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何,他們所見除海螺外再無其他。同樣,人類見到水、餓鬼見爲膿、天人見甘露,不管怎樣,一切衆生所見之法其實與法界是無二無別的,只是六道衆生具足無明之眼翳,故見其爲不清淨而已,雖然所見不同,但應該承認共同所見即是現空雙運。
麥彭仁波切在《大幻化網》中說:分別念中存在一種明分。也就是說,顯現上,衆生具足一切執著分別念,實際此分別念即是光明之心。對于如來藏,顯宗認爲每一個衆生相續都具足如來藏;有些續部中說如來藏即是勝義菩提心,此勝義菩提心于具八脈瓣之心間有一五光明點。對于上述種種說法,麥彭仁波切說:這僅僅是爲了表達如來藏之精華義,實際如來藏不僅遍于有情世界,亦遍于器世界。爲什麼呢?其實一切器情世界均具足法界光明這一分,與法界無二無別,但暫時名言中,只是說有情衆生相續中具足如來藏,如此而已。
這樣的話,世間上有如此多的衆生,是不是如來藏也有如是之多呢?名言中每一個衆生均具足如來藏,可以分很多很多,而實際上與法界是無二無別的,沒有什麼可分,這一點在顯宗有關經典中也宣說得一清二楚。
暫時來講,未通達佛之究竟奧義時,對于現相實相根本分不清楚,勝義谛與世俗谛經常混淆,名言中究竟了義的淨見量與勝義量也無法辨別,如此則造成一片混亂——現、空是否存在?修行到底有沒有作用?……對這些問題都十分模糊。
對于上述道理一定要仔細分析研究,有些人對世間學問尚且用五六十年的功夫研究,那佛教如此甚深的教義不可能在短時間內通達,尤其在衆生業感方面必須要下工夫深入細致地研究。
對于一碗水真正去觀察時,實際它的本體根本不存在,榮索班智達說:所謂的水,人類認爲它可以解渴,但一些水生動物不僅將其作爲飲食,而且以它爲住所;再比如火,人們認爲不能與其接觸,否則一定會被灼傷,而有些動物則需要在火中生活,這一點,現在科學界也已經發現了。因此,對這一問題如果真正細致分析,則對佛陀教義必定會有所認識,尤其證人無我方面存在相當大的力量。萬法的本體根本不存在一種實質,若存在實質,根本不會顯現其他法,《泰國遊記》中講到了榴梿的例子,有些人認爲它非常好吃,有些人卻認爲惡臭無比、無法入口,實際榴梿的本體上並不存在一種實質,如此人們才對其産生了種種不同的感覺。
何者現空若圓融,則彼一切皆合理,
何者現空不圓融,則彼一切均非理。
不論任何法,現與空若能圓融一味,也即現不相違空、空不相違現,空時可以現、現時可以空。《中論》雲:“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若無空義者,一切則不成。”因此,一切法空即是現、現即是空,就像水中的月亮。這一比喻特別好,從未了知現空雙運這一教理的人,依靠它很容易理解。
就像水月一樣,空的時候可以現、現的時候可以空,現空若能雙融一味,一切都會非常合理。水的本體即是空性,故可以將其稱爲共同所見,以空性之故,即可顯爲水,也可現爲膿、鐵水,甚至佛陀也可以見其爲法界。而且,一切萬法均爲空性之緣故,業因果、輪回等全部都可以成立。
否則,現時不空、空時不現,如此則一切都不合理。佛將空性分爲四空、十六空、二十空等,但也只是中觀自續派暫時如此抉擇而已,究竟中觀應成派于勝義量中根本無有諸如此等的分類,但于暫時未通達現空雙運境界的人面前可以這樣分。如果空不能現、現不能空,則業因果、輪回痛苦、共同所見等都不合理。按照《俱舍論》觀點,地獄位于岡底斯雪山下方,但這一點于大乘經典中根本不承認,而是認爲不論這一衆生位于何處,以惡業所感,當下即顯現爲地獄。對于這一點,若已證悟現空無二之理則十分合理,若未了知現空無二就很容易對此産生懷疑,麥彭仁波切于《大幻化網》中說:若不具足無二智慧,清淨刹土也現爲惡趣相;若具足無二智慧,叁惡趣亦可現爲清淨刹土。
因此,對于中觀所說的現空雙運必須從內心深處真正認知,了知一切萬法就如陽焰一樣,全部是如幻如夢、無有實質的,其顯現實際也是空性的,空性中可以顯現種種不同之法。對此甚深法理若能誠信不移,世俗中的貪嗔癡等煩惱很容易斷除,修本尊等種種觀修均可于如幻如夢的境界中進行,這樣對自己的修行會有極大幫助。
庚二(遣除量非量不合理之爭論)分二:一、真實遣除;二、是故建立正量。
辛一(真實遣除)分叁:一、彼宗質難;二、從正面如理建立;叁、從反面嚴厲破斥。
壬一、彼宗質難:
若謂如此量非量,分類亦成不應理。
有人對此提出質疑:如果一切都是現空雙運的本體,人、餓鬼、天人等所見的都是現空雙運,如此一來,量與非量的差別已經不存在,一切萬法全部顛倒了。
壬二(從正面如理建立)分叁:一、如理建立;二、觀待成立故合理;叁、彼者並非無意義。
癸一、如理建立:
任何顯現不現他,是故依觀現世量,
所量並非不成立,諸法自性住本體,
分類一體與異體,正量可以成立故。
不存在這方面的過失。雖然一切萬法皆爲現空無二,人們見到水時,其實也是現空無二的一種本性,但這是從實相角度來講;以現相而言,有觀現世量、淨見量等許多量,若對諸如此類的量能夠詳細分析,互不混淆,就根本不會出現量與非量顛倒的過失。比如人面前顯現的水,對于人來說是一種正量,但在餓鬼面前根本不會現爲水而是以其業感顯現爲膿。這樣一來,于名言量中,衆生自己面前顯現的法,其他衆生根本無法現見。若依靠觀現世量 則所量必定可以成立,也就是說,于人類面前,可以現量見到的緣故,所量之水完全可以成立。
爲什麼能夠成立呢?名言中一切萬法均安住于自本體中,絕對不會互相混雜。依靠觀現世量推測時,柱子、瓶子、水、火等全部各住自位,甚至涅槃等也是住于自之本體中,故于名言中雖然是現空無二,但根本不會混淆不清。雖然一切諸法全部都是假立的,但于名言中也絕不相違,麥彭仁波切說:萬法雖爲假立,但于正量並不相違。
有人認爲,既然萬法皆爲假立,那名言中的正量也應該不存在。
並非如此。以瓶子爲例,通過種種推理對其進行推究觀察時,真正的瓶子根本不存在,但名言中,眼識可以現量見到瓶子,以比量推理時,瓶子可以盛水,具足它自己的作用,因此瓶子可以成立。格魯派也有“諸法均爲假立與名言正量相違”的說法,實際上,雖然萬法是假立的,但與正量根本不相違。這個問題比較關鍵,格魯派認爲顯現于勝義中不能遮破,對于這樣一種顯現,根登群佩說:名言中若成立真實自相,心中確實有些忐忑不安。因此,甯瑪派雖然承許一切萬法皆爲假立,但名言中通過比量、現量完全可以成立。
一切萬法均住于自己的本體,比如柱子的無常與柱子的紅色以一體的方式存在,而柱子與瓶子之間的關系則以他體方式存在,這些全部都是以正量方式成立的。究竟觀察時,不論有情世界還是器世界,全部是現空無二、無有任何差別,但暫時名言顯現中,人所見的水與餓鬼所見的膿血絕對不會互相混雜,依靠各自業感,衆生所見也皆不相同,是完全分開的,這一點無有任何與教理相違之處。
癸二、觀待成立故合理:
故以觀待量成立,獨立自主之諸法,
並非以量可成立,若成則應成實相。
大家在聞思過程中,首先應該明白經論教典中所說的專用術語,比如量、非量等,對這些法語若未通達,想要真正聞思也很困難。所謂的“量”有勝義量、名言量,若以勝義量觀察,一切萬法暫時是現空無二,究竟是離一切戲論的。名言中,以淨見量觀察時,萬法雖然存在種種顯現,但一切顯現都是清淨的,比如本尊、壇城等皆屬淨見量所見;若是觀現世量,通過比量、現量均可得出各自的結論。以上是從有境角度而言,從對境角度來講,也有如地獄、餓鬼等很多分類。故而“量”從能取、所取的角度均可以分析。
所以,觀待暫時名言來講,現量、比量可以成立;觀待究竟名言來講,淨見量可以成立;觀待勝義則勝義量完全可以成立。全部都是觀待而言,比如水,人們聽到某處有水聲,以此可以真正找到水源;若現量見到水,即可以直接享用。因此,觀待人而言,所謂的水以量成立,但真正獨立自主的一個法能否成立呢?絕對不成立。比如水,若其獨立存在,則天人也應見到水,地獄、餓鬼所見均應爲水,天人不應見甘露,而是見到水,因爲是獨立實有的一種本性,任何衆生均應如是見到。但于此世間中根本不存在一個獨立實有之法,不論現量、比量還是淨見量,獨立自主之法均無法成立,如若不然,對于一碗水,天人、餓鬼等均應見爲水,然而這是絕對不可能的。若觀待而言,一切萬法均可以量合理安立,而獨立自主成立的話,則此法已成爲實相之法,如此即使以勝義量觀察也無法遮破,可是,乃至涅槃之間也不存在以勝義量無法遮破之法。
一水執水量成立,不相觀待獨不成,
勝義觀察不成立,餓鬼前亦不成立。
觀待的道理,在榮索班智達的論典中講述得非常清楚,以勝義量、觀現世量、淨見量等幾種量安立時不但不矛盾,且于本質顯現上具有非常甚深的道理。以量成立時,並非獨立自主而是觀待成立的,比如人類依靠現量、比量成立之法,全部是以人之業感現前的,真正實相成立、以勝義量永遠也無法遮破的法根本不存在,全部都是假立的。
暫時對人而言,水可以成立,然而通過勝義量觀察,其一點一滴的自性也不能成立,水的本體不成立之故,人們以眼識現見也無法成立,因此,通過勝義量觀察時,所執著的水根本不能成立。而且,此水于餓鬼面前除膿血以外,也是一絲一毫都不成立的。
人們經常說現量見到,其實僅是迷亂的一種現象,比如黃昏時誤認花繩爲蛇,有人說“根本不是蛇”,這時仔細觀察才發現確實不是蛇,只是一條花色的繩子。…
《定解寶燈論講記 下冊》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