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種象征。
所以,我們如果說顯宗非常好,出離心非常好,無常很好,一直站在這樣的一種境界當中,就可能是毀壞佛法的一種象征了,我們一定要贊歎無上大圓滿的功德、威力和加持,但是我們也要知道從什麼樣的基礎上修持無上大圓滿才能成就,這個問題很關鍵。修行人首先要修無常觀和生死因果觀,尤其是發菩提心和無常觀,每一個人的相續中要真正生起來,不是口頭上說,萬法皆無常誰都能說,但重要的是通過各種比喻和道理,自相續中一定要生得起來。
有人認爲無常法只不過是屬于孩童與婦女們的淺顯低劣之雕蟲小技,根本不能列入法的行列,以前藏地的法師們時常就“是否遮遣現分”、“佛陀是否擁有智慧”等主題展開針鋒相對的激烈爭論。
無常法是一些孩童或者是婦女們在家裏面觀一觀而已,根本不能列入大法行列中,有些人是這樣說的。
不僅是以前,現在也是辯論場所中很多道友集聚在一起,針鋒相對地辯論,主題是現分要不要遣除,麥彭仁波切在《定解寶燈論》中也講得比較細致,比如說佛陀智慧的現分現在存不存在,講第七品時餓鬼所見到的膿和人所見到的水,現分到底滅不滅,這方面的辯論特別多,在辯論場所中所有的法師們展開辯論的最主要的話題就是現分到底存不存在,到底需不需要遣除。以前我們學院的幾個法師,幾天幾夜一直在佛陀智慧的現分上面辯論,到底如來藏空性的現分滅不滅?還有一個辯論話題,佛陀到底有沒有智慧?如果佛陀有智慧,那麼這個智慧已經成了世俗谛;如果佛陀沒有智慧,那麼佛陀不能照見萬法。還有比如聲聞緣覺證悟空性沒有?六道衆生所看到的一碗水到底所得的是什麼結論?一直辯論諸如此類的話題。
博朵瓦針對這一時弊,義正詞嚴地呵斥道:“如果相續生起無常之心,此生的一切現分都可以此念輕而易舉地遮遣。”
但是博朵瓦認爲:沒有必要在辯論場上辯論現分存不存在,佛陀有沒有智慧。他認爲作爲修行人應該內觀,比如如果我們心的相續中真正生起了無常,那麼所謂現分存不存在的問題全部迎刃而解,根本不會有任何問題和困難。如果在自相續中生起了無常的觀念,很容易看破今世,如果看破今世,所有的修法會成功的。如果修法也沒有成功,自相續中的無常觀念也沒有生起,整天語無倫次地辯論,結果也許造了舍法的罪業,除此之外一無所得。
因此噶當派有些格西的想法很接近于真正舍世修行人的想法。
北方的一些人正在爲一位病人作禳災的經忏佛事,一人不期而至,將用于供施鬼神的食子一下子奪走了。
北方當時有一個病人,很多人在爲他作經忏儀式,食子、食品還有很多儀軌都需要預備安排。突然來了一個不速之客,把供僧的食子全部奪走了。
猝不及防的人們都紛紛譴責與嘲笑他不該將鬼神的食子奪走,他卻滿不在乎地說:“蠻不講理也好,丟人現眼也好,反正我已得到了北方色卡地方的食子。”
想防止也來不及,很多人譴責他不應該把鬼神的食子奪走,但他滿不在乎地說:別人怎麼說都可以,別人怎麼樣埋怨我也無所謂,反正我自己已經得到了食子,他可能把食子吃了,《大圓滿前行》中也講到一個非常笨的人把覺沃前面的食子和酥油全部吃了。與此相同,別人笑我,別人說什麼都無所謂,反正我已經把色卡地方的食子吃了,已經心滿意足。這裏的意思是指別人說什麼都不顧一切,我們作爲修行人也應該這樣。
同樣,觀修無常盡管也被世人視爲蠻不講理,丟人現眼,但是,只要心中生起了無常之念,就可以此爲滿足了。
同樣的道理,我們在修無常觀的過程中,也許有人說:修無常法是如此低劣,不如觀修無上大圓滿,大圓滿很好,大威德很好。
剛才來了一個道友,他要求我講本尊大法,我給他寫了一個文殊菩薩的心咒,他特別不高興,仍然堅持要我講一個大法。後來我說:以前有一個叫做博朵瓦的格西,他說最大的法就是無常法。這個道友說無常法早就學過,無常法不用教。我問他究竟弄懂沒有,他說無常法懂了,春夏秋冬都是無常的,你一定要給我講一個大威德的法,否則我不走。
所以修無常法、發菩提心的人,很多人譴責他:現在你到藏地去,藏傳佛教中聽說最高的法是大手印、大威德,你怎麼求了一個無常的小小的法?不管別人怎麼樣譏毀、嘲笑,自己的相續中真的有一種無常觀,自己已經心滿意足,從此以後跟這些口頭上說大話的人的相續完全不同,因爲有無常觀,時時刻刻自己的行爲在佛法上面,如果沒有無常觀,雖然他修的是本尊大法,實際上也可以看得出來,修大法的人相當多,但後來真正能修行成功的有多少人,我不是諷刺他們,這是我們耳聞目睹的事情。
我們身邊的道友找大法師,在他們面前求大法,但是回來後相續是什麼樣的,他自己的行爲也神神秘秘,有時候說不清楚,已經變得面目全非,所以希望真正的修行人在相續中反複觀菩提心和無常。
噶當派的格西講的故事真的很精彩。
一位信士曾向博朵瓦祈求遷移加持,博朵瓦懇切地說:“我沒有其他的遷移加持,只希望你能一門心思地觀修無常,沒有比此更深妙的法門了。
遷移加持,就是上師相續中的加持融入到弟子的相續中,意思就是上師你老人家加持我。
博朵瓦格西在別人向他請求加持的時候說:沒有更殊勝的加持方法,只希望你能一門心思地觀修無常。
以後有人找我加持時我也可以這樣說,你們也可以這樣說。但是別人可能不會相信,讓他好好地觀想無常,這就是加持的話,他們不會善罷甘休的。如果是真的大菩薩迦持是有利的,一般的凡夫人依靠有漏的身體摸頂,可能沒有什麼意義。
如果你的道行在我之上,那呆在這裏就毫無意義。如果你的水平與我相當,那我就可以直言不諱地告訴你,對于我來說,以這個遮遣現分(指無常法)的大法,可以産生深遠的意義,如果你能如法炮製,也必將受益無窮。”
現在人們特別喜歡遮遣現分的法,對博朵瓦格西個人來講,遮遣現分並不是其他的法,就是指無常觀,所以,對他來講無常觀就是一個意義深遠的法,如果你能真正如理修持,如法炮製 ,按照我的安排先修無常觀,自相續中的無常、厭離心和菩提心真正生起來再修密法。
很多人不會這樣觀的,而是先求密法,方便的時候稍微看一看無常和菩提心的書,認爲首先修最深的法,但實際上首先要打好基礎,然後裝修,很多人先裝修,然後再打基礎,可能到了裝修的時候你的地基不穩固,裝修也裝不好。
因此,要搞清修行的次第,這一點在座的人如果聽了這些法就會有一些感應,如果沒有聽,或者聽了以後以無所謂的態度來對待,就沒有辦法。
這是博朵瓦格西的法。
一位密咒師的女兒嬌嗔地向父親埋怨:“我的這個破鏡子太小了!”
不知道是不是父親給她買的,反正她對父親說自己的破鏡子太小了。
父親聽到她不明事理的抱怨,說道:“你先用它照臉,如果還嫌它小了,那就到我的大鼎鍋那兒去照吧!(那倒是碩大無比的鏡子。)”
不管怎麼樣,鏡子再小也可以照得到你的臉,鏡子如果真的太小,到我的大鼎鍋那裏去照也是可以的,其實大鼎鍋不可能照人,這裏是帶有諷刺的意味。
同理,雖然有人將無常法貶斥爲“拙劣小法”,(但我還是開誠布公地提醒諸位,請不要自不量力,)最好還是先讓無常法在相續中紮下根,再去尋找其他的法,方爲明智之舉。
學院裏的有些修行人也是這樣,以前給大家唱上師如意寶的《無常歌》的時候大家都覺無所謂,唱大圓滿的道歌時,覺得“道歌”對我有一定的利益,我可能馬上會證悟的。所以,很多人認爲無常法是很小很小的,如同小女孩認爲鏡子太小了,自己的臉在裏面照不下來一樣,實際上你的臉再大也一定能照到。
有些人認爲自己的境界非同尋常,但是實際上你的境界再高也不能離開無常法。前面我們也講了,有些人認爲修大法的人才需要,有些人認爲剛開始的時候需要,不需要長期修持,實際上自始至終,何時何地都是需要的,而且具有無常觀的修行很有力量。
這是作者給我們的教言,不管什麼樣的境界,首先在自相續要紮下無常的根,然後再求其他的法就是智者的行爲,無常觀還沒有在相續紮根,修持不一定穩固。
博朵瓦雲:“沒有憶念無常的一切修法,都好似冰上的建築,悠然閑暇之時自己仿佛也如假包換似的具有空性等的境界,但是一旦到了緊要關頭,便會從基礎開始土崩瓦解;
博朵瓦又講:沒有修好無常法就像冰上的建築,在悠閑自在的時候,好像是真正有一些空性的境界。比如說你吃穿皆具,天氣也好,心情也好,沒有違緣的時候,認爲我的空性的境界很不錯。但是你遇到了違緣,別人挖苦你,別人說你的過失,在這種情況下你就難以把握,說明所謂打好空性的境界實際上是假的。
如果生起無常之心,則修行不會退轉;倘若相續中尚無有無常觀的立足之地,則一切的努力都會付諸東流;如若在相續中培養起無常之心,則菩提心與空性等一切功德,都如同源源不斷地堆積一般日益高漲。”
如果自相續中根本沒有無常的觀念,所有的努力全部會付諸東流。
這裏還是有很深的教言,但就講到這裏吧。
2004年2月22日 第41節課
《開啓修心門扉》裏第一個問題舍棄今世篇幅比較大,恒修死亡無常在這部書中也講得比較多,在修行過程中每一個教言有一種特點,就像前兩天個別的金剛道友所講的論典一樣,比如說《俱舍論》或者《入菩薩行論》,每一個道友自己的愛好和信心所發揮出來的竅訣或者是教言都是不同的,每一個人有他的特點。
因此《劄嘎山法》裏面、《大圓滿前行》,還有無垢光尊者的《大圓滿心性休息大車疏》,這些書中都講了無常法,但是每一個上師的著重點,也就是說竅訣的立足點也可能…
《開啓修心門扉講記 下冊》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