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安住,不生一刹那的分别念。但是米拉日巴哈哈大笑说:你修无色界的定修得很不错。没有赞叹。他又问:你依止过什么样的上师,得过什么样的空性法门?我依止过噶举派的很多高僧大德,获得了如何如何的空性法门。米拉日巴看出他对加行不太重视,不但不赞叹,而且又哈哈大笑,他是这样说的:你想挤牛奶应该寻找母牛的乳房,不应该寻找牛角。他的意思就是说你要真正想获得空性的境界,必须要从加行入手,米拉日巴对加行法门非常重视,有关他的传记和噶举派的传承教言当中有明显记载。
这里是这样讲的,米拉日巴说:我最初时特别害怕转生到八无暇中,就到寂静的地方先观无常和轮回的过患,然后一心一意皈依殊胜的三宝,同时小心翼翼地取舍因果,然后以菩提心来调伏自己的相续,阻止自己造恶业的各种习气。
人身难得主要是八无暇中所观的对境,为了不转生八无暇处,他先观寿命无常,然后观想轮回的痛苦,还需要一心一意而不是口头上地皈依三宝,还有不共加行中的取舍因果。这里的次序稍微有一点改变,实际上先修共同加行,然后皈依三宝和修菩提心来调化自己的相续,之后修金刚萨埵断除自己的业障。意思就是共同的四种加行和不共的三种加行——皈依、发心还有修金刚萨埵。他是依止寂静的地方这样精进地修持,后来已经证悟了世俗中一切显现如幻如梦、离一切戏论的殊胜境界,从此以后对三恶趣根本不会畏惧。所以米拉日巴也没有讲他首先修了如何高的法。
有个夏敦格西,他的教言当中也是这样讲,他说我们的加行法门非常重要,在自相续中无伪地生起加行法门的正量,困难是最大的。比如说人身难得,口头上谁也说得来,文字上谁也读得来,但是你从自己的心坎深处真的生起了人身确实是非常难得,要好好地修,不然我以后转生到地狱、饿鬼、旁生中怎么办?在自己内心中真正能生起这样的定解,或者你觉得因果永远也是不可能虚耗的,造恶业太可怕了,在自己的心里面真的能生起这些加行的每一个境界是非常困难的。当然我们纸上谈兵,或者说这个口头禅谁都用得来——寿命无常、轮回过患……现在有些人口才很不错,讲得天花乱坠,但是就像滑冰一样,无有利益。
所以最关键的是加行的这些法要在自己的相续中无伪地生起来,不管上师在或不在,在自相续中如果真正生起共同加行和不共加行的境界,后面的生起次第或者大圆满的境界也不困难,境界在自相续中也能保持得稳固、长久。否则基础都没有打好,直接修一些甚深的法要,也许会有一些境界,但是这种境界会迅速消失。高僧大德知道这个秘诀,这样一来,他的修行就比较可靠、稳固。
因此,所有的道友在加行上就应该像米拉日巴那样,首先他也恐惧轮回,修加行法,最后一切显现都如幻如梦,从此以后再也不害怕堕入恶趣。
他还说特别害怕寿命无常,认为自己的生命非常短暂,这是到寂静的地方去修风脉明点的缘起,也获得了果位。
在阿底峡尊者的《道次第》中,也不谋同辞地如此加以阐述。
阿底峡尊者的《菩提道灯论》中讲得不是很明显,但是他在其他的道次第中也不谋而合地宣说过这个道理。
帕单巴云:“若思死亡何许皆无需,应当诚心忆念当热瓦。”
帕单巴对当热瓦地方的信徒的教言比较多,他说:如果我们好好地思维死亡无常,任何东西都不需要。我明天、后天,或者一个月以后判死刑的话,今天有十万两金子放在面前,我一点兴趣也不会有,我面前有几百万人民币也不会有任何贪执,一直执著于一个月的时间,三十天过得好快,心里面有这样的担忧。
所以,如果每个人心里面能真正生起寿命无常的境界,你会觉得人活在这个世间不是很长久的事情。有些人到学院已经几年、十几年了,但实际上转瞬即逝,因此人的寿命是非常无常、有限的,应该思维无常。
又云,“有些人是从修习四谛入门,有些是从修习缘起等等入门,可谓五花八门,不一而足。
声闻乘主要是观四谛十六行相来入门的。像缘觉根基是从十二缘起顺次和逆次方面来修持。法门当然分门别类非常多,我们从大乘来说,有些是以密宗而入手,有些以大手印、禅宗、华严宗等而入手,所以,释迦牟尼佛的八万四千法门,种类繁多,入门的法门相当多。
其中,观修死亡之此入门方式是最为精要深奥的。观修死亡无常极其重要,在整个修行过程的始终,都不可或缺。
我看过噶当派帕单巴格西的传记,非常了不起,成就也相当高。通过他的体会,他觉得所有的入门当中,观想无常的法门非常深奥,也相当保险,自始至终不能缺。
若能生起无常之心,则首先可成为趋入正法之因;中途可成为精勤修持之鞭策;最终可以此而获得光明法身。”
如果在心的相续中真的能生起无常之念,首先这个人不会整天放荡不羁、无所事事,一定会趋入正法。
我们这里的有些人,死亡无常修得好一点,不管家里如何阻挡,或者社会上的琐事都不在乎,马上去出家。
首先相续中生起无常是趋入正法的因,出了家以后无常修得不好就整天睡懒觉。前一段时间我听说有些人睡得很厉害,早上听完课以后又睡下去,一直到中午十二点钟的时候醒过来,之后开始做饭,吃过饭以后又睡下去,当然,晚上睡觉就更不用说了。修好无常不会这样,我想一些老猪也不会这么睡,它在白天的时候还是边摇着尾巴边到田地里面寻找食物。
如果无常修得好,中途也可以精进修持鞭策,最后真正获得了光明法身,所以无常初、中、后都不可或缺。修无常的人有紧迫感,如果没有修无常,就会明年后年地拖,有些人这样说:“上师,我没有出家的缘分,我家里面的事情要解决,准备再过三年的时候我到这里来继续修持。”这个人无常修得“太好了”,再过三年的时候,你学佛的心还有没有?我们的学院在不在?
果仓巴也教导修行人:“斩断故乡之牵连,铲除亲友之胶汁,戒除财食之贪执,观死无常可实现;
果仓巴是非常了不起的,他的道歌,比如吃肉的过失等方面有很多殊胜的教言,他的教言中说断除这三种贪执通过修无常可以实现,如果我们无常修得很好,不会想回去,对亲朋好友的贪执,大吃大喝的贪执全部能遣除。在短暂的一生中为了口腹之欲没有必要造很多恶业,我觉得无常修得好的人不想吃肉,无常修得不好,认为人生是很漫长的,干脆吃吧。每天吃肉,一天三顿地造恶业,生活就不清净了,干脆还是不要邪命养活,最好是以清净的生活为生。所以,如果无常修得好,对故乡、对亲友和对食物的贪执全部能断掉。
断绝无义之琐事,昼夜精进修正法,屏弃罪孽之伴侣,观修暇满难得现;
断除了无有任何实义的琐事,日日夜夜地精进修持,屏弃造恶业的道友,这三种是依靠观想暇满难得才能得以实现。因此,如果觉得人身非常难得,对世间的琐事没有兴趣,日夜都比较精进,因为觉得暇满很难得,就不会跟恶友同流合污。
视诸贪欲为灾祸,一心投奔于三宝,于世间法生厌离,观轮回过可实现。”
贪欲是一切祸患的根本,一心一意地皈依三宝,对世间法生起厌离心,这是我们修行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境界,这些境界是通过观轮回过患而实现的。所以第一是观死亡无常,第二是观暇满难得,还有轮回的过患,没有因果不虚。果仓巴的教言里是共同加行中的观死亡无常,表面上看来大圆满前行中的四个共同加行简单易懂,已经看过了、听过了,不用再听了,反正就是思维死亡无常、因果不虚。但是不说全部四加行,其中的死亡无常在人的心相续中只有有福报的人才可以生起来,没有福报的人就觉得这是一个简单的法门,无有利益,像我这样的境界应该是大圆满的无上境界,明空无二,如虚空般的境界非常重要。但是真正在自相续中不但是知道人身难得,而且能生起这种境界很重要。因此,我们讲菩提心的时候,也说在相续中真的生起菩提心是相当重要的,同样的道理,每一个境界大家都要反观自心。
基 巴的一段言教字字力透纸背:“不思此生之需求,恒念无暇与死亡,刹那此生极短暂,不得片刻之空闲。
基 巴的一段言教每一个字的力量透到纸的背后,也就是说深入人心,极为殊胜的意思。
我们不思维今生的需求,做任何事情都不是为了今生,而是要经常意念无有空闲和死亡无常。我们经常思维为了今生没有意义,没有时间了,我一定要观想死亡无常,有这样的观念。人的一生是非常短暂的,也可以说是刹那性的,除了修法以外无意义度过的时间连片刻也不要有,如果你觉得人生极为短暂,而且修行极为重要的话,就根本不会随便放过时间,就像是一些噶当派的大德一样。
思维速疾将死亡,此为忠言当铭记。恍惚涣散耗此生,不念死被散乱牵,死时不定当深思。”
我们经常思维很快的时间当中会死亡,这是最深的窍诀,基 巴说这是他的心里话,每一个弟子一定要记在心中。可是我们心的保存机械存在问题,很多上师很殊胜的教言让我们记在心里,我们自己也认为是肺腑之言,特别殊胜,但是等一会儿下完课以后又跑光了。
我们恍恍惚惚、浑浑噩噩地已经失去了这半生,又根本不念死亡无常,被散乱牵引,这样死时不定的道理我们必须要思维,我觉得很多道友以前的时间很可惜。
有些人七八十岁,有些人五六十岁,有些人三四十岁,但是你回顾自己的人生的时候好像确实是没有做出什么,不要说一辈子修行,连一年也没有修行,不要说一年,可能真正一心一意、不是为自己的名闻利养和世间八法的修行,连一个月也没有,有些人不要说一个月,可能一天也没有,有些人不要说一天,一个小时到底修行过没有?!
每一个人回顾自己的一生,先做一个总结,你这一辈子当中,以何种方式来度过自己的一生。如果是旁生,回顾自己一生的念头是没有的,但是我们不是旁生,应该想一想。
对于我,虽然从小就皈依佛门,但是真正没有世间八法的念头而修行的时间,现在总结起来…
《开启修心门扉讲记 下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