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俱舍問答▪P38

  ..續本文上一頁後是集谛,再後是滅谛,最後是道谛。故以此次第而說。見道時以如是次第現證,是因爲在資糧加行道時也是以如是次第觀修。就如同先知道病患,再查知病因,爲了滅除病苦而以吃藥等作治療。

  576、 以何方法建立諸行皆苦的道理?

  答:一切有漏諸行可分叁種,苦樂舍。與此叁受相應的心心所,不相應的增上緣及所緣緣,皆是叁受的所依與助伴,即這些是引發受生起,或與受俱時存在的,所以它們隨著受而被分類。然而說叁者,即一切有漏諸行皆是苦的本性,是因爲,苦受的本體是苦苦,如經言:諸苦受生時苦,住時苦,故名爲苦。樂受的本體是變苦,如經言:諸樂受生時樂,住時樂,壞時苦。舍受的本體是行苦,實際上行苦是遍于一切有漏諸行的,如經言:若非常即是苦。

  經部說:樂無實體,唯是苦苦性,只不過是苦輕了而覺得有樂受。如用一個肩膀挑擔子,累了換個肩膀則有樂受,實際上非是樂受只不過是苦輕了而已。

  有部:樂有實體,若樂無實體,那麼苦也無從安立。觀樂爲苦,是從其變苦及行苦的角度來安立的。

  此處有部觀點合理。總而言之,苦受是以其苦苦性安立;樂受是以變苦性、行苦性而安立爲苦;舍受以行苦性而安立爲苦。實際上一切諸行皆可以非常性即行苦性而安立爲苦,故說諸行皆苦。

  577、 以比喻說明小乘所承許的勝義谛和世俗谛。以教證宣說通達二谛的重要性。

  答:通達二谛的重要性:

  二谛即勝義谛與世俗谛。二谛在小乘、大乘之唯識中觀及無上密法,都有不同的認識方法。若不能分清楚勝義谛、世俗谛之差別,則很難通達佛法的奧妙與深義。《中論·四谛品》中說:“若人不能知,分別于二谛,則于深佛法,不知真實義。”就是說任何一個修行人若不能了知勝義谛和世俗谛,那麼甚深佛法的奧義根本不可能通達的。無垢光尊者的《大圓滿心性休息大車疏》發菩提心品中講智慧度時也以密宗的方式分析了二谛。佛陀說法,有些是針對勝義谛而說,有些是針對世俗谛而說,若不能通達是針對何種情況而說,則即成爲修學佛法之最大障礙。

  小乘有部所承許的勝義谛和世俗谛:

  世俗谛:如果對何法摧毀成部分或以智慧分別對何法加以破析後,那麼執著它的心就不能再趨入,諸如瓶子與水,即是世俗谛中具有的法。(即瓶子被打破成片,則不會再執片爲瓶子,把水分析成色香味觸,則不會執色香味觸爲水。)

  勝義谛:勝義谛中具有的法是指世俗谛以外的法。也就是若被摧毀或被智慧破析則執著彼之心不會再趨入的法之外存在的法是勝義谛。例如色的極微塵與無爲法。(勝義谛之法實有,然其不能再被摧毀與破析,即執著其心不變常有而不會因被摧毀與破析而不再如是執著,如極微恒時被執著爲極微。)

  578、 通過什麼樣的道次第或方便方法而現前真谛?

  答:應通過守戒、聞思修之次第而現前真谛。

  守戒:不散亂之因,守護七種別解脫戒中的任意一戒;

  聽聞:不愚昧之因,聽聞符合現見真谛的法生起聞所生慧;

  思維:抉擇之因,思所生慧;

  修行:遠離煩惱之因,極爲精進修行,從而現見真谛。

  579、 聞思修智慧的本體是什麼?對此有部與世親論師有什麼不同觀點?

  答:有部:叁慧之本體:

  聞所生慧:只是趨入名稱的有境;

  思所生慧:名、義二者的有境,即時而趨入文字引出意義,時而趨入意義引出文字;

  修所生慧:不觀待文字而趨入意義,即唯一是意義的有境。

  世親論師:聞所生慧:以可信的教量所生的智慧;

  思所生慧:以理觀察所生的智慧;

  修所生慧:以等持所生的智慧。

  580、 依靠什麼方法才能圓滿修行?爲什麼叫知足少欲?

  答:補特伽羅依身心二遠離而圓滿修行,即身體遠離愦鬧、內心遠離妄念。

  知足少欲是不知足、大貪欲之對治。

  不知足:對本已獲得的法衣等,一再貪愛即是不知足;

  大貪欲:貪圖謀求未得的(法衣等資具)爲具大貪欲。

  (知足少欲屬叁界、無漏,其所對治的不知足、大貪欲唯是欲界所系,知足少欲體是無貪,所對治的二種是欲貪爲性。)

  581、 什麼是四聖種?根據自己的理解宣說四聖種所說明的問題和必要性。

  答:四聖種是:

  (1)以菲薄法衣爲滿足;(2)以粗粝齋食爲滿足;

  (3)以簡陋床榻爲滿足;(4)喜歡聞思修行。

  四聖種說明的問題:

  前叁聖種:宣說修行解脫的威儀之理(即知足少欲即威儀);

  第四聖種:說明了聖種之事業。

  以知足少欲爲威儀,再加上聞思修行將迅速獲得解脫。

  宣說四聖種的必要性:對治貪愛身體之我執、我所執。

  宣說前叁種:爲了暫時息滅貪求我所執的法衣等物之欲望;

  宣說最後一種:爲了將貪愛我之身體的我執斬草除根。

  具有叁種貪愛者,在《寶性論》中說是爲邪愛者。《經莊嚴論》中說,具此叁種貪愛者是沒有佛性者,即不具成佛種性者,雖然說根本不具佛性者是沒有的,但是具此貪愛者卻是暫時遠離了佛道。密宗雖然是將貪欲直接轉爲道用,但亦須具足如是聖者種性的基礎,否則密宗之修行更是不會成功的。《寶積經》中對四聖種之每一種性都有廣說。所以說作爲修行之人,具此四聖種是至關重要的。

  582、 依照《俱舍論》第六品的道次第和在發菩提心的情況下寫出“我的理想”的作文。

  答:所謂理想,就是如理之想,若不如理,則是幻想。對于將來作一種合理的想象,便是理想。唯有修學佛法者,才是最如理的,因爲最究竟的因果緣起的道理只有佛法中才有。也曾尋覓過許多的道路,並認爲其最終的結果是具有價值並值得追求的。然而直到遇到了佛法以後,才真正覺得整個身心有了究竟的依處。成佛就是我最終的理想,通向佛果的道路是漫長的,只有利他是這條道路上最紮實的腳印。把因作好了,果必定會現前的。所以利他就是我今生乃至生生世世的理想。

  佛陀是究竟無我而利他的。若以一個大大的我來修持善法,所成就的就只能是一個更大的我;而只有以利他菩提心攝持的法,才是成佛的資糧。作爲出家人,若能爲別人宣說佛法,則是積累資糧中最殊勝的方便。當然,古大德曾說過要成就以後才能說法,然而在這個末法時代,衆生無不陷入在迷茫與痛苦之中。有時候我想,即使自己滿身心都是煩惱,但是假若有一個人他想知道生命中爲什麼這麼多痛苦,那麼我願意把從上師那兒聽來的法講給他聽,給他以引導;假若規模更大一點兒,如果有十幾個人想聽聞佛法,那我要好好地准備,來爲他們種下殊勝的善根。我希望以這樣的方式來積累資糧。經中說:于一人面前說一句偈子,即使別人只是聽到但未聽懂,其功德也極廣大,若有人以叁千大千世界的所有珍寶供養如來,其功德也無法與前面說一偈之功德相比。《俱舍論》中說:“法師是世間大善友;能爲被無明遮障眼目者施設慧眼;能夠開示世間何者爲安樂,何者爲危難之事;能夠令有情生起無漏法身;要而言之,善說法者甚至能做佛陀所做的事業。”所以將來,不論在哪裏,假若有這樣的因緣,並且別人也需要,我便願意爲他們講說佛法,爲一個人也說,爲兩個人也說,如果可以的話,我把這些都叫做是自己的事業。

  有時候我想,這麼多法,怎麼搞得懂,說些什麼給別人聽呢?是不是會不好意思呢?後來一位道友鼓勵了我,他說他以前從不敢對著很多人說話,但他喜歡製作飛機模型,而且非常喜歡,有一次,一位校長請他爲那個學校的所有學生講一堂課,他講得棒極了,因爲他實在是想講。還有一個道友對我說,他說:“菩提心太好了!我發願將來只弘揚《入菩薩行》,就把這部法講好就行了。”他們的話打動了我,我想,如果我把放生或某一個道理研究得好一點兒,到了不說給別人聽就難受的程度,那麼總可以去利益一些人吧。頌雲:“諸法即緣故,住于欲樂上。”一切都是有爲法,由心而爲故。所以,我每天都發願祈禱成就一顆堅固的利他之心,成爲一個真正的法器。

  作爲一個出家人,守持清淨戒律並聞思修行是必需的。面對深重的、反複的煩惱,我每日焚香祈禱上師的加被,令自己今生乃至生生世世守持清淨戒律,做一名合格的出家人。好好地聞思修行,爲了將來哪怕只爲別人說一句法,現在也要學好。有了理想的生活,其實是很簡單、很踏實的,我沒有其他的什麼事情可做。我沒有智慧,也沒有功德,但是我可以慢慢地學,慢慢地修。以前在學習一點兒英語的時候,我給自己起了一個名字叫“錘子”。因爲當時看了這樣一段話,它說:“即使一個再愚笨的人,如果他可以像一個錘子一樣,每天在同一個方向上連續不斷地敲打,那麼他終究會成功的。”

  就讓我做一把錘子吧,去打造這顆利他的心,過去、現在、未來都是這樣,每天只做同樣的事情,永遠也不變動。從不去想以錘子可以彈奏出生命絢麗的樂章,唯願以自己默默地敲打,消除一切衆生的痛苦和悲傷。

  583、 爲什麼需要修不淨觀與呼吸觀?

  答:趨入修行須先調伏自心,以不淨觀與隨念呼吸法可調伏內心。以修不淨觀可對治強烈貪欲;以修呼吸法可對治強烈分別念。

  584、 怎樣以九種想來對治四種貪欲?

  答:四種貪:(1)形色貪;(2)顯色貪;

  (3)所觸貪;(4)利養恭敬貪。

  對治形色貪:浮腫想、啖食想;

  對治顯色貪:紅腫想、青腫想、黑腫想;

  對治所觸貪:蟲啖想、焚焦想;

  對治利養恭敬:不動想、離散想。

  585、 《俱舍論》中怎樣修不淨觀?如今南傳佛教是怎樣觀修的?

  答:《俱舍論》中的不淨觀修法:

  以九想對治四種貪:

  對治形色貪:浮腫想、啖食想;

  對治顯色貪:紅腫想、青腫想、黑腫想;

  對治所觸貪:蟲啖想、焚焦想;

  對治利養恭敬:不動想、離散想。

  以骨鎖想對治一切貪:在修骨鎖想時,首先對于自身的額頭等任意部位,依靠信解力而觀想:出現傷口、腐壞潰爛,最後成爲骨頭,逐漸蔓延全身。再觀想從自己的住室至…

《俱舍問答》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遣疑明炬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