受教诲,而依教奉行。」

  我们首先要知道依止上师的目的是什么?我们依止上师的目的,是要能调伏自心、明辨善恶,只要是这方面的教诲,我们一定要遵从。而不是把上师当成会计师或算命先生,一天到晚问上师:「我生意能不能好转?我会不会赚更多钱?会赚多少钱?请您算一算!」那上师就算算算,当!你会赚一万美元──不是这样的!

  (接着,法王将中文开示翻译成藏文)

  法王中文开示:

  所以能够调伏自心、明辨善恶,只要是这方面的教诲,我们一定要遵从,这是依止上师最主要的目的。

  就算是在修行方面的教诲,有时候弟子实在没办法做到的话,跟上师解释清楚,就会没事啊!

  上师也要考虑到这一点,如果不接受弟子如法的忏悔或解释的话,上师就违犯菩萨的根本戒。

  金刚乘常提到,如果不听上师的话,就会违犯三昩耶戒;但是违犯三昩耶戒的意思主要是指:故意轻蔑上师的教诲,只要不是故意轻视,违犯密乘的戒体、戒条,其他一些不小心的过错,就不算违犯了。上师交办的事如果做不到,只要向上师解释清楚,自己无法做到的原因,就不算违犯三昩耶戒。

  有些上师会用三昩耶戒来威胁弟子,但是佛陀从来没有制一个弟子没办法做到的戒条或者法门,因为佛法是慈悲为主,不会那样勉强人。

  (接着,法王将中文开示翻译成藏文)

  ■让上师欢喜的事情,舍命也要做

  法王中文开示:

  接下来,要谈到「让上师欢喜的事情,舍命也要做」这个解释。

  法王藏文开示:

  这里提到「让上师欢喜的事情,舍命也要做。」首先要知道:什么事是让上师欢喜的,并不是供养更多的东西给上师,就会让他欢喜,或者不断赞叹上师,就会让他欢喜──不是的!这样为了让上师欢喜而不断供养、赞叹,其实是不如法的!

  要了解所谓「让上师欢喜的事」,是指对于上师教导的任何符合戒律、佛法取舍的道理,你都能尽力去实现、去完成,而且把这一切看得比自己生命还重要,这就是让上师最欢喜的一件事!

  这里说「让上师真正欢喜」,前提当然是指:这是一位具德的上师,他非常重视佛法、最欢喜的就是佛法,如果一个具备信心的弟子,如上师所说修持佛法,当然会让具德上师欢喜。

  现在有许多不具德的上师,弟子如法修持,他不欢喜;弟子供养手机,他欢喜,或者弟子供养红包,他欢喜。那就不对了!当然也有可能这些上师接受红包或供养的时候,只是为了示现给这个弟子一个欢喜相。我们做弟子的,就要懂得去分别清楚,所谓「让上师欢喜」,真正的意思是什么。

  【忏悔文】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月藏经吉祥文】| mp3下载

  《月藏经》所云,圣教广弘之实语。

  我昔行苦行,为诸众生故,舍己自身乐,令法久炽然。

  我昔舍身命,为诸病人故,亦为贫众生,令法久炽然。

  我昔为菩提,舍财及妻子,宝象马车乘,令法久炽然。

  我昔供诸佛,缘觉及声闻,父母诸师长,令法久炽然。

  为闻菩提故,无量阿僧祇,备受种种苦,令法久炽然。

  我修戒律仪,长夜常勤行,十方佛为证,令法久炽然。

  我昔常忍辱,忍诸恶众生,为众除烦恼,令法久炽然。

  我昔勤精进,坚固常伏他,度脱诸众生,令法久炽然。

  我修禅解脱,无色三摩提,恒沙不可数,令法久炽然。

  我昔为般若,住在于闲林,演说无量论,令法久炽然。

  我昔常怜愍,舍己身血肉,及舍身支节,为增正法眼。

  我愍恶众生,以慈而成熟,安置于三乘,增长正法施。

  我昔智方便,度脱诸恶见,安置于正彗,法雨令不绝。

  我昔以四摄,救度诸众生,灭恶烦恼火,令四众久住。

  我昔除外道,诸恶邪见网,安置于正路,四众得供养。

  【回向】(法王领众三拜)

  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

  

《一个好弟子,也有三德行!》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