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開啓修心門扉講記 上冊▪P41

  ..續本文上一頁竅訣寶藏論》的教言,當時怎麼說的,可能你們也能記得清楚,所以上師在世的時候,在上師身邊的時候一定要將所有的時間利用到學習上面,自己真正從內心當中獲得教言是非常重要的,一直將解脫和所有的事情都寄托在上師身上,自己不好好學習,反正認爲上師永遠都作爲我的怙主,但所有的上師不可能長期在你的身邊,有些有緣分的人可能能依止幾十年,但一切都是無常的。

  所以,現在在上師面前聽受教言的時候不要認爲這是正常的現象,明年也有,後年也有,大後年以後一直存在,不要這樣想,應該有一顆無常之心。

  因此,就像我們剛才講的一樣,水中撈出已經幹爽,藏文上我以後還要分析,可能還有幾種解釋方法,但意思是從水裏面獲得幹燥一樣,依止上師的時間雖然很短暫,但是如果能在上師面前獲得真正的教言,也沒有什麼後悔的,如果沒有依止上師就根本不會獲得解決生死的問題,但現在不管上師在、上師不在,在自己的心目中已經獲得了教言,那麼在即生當中根本不會隨暫時的世間瑣事而流轉,就像昨天的比喻中老牛的脖子根本不可能被扭轉。

  以前我們放牛的時候,幾個小孩子用一根繩子套在老牛的脖子上,幾個人都拉不動,特別是一些大公牛,脖子的力量特別強。我想噶當派的一些比喻用得特別恰當,我們幾個小孩子想扭轉老牛的脖子,但根本不可能,它特別頑固,自己想到哪裏去就把所有的小孩子都牽走了。同樣的道理,昨天我們也講了,自心不要被暫時的世間瑣事所轉移,有些人依止上師的時間雖然很短暫,可能學習《開啓修心門扉》的期間以外再沒有機會,但是他永遠都會獲益。

  以前我們學院裏的一些道友確實是這樣,不管是在家人還是出家人,在學院裏面的時間不是那麼長,但是他回到自己的城市或者寺院裏以後,一直修習此竅訣,經過多年的努力,現在他的境界很不錯,有這種情況。有些人在上師身邊呆了很多很多年,但是每天都在渾渾噩噩當中度過,這樣真正到了生死關頭可能沒有什麼境界和把握。

  士夫理當背井離鄉,對治緣起自此和合;

  這裏的頌詞字數不相等,前面有一種格式,中間也有一種格式,後面還有一種散文格式,但藏文當中也是這樣,我就沒有改。

  我們作爲修行人一定要遠離故鄉,遠離故鄉以後對治煩惱的緣起從此和合了,什麼時候遠離故鄉,對治煩惱的緣起就已經成功了。

  逃遁背離塵世樂果,信心緣起自此和合;

  我們逃離紅塵世間的樂果,信心的緣起從此就和合了。有些人的信心始終生不起來的原因就是被一些繁雜城市的紅塵所蔽覆,如果你真正遠離了紅塵,你對上師叁寶的信心緣起就從此和合。

  有一個人是這樣的,信一些非法事情的時候,別人指出他這樣的做法不對,他就開始說這個弟子:“你們不要給我破壞緣起,本來在這個地方弘法利生的事業非常廣大,你這樣說就破壞緣起了。”他們也非常愚癡,真的以爲是對的,上師既然這樣說,就是緣起不能破,一定要隨順他。戒律裏面已經製止的很多行爲也隨之而行,這是非常愚癡的,所謂的上師說什麼,真的當作佛的語言來對待,這樣也不好。應觀察上師所說的話是否符合教理,不符合教理,尤其是做一些非法的事情,一定要觀察。比如說“你一定要給我做大供養,否則就破壞緣起,一定要對我承侍恭敬,如果不承侍恭敬就破壞緣起”。有些狡詐之人也會說出這樣的語言,真正的虔誠佛弟子一定要提高警惕,所謂的緣起並不是你所想象得那樣。所以這裏說如果你離開了世間紅塵,信心的緣起從此而成功,如果你離開了故鄉,對治的緣起從此而和合。

  萬丈紅塵冷眼看破,布施緣起自此和合。

  萬丈的紅塵如果你用臨死的眼光來看破,布施的緣起從此而和合,因爲這是最殊勝的布施,當然你在寂靜的地方不一定有財物來布施,實際上真正的法布施和勝義布施的緣起從此而和合。

  身爲男子漢,如果對故鄉戀戀不舍,貪嗔之念就會滔滔不絕地湧現,因此,所有的壯士都應抛卻故土;如果沒有斷除繁冗的世間瑣事,善行的福德就不會生長,所以應當放下一切閑雜之事;

  如果是真正的男子漢,真正的修行人,對故鄉念念不舍的話,你的貪心和嗔心就會滔滔不絕地湧現。

  因此,如果沒有舍棄繁雜的世間瑣事,善行的功德不會增長。

  如果沒有以勁風橫掃資財,親屬就會對你有所指望,故當讓疾風席卷財物。”

  你的財産應該以勁風掃光,如果沒有這樣,很多親朋好友就開始對你抱有希望。現在有些大法師的親戚朋友們經常對他很關心,關心的原因是什麼呢?就是看重了財物,所以你應該用布施的風或者用舍棄今世的風席卷所有的財物,如果沒有這樣,對親友的貪戀是不可能斷掉的。

  加哲仁波切也雲:“貪戀親方如沸水,嗔恨敵方如烈火,遺忘取舍愚暗者,抛棄故鄉佛子行。”

  這是加哲仁波切在《佛子行》中講的。

  

  2004年1月28日 第23節課

  現在大多數人的心情基本上平靜了,如果真的要忘記,恐怕在我們一生中也是難忘的。今年我們學院出了最大的事情,也可以說是最大的違緣,以後不管學院處于什麼樣的狀態,也不會像以前上師在的時候那樣歡樂歡快,這是肯定不會有的,可能我們以後回憶當年的時候,大家心裏還是有一定的執著和難以忘懷之情。

  上師健在的時候很多金剛道友有這個准備,我也在課堂上說了很多次,有些金剛道友當時提醒我說法王如意寶他老人家會住世很多年,其他的高僧大德也會住世很多年,你在課堂上不要說不吉祥的話,但我想事實就是如此。從上師的病情以及從衆生的福報各方面來看不可能住世那麼長的時間。很多高僧大德的語言和上師老人家他自己的金剛語是如何解釋呢?這是有密意的。以前空行母授記說無垢光尊者還要住世很多年,無垢光尊者卻對眷屬說:“不一定,空行母的語言有時候是叁百六十五天算一年,有時候一個月算一年,所以不一定是這樣。”後來確實無垢光尊者也沒有住世很長時間,55歲就圓寂了。

  當時我們早有准備,一旦上師離開以後我們怎麼辦。有一個成語叫做一蹶不振,一倒下去再也沒有辦法振作起來是不行的,悲傷應該化爲力量和勇氣,這並不是口頭上說,我們實際在聞思修行中應該體現出來。

  也許上師離開以後這裏幾年、十幾年當中的聞思修行比較興盛,因爲上師的發願力非常強大,而且此地非常殊勝,但也許再過一段時間各方面都會退化,不管怎麼樣,我們還是盡一切力量振作精神。

  關于我個人的事情也跟大家聲明一下,我管理金剛降魔洲很多年了,還會繼續發心,如果沒有出現自身和其他的違緣,五部大論要講完。這個過程中大多數人非常支持我翻譯、著書,也有很多人現在突然有一種無常的感覺,碰到我就經常說“上師您要長久住世”,有些是說恭維話,有些是說心裏話,而且我聽說有些男衆到處問高僧大德,算命、打卦,有些女衆也勸大家放生、造佛像。大家要穩重下來,我不喜歡這些,如果真希望我來給你們講經說法也沒有必要問任何人。

  我的很多病應該是前世的業力,打卦也沒有用,交錢念經我也非常反對,所以以後要做關于我的事情,應該征求我個人同意,給我個人化緣,我對任何人也沒有開許,因此,應該讓我自己安安穩穩住下來,不要去贊歎,也不要去毀謗。說我是佛菩薩誰都不會相信,也沒有任何必要,說我如何不好,我想我也不是最壞的人,因此也沒有必要。你如果願意聽法就聽,不願意聽法不聽也可以,有些金剛道友對我的評價太過分了,有些說得太高了,有些把我壓得太低了,我都不願意接受。

  人應該穩重,什麼事情都隨俗沈浮不太好,法王如意寶和曲恰堪布,別人轉變、利用他們是不可能的事情,可是我們這裏的有些人,別人說什麼就隨波逐流,作爲修行人變來變去沒有用。昨天很多人說阿彌陀佛來了,全學院的人跑來跑去,我沒有去,有個別人通知我說:“阿彌陀佛在那裏。”我說:“也許是也許不是,我不去。”我有自己的性格,來了阿彌陀佛有什麼了不起,你的心就是阿彌陀佛,外面的現象沒有用,再莊嚴也沒有唐卡上的莊嚴。有些人心變得特別快,而且對外相也特別執著,所以這些人生起信心很容易,退失信心也很迅速,尤其是被人利用的時候很容易改變。以前的曲恰堪布,任何人不會轉變他,如果你有這樣的性格和見解,別人不會利用你,所以希望你們在學院不要變來變去,心唯一專注在聞思修行上,如果你們願意聽,不要發動別人,叁個人以上要做一件事之前必須要通過堪布或管家,任何人不要私下做很多事情,大家要注意。

  人身很難得,像《開啓修心門扉》這樣的法門希望大家修持,要觀無常。觀無常方面我給大家提醒一下,我們應該在世間法方面觀無常,生活上不要有很多打算,在修行方面希望大家不要觀無常,背五部大論等聞思修行上面觀無常,這樣不好。佛法方面就像上師以前說過的一樣,應該有所打算,比如對未來學習的准備,聞思上要做一些安排。

  我從我們這裏個別金剛道友的言行舉止中得出來的結論是什麼呢?對世間法很有打算,但是對佛法方面觀無常特別強烈,是不是顛倒了,希望你們觀察自心。前輩的高僧大德觀無常非常好,但是他們在聞思修行上是不間斷的,用最大的力量、最大的勇氣聞思修行,因此,不管是《開啓修心門扉》還是其他的法,每一句希望大家好好地修。

  所謂的修行是什麼?比如我昨天講的內容可能只有一篇,但是這一篇裏,你應該在心裏面認真思維,這就是所謂的修行。現在很多人對佛法的基礎知識也不懂,只知道要灌大威德頂,要灌普巴金剛的頂,除此以外一無所知。

  大家要仔細地看《開啓修心門扉》,心應該完全轉移過來,不要每天沈浸在痛苦當中不能自拔,那我們就與世間人沒有兩樣了,應該觀痛苦的本性,應該以上師的竅訣來對治。

  下面我們講課。

  至尊仁達瓦…

《開啓修心門扉講記 上冊》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