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開啓修心門扉講記 下冊▪P17

  ..續本文上一頁棄,不要以分別念作爲主導自己者,隨波逐流是不合理的。

  這裏的很多修行人真的很不錯,不知道一生能不能圓滿究竟,如果能究竟就沒有白活一趟。我們來到這個世間一定要知道釋迦牟尼佛到底給我們開示了什麼樣的真理,這樣的真理才真正是妙藥,一定會治愈我們每一個衆生心裏的煩惱疾病。

  夏沃瓦格西的一席話可謂字字千金:“如果上午沒有呆在床榻之上(厲行對治),下午內心就會被狡詐之念所占據。

  夏沃瓦格西的話很重要,噶當派大德特別重視:比如說上午沒有呆在床上,東奔西跑,或者出門坐車前往東方或者西方,他的心肯定已被狡詐之念所占據。

  因此,所有的青年人在身心強壯有力、朝氣蓬勃的時候,對治的力量也堅不可摧,此時若與煩惱交戰,必將立于不敗之地。

  所以我們學佛應該在自己很年輕、尚未衰老的時候,朝氣蓬勃或者強壯有力的時候還是很好,當時你的智慧很不錯,你有判斷能力、思維能力、思考能力,如果你真是到了老態龍鍾的時候去學,就會迷迷糊糊。

  我們這裏的有些人也是這樣說:“我現在太老了,一定要讓我參加聞思班。”聞思班可能不如念佛號好,現在你的智力已經衰退,可能要想背誦真的有點困難。如果年輕時與煩惱交戰,便可立于不敗之地。

  (若此時不行對治,)等到胸膛已經布滿皺紋的垂暮之年,應當虛弱衰老的煩惱仍生機勃勃,不應衰老的對治反而老態龍鍾、力不從心。

  等到垂暮之年,煩惱卻還是朝氣蓬勃,該老的煩惱沒有老,不管是貪心、嗔心都跟年輕人沒有差別,但是不該老的對治,比如說無我的智慧、出離心、菩提心、不淨觀反而老了,什麼都觀不了,一觀想對治就迷迷糊糊,老年人有這種過失。

  所以老年實修的人一定要注意,講法的時候也聽不到什麼,說各種壞話、互相吵架的時候你還是很厲害,罵人時候的聲音特別高,背誦的時候什麼都不行了,念阿彌陀佛的名號也念不准。有時候該批評老年人,讓他好好穿衣服,說了叁遍、五遍、六遍還是糊裏糊塗的。

  就會做出各種有失妥當的言行舉止,給他人留下的都是極壞的印象。”

  做出不妥當的言行舉止,在人們面前留下了極壞的印象,老年人不要講是非,你們老年人沒有什麼事就把是非傳來傳去,背誦肯定你們沒有能力,但是你還是好好地坐在家裏念阿彌陀佛,出門時看年輕人的裙子、披單是怎麼用的,你也應該這樣。我在路上碰到他們的時候都跟一些老年人(男衆中有,女衆當中也有,)說過,你看你像什麼呀!說了叁四次還不行,應該老的沒有老,不該老的可能老了,所以還是注意。

  在這裏跟老菩薩說一些老大德們的教言。

  世尊雲:“忍者有叁:安受苦忍、耐怨害忍以及谛察法忍。”在其他的經典論著中,宣講安忍的篇幅,也可謂卷帙浩繁。

  講到這裏吧。

  

  

  

  

  

  2004年2月15日 第35節課

  (外出四天後)

  第十四個問題——修習苦爲助伴,也就是痛苦轉爲修行的助伴。說是這樣說,但實際上遇到痛苦的時候,很多人不但不能將痛苦轉爲道用,而且還成爲修行的違緣,作爲初學者,這種現象是很正常的。

  很多人認爲所謂的修行就是修一個本尊,修一個法就馬上成就,馬上出現什麼驗相,但這非常罕見。對一般的人,尤其是沒有打好基礎的人是根本不可能的,但爲什麼藏傳佛教中提到修瑪哈嘎拉,修某某本尊,六個月就立即成就,這是什麼原因呢?一方面是對上等根基者來講的,一方面是打好修行基礎的情況來講的。所以首先應修煉自心。

  前輩的上師們都勇于承受叁安忍等的磨難,或者將苦難看作是促進修行的助緣而進行實修,並與前面所講的“四依”等“十大至寶”結合起來進行修持。

  前輩的高僧大德們都能勇敢地面對以上所講的這叁個安忍,真正能實修。遇到怨敵他們也能安忍,遇到比如大圓滿的見解、中觀的甚深法要的時候,他還是能堪忍。遇到生活上的苦難或者疾病的纏擾等等,他也能安忍,是安受苦忍。所以所有的高僧大德們不像我們一樣,他們對這叁大安忍確實是能勇敢地面對,或者說上面所說的苦難全部是他們修行的助緣。

  很多人修行的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爲什麼這樣講?我們修安忍就是爲了自己的解脫,很多修行的所作所爲全部是以“我”爲中心。從小乘出離心的角度來講應該是有我, “我”從叁界輪回中要獲得解脫,所以我爲中心。從大乘的角度來講我不存在,因爲菩提心就是爲了利他而修,從無二智慧方面也根本不存在我。從這兩個角度來修。我們口口聲聲說我是大乘修行人,但實際上整天都以我爲核心,所有的修法中以我爲中心而修都算不上菩提心,所有的修法中以我爲存在而修,不叫無二的空性智慧。這是個問題,大家還是要想一想。

  所以我們在聞思修行的過程中希望大家不管做什麼樣的事情,心裏面應試著慢慢串習,如果能慢慢串習,五六年、七八年以後,雖然不敢說所有的我執和所有自私自利的心全部斷除,但是跟以前的心態比較起來還是有很大的差別。前輩的高僧大德或者坦然面對而修安忍,或者把所有的苦難看作是修行的助緣來實修。

  我們講“看破今生”的時候已經講過四依、叁金剛和叁類這十大至寶,所以應與四依等十大至寶結合起來進行修持,前輩高僧大德們全部是依靠四依等,希望大家不但是口頭上說,真正在實際行動中實行。我們前面所講的不緩金剛先行、不恥金剛後衛、智慧金剛助伴等等的修法隨時隨地都非常需要。如果沒有叁金剛,恐怕我們的修行很容易被其他摧毀,如果我們具足了這叁大金剛,不管是遇到什麼樣的磨難、違緣都無有障礙,因此應該與四依等十大至寶結合起來進行修持。

  谛察法忍與所謂“智慧金剛助伴”,說的都是同一含義,我們應當對其進行觀察抉擇,並以觀修的方式來修心。

  谛察法忍實際上是遇到什麼樣的甚深法都能接受,不像現在所謂的大法師,看見密宗的大空性時,“噢,不不不,這個不能修,不能修。”看見大圓滿法的時候,“噢,不能修,不能修。”他就忍受不了,頭都馬上要裂開了,有這麼害怕。真正聞思比較廣大的人,對顯宗、密宗、小乘、大乘所有的法全部能接受,這叫做谛察法忍。谛察法忍和智慧金剛助伴相結合,自己有了真正的智慧,無論面對世間法還是面對出世間法都容易解決,如果沒有智慧,遇到小小違緣,我們就可能倒地,一直擡不起頭來。

  首先用智慧來觀察、抉擇,抉擇過後,不僅在口頭上,而是實際修持中實踐。

  《開啓修心門扉》的文字大家都明白,這裏的有些小孩子,整天打瞌睡的有沒有?除了這幾個以外,文字上都清楚,但重要的是我們實際能不能修持,再過叁年的時候能不能經常用《開啓修心門扉》的每一句衡量自己、要求自己、恒時觀想,如果沒有這樣,今年講完了以後明年就舍棄了,再過十幾年也從來沒有看的話,雖然傳承有一點點加持,除此以外不一定對你的相續有大的幫助和利益。

  雲龍瓦格西閉關時,一位信士拉著他的衣服,急不可耐地祈求尊者賜予一段言教,尊者語重心長地說:“你年紀輕輕就出家,應該專注地修持一門臨死不後悔的法。

  雲龍瓦格西對這位信士說:你是年輕出家,年輕人的心不定,你要專注一個真正能看破今世的法,不然沒有出家幾天就帶一個大活佛到漢地去化緣,也許化到一點,但這是不是真正的佛法很難說。也許你當一個大法師,但實際上你是年輕出家,煩惱還很熾盛,佛教的基本方向可能還沒有搞懂,因此你應好好修持臨死不後悔的法。

  吃糌粑維持生存,披破衣抵擋風寒,與鄉鄰素不相識,持低劣之位,著褴褛衣衫。

  臨死不後悔的法是什麼呢?

  吃糌粑維生,披破破爛爛的衣服抵寒。

  我們這裏的人有些也這樣的,沒有了生活費吃糌粑就可以,吃糌粑也不是那麼容易,其實吃糌粑可能比買菜還貴,有些人是這樣講的,以前藏地有糌粑的人是最富裕的人了。

  吃糌粑很方便,應該吃的不講究、穿的也不講究。現在很多人對衣服特別執著,對食物要求很高,這樣一來所有的時間全部耗費進去了。在寂靜山要求太高不現實,每天不吃東西是不行的,但是我們這裏有些新來的人把在城市中的習氣帶進來,我觀察過很多新來的人,他每天的午飯起碼叁四個小時之前就開始考慮,但一會兒吃完了就無所事事了,不如還是吃得簡單一點。

  遠離故鄉,像服用甘飲一樣地聆聽善知識的教誨,即使此生遭受閑言碎語式的譏毀詈罵,即使林木斷塌、山洪暴發也無動于衷,只有這樣精勤修持,才能(在臨死之時)不會後悔。”

  聆聽善知識的教言非常重要,一定要認真地去聽。

  別人用什麼樣的閑言碎語來毀謗你,說:“這個人沒有人情,沒有感情,對家庭不負責任……”怎麼樣說都無關緊要。

  而且你所在地方的山上的林木全部都倒塌,山洪暴發,你還是如如不動地坐在家裏面。有些人不是這樣的,外面有一個人的叫聲就馬上出去看熱鬧。比如說去年我們學院發生火災,幾個商店都著火了,但有些心比較穩定的人看都沒去看,聽說起火了還在安心背書,心應該這樣穩重。

  來到這裏最主要的事情是要修法,真正獲得法要是我們來到這裏最主要的目的。可是我們的有些覺姆和喇嘛來到這裏的目的還沒有搞清楚,當然自己沒有方向。

  法王圓寂以後我就想,這幾年先要明確目的,教學計劃都給你們安排好,你學不學是你自己的事情,如果我們沒有這樣,尤其是在這個非常時期,可能大家的心都亂了,認爲聞思修行的地方都沒有,馬上要跑到別的地方去,當時很多人的心情我們也基本上了解,所以我想我還是把方法給你們定了,很多人的心就安下來了,好好聞思,但是我們聞思的時間比較短,希望在聞思期間不要有很多違緣,更不要自己對自己造違緣。

  山上的林木倒塌也好,洪水暴發也好,對這些都無動于衷、置之不理,好像什麼都沒發生過一樣…

《開啓修心門扉講記 下冊》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淨土教言講記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