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开启修心门扉讲记 下册▪P17

  ..续本文上一页弃,不要以分别念作为主导自己者,随波逐流是不合理的。

  这里的很多修行人真的很不错,不知道一生能不能圆满究竟,如果能究竟就没有白活一趟。我们来到这个世间一定要知道释迦牟尼佛到底给我们开示了什么样的真理,这样的真理才真正是妙药,一定会治愈我们每一个众生心里的烦恼疾病。

  夏沃瓦格西的一席话可谓字字千金:“如果上午没有呆在床榻之上(厉行对治),下午内心就会被狡诈之念所占据。

  夏沃瓦格西的话很重要,噶当派大德特别重视:比如说上午没有呆在床上,东奔西跑,或者出门坐车前往东方或者西方,他的心肯定已被狡诈之念所占据。

  因此,所有的青年人在身心强壮有力、朝气蓬勃的时候,对治的力量也坚不可摧,此时若与烦恼交战,必将立于不败之地。

  所以我们学佛应该在自己很年轻、尚未衰老的时候,朝气蓬勃或者强壮有力的时候还是很好,当时你的智慧很不错,你有判断能力、思维能力、思考能力,如果你真是到了老态龙钟的时候去学,就会迷迷糊糊。

  我们这里的有些人也是这样说:“我现在太老了,一定要让我参加闻思班。”闻思班可能不如念佛号好,现在你的智力已经衰退,可能要想背诵真的有点困难。如果年轻时与烦恼交战,便可立于不败之地。

  (若此时不行对治,)等到胸膛已经布满皱纹的垂暮之年,应当虚弱衰老的烦恼仍生机勃勃,不应衰老的对治反而老态龙钟、力不从心。

  等到垂暮之年,烦恼却还是朝气蓬勃,该老的烦恼没有老,不管是贪心、嗔心都跟年轻人没有差别,但是不该老的对治,比如说无我的智慧、出离心、菩提心、不净观反而老了,什么都观不了,一观想对治就迷迷糊糊,老年人有这种过失。

  所以老年实修的人一定要注意,讲法的时候也听不到什么,说各种坏话、互相吵架的时候你还是很厉害,骂人时候的声音特别高,背诵的时候什么都不行了,念阿弥陀佛的名号也念不准。有时候该批评老年人,让他好好穿衣服,说了三遍、五遍、六遍还是糊里糊涂的。

  就会做出各种有失妥当的言行举止,给他人留下的都是极坏的印象。”

  做出不妥当的言行举止,在人们面前留下了极坏的印象,老年人不要讲是非,你们老年人没有什么事就把是非传来传去,背诵肯定你们没有能力,但是你还是好好地坐在家里念阿弥陀佛,出门时看年轻人的裙子、披单是怎么用的,你也应该这样。我在路上碰到他们的时候都跟一些老年人(男众中有,女众当中也有,)说过,你看你像什么呀!说了三四次还不行,应该老的没有老,不该老的可能老了,所以还是注意。

  在这里跟老菩萨说一些老大德们的教言。

  世尊云:“忍者有三:安受苦忍、耐怨害忍以及谛察法忍。”在其他的经典论著中,宣讲安忍的篇幅,也可谓卷帙浩繁。

  讲到这里吧。

  

  

  

  

  

  2004年2月15日 第35节课

  (外出四天后)

  第十四个问题——修习苦为助伴,也就是痛苦转为修行的助伴。说是这样说,但实际上遇到痛苦的时候,很多人不但不能将痛苦转为道用,而且还成为修行的违缘,作为初学者,这种现象是很正常的。

  很多人认为所谓的修行就是修一个本尊,修一个法就马上成就,马上出现什么验相,但这非常罕见。对一般的人,尤其是没有打好基础的人是根本不可能的,但为什么藏传佛教中提到修玛哈嘎拉,修某某本尊,六个月就立即成就,这是什么原因呢?一方面是对上等根基者来讲的,一方面是打好修行基础的情况来讲的。所以首先应修炼自心。

  前辈的上师们都勇于承受三安忍等的磨难,或者将苦难看作是促进修行的助缘而进行实修,并与前面所讲的“四依”等“十大至宝”结合起来进行修持。

  前辈的高僧大德们都能勇敢地面对以上所讲的这三个安忍,真正能实修。遇到怨敌他们也能安忍,遇到比如大圆满的见解、中观的甚深法要的时候,他还是能堪忍。遇到生活上的苦难或者疾病的缠扰等等,他也能安忍,是安受苦忍。所以所有的高僧大德们不像我们一样,他们对这三大安忍确实是能勇敢地面对,或者说上面所说的苦难全部是他们修行的助缘。

  很多人修行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为什么这样讲?我们修安忍就是为了自己的解脱,很多修行的所作所为全部是以“我”为中心。从小乘出离心的角度来讲应该是有我, “我”从三界轮回中要获得解脱,所以我为中心。从大乘的角度来讲我不存在,因为菩提心就是为了利他而修,从无二智慧方面也根本不存在我。从这两个角度来修。我们口口声声说我是大乘修行人,但实际上整天都以我为核心,所有的修法中以我为中心而修都算不上菩提心,所有的修法中以我为存在而修,不叫无二的空性智慧。这是个问题,大家还是要想一想。

  所以我们在闻思修行的过程中希望大家不管做什么样的事情,心里面应试着慢慢串习,如果能慢慢串习,五六年、七八年以后,虽然不敢说所有的我执和所有自私自利的心全部断除,但是跟以前的心态比较起来还是有很大的差别。前辈的高僧大德或者坦然面对而修安忍,或者把所有的苦难看作是修行的助缘来实修。

  我们讲“看破今生”的时候已经讲过四依、三金刚和三类这十大至宝,所以应与四依等十大至宝结合起来进行修持,前辈高僧大德们全部是依靠四依等,希望大家不但是口头上说,真正在实际行动中实行。我们前面所讲的不缓金刚先行、不耻金刚后卫、智慧金刚助伴等等的修法随时随地都非常需要。如果没有三金刚,恐怕我们的修行很容易被其他摧毁,如果我们具足了这三大金刚,不管是遇到什么样的磨难、违缘都无有障碍,因此应该与四依等十大至宝结合起来进行修持。

  谛察法忍与所谓“智慧金刚助伴”,说的都是同一含义,我们应当对其进行观察抉择,并以观修的方式来修心。

  谛察法忍实际上是遇到什么样的甚深法都能接受,不像现在所谓的大法师,看见密宗的大空性时,“噢,不不不,这个不能修,不能修。”看见大圆满法的时候,“噢,不能修,不能修。”他就忍受不了,头都马上要裂开了,有这么害怕。真正闻思比较广大的人,对显宗、密宗、小乘、大乘所有的法全部能接受,这叫做谛察法忍。谛察法忍和智慧金刚助伴相结合,自己有了真正的智慧,无论面对世间法还是面对出世间法都容易解决,如果没有智慧,遇到小小违缘,我们就可能倒地,一直抬不起头来。

  首先用智慧来观察、抉择,抉择过后,不仅在口头上,而是实际修持中实践。

  《开启修心门扉》的文字大家都明白,这里的有些小孩子,整天打瞌睡的有没有?除了这几个以外,文字上都清楚,但重要的是我们实际能不能修持,再过三年的时候能不能经常用《开启修心门扉》的每一句衡量自己、要求自己、恒时观想,如果没有这样,今年讲完了以后明年就舍弃了,再过十几年也从来没有看的话,虽然传承有一点点加持,除此以外不一定对你的相续有大的帮助和利益。

  云龙瓦格西闭关时,一位信士拉着他的衣服,急不可耐地祈求尊者赐予一段言教,尊者语重心长地说:“你年纪轻轻就出家,应该专注地修持一门临死不后悔的法。

  云龙瓦格西对这位信士说:你是年轻出家,年轻人的心不定,你要专注一个真正能看破今世的法,不然没有出家几天就带一个大活佛到汉地去化缘,也许化到一点,但这是不是真正的佛法很难说。也许你当一个大法师,但实际上你是年轻出家,烦恼还很炽盛,佛教的基本方向可能还没有搞懂,因此你应好好修持临死不后悔的法。

  吃糌粑维持生存,披破衣抵挡风寒,与乡邻素不相识,持低劣之位,着褴褛衣衫。

  临死不后悔的法是什么呢?

  吃糌粑维生,披破破烂烂的衣服抵寒。

  我们这里的人有些也这样的,没有了生活费吃糌粑就可以,吃糌粑也不是那么容易,其实吃糌粑可能比买菜还贵,有些人是这样讲的,以前藏地有糌粑的人是最富裕的人了。

  吃糌粑很方便,应该吃的不讲究、穿的也不讲究。现在很多人对衣服特别执著,对食物要求很高,这样一来所有的时间全部耗费进去了。在寂静山要求太高不现实,每天不吃东西是不行的,但是我们这里有些新来的人把在城市中的习气带进来,我观察过很多新来的人,他每天的午饭起码三四个小时之前就开始考虑,但一会儿吃完了就无所事事了,不如还是吃得简单一点。

  远离故乡,像服用甘饮一样地聆听善知识的教诲,即使此生遭受闲言碎语式的讥毁詈骂,即使林木断塌、山洪暴发也无动于衷,只有这样精勤修持,才能(在临死之时)不会后悔。”

  聆听善知识的教言非常重要,一定要认真地去听。

  别人用什么样的闲言碎语来毁谤你,说:“这个人没有人情,没有感情,对家庭不负责任……”怎么样说都无关紧要。

  而且你所在地方的山上的林木全部都倒塌,山洪暴发,你还是如如不动地坐在家里面。有些人不是这样的,外面有一个人的叫声就马上出去看热闹。比如说去年我们学院发生火灾,几个商店都着火了,但有些心比较稳定的人看都没去看,听说起火了还在安心背书,心应该这样稳重。

  来到这里最主要的事情是要修法,真正获得法要是我们来到这里最主要的目的。可是我们的有些觉姆和喇嘛来到这里的目的还没有搞清楚,当然自己没有方向。

  法王圆寂以后我就想,这几年先要明确目的,教学计划都给你们安排好,你学不学是你自己的事情,如果我们没有这样,尤其是在这个非常时期,可能大家的心都乱了,认为闻思修行的地方都没有,马上要跑到别的地方去,当时很多人的心情我们也基本上了解,所以我想我还是把方法给你们定了,很多人的心就安下来了,好好闻思,但是我们闻思的时间比较短,希望在闻思期间不要有很多违缘,更不要自己对自己造违缘。

  山上的林木倒塌也好,洪水暴发也好,对这些都无动于衷、置之不理,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

《开启修心门扉讲记 下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净土教言讲记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