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開啓修心門扉講記 下冊▪P33

  ..續本文上一頁安住,不生一刹那的分別念。但是米拉日巴哈哈大笑說:你修無色界的定修得很不錯。沒有贊歎。他又問:你依止過什麼樣的上師,得過什麼樣的空性法門?我依止過噶舉派的很多高僧大德,獲得了如何如何的空性法門。米拉日巴看出他對加行不太重視,不但不贊歎,而且又哈哈大笑,他是這樣說的:你想擠牛奶應該尋找母牛的乳房,不應該尋找牛角。他的意思就是說你要真正想獲得空性的境界,必須要從加行入手,米拉日巴對加行法門非常重視,有關他的傳記和噶舉派的傳承教言當中有明顯記載。

  這裏是這樣講的,米拉日巴說:我最初時特別害怕轉生到八無暇中,就到寂靜的地方先觀無常和輪回的過患,然後一心一意皈依殊勝的叁寶,同時小心翼翼地取舍因果,然後以菩提心來調伏自己的相續,阻止自己造惡業的各種習氣。

  人身難得主要是八無暇中所觀的對境,爲了不轉生八無暇處,他先觀壽命無常,然後觀想輪回的痛苦,還需要一心一意而不是口頭上地皈依叁寶,還有不共加行中的取舍因果。這裏的次序稍微有一點改變,實際上先修共同加行,然後皈依叁寶和修菩提心來調化自己的相續,之後修金剛薩埵斷除自己的業障。意思就是共同的四種加行和不共的叁種加行——皈依、發心還有修金剛薩埵。他是依止寂靜的地方這樣精進地修持,後來已經證悟了世俗中一切顯現如幻如夢、離一切戲論的殊勝境界,從此以後對叁惡趣根本不會畏懼。所以米拉日巴也沒有講他首先修了如何高的法。

  有個夏敦格西,他的教言當中也是這樣講,他說我們的加行法門非常重要,在自相續中無僞地生起加行法門的正量,困難是最大的。比如說人身難得,口頭上誰也說得來,文字上誰也讀得來,但是你從自己的心坎深處真的生起了人身確實是非常難得,要好好地修,不然我以後轉生到地獄、餓鬼、旁生中怎麼辦?在自己內心中真正能生起這樣的定解,或者你覺得因果永遠也是不可能虛耗的,造惡業太可怕了,在自己的心裏面真的能生起這些加行的每一個境界是非常困難的。當然我們紙上談兵,或者說這個口頭禅誰都用得來——壽命無常、輪回過患……現在有些人口才很不錯,講得天花亂墜,但是就像滑冰一樣,無有利益。

  所以最關鍵的是加行的這些法要在自己的相續中無僞地生起來,不管上師在或不在,在自相續中如果真正生起共同加行和不共加行的境界,後面的生起次第或者大圓滿的境界也不困難,境界在自相續中也能保持得穩固、長久。否則基礎都沒有打好,直接修一些甚深的法要,也許會有一些境界,但是這種境界會迅速消失。高僧大德知道這個秘訣,這樣一來,他的修行就比較可靠、穩固。

  因此,所有的道友在加行上就應該像米拉日巴那樣,首先他也恐懼輪回,修加行法,最後一切顯現都如幻如夢,從此以後再也不害怕墮入惡趣。

  他還說特別害怕壽命無常,認爲自己的生命非常短暫,這是到寂靜的地方去修風脈明點的緣起,也獲得了果位。

  在阿底峽尊者的《道次第》中,也不謀同辭地如此加以闡述。

  阿底峽尊者的《菩提道燈論》中講得不是很明顯,但是他在其他的道次第中也不謀而合地宣說過這個道理。

  帕單巴雲:“若思死亡何許皆無需,應當誠心憶念當熱瓦。”

  帕單巴對當熱瓦地方的信徒的教言比較多,他說:如果我們好好地思維死亡無常,任何東西都不需要。我明天、後天,或者一個月以後判死刑的話,今天有十萬兩金子放在面前,我一點興趣也不會有,我面前有幾百萬人民幣也不會有任何貪執,一直執著于一個月的時間,叁十天過得好快,心裏面有這樣的擔憂。

  所以,如果每個人心裏面能真正生起壽命無常的境界,你會覺得人活在這個世間不是很長久的事情。有些人到學院已經幾年、十幾年了,但實際上轉瞬即逝,因此人的壽命是非常無常、有限的,應該思維無常。

  又雲,“有些人是從修習四谛入門,有些是從修習緣起等等入門,可謂五花八門,不一而足。

  聲聞乘主要是觀四谛十六行相來入門的。像緣覺根基是從十二緣起順次和逆次方面來修持。法門當然分門別類非常多,我們從大乘來說,有些是以密宗而入手,有些以大手印、禅宗、華嚴宗等而入手,所以,釋迦牟尼佛的八萬四千法門,種類繁多,入門的法門相當多。

  其中,觀修死亡之此入門方式是最爲精要深奧的。觀修死亡無常極其重要,在整個修行過程的始終,都不可或缺。

  我看過噶當派帕單巴格西的傳記,非常了不起,成就也相當高。通過他的體會,他覺得所有的入門當中,觀想無常的法門非常深奧,也相當保險,自始至終不能缺。

  若能生起無常之心,則首先可成爲趨入正法之因;中途可成爲精勤修持之鞭策;最終可以此而獲得光明法身。”

  如果在心的相續中真的能生起無常之念,首先這個人不會整天放蕩不羁、無所事事,一定會趨入正法。

  我們這裏的有些人,死亡無常修得好一點,不管家裏如何阻擋,或者社會上的瑣事都不在乎,馬上去出家。

  首先相續中生起無常是趨入正法的因,出了家以後無常修得不好就整天睡懶覺。前一段時間我聽說有些人睡得很厲害,早上聽完課以後又睡下去,一直到中午十二點鍾的時候醒過來,之後開始做飯,吃過飯以後又睡下去,當然,晚上睡覺就更不用說了。修好無常不會這樣,我想一些老豬也不會這麼睡,它在白天的時候還是邊搖著尾巴邊到田地裏面尋找食物。

  如果無常修得好,中途也可以精進修持鞭策,最後真正獲得了光明法身,所以無常初、中、後都不可或缺。修無常的人有緊迫感,如果沒有修無常,就會明年後年地拖,有些人這樣說:“上師,我沒有出家的緣分,我家裏面的事情要解決,准備再過叁年的時候我到這裏來繼續修持。”這個人無常修得“太好了”,再過叁年的時候,你學佛的心還有沒有?我們的學院在不在?

  果倉巴也教導修行人:“斬斷故鄉之牽連,鏟除親友之膠汁,戒除財食之貪執,觀死無常可實現;

  果倉巴是非常了不起的,他的道歌,比如吃肉的過失等方面有很多殊勝的教言,他的教言中說斷除這叁種貪執通過修無常可以實現,如果我們無常修得很好,不會想回去,對親朋好友的貪執,大吃大喝的貪執全部能遣除。在短暫的一生中爲了口腹之欲沒有必要造很多惡業,我覺得無常修得好的人不想吃肉,無常修得不好,認爲人生是很漫長的,幹脆吃吧。每天吃肉,一天叁頓地造惡業,生活就不清淨了,幹脆還是不要邪命養活,最好是以清淨的生活爲生。所以,如果無常修得好,對故鄉、對親友和對食物的貪執全部能斷掉。

  斷絕無義之瑣事,晝夜精進修正法,屏棄罪孽之伴侶,觀修暇滿難得現;

  斷除了無有任何實義的瑣事,日日夜夜地精進修持,屏棄造惡業的道友,這叁種是依靠觀想暇滿難得才能得以實現。因此,如果覺得人身非常難得,對世間的瑣事沒有興趣,日夜都比較精進,因爲覺得暇滿很難得,就不會跟惡友同流合汙。

  視諸貪欲爲災禍,一心投奔于叁寶,于世間法生厭離,觀輪回過可實現。”

  貪欲是一切禍患的根本,一心一意地皈依叁寶,對世間法生起厭離心,這是我們修行過程中非常重要的境界,這些境界是通過觀輪回過患而實現的。所以第一是觀死亡無常,第二是觀暇滿難得,還有輪回的過患,沒有因果不虛。果倉巴的教言裏是共同加行中的觀死亡無常,表面上看來大圓滿前行中的四個共同加行簡單易懂,已經看過了、聽過了,不用再聽了,反正就是思維死亡無常、因果不虛。但是不說全部四加行,其中的死亡無常在人的心相續中只有有福報的人才可以生起來,沒有福報的人就覺得這是一個簡單的法門,無有利益,像我這樣的境界應該是大圓滿的無上境界,明空無二,如虛空般的境界非常重要。但是真正在自相續中不但是知道人身難得,而且能生起這種境界很重要。因此,我們講菩提心的時候,也說在相續中真的生起菩提心是相當重要的,同樣的道理,每一個境界大家都要反觀自心。

  基 巴的一段言教字字力透紙背:“不思此生之需求,恒念無暇與死亡,刹那此生極短暫,不得片刻之空閑。

  基 巴的一段言教每一個字的力量透到紙的背後,也就是說深入人心,極爲殊勝的意思。

  我們不思維今生的需求,做任何事情都不是爲了今生,而是要經常意念無有空閑和死亡無常。我們經常思維爲了今生沒有意義,沒有時間了,我一定要觀想死亡無常,有這樣的觀念。人的一生是非常短暫的,也可以說是刹那性的,除了修法以外無意義度過的時間連片刻也不要有,如果你覺得人生極爲短暫,而且修行極爲重要的話,就根本不會隨便放過時間,就像是一些噶當派的大德一樣。

  思維速疾將死亡,此爲忠言當銘記。恍惚渙散耗此生,不念死被散亂牽,死時不定當深思。”

  我們經常思維很快的時間當中會死亡,這是最深的竅訣,基 巴說這是他的心裏話,每一個弟子一定要記在心中。可是我們心的保存機械存在問題,很多上師很殊勝的教言讓我們記在心裏,我們自己也認爲是肺腑之言,特別殊勝,但是等一會兒下完課以後又跑光了。

  我們恍恍惚惚、渾渾噩噩地已經失去了這半生,又根本不念死亡無常,被散亂牽引,這樣死時不定的道理我們必須要思維,我覺得很多道友以前的時間很可惜。

  有些人七八十歲,有些人五六十歲,有些人叁四十歲,但是你回顧自己的人生的時候好像確實是沒有做出什麼,不要說一輩子修行,連一年也沒有修行,不要說一年,可能真正一心一意、不是爲自己的名聞利養和世間八法的修行,連一個月也沒有,有些人不要說一個月,可能一天也沒有,有些人不要說一天,一個小時到底修行過沒有?!

  每一個人回顧自己的一生,先做一個總結,你這一輩子當中,以何種方式來度過自己的一生。如果是旁生,回顧自己一生的念頭是沒有的,但是我們不是旁生,應該想一想。

  對于我,雖然從小就皈依佛門,但是真正沒有世間八法的念頭而修行的時間,現在總結起來…

《開啓修心門扉講記 下冊》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淨土教言講記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