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開啓修心門扉講記 下冊▪P32

  ..續本文上一頁感受頗深。

  我原來也說過,方便的時候到屍陀林去看一看、想一想,屍體臭不是重要的事情,最重要的事情是擁有這些骨頭的衆生活著的時候,他對肉體很執著,但是幾十年以後自己的身體也會變得這般腐爛。以此來觀修,到屍陀林對我們修行人來講就是一堂生動的課。

  可是人們經常對無常觀念熟視無睹,卻口口聲聲說自己獲得了第一步境界、第二步境界,果真有這些境界當然值得隨喜,但有些人連無常觀念還沒有生起,這些境界就更談不上。

  (對于這種自吹自擂的空談,)我實在不敢相信。煩惱的犄角仍然堅銳,煩惱的蹄腳依然完好無損,還自吹曉知修行之理,真是可笑!”

  對自我的高談闊論,說是已經趨入了空性的境界,但是煩惱的角 仍然如此的尖銳、鋒利,爲什麼呢?別人稍微說了什麼,馬上生貪心、嗔心、嫉妒心,你的煩惱的角如是的尖銳,可能沒有證悟空性吧!無常的概念都沒有……

  做夢的時候怎樣,諸佛菩薩給我授記,那個上師夢見我什麼等等,說起來很動聽,可是你老人家的煩惱的角如是的尖銳,煩惱的蹄腳如是的完好無損,還自我標榜說已經達到何種的境界,真是可笑。

  我自己確實不敢說空性的境界,口上說也特別害怕,不要說空,自己的煩惱如是的深重,煩惱的角如是的尖銳。

  夏沃剛巴也諷刺道:“精通無常法的人好像比了知無常法的人還要多啊!”

  都沒有了知無常,又怎麼會是精通呢!很多人說了知、了知,精通、精通,但是不要說精通,可能連皮毛都不懂。所謂的春夏秋冬是無常,這一點農夫都知道,這不是通達。真正在心的相續中觀到自己的肉身、外面的器世界和有情世界等萬法皆爲無常之時,算是你稍微知曉,在此基礎上精通、領悟。自己應該觀察是否有這些境界,但是現在這個世界精通無常的人多得不得了,人人都認爲不必再講無常,“無常我是懂的,萬法無常,我還唱過很多無常道歌,不要說無常的境界,我還有大圓滿的空性境界。”果真如此,真是非常隨喜!

  《毗奈耶經》中記載:“往昔佛陀住世之時,在比丘尼僧衆中,衆生主母阿羅漢女及其眷屬們主要修持禅定。供施比丘尼及其眷屬則以講聞爲主,爲了以如法行爲護持內心,她們修習禅定的內容即爲觀修無常,念誦有關壽命無常的經函。”這也說明,供施比丘尼及其眷屬們,都是將觀修無常作爲修持的主要內容。

  衆生主母就是我們經常所說的大愛道比丘尼,衆生主母的眷屬主要修持禅定。供施比丘尼雖然以講經說法和聽聞爲主,但是她們爲了守護自己的心,她們修持禅定的主要內容還是觀想無常,念誦的時候也是念壽命無常的經函。佛陀在世時候的比丘尼僧團,壽命無常是她們最主要的功課。

  釋迦牟尼佛講過《佛說無常經》,原來印過,肯定發過,但是大家都沒有看。

  無著菩薩在對經中的偈頌進行闡釋時,也是這樣講的:阿羅漢們將一切的時日都用于觀修無常。

  無著菩薩解釋經論的頌詞時也有這麼一句話,獲得阿羅漢果位的人在修持的過程中主要是觀無常。

  博朵瓦雲:“我的遮遣現分大法就是這個無常法,包括二地的菩薩都要修持此法。然而,格頓等人卻認爲:無常法怎麼會不是低劣淺陋之法呢?”

  博朵瓦格西也說:現在格西們特別喜歡遮遣大法。可能因爲噶當派修行人特別喜歡辯論,前面也講過,他說自己沒有其他遮遣大法,他的遮遣大法就是無常法。無常法門不是那麼簡單的,到了二地菩薩的時候也要修持此法,既然獲得二地菩薩都需要修持,我們不要說是二地菩薩,可能還沒有到資糧道,因此,認爲不用修持是一種不懂佛法的象征。

  博朵瓦格西嚴厲地批評格頓,當時格頓可能是特別不聽話、不爭氣的一個調皮的人,整天說無常法沒有什麼可修的,無常法是很簡單、很低劣的前行法,我還要修大法,可能這樣說。但是博朵瓦格西嚴厲地批評格頓等人,他們認爲無常法是非常低劣的,其實不然。

  卓衮巴也說:“因爲觀修無常極其關鍵,所以,一切的經論續部中都對其進行了宣說。律部中也記載了在走廊中描畫白骨等憶念死亡的方式,在阿底峽尊者尚未光臨之前,我卻對此竅訣一竅不通。”

  噶舉派是這樣,噶當派的人也是這樣,漢地的很多高僧大德,不管是學禅宗還是淨土宗,他們在論典中也是處處宣講了無常的道理。因此所有的經部論部中都宣講了無常。

  學戒僧衆的門口還有走廊當中,專門有描繪屍陀林和白骨,用這些方式讓出家人觀想死亡無常。

  卓衮巴也是藏地的人,因爲阿底峽尊者沒有來藏地,有些竅訣沒有著重地宣講,所以不一定懂。

  如果有一些上師沒有講,我們有些道友也不懂。反而會想:無常已經講了那麼多還沒有講完,無常給我們耽誤了那麼長的時間,我都想打瞌睡,什麼無常,還是睡了吧、算了吧,我還是吃飯、提水吧,我還是去搞我的亂七八糟的事情吧。可能有些這樣的人。

  雖然道理上懂春夏秋冬都是無常,一切萬法皆爲無常,但是阿底峽尊者沒有來到藏地著重地宣講無常之前,上師沒有給大家直截了當地講它的重要性,就不一定懂,所有八萬四千法門的竅訣,上師有自己領悟的境界。

  以前有一個叫寂密的上師,他是這樣說的:我證悟的境界希望你傳遞給有緣的衆生。因此,上師對無常觀念有一些境界,沒有傳遞給有緣的衆生,只是看經看論典,衆生不一定懂。所以當時阿底峽尊者沒有光臨之前,他對無常的竅訣一竅不通。

  如果沒有講《劄嘎山法》和《開啓修心門扉》,我想個別道友不一定懂,我們講《大圓滿前行》的時候也是講無常,大家一段時間當中感覺挺好,如果我們把無常修好,再修其他的法就會輕而易舉,如果沒有無常觀念,就不好說。

  又說:“未思死時不定故,今生爲饒益親友,以及損害怨敵故,而造種種之惡業,最終親屬與怨敵,悉皆遺留與存駐,無邊惡趣獨奔赴,安有勝此之敗負?

  沒有懂得死亡無常的道理,爲了饒益自己的親朋好友,降伏自己的仇恨怨敵而造罪業。最終親屬和怨敵全部都留存于這個世間當中,自己爲此而造了深重惡業。現在有些世間人真的很可憐,他們爲了家庭,爲了照顧家裏的父母不得不造業,結果自己離開人間的時候所有的罪業只有自己承擔,親友和怨敵還在人間,自己獨自奔往惡趣。還有比這更失敗的嗎?

  死期不定彌留際,其他非法皆無益,內心生起緊迫感,恰似小蟲觸木枝。

  臨死時非法都沒有任何用處。我們修無常的時候內心中應該生起緊迫感:我會馬上死吧,不會等到明年吧。有些人的心相續中有無常觀念,這樣很好。很多人對我講:你不要講無常,不然大家的心都特別急。我覺得一定要講,不能說住在這裏有叁年,叁年好像太長了,可能我們住在這裏的時間只有一年都不知道,這樣講,大家都要快修,快精進地修,不然以後不一定有這樣的機會。

  有了緊迫感的人,修行恰似小蟲接觸木枝一樣。小蟲在爬行的過程中,我們用一根木條接觸它的鼻子的時候,(小蟲的鼻子不知道長得怎麼樣?)它會掉頭就跑。我們這些人也是如此,對于世間無有意義的瑣事,一講無常法就不會去做,馬上去做有意義的佛法之事、精進修持。如果沒有講無常,他一直沒有厭棄非法之事,世間八法的事。小蟲觸木枝這樣的比喻《劄嘎山法》中也是有的,當時很多金剛道友認爲,這是這個民族特有的比喻,但可能不是,小蟲不管是哪個民族都會看到,只不過噶當派的格西連看小蟲也作一個無常的比喻,看木板也作一個無常的比喻,我們不要說是小蟲、木板,連上師講的經論也生起厭煩心:這個上師整天這麼啰唆,真討厭,有機會的時候我想吃了他。

  對于今生諸雜務,定生出離之厭心,于諸何等皆無貪。如此以修死無常,而于今生之妄念,以鋒利矛猛刺穿,諸行皆趨于正法。

  真正對今生的雜物生起一種厭離心的話,對這些怎麼會有貪執呢,根本不會有的。

  如果我們生起了今生的念頭,用鋒利的智慧之矛刺穿在今生的念頭當中,今生的念頭會倒在地上死在那裏,此時你所有的行爲會趨向于正法。所以,我們所有的行爲當中不看破今世和不修行無常是修行中最大的障礙,一旦生起此念,馬上用正知正念的鋒利之矛刺穿到它的身體上。

  以前佛密上師和弟子寂密到大海中的時候,有一條鳄魚准備吃上師,寂密拿著矛刺穿了魚的肚子,結果魚落入大海中,他心裏面想,上師不死的話我殺一個衆生也無所謂的。這是寂密的傳記中記載的,特別好,以後有時間你們可以看。

  輪回過患業因果,菩提心與大空性,悉皆由此而衍生。如此觀修智慧增。”

  我們先要看破今世,先觀無常,在心的相續中真的生起這些境界以後,輪回的過患、業因果、菩提心、空性等等境界會自然而然在相續中生起。這樣一來自己的智慧也有很大的增長,對修行有很大的幫助。

  因此,希望大家千萬、一定要觀想無常,觀想無常雖然很簡單,但如果沒有竅訣也有困難,哪怕是提水的時候也想一想,很多事情對你來講可能是诠釋死亡無常最好的比喻和見證,因此,經常以觀想無常的經論和竅訣來要求自己極爲重要。今天講到這裏。下面還是要念一遍《普賢行願品》。

  2004年2月25日 第44節課

  我們繼續講《開啓修心門扉》的第十六個問題,就是說要觀想壽命無常,觀想壽命無常中作者引用了許多高僧大德的教證,前面已經講了卓衮巴的教言,今天從至尊米拉日巴的教言講起。

  至尊米拉日巴也現身說法道:“吾于八無暇生懼,故觀無常輪回過,一心皈依勝叁寶,謹慎取舍業因果,以菩提心調相續,阻斷習氣業障流,終證諸現皆幻化,于叁惡道無怖心。吾于暫時壽生懼,故修風脈之緣起。”

  至尊米拉日巴也特別重視加行,以前達波瓦在很多噶舉派的格西面前聽受空性和等持方面的法要,後來他拜見米拉日巴尊者的時候,尊者問他現在修等持、禅定如何,達波瓦說:我現在的禅定境界可以在七天七夜中…

《開啓修心門扉講記 下冊》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淨土教言講記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