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谙悉巨細,依照法律遵照因果,合理輔助君主,切實調整,不能心存自私,而是真正從愛護他們的善心出發。若是寺院的大管家,理當具足無上大悲心,爲無邊無際的衆生究竟獲得解脫而發心,精通戒律的開遮持犯,如法取舍,凡處理大小事皆是平等地善護每個衆生,引導他們舉止動念皆以叁善攝持,時時刻刻,積資累福。這才是住持的得力助弼。
知慚有愧種姓高,舉止文雅行善法,
合意行爲優良者,理應迎娶作王妃。
如果是知慚有愧、種姓高貴、舉止有節、溫文爾雅、好行善法、稱心如意、品行優良的淑女,理應迎娶她作爲國王的王妃。
衆人之上的國王,他的王妃所具足的品行一定要與其相稱,不能是普通的俗女。佛在經中講過,普通的女人有很多過失和不共的煩惱,故王妃應有許多俗人所不具備的賢善品行。如凡所作爲依于世出世之二規等有慚愧心,同時,出生于名門大家,家教好,有修養,或者祖祖代代都是帝王之族,“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來會打洞”,出汙泥而不染的只是少數,一般人的賢劣與其種姓大多數是休戚相關的。高貴種姓者,言辭有理,舉止不凡,溫順賢良,氣質高雅,心地善良,能安分守己、恪守婦道、忠于國王,不以私欲要挾國王行持惡業,善待君臣平民,這樣的高貴女子,可以迎娶作爲王妃。
依教奉行品行好,尊敬君主閑言少,
語言真實諸士夫,當作身邊之侍者。
君主的言教能依之奉行,品行賢善,尊敬君主,閑言碎語很少,說話真實,這樣的人可以勝任君主身邊的侍者。
君主身邊的侍者,對上師的任何教言都能依教奉行,唯命是從,在執行的時候,也是不違師言,毫無怨言。平時對外面的人從不多嘴多舌,也不恃仗有上師做靠山而自居,不會把上師不拘小節的生活細節,拿出來炫耀作談資。對上師是真心實意,言語真實可靠,自己的起心動念,老老實實地禀白上師,他人的好壞,凡上師問及的,都會原原本本、一五一十地陳白,從不添加個人的看法,以袒護或偏見的語氣來面答上師所問。這樣,上師抉擇的會比較切實,別人也不會生邪見。否則,若是對上師的教言不理不睬,品行惡劣,上不敬師長下不順道友,又有一張烏鴉嘴,有事無事是關不住绮語的大門,十句中有九句是無稽之談,這樣即使一時的因緣爲上師身邊侍者,但對自他也不會有太大的利益,甚至會造一些嚴重的惡業。所以,對君主盡力效勞的侍者們,應勵力使自己具備這些優良的條件,才會對君主和自己都有利。
知曉文法諸論典,了達詩韻等學問,
極爲擅長書法者,此人適合做秘書。
若人廣知博曉藏漢等文法及出世之種種論典,對詩學等多方面的學問有一定的造詣,又極爲擅長書法,這樣的人比較適合作君主的秘書。
作爲泱泱大國的君主,他的秘書應是博學多才,于世法出世法均有一定的了知通曉。如君主要主持召開全國重大會議,發表講活,講稿首先由秘書執筆,在這個過程中,會涉及到政治、經濟、文化、宗教、民族、軍事及外交等方方面面的國事,內容既要普及面大又要有重點,行文要流暢,語言要有力度,善用多種表達方式。尤其是像藏文中的《叁十頌》、《自性論》等中的文法口訣要谙熟,也要掌握其他民族的語言特點要訣,這樣無論是有關哪一個民族的習俗,講出來既切實又中聽。特別是詩學運用講演中,人們都會樂聞的。再者,每個民族又有其各自的文字,都有各自的字體和寫法,秘書對此要悉知能鑒別,並且自己有一手相當好的字體,因爲字是知識的門面,若書不成體,他人也會妄斷高低的。若這些基本條件都具足,肯定能勝任秘書之職。
如理布施不吝啬,不令財物空損耗,
審時度勢具智慧,應作掌管財物者。
若人能如理布施,無有吝啬心,也從不令財物白白損耗浪費,具有智慧,能審時度勢,理應掌管財物。
在如理如法供養布施時,不能夾雜著吝啬的心念,這樣容易毀壞自己供施的善根。平時,對上師叁寶的財物猶如護眼一樣,經常清點物品,不致于物品過期故舊、腐爛不能用而浪費;也不能隨隨便便互用、挪用、借用。應觀察時機,估量形勢,不能太死板,只在規定的幾天內供施,在遇到殊勝的供養對境,或是非常喜悅的大法會等,也應酌情安排,這要具足一定的智慧。無有取舍,任意浪費,會有很大過失的,如《二規教言論》中雲:“雖無舍財布施心,不擅掌管自財食,非空似空禁行者,此乃放逸之過失。”
在沒有達到一定境界之前,對財食無所謂不在乎,一點也不珍惜別人的勞動力,這是沒有慈悲心的體現。因此對個人和叁寶的財物,賬目清楚,實物對賬,不能糊裏糊塗,必須具有智慧。同樣,財政部部長們對整個國家的財物,合理分配,切實應需,不能讓民衆餓肚皮卻去興建五星級的賓館或歌舞廳,而空耗民脂民膏,要有善良的心和一定智慧,才能充任財物管理長官。
精通法律不偏袒,公正不阿慎審察,
注重因果取舍理,此人適宜作法官。
若人精通法律,沒有偏袒心,公平正直,不捧上壓下,對事之大小都是謹慎審察,注重因果,合理取舍,則適合作法官。
每個國家都有憲法、刑法、民法、宗教法等各種法律,法官一定要精通這些,准確地掌握處治的界限。依法執行時,受人賄賂不能偏袒某一方,也不能存有私心,像現在的某些法官,自己的兒子殺了人,搶了錢財,通過關系後門,象征性地關了五天,就釋放出獄;一個平民的兒子偷了叁百元錢,卻判了五年。這樣于法律、于因果都是無法交代的,法官在檢查案件的整個過程中,不能馬虎,應據實詳審細察,依法律合理懲處。尤其是寺院的法官即大管家們,處理任何事情都應陳白大衆,以戒律爲准繩取舍就會無誤,不能因與某人關系不好,便大顯憤怒橫加指責,也不能因與某人關系密切,便遷就包容,一帶而過,應該給予應有的處分,這樣才能堪任法官和管家。
意志堅強具魄力,了知伏敵之技巧,
心情穩固無變化,適任軍隊之首領。
爲人意志堅強,具有魄力,了知摧伏敵人的技巧,心性穩固,不會輕易變化,這樣的人適合充任軍隊的首領。
一個國家必須有保衛國家的軍隊,以便抵抗外來的侵略,保護國內臣民的安全,那麼這個軍隊的首領必須意志堅強,英勇果斷。若是非常脆弱,遇到緊急軍情,優柔寡斷,會延誤軍中要事,與國家存亡息息相關。同時首領要有魄力,能威懾全軍上下,軍令一出如山倒之勢威不可擋。並善于指揮調兵,能做到軍家所提倡的“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對敵方了然于心,以我之長攻其之短,若是胸無成竹,冒然碰運氣,那是很難取勝的。同時,首領要心情穩固,不能對國不忠,叛變敵方。具足這些條件者可以勝任首領之職。
同樣,寺院的門衛,保衛僧團叁寶財産的首領,對付那些居心不良的強盜,不能看到對方拿刀子就嚇倒了,也不能強拼死鬥,要善巧收拾他們。同時,不能因貪財而轉爲與他們同流合汙,這是不行的。所以對一個國家來說,軍隊的首領要具足以上的法相,類似門衛、保衛寺院財産者也應如是。
智慧廣大心善良,運氣亨通福德廣,
本尊護法加持者,適爲協商之友伴。
若人具有廣大的智慧,心地善良,鴻運亨通,福德深廣,本尊親攝,護法加持,就適合作爲與自己協商諸事的友伴。
一國之內,肯定會有許多大事要抉擇,此時國王須跟有智慧的人協商,不管是哪一方面的問題只要與諸智者商量,都會迎刃而解。這些智者要有一顆善良心,否則就會如世間名人所言:“不具善良的智者,是高級破壞分子。”若是心懷叵測者,以某種手腕獲得國王信任後,他會趁機作難,危及國政。再者如雲:“具有福德者,成就諸所願。”協商者一生中做事都極順利,凡有所欲皆會萬緣齊備,一蹴而就,具有很大福德。並經常祈禱本尊護法,得到聖尊的加持,藉此佛力,辦事時一帆風順不費吹灰之力。這樣的人作自己的友伴,常常互相商談抉擇要事自然會圓滿成辦。
具戒多聞瑜伽士,專心致志行佛法,
從不參與政治事,此士理當爲國師。
具足清淨戒律、廣聞博學、具證之瑜伽士,一心一意行持佛法,從不參與政治國事,這樣的正士應當選舉爲國師。
國師是指在佛法方面堪爲一國之君的導師,他必須具足高尚的人格,以及戒定慧叁學功德。若不本分,國王的什麼事他都幹涉,像個多事佬,那是很不受人歡迎的;若很本分,言行有分寸,只管份內之事,與國王相安共處,王臣眷民都會恭之若佛。國師只要自己一心一意行持佛法,幫助國王有關佛法方面作出抉擇就足矣。如不丹國師頂果欽哲仁波切,成年累月,從早到晚,唯一致心專注于研究佛法,修持善行,弘揚正法,除此之外,對任何國事家事不聞不問,僅僅注重自己的多聞與實證,觀照自心是否與實相法性本智相應。這樣的真實瑜伽士,國王可以封其爲國師,將會對王臣民衆現世來世都有利。
精通曆算天文學,醫術精湛名醫等,
通達一切論典者,時常安置皇宮中。
君主的宮中應時常安置各種賢能之人,如精通曆算天文者,醫術精湛高明的名醫,通達一切論典的智者等。
精勤于朝政的國王,不能杜絕別人接近自己,像閉關一樣,身邊應配備方方面面的常隨智者。如國王總統應邀出訪他國時,必須有天文學家挑選吉日良辰,因爲古來事業的成功多與“天時地利人和”有極密切的關系,天時也是因緣的妙用之一。同時,國王身邊必須有醫術精良的名醫擔任禦醫,君王安住宮中或出巡某地都應常帶在身邊,否則國王的龍體若是欠安,大家僅是面面相對束手無策,會贻誤大事的。再者,因國王所轄之疆域遼闊,民族繁多,什麼樣的問題都會出現,尤其是這個業感的所依世界無奇不有,若僅依世間智慧不一定能圓滿解決。所以,若是國王自己不精通論典,則必須要有精通顯密世出世論典的大師,方能有利于統治多民族的國家。
同樣,由以往及如今的道場可推知,都有精通天文曆算、醫術高明的長老,對顯密的一切論續都谙悉具證,弘法…
《君規教言論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