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酒之過失
華智仁波切 著
索達吉堪布 譯
學不放逸心解脫,救度放逸惡趣隘,
恭敬頂禮遍知已,書此利他祈加持。
誠如全知金剛持鄂欽·根嘎桑波曾經親口說:“在擁有修行正法的特殊身份——純淨暇滿人身的此時此刻,爲了達到成就無上珍寶菩提的目的,一定要如理遵循正確的見解和清淨
的行爲,依靠符合佛法的正命來養活這個暇滿身。愚昧無知的人們依靠放逸的美酒、殺生的血肉養活暇滿的身體,並且聲稱:“在正法小乘戒律、金剛乘中也說可以喝酒、吃肉。
”他們自己步入這種非理境地的同時,還讓別人也酗酒吃肉,就像蛤蟆坑裏有傷的蛤蟆一樣(有傷的蛤蟆會使其余的蛤蟆染上它的傷)。喪失了佛陀所歡喜的行爲,被惡知識所左
右,完全是給自身帶來巨大禍害的舉動,也是下劣的做法,因此務必予以遮止。”除非是成就者,酒能使上上下下的所有人失去理念,在今生來世都會導致大難臨頭。惡魔、非天
迷醉人的伎倆就是酒。
講飲酒過患分爲以下五個部分:
一、總說酒的過失;
二、分說與別解脫戒相違;
叁、分說與菩薩學處相違;
四、分說與密宗誓言相違;
五、宣說戒酒的功德利益。
一、總說酒的過失也包括飲酒者犯罪之理、賣酒者犯罪之理兩個方面。
1、關于飲酒者犯罪的道理,《難提迦請問經》中說:“喜好飲酒之人,無法利己樂他,酒令愚癡醜陋,如哈拉毒莫飲。”酒就像哈拉的食品一樣,只要一喝,就無力辦到任何利己
的事情,也無法實現任何樂他的心行,它使人愚昧呆癡,相貌醜陋,凡屬人類,就絕不能飲用。
此經中具體講道:“世尊言:難提迦當知,放逸無度飲用糧酒、酒粉 的過患有叁十五種。何爲叁十五種?一、今世中能蕩盡財産;二、增長一切疾病;叁、導致沖突、爭論;四、
關注無意義之事;五、惡名遠揚;六、智慧衰退;七、未得受用不得;八、已得受用殆盡;九、不能保密;十、其事業衰減;十一、威力薄弱;十二、不知敬母;十叁、不知敬父
;十四、不知敬沙門;十五、不知敬梵志;十六、不侍奉種族尊主;十七、不恭敬佛陀;十八、不恭敬正法;十九、不恭敬僧衆;二十、不恭敬正受學處;二十一、破壞戒律;二
十二、不護根門;二十叁、放蕩追求女人;二十四、被親友群臣所離棄;二十五、令衆人厭惡;二十六、不相合衆人;二十七、行持非法;二十八、受持非法;二十九、舍棄妙法
;叁十、無慚無愧;叁十一、雖與賢德之士相處也從不想請教這些智者;叁十二、恒常放逸而行;叁十叁、不遵循正士之言教;叁十四、遠離涅槃;叁十五、造作並積累成爲瘋狂
者之業,以致死後顛倒墮入惡趣,轉生有情地獄,設若從地獄死遷有緣投生爲人,無論生于何處,皆成瘋子,神志不清。難提迦當知,放逸無度飲用糧酒、酒粉有以上叁十五種過
患。 ”與此經意義相同的內容,在《業分別經》、《業報差別經》和《業變異經》中也有闡述。
下面簡單易懂地解釋上述經文的意思:喝酒的人,就算他是一個富翁,也不會把一分一文用在善法方面和對自己至關重要的父母親戚方面,而把所有的財物通通揮霍在酒上,永遠
沒有滿足的時候,到頭來,落得個傾家蕩産的下場。健康的人飲酒,會重新增生膽病、眼病、腦溢血、水腫、肝衰竭等等病源。有病的人喝了酒,再怎麼進行治療,也無可救藥,
將面臨死亡。
喝醉的人,有墜馬身亡、墜崖送命、失足喪生等各種各樣的橫死情況,結果累世累代當中人們都說“那裏是某某酒鬼橫死的地方”,大家需要小心提防。
喝酒的人,死後體內也是遍滿酸氣,五髒六腑腐爛不堪,甚至擡屍體的人都覺得很髒,感到厭惡。就算是一個人格不錯的人,一旦喝醉了酒,性格就會頓然改變,有的落到口裏,
把秘密的話也講給敵人,不顧廉恥信口開河,無聊的廢話堆積如山;有的落在心髒上,無緣無故發起怒來,瘋癫昏倒,連哭帶說,攪得四鄰不安,甚至刀砍父母和知心朋友的事也
毫無疑問會做得出來;有的落在手腳上,即便是肮髒的糞坑也會進去奔跑,擁有貴重的物品也會砸得粉碎。依靠這種外緣,縱然以前是心無芥蒂的摯交,也會突然間大打出手。如
果是懷有舊仇的人,就會勾起前嫌,重者殺人,輕者也會引起大的糾葛。毫不相關的人也會無端發生爭鬥,打起官司。一次酒醉,會使人一生留下許多不快的事情,而且依靠惡友
,參與無有意義的活動。
作爲僧人,喝了酒,會被天等一切世人恥笑,天神們不再相助爲伴、保佑庇護,結果不具備加持和能力,所有的人都會藐視他,以至于化不到緣,得不到利養。
喝酒的人,被擯除高尚者之列,很少有人信賴他。
總而言之,無有一人贊歎說“喝酒好”。從世法方面,批評指責喝酒的人多之又多。喝酒的人臭名遠揚,智慧也隨之減退。被酒麻醉的人心思迷亂,盡管自認爲沒有毛病,可是在
別人看來,他心裏的念頭都是胡思亂想,說起話來讷讷不清。即使是一位精通五明的智者,也不再能夠勝任講辯著。即便是有才識的人,喝酒之後,在商議伏怨護親、經商務農的
事上也會屢犯錯誤。當酒醒之時,對自己的所言所行忘得一幹二淨,前所未有的財物受用要重新獲得的才智和權勢蕩然無存,以前所擁有的一切很快就會耗盡,多數人都淪落到餓
死的地步。
本來是一件絕不能泄露的秘密事,喝醉酒的人也會無裏無外一股腦地張揚出去。如果是一個具誓言者,那麼他喝了酒就會破誓言。如果是普通的人喝了酒,連敵人也會掌握他的所
有底細,甚至身體私處也不知隱藏地顯示出來。就算是以前不說妄言的人,酒醉之後也不由自主地謊話連篇,所有行善的事業變成了惡業,諸如此類。喝酒之人,常常把各自的事
務遲遲拖延擱置下來,思想和行爲全然改變,以往的事不成功,以後的事不究竟。
縱然是威風凜凜、神采奕奕的人,也會因爲喝酒而黯然失色,變得像流浪十字街頭的乞丐。腳撐不起身體,手連碗都拿不起來,變得像軟弱無力的小孩,致使仇敵有機可乘,非人
奪取他的光澤,成了少女取笑的對象,對父母及所有應供福田也生起邪見和輕侮之心,擾亂他們的心,導致累世的善根毀于一旦。原本明明知道對王臣等有權有勢的人大爲不敬會
遭受懲罰,平時連斜視這些達官顯貴都不敢的人,一旦喝了酒,也不知害怕妄加淩辱他們,結果招致財産空空、危及生身性命的懲處。
身爲出家人,一旦喝了酒,就完全違越了佛製罪,不顧正法、不隨聖僧,無視戒律斷然舍棄,不恭敬叁寶及學處。喝酒是一切墮罪的根本,它會導致破戒,積下滔天罪惡,不該看
的去看、不該說的亂說等等,不知守護根門。
凡是正常的人都不願意到醉酒人的跟前,甚至連一句問候的話也不想說。
即使以前是一個謹慎的人,喝了酒也會變得放蕩不羁,厚顔無恥,直接間接追求女人等性交的對境。如果是出家人,顯然失毀戒律,如若是個在家人,那就失去了羞慚之心。
對于經常喝酒的人,不用說是諸位傑出的智士,甚至自己的親戚朋友們,不管怎樣都把他看成全無用途、具有過患的人,想方設法遠離,到最後只剩他孤單單一人,或者只能和自
己類同的狐朋狗友同流合汙,在人生裏飽受苦楚。
喝酒的人,不管到上上下下誰的面前,都令人不舒心,受到沒完沒了的指責。最終,與人格格不入,被趕出人群,心隨著迷亂所轉,一反常態。如果是出家人喝酒,顯然破了四根
本戒。即便是在家人,也成爲爭鬥、打殺、盜竊、搶劫等重重禍害的根源,使人身不由己地造各種非法不善業道。盡管說了這麼多喝酒的弊端,可是喝酒的人非但絲毫不懂,還對
佛陀與佛法生起邪見,執過爲功,把凶兆當光榮,而視喝酒爲本領等等,舍棄妙法,將非法當作正法,完全失掉了觀待自己和他人的慚愧,喝酒的修行人,就算破戒破誓言也沒有
後悔心,反而極度傲慢。喝酒的世間人,對情長意久、海誓山盟滿不在乎,今天的敵人會成爲他明天的摯友,今天的密友明天會變成他深仇大恨的敵人,是無視今生後世任何因果
的無愧者,成了令人發嘔的對象。就算是與殺自己的仇敵共住,也會對他推心置腹,而在幫助自己的有智之士們面前,非但沒有表示出請教之意,甚至對他們的指教也全然不聽,
最終只會使自己在今生來世遭殃。
喝酒的人,就像瘋子一樣,即便赤身裸體,也不知羞澀。就算他喋喋不休地說東道西,也沒有一人願意聽。
喝酒的人,內心不知取舍,行動上任意妄爲,對于當下水火猛獸等有死亡危險的地方也不知戒備,上吐下瀉,仰面朝天躺在衆人往來的十字路口,好似屍體一般沒有知覺。今天要
辦的事,逐漸延遲到明天後天……
喝酒的人,聞思修行爲例佛法世法的一切事情一拖再拖,身口意叁門完全處在放逸的狀態,與佛陀無垢經續相違逆,不僅自己背離解脫道,還殃及所有結緣者今生後世。這樣的人
死後馬上就會墮落到惡趣,飽嘗無量無數的痛苦,一旦轉生爲人,也只會投生成瘋子、喪失正念的人。
《本生傳》中也說喝酒之人在即生中會招致十一種災難:
第一、喝酒的人,由于身體失去知覺,隨隨便便邁步,也會漂泊到陌生的地方,由于神志不清,不管是可用不可用的飲食,一概不假思索食用。
第二、喝酒的人,自心沒有自在,智慧減退,笨得像畜生一樣,連仇人都會譏諷他。失壞一切吉祥,卻無所顧慮,身體醜態百出,嘴裏信口開河。
第叁、喝酒的人,全無慚愧,縱然赤裸裸地跑到城裏,也無所顧忌,不知羞恥任意妄爲。
第四、喝酒的人,就像狗一樣被嘔吐物染得一塌糊塗,躺在十字路口,就是狗來舔他的嘴也不知防備。
第五、喝酒的人,對父親母親,也是惡口謾罵,進行毆打,對給自己酒等物品的主人,也恨之入骨。
第六、喝酒的人,和格外親密的人,也會發生沖突,…
《飲酒之過失》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