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一些高僧大德和諸佛菩薩的傳記才更有意義,只有這樣才不會被欺惑,希望大家不要改變自己的傳統和信心。
博朵瓦也殷殷地教誨道:“如果未能了知(看破今世)此理,我們就會肆無忌憚地造作惡業,在短暫的此生行持舉不勝舉、罄竹難書的種種罪行。如果明了此理,就會終止一切惡行,穩如泰山的信念也油然而生。”
“罄竹難書”是說古代的人們用竹製成竹簡來寫字,因爲事情非常多,所有的竹片全部用完了,還是寫不完。比喻我們在短暫的人生當中造了數不勝數的惡業。
從很多世間人身上可以看得出來,他們爲了生活、工作和家庭,在短暫的幾十個年頭的人生中造作了無法計數的罪業,如果我們真正懂得了看破今生的道理,知道耽執今生是沒有意義的話,無論在家還是出家,在短暫的人生中信心一定會穩固起來,而且自己的境界也會自然而然産生,這就是爲什麼噶當派大德這麼重視看破今世的道理。
後人都說得來,但真正的從行爲當中體現看破恐怕也有點困難,但不管怎麼困難,我們首先要懂得沒有看破,修行是不成功的道理,首先在看破今世的基礎上修行一些密法是很好的。有些道友剛來的時候根本不談論看破今世,只談論大圓滿最高境界的時候我都沒有興趣回答,我會對他說:“你先好好地修修加行,先看《大圓滿前行》和《入菩薩行論》,然後再看看《開啓修心門扉》裏面的看破今世。”
原來阿秋喇嘛給他們說得是對的,一刹那的明天會不會死的念頭都沒有,還要求什麼大圓滿。你對今世一點也沒有看破,想獲得今生成就恐怕很困難,因此對世間不要太執著。
我們碰到世間不信佛教的人,或者雖然信一點佛教,但是還是沒有真正入門的人,從他們的言語、行爲當中都能時時發現所謂的佛法根本沒有融入于心。佛法真正融入于心的時候的言行、興趣各方面都會有大大的改變,因此,如果你沒有看破就會在短短的人生當中造作很多罪業,如果你看破今世,所有的惡行斷除了,而且自己的信心也是穩如泰山。
當別人向當巴瓦格西請求竅訣之時,格西說道:“我沒有什麼竅訣,我是師父的弟子,就應當學習(看破今世的)信念。”
別人問當巴瓦格西,可不可以給我傳一個最甚深的大圓滿、大手印的竅訣,或者給我傳一個氣功法,或者傳一個紮龍法。他們在上師面前這樣請求的時候,上師沒有傳其他的法:我就是我師父的弟子,(不知道他的師父是誰,沒有注釋。)我就是金剛上師的弟子,我只有看破今世的教言,你如果願意就好好地修持看破今世,只有這樣你的生活才會真正有改變,如果你沒有看破今世,其他的竅訣不一定能用上。所以格西沒有傳其他的法,只給他傳了看破今世的竅訣。
基 巴也說:“沒有比了無牽挂更快樂的事;也沒有比無所事事更容易的事;更沒有比唾棄執著還重要的事。”
對生活上沒有牽挂是最快樂的事,但有些人還是放不下,心有挂礙。我們這裏有些修行人整天打電話,我有時候問一些看電話的人,電話打得最多的是誰,對郵電室的人問寫信最多的人是誰,這樣心中有數,知道這個人在社會關系上很不錯,是很有錢的,電話號碼也最多,跟外面的聯系最頻繁,但我們修行人跟外面聯系越來越多並不是很好的修行人,今天你跟這個打電話,明天跟那個寫信,後天跟這個談天、請客,這就沒有很好的境界了。
如果了無牽挂是最快樂的事,沒有瑣事是最好的。當然如果沒有佛法方面的聞思修行,該是很慚愧的。有些人世間瑣事最多,佛法上可以說是無所事事,這樣不好,應該斷除世間瑣事,佛法上不管是看、聞、思、修等各方面每天都忙碌不已才是最好的修行人。一定要唾棄執著,現在對世間的任何法甚至對自己的身體、名聲、財産各方面一點也不執著是最好的。
薩迦班智達也雲:“一切自主則快樂,爲人所役皆痛苦,上乘之樂乃心悅,上乘之財即布施,上乘之伴無奸詐,智者此生當修行。倘若修法樂必臨,且觀聖賢與盜賊,所求圓滿迥不同。”
如果自己自由自主,只有獨自修行,這就是世間上最快樂的事情,如果在人的控製和束縛下是最痛苦的,所有的快樂當中,上乘之樂就是內心的快樂,我們最好的朋友是不要有奸詐心,智者應該修行。如果修法則會快樂,這一點我們看前輩的高僧大德們和盜賊的結果就可以觀察,有些盜賊最後在鐵窗下坐牢,今生來世都非常痛苦,我們在《修學的旅途》中也專門講了。有些聖者依靠苦行,最後獲得即生和來世的快樂,因此盜賊和聖者之間的差別是顯而易見的。
香怎羊巴說:“如果心存凍死也罷,餓死也罷,視死如歸的膽魄而勤懇修行,則既不可能凍死,更不可能餓死。”
我們修法的時候如果想:我凍死就凍死,餓死就餓死吧,不管怎麼樣,我一定要到喇榮去修行,在破房子裏面精進,家裏反對就反對吧。這樣周圍的金剛道友也會幫助你,最後根本不會凍死,也不會餓死。我們學院這麼多年以來有些人自己修錯了,或者是有些精神病人的腳和手稍微凍了是有的,但是真正修行中凍死餓死的,這麼多年以來根本沒有發生過。但首先我們應該有這種魄力,不管凍死還是餓死,我還是要堅持修,有這樣的毅力和精神就根本不會凍死,也不會餓死。
不過剛來的住在公房中的人生活真的有點困難,那天剛發生活費的時候我也問了很多人,很多人就只有這八十塊錢,有些人已經好幾年僅僅是每個月依靠八十塊錢維持生活,後來我心裏面想,一個月中只有八十塊錢來過生活真的有點困難,一方面是有很大的功德,但另一方面現在在這個社會當中八十塊錢也解決不了什麼事情。我想我們這裏有些人還是非常苦行的,這樣的話,新的一年開始如果只有這裏的生活費,沒有其他收入的話,你們和管家說一下,我補助一點,不然要買菜、買米,尤其是女衆也喜歡吃一點糖果。
有些人可能不好意思,這沒有什麼難爲情的,釋迦牟尼佛時代的時候,出家人也是依靠化緣過生活。但我們這裏的人沒有到漢地去化緣,我想從這個月開始,暫時爲沒有外面經濟來源的苦行僧解決一點,還有一些高僧大德和施主說要幫助。
但是我們這樣的苦行是不會餓死、不會凍死的,其實你們的這種精神我還是很佩服,有時候我對外面的一些高僧大德不能起信心,好像很多人的有些行爲不是佛法裏面所說的,但是我對這裏的有些苦行的僧人真的起信心,希求佛法需要這樣,不管今生來世一定會有很大的功德和利益。
香·那南多傑旺修雲:“修行人住于山中數日,尚未饑餓之前,牧童就會給你送來食物,然後回到村落裏告訴大家,人們也會絡繹不絕地前來供養。”
以前香·那南多傑旺修尊者說:修行人住在山裏還沒有饑餓的時候被一些牧童看見了,牧童就告訴其他的人說山裏面有個修行人生活比較困難,他的山洞裏面只有一個糌粑口袋,其他什麼東西都沒有。之後村裏面的人開始輾轉相告:“聽說那邊有個修行人,我們一定要去供養他、拜見他。”後來人們絡繹不絕地前來供養,山裏的修行人就越來越發財了。
原來單巴地方的一個修行人剛來的時候還是特別知足少欲,除了一個碗和一個糌粑口袋外什麼都沒有,後來當地的人發現了以後特別崇拜,最後好像他離開的時候特別富裕,有時候也太過分了。
有些修行人對自己的行爲不能自主,有些修行人堅持自己的行爲,但是修行的過程中有財産的時候最好不要執著,沒有財産的時候也不用傷心。有漏的財産,沒有任何實質。
僅僅是希求財産也不好,有一點財産的時候特別歡喜或者是刻意抛棄也是一種執著,但總的來講,不管你有財産、沒有財産,有地位、沒有地位,最好自己修行的行爲永遠也不要舍棄,也不要放松,這很重要。
2004年1月23日 第19節課
最近學院的僧衆一直在念《普賢行願品》,要念49天。雖然上師如意寶已經圓寂了,對我們整個佛教界,尤其是傳承弟子來說是非常傷心的事情,但是他老人家的後事現在來看辦得比較圓滿。以前的很多高僧大德圓寂以後,後來的有關處理法體的事宜等方面出現過很多不愉快的事情,因此,我們也比較擔心,學院所有的管理人員每天都非常忙,對這些事情做了大量的工作。當然上師的離開對于每一個弟子來說是非常悲痛、悲哀的事情,但是我們只有把悲傷化爲力量和勇氣。我們跟世間人不相同,世間人的屍體處理過後全部都空空如也,什麼都沒有剩下,非常傷心,但是我們作爲傳承弟子,上師所傳下來的法仍然陪伴著我們,上師的悲心和智慧還是在每一個人的相續當中,一刹那也不會離開。爲了報答上師的恩德,他老人家用藏文寫的很多的教言,我想我們以後會一一傳授給大家,這就是真正的法身舍利。
無論你是在哪一個國家、哪一個寺院還是其他哪一個地方,自己應該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做一些有意義的佛事,比如說供燈或者是做放生。以後我們不管在哪裏,每年在上師圓寂的周年紀念日,還是要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
尤其是放生,我想每一年上師圓寂的日子,殺場上的衆生應該賣光,希望大家都記住,因爲明天上師的荼毗儀式完畢以後,很多在家弟子可能要紛紛回去,現在的世間人不像過去,受西方國家的影響,可能非常忙。所有外來的弟子,趁這個機會來看望學院,我們也非常感謝,你們回去的時候應該好好發願,不一定非要在看見法體的地方,在金剛薩埵殿或者是大經堂裏面發一個終生要精勤行持的願。比如說一生當中盡心盡力地利益衆生,一生當中一定要好好地聞思修行,今生中好好地受持戒律等等。
明天的儀式學院不宣傳,希望所有的四衆弟子在經堂裏面念經,也沒有什麼可看的,很早的時候,大概五六點鍾做這個儀式,你們也不能在跟前,我們安排了一兩百個管理人員,如果要看就在山那邊看。
一般人的火葬和一些高僧大…
《開啓修心門扉講記 上冊》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