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这些关键性问题大家要铭记在心!
在佛教中调心非常重要,调伏自心也有不同的方式,根基好一点的人应该用大乘的方式来调心,天天发菩提心的功德是非常大的,前面也再三地讲过。所以,我想我们讲学了《开启修心门扉》以后,很多人应该反省自己以前的闻思修行是不是没有搞好?是不是没有具足发心的条件?如果没有,从现在开始能不能稍微改正?我们的人生是很短暂的,在短暂的人生当中自己虽然做不了很多事情,但是做的一些小小善行能不能全部以菩提心来摄持、能不能减弱自己对今世的贪恋?
作为凡夫人,一点贪执世间八法的念头都没有,我们真的做不到,每天都会有很多分别念不断涌现,但也不能以此借口就不去对治,常常观察自己的身心很重要。
所以,如果我们对今生的享乐牵肠挂肚、心驰神往,为了达到目的,处心积虑、绞尽脑汁,则仅仅获得更为胜妙的来世安乐都不可能,又怎能妄想菩提的果位呢?
如果我们修行人只是为了今生的享乐,所有的牵挂全部用在追求今生上,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将所有的力气、心思,甚至脑袋里面的所有液体全部用完了也没有丝毫意义。真的有些人修行的目的全部是追求今生的享乐,这一点我们在学习“看破今世”的过程中大家应该深刻地认识到。
发心如果是为获得即生的快乐,来世的安乐不可能无缘无故地来到你的面前,菩提的果位就更遥不可及,因为你想都未曾想。刚来的很多人也可能要为获得佛果而修行,但是慢慢变成所谓的法油子,原来是很不错的一个正方形,但慢慢变成圆形,最后慢慢变成长方形了,修行人“变形”的情况非常严重。
我从自身角度来观察,也有这种感觉,刚来的时候,好像上师讲什么都会觉得是非常殊胜的窍诀,一定会用心记住,但现在上师讲了半天,觉得:这个我也懂,我也听过,不过这个地方上师讲错了,应该是按照我的观点来讲。经常在内心当中生起分别念。
为什么前面讲需要信心的刀背和智慧的刀刃?因为没有信心的话,就像佛陀身边的善星比丘,他依止佛陀那么多年,但最后把佛陀的说教看作一种邪说,最终对自己的相续是不利的。所以拥有信心非常重要,如果没有信心,即便给你讲课的老师是一个博士后,你也会从他所说的语言中挑出一些毛病。因此,没有信心不行,没有智慧就不能取舍。
所以,我觉得有些修行人越来越“变形”是非常可惜的。藏地有一种说法:乌鸦的儿子越来越黑,老鹰的儿子越来越白。老鹰的儿子刚生下来的时候是黑色的,随着它逐渐长大就变得越来越白了,据说乌鸦的孩子刚生下来的时候是白色的 ,可它越来越变成黑色的了。
同理,有些修行人原本是个好修行人,过了两三年就大相径庭了,信心也没有、智慧也没有,受持的戒律也慢慢退失。还有些人可能因缘不同,最初不喜欢看书,行为也不好,好像有被开除的危险,但慢慢地,他竟然变得很好了。也有些人一直都很好。所以人类就像是《亲友书》里面所说的:“当知人类如芒果:外似成熟内未熟,内成熟外似未熟,内外未熟内外熟。”有四种情况,修行人也是这样。
但无论怎样,不管你是住在深山、城市还是寺院里面,都应该观察自己的所作所为是不是为了希求今世而奔波,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总的来讲不是好修行人。如果不是为今生而是为来世的解脱,不管别人怎样评论你,实际上你就是好修行人。
因为修行人从外相上根本难以抉择,如果是牦牛,这个牦牛肥一点,能值一千八百块钱等等,从外相上可以这样说。而修行人是从内心中的发心来分的,有些人所作所为都用菩提心来摄持,可是外相上看起来也许他的行为不一定很如法,他每天说别人的过失,但也许他内心中观一切都是清净,说过失也是菩提的妙用也不知道。因此所谓的修行人从外相上肯定看不出来,表面上每天过午不食、持戒清净,给别人讲经说法一天都不会间断,但实际上内心全部为了今世就不是好修行人。所以,大家应该分析、观察自己的善心,自己所做的什么样,内心当中,自己知道自己是不是一个修行人。
我知道自己不是修行人,这并不是自谦的语言,用这些教言来自我观察的时候觉得非常惭愧,只不过我在法座上给别人说法,不是认为自己有境界才来说法的,只是这些道理确实是佛经里面讲的,所以,我虽然不是好修行人,但是我宣讲了这些道理以后,会不会有些人就变成好修行人了,有这方面的怀疑和希望,给大家说法的原因就是这样。
要知道,包括来世投生地狱都是因为前世业力,以及临终之时贪恋温暖之类的强烈念头,而使自己来至地狱的熊熊烈火等等当中的。
转生在地狱的众生,一方面是受它前世业力的支配,另一方面是它当时的发心所决定。比如说转生到烧热地狱的众生,它觉得已经找到了一个很温暖的地方,想在这里住一会儿,以这种动念就投生到了烧热地狱。有些禅宗和净土宗的上师常悲悲切切地说:“千万不能生起这样的念头啊,同学们啊,这样的念头对我们来说,来世、今世毁坏得无穷无边啊!”原因就是这样的。
一切都是以猛烈的意念积聚众多之业,而使心念成为现实的。所以,我们应义不容辞地抛弃对今生的贪执。
应该义不容辞地抛弃,不能让它有出头的机会,必须要断除今世的贪执,否则要变成一个好修行人是不可能的。因此大家一定要精进。
2004年1月3日 第11节课
至尊文殊菩萨曾送予宗喀巴大师一段至理名言:“如果开初没有对轮回产生出离的厌恶心,纵然孜孜不倦地闻思修行,也完全不会超越轮回及恶趣的因。应当将生圆次第等高深的法暂时束之高阁,精勤修持出离心,直至生起出离心为止。”
宗喀巴大师亲见文殊菩萨的时候,文殊菩萨对宗喀巴大师说过这样的教言:起初应该对轮回生起真实的出离心和厌恶之心。为什么这样讲呢?大家都知道,首先我们应该认识轮回的本性,轮回的本性就像是《中观四百论》里面所讲的一样,根本没有快乐,不管是有财产、有地位、有名声,或者有怎样的利养恭敬等世间的一切享受,但是除了个别具有修证境界的人以外,始终保持一种快乐心境是很难办到的,这说明轮回的本性就是痛苦。所以,在三界轮回中,我们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获得解脱,需要有这样的勇气和魄力。
我们现在的器世界中,不管转生到南赡部洲,还是北俱卢洲,或者是转生到天界、饿鬼、地狱当中,整个三界轮回都没有一个地方是快乐的,这一点,《大圆满前行》中讲轮回过患的时候,就应生起这样的意念,如果你没有生起,表面上孜孜不倦、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闻思修行,但也很有可能变成轮回和恶趣的因,无法摆脱轮回。
尤其是讲《开启修心门扉》的时候,大家应经常按照噶当派的教言内观,观察自己的内心在希求什么,做的是什么,想的是什么,具足《入菩萨行论》中讲的正知正念。
当然我们作为一个凡夫人,经常现前前世的业力,今生中有些人虽然没有造多少恶业,却因前世的业力,完全能控制心念很困难。但首先我们从道理上应该明白,之后慢慢在行为和心性上约束,人的行为和心都可以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为什么现在社会上也是把学习和教育放在所有工作中的最首要位置?只因人的心有能力转变和发展,如果没有能力,没有种子,当然会困难重重。所以,我们经常要观察自心,以前是个坏人,如今应通过教言对治自己,文殊菩萨亲自给宗喀巴大师开示的时候也是这样讲的。
像生起次第、圆满次第、大圆满、大威德等等的高深法门,当然从它加持的角度来讲是其他法要不可逾越的,但是作为一个初学者,不要盲目地希求这些法,这不是智者的行为,对于这些高深的法门,暂时应束之高阁。
可是很多刚刚皈依的人就要看《上师心滴》,“上师您一定要开许,我特别想看《上师心滴》,我虽然没有得过灌顶,也没有修加行,但是我对大圆满的信心特别大。”他可能有一些盲目的信心,同时也经常听人们说《上师心滴》是至高无上的法门,所谓的文殊大圆满是非常不错的法,于是认为看一遍就可以马上开悟,立即脱离肉身飞往清净刹土。但实际上对一般根基的众生来讲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必须要次第来修,否则就像没有读过小学的人要看一个大学教程,能不能马上考到博士后的学位呢?这是很困难的,从世间学问的教育次第来衡量也是很困难的。
所以,暂时应该把这些高深的法放下,一定要在自相续当中生起出离心,如果真正按照《三主要道论》里面所讲的一样,恒时对世间法一刹那也不生起羡慕之心的要求相当困难,但是生起一般的出离心不是很困难的。
我们经常这样观想:三界轮回中不管转生到哪里,都没有很大的意义,我还是早一点解脱的好,所有的众生也非常可怜,每一个众生都被生老死病还有三根本苦、八支分苦所逼迫,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一定要生起从三界轮回中解脱的出离心。
这样才应该是初学者的一种修法,因此起初时候的前行法门非常重要。希望你们在座的人首先从《大圆满前行》开始修起,自相续中应该生起每一个修法的境界,比如说人身难得、寿命无常的这些道理在自相续当中成熟,以后再听一些比较高深的密法,终能得到利益。
比如说陶师做完罐子以后,起码好几天之中要放在太阳下面炙烤,然后在火中烧,最后才可以在里面倒水、装东西,但是你刚刚做完以后就马上倒水,一定很快就破碎了,故应该有一个成熟的过程。
我们修法的时候也应该首先把共同外前行修法的每一个道理在自相续中生起定解,生起真正的出离心,这样以后修习大圆满法才会获得利益。但是现在大多数人是颠倒的,首先要求最高的《上师心滴》或者是《文殊大圆满》最高的妙用灌顶,然后修托嘎,修本来清净,最后修大圆满的前行,修人身难得,次第完全本末倒置,不应该…
《开启修心门扉讲记 上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