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開啓修心門扉講記 上冊▪P18

  ..續本文上一頁這樣。

  以前色爾壩的依科喇嘛,他在叁四年中講加行、修加行,之後才傳一點大圓滿的具體修法,從他那裏在兩叁年當中根本得不到大圓滿的密法傳承。法王如意寶1993年去美國的時候,美國有一個叫仲巴的仁波切,現在他早已圓寂了,他對待弟子的方法是什麼呢?他也是在六年中讓弟子們修加行,六年以後才傳授其他法要,只有這樣,弟子的相續能夠成熟,而且上師也能觀察出弟子到底是否真正對密法有信心,而且這種信心就像秋天的果實,已經完全成熟,你稍微碰觸,它就會掉下來,吃起來也很爽口,果實還沒有成熟的時候就吃,一定是不合理的。

  因此,我們以後無論是自己修行還是攝受弟子,一定要次第漸修才沒有危險性,而且法對相續會起到很大的作用,不過現在很多人的行爲完全是顛倒的,特別喜歡先修高深的法門,對所謂的皈依、發菩提心和大乘有關慈悲心的功德方面根本不加理睬。修習所謂的高深法門,暫時在一兩天中也可能有一些覺受,但是從長遠的角度講不會有很大的收益,最後也有生邪見的危險性,因此大家要詳細觀察。

  宗喀巴大師的教言中總的來講,最初切勿用高深的法門自欺欺人,應該看破今世、生起出離心,如果能看破今世,自相續中就一定能生起出離心。在座的人生起真實無僞的出離心是很困難的,但也應算是生起出離心的人,爲什麼這樣講?大多數的人從前的生活還是比較富足,卻覺得一切都沒有多大的意義,看了教典後,覺得人的一生彈指一揮間,即生中的所作所爲都是欺惑自己的,因此來到喇榮山谷苦行。

  現在這裏沒有電,這幾天供齋的緣故,水也是很緊張的,有時候寒風呼嘯、漫天飛雪,這種情況下,如果相續中沒有出離心,恐怕是不會住下去的,因爲現在世間人的生活水准越來越高,而我們卻這樣過生活,所以這裏大多數的人應該會在相續當中有一種看破今世的信念,否則一定整天沈溺在家中的瑣事裏,根本不可能在寂靜地方一心一意地希求善法。雖然如同藕中細絲般的牽連尚未斷掉,如果全然斷絕也會困難重重,但畢竟也是看破今世來到這裏,大家應該生起歡喜心。我是這樣想的,也許是我的一種觀察吧。

  綽迫譯師曾酣暢淋漓地痛斥道:“不知身壽似水泡,不念死主已迫近,縱然修善極衆多,仍爲此生之武器。

  綽迫羅紮瓦是藏傳佛教中非常了不起的大譯師,他在翻譯經論方面有很大的貢獻。他痛斥人們說:很多人根本不知道人的身體就像是水泡一樣,對自己的身體特別執著,一點無常觀念都沒有。

  據說蔣介石的妻子已經去世了,直到106歲去世之前從來沒有間斷過對自己的打扮,化妝是她一天當中最主要的工作。聽說她比較難看,她不願意讓人們依靠她的身體生起厭煩心,所以一百多歲的時候還在整日梳妝打扮。這類人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身體就像水泡一樣無常,也根本不念死主,從未想過自己會不會死。我們經常聽到死的消息,也經常看得見很多屍體,但是每每看到他人死時,對于自己也是壽命無常的本質卻從未想過。

  前一段時間這裏賣煤氣罐的一個叁十歲的人死了。前兩天在喇嘛經堂裏面,一個老年人正在念經的時候就突然死去了。壽命只在呼吸間,《親友書》中說:“壽命多害即無常,猶如水泡爲風吹,呼氣吸氣沈睡間,能得覺醒極稀奇!”但是很多人還認爲自己能夠長命百歲, 我們修行人的無常觀念還算好一些,但是外面的世間人都似乎在爲活一千年來作打算,不管是積累財産還是建築房屋。不考慮死主將至的人雖然在行持善法,衆多諸如此類之人實際上在磨今生的武器。心裏面一點無常觀念都沒有的修行人也肯定不是好修行人,做今生武器的修行人不是真正的修行人。

  不曉名利乃幻化,未棄貢高利牽縛,縱然被奉爲聖者,仍爲八法之仆役。

  不知道所謂的名聞利養是幻化的,也沒有舍棄貢高我慢,整天以利養束縛的人,雖然被人們稱爲是聖者、高僧大德、上師、活佛或者是大修行人,但都是魔的幻化或魔的繩索。如果沒有看破,有人說:“你是大聖者,很了不起啊,上師您老人家是文殊菩薩的化現,是觀世音菩薩、無垢光尊者、麥彭仁波切、蓮花生大士等等的總集,您老人家不需要修資糧。”別人這樣不切實際地贊歎,實際上你就落入了世間八法的奴仆的行列中,跟世間八法的服務員沒有差別,真是很可憐的。

  我們每個人稍微有一些地位、名聲或者有一些修行的時候,應該經常用這些教言來衡量自己。

  今生殘體未放棄,縱然勵力勤修善,終將赤手奔來世,前途渺茫真可憐!

  如果沒有放棄今生的殘陋身體,縱然你日不放逸、夜不倒單地行持善法,當你離開身體的時候終究是赤條條兩手空空奔來世,這種人的前途是很渺茫的。我們應該從內心來觀察,以出離心和菩提心攝持,每天所做的善事不一定很多,但哪怕是聽一堂課,不爲今生的發財快樂,哪怕是病也好,痛也可,苦也罷,都是前世的業障現前,但是我一定要利益衆生!在臨死之前能不能發此善念?如果能,那麼你的前途就是光明的,如果沒有這樣,雖然做了很多善事,如果都是爲了今生,那麼這個人的前途是非常迷茫、可憐的。

  不懂輪回之過患,欲妙享樂不知厭,誇誇其談空口言,亦爲狡詐僞君子。”

  根本不知道輪回的過患是什麼,對世間的享樂和妙欲一點厭煩心也沒有,但口頭上就像我一樣誇誇其談,哪怕是叁藏十二部全部能背誦下來也沒有多大的意義,因爲內心當中沒有很大的出離心和菩提心,只會空口而談是非常可憐的,這就是自欺欺人,也就是所謂的狡詐者。

  阿底峽尊者也一語道破了個別人的別有用心:“據說他在觀修上師如意寶,但如果觀修之時,綢緞和茶磚之類的念頭在心中紛然呈現,則無論如何觀修,都只能成爲滔天之惡業。

  阿底峽尊者用尖銳的語言揭穿了有些人心裏的惡念,說得非常清楚明了:據有人說一些人觀修上師瑜伽的時候,外表上看是在觀修,但心裏面綢緞、茶磚等等的念頭始終紛現,無論怎麼修也只是修得個滔天之罪。

  爲什麼這樣講呢?因爲世間的意念一直紛然呈現而不能好好觀修,看起來是一種善法,實際上全部是爲了今生的利益,當然是造惡業了。按照《俱舍論》的觀點:只要轉生在叁界中就是痛苦的因。但並不是說觀上師瑜伽有很大的罪過,如此很多人都不敢觀修了,此中要義是說我們應對今生的世間八法盡量地斷除,如果沒有斷除,一邊觀上師瑜伽,一邊想獲得綢緞和馬匹,這種想法就成了世間的因,世間之因就是滔天之罪。

  真正要修行,想脫離生死之海,播撒勝妙菩提的種子,僅僅一念發心的福德,即便是浩瀚無垠的虛空也是無法容納的。”

  真正要修行,就應該想逃離輪回苦海,在自相續當中撒下菩提的種子,僅僅是以這樣的菩提心攝持,功德就是無邊無際的,整個浩瀚無垠的虛空也根本無法容納。因此,不只是修上師瑜伽,還再再地給大家宣講了菩提心的重要性,不是形象上而是從內心當中生起定解。

  因此,今年大家學習《入菩薩行論》應該是比較成功的,大多數的人應該是對大乘菩提心生起了信心,做什麼事都應該用菩提心來攝持,看起來特別小的事情,實際上功德是非常大的。

  比如在沒有菩提心攝持的情況下,一個人用一百萬修建一座經堂,還有一個人以菩提心攝持用一包快餐面布施給衆生,那麼二者的功德是誰大呢?答案應該是後者。

  這是完全符合邏輯和經論的,我今天用叁元錢布施給可憐的衆生,目的是希求自他的佛果,比起一個爲生意興隆、財源廣進的世間八法之念捐款一百萬的人,前者的功德乃至菩提果之間都無法用盡,而爲了即生利益而捐款的人,很有可能他的生意會飛黃騰達起來,但是利益也莫過于今生而已,差別相當大。所以,噶當派大德和華智仁波切經常說:善惡不在形象,意樂更重要。因此善根功德的大小與否主要是看他的發心如何,內觀才重要的道理大家一定要記住。

  布頓仁波切也常常自我警誡:“爲了即生親怨之利益,貪嗔積財攝受諸眷屬,死時眷屬受用不跟隨,業果苦痛唯有己承受。梵天帝釋轉輪之王等,所獲輪回樂果不穩固,死時未必不會墮惡趣,當于輪回生厭仁親哲!”希望大家看了此段教言後,都能引起深思!

  爲了今生的利益以貪嗔癡來攝受眷屬,即便這個上師有幾百名弟子,當大限來臨之時,弟子也根本不會跟隨,業果的成熟全部自己承受。我們獲得了梵天、轉輪王的樂果也是不穩固的,死時不一定不下墮惡趣,布頓仁波切經常以此來教誡自己。

  有些人背誦不來的時候就用棍棒打自己:“你這個笨蛋。”仁親哲也是這樣說:你沒有生起強烈的厭煩心,不一定能解脫,仁親哲!這叫做自我教言。

  希望大家看了這段教言以後,反省自己的修行怎樣,以前在上師面前也聽過很多次,自己在靜處已經住了很多年,以後也還想繼續住下去,但是以前自己的發心是怎樣?現在應該發什麼樣的心?一定要自我觀察,引起深思!

  加爾瓦樣功巴也用了一連串恰到好處的比喻,毫不客氣地挖苦道:“人們往往只對高深的法趨之若鹜,低劣的法不能令其滿足。

  加爾瓦樣功巴對有些修行不好的人挖苦說:人們都有這種毛病——對深高的法趨之若鹜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聽說某個地方傳大圓滿的灌頂,大家都爭相趕來。一般在佛法不太興盛的地方,按照世間人的說法:傳大法吃得開。爲什麼呢?很多人聽說要傳一個大灌頂,大家都集中在那,灌頂之後不知道誓言是什麼,想都沒想過,他們認爲灌了頂就一切都萬事大吉了,其實並非如此。而對佛法有基礎的人對灌頂並不是那麼希求,傳大法也並不那麼希求,而是要觀察自己的相續。一般藏漢兩地的邊地,只要有人灌頂,成千上萬的人都會聚集在那裏,如果一個上師講菩提心的功德、皈依的功德,他們卻不以爲然。

  我在杭州的時候,很多人都認爲機會難得而要我傳一個密法或灌頂,我說:“灌頂的資格我的確沒有,觀本尊等很困難,所以沒有灌過頂,傳密法也不是很重…

《開啓修心門扉講記 上冊》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