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开启修心门扉讲记 下册▪P32

  ..续本文上一页感受颇深。

  我原来也说过,方便的时候到尸陀林去看一看、想一想,尸体臭不是重要的事情,最重要的事情是拥有这些骨头的众生活着的时候,他对肉体很执著,但是几十年以后自己的身体也会变得这般腐烂。以此来观修,到尸陀林对我们修行人来讲就是一堂生动的课。

  可是人们经常对无常观念熟视无睹,却口口声声说自己获得了第一步境界、第二步境界,果真有这些境界当然值得随喜,但有些人连无常观念还没有生起,这些境界就更谈不上。

  (对于这种自吹自擂的空谈,)我实在不敢相信。烦恼的犄角仍然坚锐,烦恼的蹄脚依然完好无损,还自吹晓知修行之理,真是可笑!”

  对自我的高谈阔论,说是已经趋入了空性的境界,但是烦恼的角 仍然如此的尖锐、锋利,为什么呢?别人稍微说了什么,马上生贪心、嗔心、嫉妒心,你的烦恼的角如是的尖锐,可能没有证悟空性吧!无常的概念都没有……

  做梦的时候怎样,诸佛菩萨给我授记,那个上师梦见我什么等等,说起来很动听,可是你老人家的烦恼的角如是的尖锐,烦恼的蹄脚如是的完好无损,还自我标榜说已经达到何种的境界,真是可笑。

  我自己确实不敢说空性的境界,口上说也特别害怕,不要说空,自己的烦恼如是的深重,烦恼的角如是的尖锐。

  夏沃刚巴也讽刺道:“精通无常法的人好像比了知无常法的人还要多啊!”

  都没有了知无常,又怎么会是精通呢!很多人说了知、了知,精通、精通,但是不要说精通,可能连皮毛都不懂。所谓的春夏秋冬是无常,这一点农夫都知道,这不是通达。真正在心的相续中观到自己的肉身、外面的器世界和有情世界等万法皆为无常之时,算是你稍微知晓,在此基础上精通、领悟。自己应该观察是否有这些境界,但是现在这个世界精通无常的人多得不得了,人人都认为不必再讲无常,“无常我是懂的,万法无常,我还唱过很多无常道歌,不要说无常的境界,我还有大圆满的空性境界。”果真如此,真是非常随喜!

  《毗奈耶经》中记载:“往昔佛陀住世之时,在比丘尼僧众中,众生主母阿罗汉女及其眷属们主要修持禅定。供施比丘尼及其眷属则以讲闻为主,为了以如法行为护持内心,她们修习禅定的内容即为观修无常,念诵有关寿命无常的经函。”这也说明,供施比丘尼及其眷属们,都是将观修无常作为修持的主要内容。

  众生主母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大爱道比丘尼,众生主母的眷属主要修持禅定。供施比丘尼虽然以讲经说法和听闻为主,但是她们为了守护自己的心,她们修持禅定的主要内容还是观想无常,念诵的时候也是念寿命无常的经函。佛陀在世时候的比丘尼僧团,寿命无常是她们最主要的功课。

  释迦牟尼佛讲过《佛说无常经》,原来印过,肯定发过,但是大家都没有看。

  无著菩萨在对经中的偈颂进行阐释时,也是这样讲的:阿罗汉们将一切的时日都用于观修无常。

  无著菩萨解释经论的颂词时也有这么一句话,获得阿罗汉果位的人在修持的过程中主要是观无常。

  博朵瓦云:“我的遮遣现分大法就是这个无常法,包括二地的菩萨都要修持此法。然而,格顿等人却认为:无常法怎么会不是低劣浅陋之法呢?”

  博朵瓦格西也说:现在格西们特别喜欢遮遣大法。可能因为噶当派修行人特别喜欢辩论,前面也讲过,他说自己没有其他遮遣大法,他的遮遣大法就是无常法。无常法门不是那么简单的,到了二地菩萨的时候也要修持此法,既然获得二地菩萨都需要修持,我们不要说是二地菩萨,可能还没有到资粮道,因此,认为不用修持是一种不懂佛法的象征。

  博朵瓦格西严厉地批评格顿,当时格顿可能是特别不听话、不争气的一个调皮的人,整天说无常法没有什么可修的,无常法是很简单、很低劣的前行法,我还要修大法,可能这样说。但是博朵瓦格西严厉地批评格顿等人,他们认为无常法是非常低劣的,其实不然。

  卓衮巴也说:“因为观修无常极其关键,所以,一切的经论续部中都对其进行了宣说。律部中也记载了在走廊中描画白骨等忆念死亡的方式,在阿底峡尊者尚未光临之前,我却对此窍诀一窍不通。”

  噶举派是这样,噶当派的人也是这样,汉地的很多高僧大德,不管是学禅宗还是净土宗,他们在论典中也是处处宣讲了无常的道理。因此所有的经部论部中都宣讲了无常。

  学戒僧众的门口还有走廊当中,专门有描绘尸陀林和白骨,用这些方式让出家人观想死亡无常。

  卓衮巴也是藏地的人,因为阿底峡尊者没有来藏地,有些窍诀没有着重地宣讲,所以不一定懂。

  如果有一些上师没有讲,我们有些道友也不懂。反而会想:无常已经讲了那么多还没有讲完,无常给我们耽误了那么长的时间,我都想打瞌睡,什么无常,还是睡了吧、算了吧,我还是吃饭、提水吧,我还是去搞我的乱七八糟的事情吧。可能有些这样的人。

  虽然道理上懂春夏秋冬都是无常,一切万法皆为无常,但是阿底峡尊者没有来到藏地着重地宣讲无常之前,上师没有给大家直截了当地讲它的重要性,就不一定懂,所有八万四千法门的窍诀,上师有自己领悟的境界。

  以前有一个叫寂密的上师,他是这样说的:我证悟的境界希望你传递给有缘的众生。因此,上师对无常观念有一些境界,没有传递给有缘的众生,只是看经看论典,众生不一定懂。所以当时阿底峡尊者没有光临之前,他对无常的窍诀一窍不通。

  如果没有讲《札嘎山法》和《开启修心门扉》,我想个别道友不一定懂,我们讲《大圆满前行》的时候也是讲无常,大家一段时间当中感觉挺好,如果我们把无常修好,再修其他的法就会轻而易举,如果没有无常观念,就不好说。

  又说:“未思死时不定故,今生为饶益亲友,以及损害怨敌故,而造种种之恶业,最终亲属与怨敌,悉皆遗留与存驻,无边恶趣独奔赴,安有胜此之败负?

  没有懂得死亡无常的道理,为了饶益自己的亲朋好友,降伏自己的仇恨怨敌而造罪业。最终亲属和怨敌全部都留存于这个世间当中,自己为此而造了深重恶业。现在有些世间人真的很可怜,他们为了家庭,为了照顾家里的父母不得不造业,结果自己离开人间的时候所有的罪业只有自己承担,亲友和怨敌还在人间,自己独自奔往恶趣。还有比这更失败的吗?

  死期不定弥留际,其他非法皆无益,内心生起紧迫感,恰似小虫触木枝。

  临死时非法都没有任何用处。我们修无常的时候内心中应该生起紧迫感:我会马上死吧,不会等到明年吧。有些人的心相续中有无常观念,这样很好。很多人对我讲:你不要讲无常,不然大家的心都特别急。我觉得一定要讲,不能说住在这里有三年,三年好像太长了,可能我们住在这里的时间只有一年都不知道,这样讲,大家都要快修,快精进地修,不然以后不一定有这样的机会。

  有了紧迫感的人,修行恰似小虫接触木枝一样。小虫在爬行的过程中,我们用一根木条接触它的鼻子的时候,(小虫的鼻子不知道长得怎么样?)它会掉头就跑。我们这些人也是如此,对于世间无有意义的琐事,一讲无常法就不会去做,马上去做有意义的佛法之事、精进修持。如果没有讲无常,他一直没有厌弃非法之事,世间八法的事。小虫触木枝这样的比喻《札嘎山法》中也是有的,当时很多金刚道友认为,这是这个民族特有的比喻,但可能不是,小虫不管是哪个民族都会看到,只不过噶当派的格西连看小虫也作一个无常的比喻,看木板也作一个无常的比喻,我们不要说是小虫、木板,连上师讲的经论也生起厌烦心:这个上师整天这么啰唆,真讨厌,有机会的时候我想吃了他。

  对于今生诸杂务,定生出离之厌心,于诸何等皆无贪。如此以修死无常,而于今生之妄念,以锋利矛猛刺穿,诸行皆趋于正法。

  真正对今生的杂物生起一种厌离心的话,对这些怎么会有贪执呢,根本不会有的。

  如果我们生起了今生的念头,用锋利的智慧之矛刺穿在今生的念头当中,今生的念头会倒在地上死在那里,此时你所有的行为会趋向于正法。所以,我们所有的行为当中不看破今世和不修行无常是修行中最大的障碍,一旦生起此念,马上用正知正念的锋利之矛刺穿到它的身体上。

  以前佛密上师和弟子寂密到大海中的时候,有一条鳄鱼准备吃上师,寂密拿着矛刺穿了鱼的肚子,结果鱼落入大海中,他心里面想,上师不死的话我杀一个众生也无所谓的。这是寂密的传记中记载的,特别好,以后有时间你们可以看。

  轮回过患业因果,菩提心与大空性,悉皆由此而衍生。如此观修智慧增。”

  我们先要看破今世,先观无常,在心的相续中真的生起这些境界以后,轮回的过患、业因果、菩提心、空性等等境界会自然而然在相续中生起。这样一来自己的智慧也有很大的增长,对修行有很大的帮助。

  因此,希望大家千万、一定要观想无常,观想无常虽然很简单,但如果没有窍诀也有困难,哪怕是提水的时候也想一想,很多事情对你来讲可能是诠释死亡无常最好的比喻和见证,因此,经常以观想无常的经论和窍诀来要求自己极为重要。今天讲到这里。下面还是要念一遍《普贤行愿品》。

  2004年2月25日 第44节课

  我们继续讲《开启修心门扉》的第十六个问题,就是说要观想寿命无常,观想寿命无常中作者引用了许多高僧大德的教证,前面已经讲了卓衮巴的教言,今天从至尊米拉日巴的教言讲起。

  至尊米拉日巴也现身说法道:“吾于八无暇生惧,故观无常轮回过,一心皈依胜三宝,谨慎取舍业因果,以菩提心调相续,阻断习气业障流,终证诸现皆幻化,于三恶道无怖心。吾于暂时寿生惧,故修风脉之缘起。”

  至尊米拉日巴也特别重视加行,以前达波瓦在很多噶举派的格西面前听受空性和等持方面的法要,后来他拜见米拉日巴尊者的时候,尊者问他现在修等持、禅定如何,达波瓦说:我现在的禅定境界可以在七天七夜中…

《开启修心门扉讲记 下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净土教言讲记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