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開啓修心門扉講記 下冊▪P22

  ..續本文上一頁不要爲上師斷自己的傳承,斷傳承對上師也不一定有利,對你自己,你回來後就像已經著魔了一樣,聞思修行的興趣都沒有,但是財富方面可能就截然不同了,很多設備都已經齊全了,再出去一趟就更富裕了,再出去一次,完全都變成一個在家人了,心相續中的菩提心基本上沒有了,之後你的施主對你産生邪見的文章逐次發表出來,到時可能後悔莫及。

  所以我們還是要當一個知足少欲的修行人,現在你們在座的修行人不像我一樣,我現在不像修行人,一切的一切都完蛋了,你們有些人像當代的米拉日巴一樣,非常苦行,因此最好是抓住機遇聞思修行。

  自己做什麼,不管上師是否知道,顯現上也許歡喜也許不歡喜,但是你好好聞思修行上師肯定會歡喜,也許上師不知道你的聞思修行怎麼樣,但是實際這就是上師歡喜的事情。

  有些人擔憂是不是上師對我的看法不好,是不是上師對我不滿,看他好像對我置之不理。上師不一定對每一個弟子說話,弟子多一點的,每一天都要安慰弟子是根本不可能的,尤其是有些尼衆的心情每天都很痛苦煩惱,不可能上師每天到你的身邊來安慰你“不要痛苦,你好好地吃飯,你一定要多吃一點,尤其是早上喝一點牛奶對你的身體有好處”。真正讓上師歡喜的,不管上師知不知道,希望大家依教奉行,依教奉行就是發菩提心,好好地聞思修行。

  有些人認爲依教奉行就是去化緣上師需要的錢財,這種說法也不對的,爲什麼呢?圖謀利養這樣的苦一定要斷絕。不管是上師也好,弟子也好,利養是修行中最大的一種違緣。個別的大成就者有財富不會有任何約束,對弟子用財産、地位等來幫助不一定是真正有利的,真正對他幫助是在佛法上,他以前不懂,現在要懂得,這一點對他的一生來講是非常重要的,就是所謂的點亮智慧明燈。

  因此,希望你們不管對哪一個上師,心裏面不要焦慮不安有很多想法——上師是不是不高興,上師是不是對我生氣,上師是不是對我不好,我好幾天當中沒有安慰他,要不要給他打個電話,要不要對他說個好話……沒有必要這樣。

  尤其是我,男衆經常跑到我屋子裏面來,女衆不方便來,經常打電話,除了一些非常重要的以外,今年希望給我留出一些多余的時間。你們也知道,我私人沒有多少的事情,主要是很想給你們多弄一些法本。有時候想,現在法本太多了,大家都生起厭煩心。但有時候想,只有法本對你們真正有幫助,我們口頭上安慰或者怎麼樣說,實際上沒有很大的意義。

  所以我每天的時間特別緊張,尤其是電話,不接也不行,要接,很多人一直講他的故事,我也並不是不關心你們,但是關心的方法,用世間的你好我好、吃喝玩樂方面的關心也不一定很好。

  你如果真正對我有一點信心、對我有一點感情的話,我所講的這些法是辛辛苦苦弄出來的,一本法本都不是那麼容易,你好好地看就是最好的供養。

  我整天安慰你們,說一點好話,這就是世間上的感情,世間上這方面的技巧我都不懂,不如還是多弄一點法本對你們有利。當然我也沒有把電話拿開,有時候有特別嚴重的、實在沒辦法解決的問題,我不得不解決。其他的“我的心情特別煩怎麼辦?”有些女衆心情特別煩,女衆應該注意,男衆也有經常說自己很煩惱,還有許多人一直到院子裏來敲門。

  我現在是以閉關的方式,如果沒有抓住時間,時間很快就溜走了。你們也不要整天做沒有意義的事情,到這裏來好像是享受的,吃狗肉、馬肉,不如到城市裏面去享受好一些,享受的地方比較多,到這裏大家還是要以知足少欲來度日。

  護持交付于魔衆,念誦猛咒苦當斷。”

  很多人都需要護輪的保護,這些必須交給魔衆。比如說我今天生病了,要不要念經,念一些護輪咒?沒有必要,我把自己的身口意全部交給邪魔外道。所以真正的噶當派的人修一點斷法,修一點自他交換,生病的時候也是把自己的身體、受用全部交給魔衆,魔衆怎麼樣享受都可以。因爲他的相續中有菩提心,有菩提心就沒有自私自利的貪執,即便有也要盡量地舍棄,所以我們修行的方法跟噶當派和傳承上師們修行的方式不同。

  沒有生起次第、圓滿次第,念誦密咒不一定有利,不如修一點古薩裏、修一點斷法,將自己的身心全部供養給魔衆,因爲我把身體受用全部發願供養給所有的衆生,在實際行動中稍微生病的時候就要降魔,以嗔恨心念一個大威德咒,全部把它們降伏完,這樣自私自利的心不要說密宗,連小乘都根本不如,有時候我們要注意。

  很多人想,我的身體上面肯定有一些鬼神,我一定要在一個威力比較大的上師面前求一個猛厲的咒語,我狠狠地念,全部讓它們粉身碎骨,這樣我就獲得了勝利。在這種嗔恨心的狀態下念誦不要說是佛教中,外道的我昨天講的修女的心也是非常善良的,我們修密宗和修大乘佛法的人看起來卻變成外道一樣。密宗中是規定在具有菩提心的前提下念誦這些咒語,可是我們念誦的時候把菩提心的前行全部舍棄,在自私自利的前提下念密咒不一定起到作用。因此說,所有的守護全部交付于魔衆,念誦也沒有必要。

  大阿阇黎傑怎上師曾講過一段令人深思的情節:“有一名十分賢善的格西將對上師的例行祭供中斷了,措巴地方的領主噶帝頗感遺憾地對他的一位弟子說:“格西是現在前藏首屈一指的大聖賢,但我個人認爲,他中斷了對上師的例行祭供,是否有些不太周全吧?!”

  一般上師圓寂了要開祭供法會。比如說黃教元月十五號是宗喀巴大師圓寂的日子,每年的這一天都要開一個專門供養上師的法會。

  但是有一位十分賢善的格西想把每年所開的他根本上師的法會中斷。

  一位領主特別遺憾地對這位格西的弟子說:這位格西在如今西藏還是非常有名的,爲何中斷上師供?我個人認爲他這樣把上師的法會中斷可能不太合理吧,他是不是考慮的不太全面。

  弟子(聽了此話,連忙)趕至上師身邊,焦慮不安地向上師禀報:“人們都在(對您中斷上師例行祭供的事)議論紛紛,(當如何是好呢?”格西聽了此話,毫不介意地)說道:“我既沒有半點對上師的不恭之心,也並非因爲貧困拮據。但因此事而使衆人聚集,僧衆們必將會對聚會饒有興趣,並樂此不疲,就會因散亂而贻誤行善,那些對治力薄弱的僧人們,甚至會失壞及背棄(戒律),我這樣做是爲了讓人們不沾染犯失叁戒的墮罪,這也應該是圓滿上師的遺願。”

  但是上師的回答是:我並不是對上師不恭敬而把法會取消,也並不是沒有每天供稀飯的錢財,原因是每一次開法會的時候來了各種各樣亂七八糟的人,在家人參加的也比較多,經常有破戒的現象,沒有很大的意義,上師圓寂了以後,法會再繼續開下去,後果並不一定好。這樣看來這位有名的格西把上師的法會全部中斷是他的意願。

  他說:我這樣做是讓人們不犯戒,而且好好地聞思修行,上師的遺願就是衆生心的相續中的善根越來越增上,所受持的戒律清淨,並不是開法會迎請很多人,真正內心中讓衆生的心裏生起菩提心的一個法也不存在,就沒有很大的意義。

  加哲仁波切對此由衷地評價道:“這種“例行祭供”太棒了!真是十分稀有難得啊!”

  他的話被加哲仁波切聽到了,加哲仁波切也由衷地評價爲稀有難得。他把上師的法會中斷了,這是最好的上師供了,因爲從此以後就已經中斷了所有的散亂,如此一來他們就可以如理如法地修持了,聞思修行根本沒有任何違緣,對清淨戒律各方面起了很大的幫助。

  我那天跟慈誠羅珠堪布也講了,以前上師在的時候開法會有很多密意,弘法利生的事業極其廣大,現在我們學院開法會的時間越來越長了,已經半個月,聞思修行斷了很久。開法會的時候每一次都是接待各種各樣的人住在家裏,這些在家人整天都是吃喝玩樂,除此以外沒有功德,因此,很多出家人陪他們的過程中已經失毀了如法的行爲,這些在家人也生病,要幫助他們,法會結束後很多人都沒有辦法恢複原來的狀態。

  不如讓真正願意聞思修行的人好好地聞思修行,以後要不要盡量地縮短時間,比如說持明法會十五天就開個七天,開七天的開四天,這樣是不是對很多僧人有一點幫助,確實心裏這樣想。對有些人來講開法會也是很有必要的,沒有大法會很多人不會來。以前我剛來的時候也是聽說上師如意寶開一個很大的法會……

  以前所有教務科的人商量,我們派一些堪布到藏地很多寺院裏,有叁個重要的任務,也是叁個原則。

  一個原則是到那裏跟他們講經說法爲主,不是以化緣等其他爲主。住在他們的大經堂裏面,接受一個大的供養,不是我們的目的。

  第二個是不但給寺院裏的人講經說法,還引導在家人。因爲在家人心裏有一些信仰,但是根本不懂佛法,所以要循循善誘,尤其是把菩提心、叁殊勝、人身難得這些道理講給他們聽。

  第叁個是要求他們一定要斷殺放生,這是我們的要求。

  我們這裏的有些人以後回去遇到順緣的時候,要執行這些原則。現在尤其是漢地的出家人完全脫離社會,這是很大的弊病,爲什麼這麼講呢?很多在家人看到這些出家人就是在寺院裏面念經坐禅而已。真正的大法師到社會中去,開法會的時候給他們開導的法師寥寥無幾。

  不管你是男衆還是女衆,你有沒有法師的文憑,只要在能力的範圍內,哪怕是把佛法的精神傳播給十個人也好。如果是在家人,以在家人的身份給他們傳也未嘗不可。應該改變教育的方向。

  我們在這裏聞思的目的是什麼呢?成佛的目的是什麼呢?就是利益衆生!

  我們一心一意去利益,衆生到底能不能接受都沒有關系,佛陀轉*輪的時候也不一定令所有的衆生都接受。因此,我也安排一些堪布、堪姆給少數的人輔導,雖然說堪布、堪姆們應該很高興,但是依靠這個機會令自己高高在上是不行的,應有一顆饒益的心。

  比如給老年人輔導,上面的法師一直滔滔不絕地講教證、理證,下面的老年人不一定懂,不要用這種方法,你要顯露你的智慧就用教證、理證,用因明的辯…

《開啓修心門扉講記 下冊》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淨土教言講記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