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修法。光明頓超的修法有看式、坐式的不同,比如以明點的方式認識,之後自己精進修持,這是即生成就的非常殊勝的究竟法要。
直斷見解與光明頓超二者實際並非單獨分開安立,從本體來講,以顯宗術語可稱爲遠離一切戲論,是本來清淨的;從光明部分而言,是具足五身、五智的童子瓶佛身。無垢光尊者說:“心滅分直斷,任運智頓超,雙運自然智,心滴之密道。”意思是說,大圓滿心滴派最秘密之道,即對分別念自然滅盡與內明智慧二者無礙通達。因此按無垢光尊者所言,直斷、頓超並不是分開的,很多上師也是要求弟子先了達本來清淨的見解,于此基礎上觀修明點等頓超方面的竅訣,這樣一來,短暫時間內即可照見心之本性,如金剛鏈、明點空燈等。
對于這方面的竅訣,以前聽過《上師心滴》的人都很清楚。然而在聽法者的行列中也有很多不同,個別具足信心的修行人,聽過之後依照其中所宣講的竅訣不斷精進地修持;而沒有信心的人一直依靠上師,希望上師可以帶著修,上師可不可以講一講……但在修行的旅途中,僅僅仰仗他人的力量恐怕是不行的,應該依靠自己,憑借自己的力量努力修持,堅持不懈地沿著前輩高僧大德指引的道路不斷走下去,終有一天決定會抵達目的地。以前聽受過《上師心滴》的話,依靠自己誠摯的信心再叁串習、不斷修持,這樣對其中所闡述的道理決定會究竟通達,但很多人聽過之後就把所說教義又還給上師了,而法本也放在角落裏不聞不問,這樣獲得竅訣卻不加重視甚至棄之不理實在太可惜了!
《上師心滴》中有關直斷和頓超方面的竅訣,無垢光尊者講述得十分細致,對于這些竅訣應該實地修持、細心體會。已經得過灌頂並且修完五十萬加行的人還是認真仔細地閱讀,如果既沒得過灌頂也未修過五十萬加行,私自翻閱可能不見得起作用。衆人依據各自根基,對于大圓滿如此殊勝的即生成就法門生起信心,依靠前世善緣,即生已經遇到具足一切德相的善知識和善妙無比的佛法,這時若隨順自身業力與習氣,對其置之不理、棄之一旁確實很令人惋惜!身爲密宗修行者、大圓滿的傳承弟子,一年之中至少看一遍《上師心滴》,每天修一點,否則所謂“密宗修行者”也僅是一種虛名而已,完全名不符實,沒有任何實在意義。
本來清淨與任運自成是非常殊勝的,人身非常短暫,且于此短暫一生之中,內外密的一切違緣也數不勝數,內心稍得自在的此刻如果對這些善妙法本未加重視、沒有努力精進修持的話,以後能否再次獲得如此殊勝的機緣十分難說,因此,勸請大家一定要倍加重視。
本論對本來清淨、任運自成只是稍微提及,並未詳細廣說。一般無垢光尊者所宣說的教言,欲要廣泛了解則應參閱《四心滴》、《七寶藏》等論典,但以竅訣方式歸納宣講的,就是《上師心滴》,這其中不論教理還是竅訣,沒有一個不包括的,比如明點的修法、各個修法的歧途等等,都有詳盡細致的闡述,可以說,這就是“見解脫”、“聞解脫”、“系解脫”,所以不管到任何一處,都應將其隨身攜帶。
其他續部中所稱,不壞智慧之明點,
與此僅名不同已,于此明顯而宣說。
大圓滿中所說的童子瓶佛身、本來清淨等道理,在藏傳佛教其他教派有沒有這種說法呢?有人認爲甯瑪巴“童子瓶佛身”的說法不太合理,比如瓦蒙格西、智貢華沃、帕翁卡巴等格魯派的個別格西,有些人也許是前世業力所感——摧毀蓮花生大士像、誹謗密宗大圓滿法,在藏傳佛教曆史上發生過類似不愉快的事情。
他們認爲所謂的“童子瓶佛身”不合理,因爲衆生相續中有如佛陀般的一個法存在是不可能的。瓦蒙格西當時造了一部論典,名叫《摧毀童子瓶佛身的鐵錘》,麥彭仁波切在《叁本性論》中針對他的這部論典駁斥說:若甯瑪派的童子瓶佛身不合理,則格魯派所說的不壞明點也不應理,因《密集金剛》中所講的不壞明點——心之本性是真實存在的,因此你的鐵錘在揮向童子瓶佛身的同時,也應將不壞明點一並摧毀。帕翁卡巴的傳承弟子現在仍然非常痛恨甯瑪巴的教法,他後來也是以大地裂開直接墮入地獄的,此公案在《密宗斷惑論》 中講誹謗密宗過失時也略有提及。
所謂的不壞明點其實在《大圓滿心性休息大車疏》的密宗部分也講到了,麥彭仁波切的《八大法行論》中也提過,也就是說,人的心間有如蓮花般的八大脈瓣,中間有勝義明點,此勝義明點即是所謂的實性,這一點于心前可以承認。當然從究竟勝義角度來講,“童子瓶佛身”、“不壞明點”等不可能存在任何相狀,對此甯瑪巴自宗也不作承許,比如一切風心入于中脈能通達萬法之本性,但麥彭仁波切在其他論典中說:並不是中脈如同一根管子而風入到管子裏面般觀想,不是如此理解,風心實際是指一切分別念,風心與不壞明點融爲一體,也即中脈是指不壞明點的一種本性,是從智慧相而言的。其實這仍屬生起次第有相的觀想方法,真正大圓滿的修法中不能如是承認,有關這方面的道理,在《句義寶藏論》中有所明示。
因此,在其他續部中有“不壞智慧明點”、“遍空虛空金剛”等很多不同的名稱,其實際含義完全一致,此中宣述的道理,在顯宗稱爲如來藏,密宗則有“光明本體”、“勝義明點”等各式各樣的說法,不論何種稱呼,也僅是名稱不同,真正實質並無差別。
倘若如此,甯瑪巴所謂的“童子瓶佛身”與《密集金剛》的說法是否完全一致呢?
所诠釋的道理確實無有二致,從能诠釋的竅訣來講則有很大差別,比如顯宗所說的如來藏,雖未明顯宣說,但所闡述的意義無有不同,而密宗從能诠釋的語句以及竅訣方面迥然有異。
這裏已經明顯宣說了有關這方面的道理,尤其在《句義寶藏論》中通過十一個問題詳詳細細地說明了衆生相續中如何存在童子瓶佛身的義理,比如義童子瓶佛身、句童子瓶佛身、果童子瓶佛身、道童子瓶佛身等,通過這種方式十分清楚地作了闡述。在《密集金剛》中對相關義理雖有提及,但甯瑪巴大圓滿中則從坐式、看式如何修持,最終如何見其真實本性等方面講述了非常多的殊勝竅訣,這就是甯瑪巴不共修法的特點。
壬四(各宗教義之異同)分叁:一、究竟密意無有差別;二、遣除不合理之說;叁、大圓滿乃諸法之源泉。
大家聞思過程中一定要對本論所講甚深義理了然掌握。此處一方面講到各宗派所說意義實際是一致一味,另一方面也應了知,甯瑪巴在不共竅訣上具有非常殊勝的特點。比如所有上師都是諸佛菩薩的化身,但法王如意寶在攝受弟子、弘揚佛法等各方面尤爲超勝,對此應詳加說明,否則既說一切上師皆爲諸佛化身又說其功德超出其他上師,表面看似非常矛盾,但若通過道理闡明就會發現根本不相違。同樣的道理,從本義來講,各宗各派的說法可以說是殊途同歸,但從另一角度而言,甯瑪巴確實有其不共的殊勝特點,因此不論分析任何問題,既要了知其共同點也應清楚各自不共之處。此處麥彭仁波切不僅清晰指出了甯瑪巴與其他各宗派的相同之處,而且對其不共之殊勝性也作了十分詳細的描述。
癸一、究竟密意無有差別:
于大圓滿之心部,智者各修一竅訣,
分別稱爲大手印,道果息法與雙運,
大中觀等不同名,實則同爲離心智。
智者異口同音說,佛成就者同密意。
既然如此,黃教的喜金剛、密集金剛以及薩迦派的道果法是否全部與大圓滿一模一樣呢?
一方面可以說與大圓滿具有相同點,另一方面,其他各宗根本無法與甯瑪派的不共殊勝性相提並論。下面即對它們之間的異同進行詳細分析。
一般光明大圓滿可分爲心部、界部 、竅訣部,其中竅訣部又分爲內、外、密、極密四類。以前上師如意寶曾經說自己二叁十歲時所證悟的境界是大圓滿心部方面的境界,當時所做的道歌等全部屬于心部,到四五十歲時才真正通達竅訣部的密意。因此,次第證悟者通常先證悟心部,之後是法界部,最後才證悟到竅訣部。
那是不是藏傳佛教中所有教法均與大圓滿雷同呢?這裏說,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相同之處,薩迦派等其他派別的教法已經趨達大圓滿心部,各宗派的高僧大德們對此中內容依靠各自竅訣修持,從而分成種種不同之殊勝法門,比如噶舉派,從印度帝洛巴、那若巴一脈相承,至藏地馬爾巴羅紮、米拉日巴,他們的最高法門即大手印;然後印度布朗巴 修持喜金剛獲得成就之後傳到藏地,即薩迦五大祖師 所創立之法門,他們將其稱爲道果法;印度帕單巴創立了息滅法,黃教稱之爲般若法門,也即甯瑪巴所說的古薩裏——斷法,此息滅法在覺囊派和甯瑪派都非常興盛;還有印度龍猛菩薩創立、藏地宗喀巴大師極爲強調重視的中觀雙運道,是格魯派之法門。薩迦、格魯等藏地四大教派之教義均屬大圓滿心部,只是對其安立了不同名稱而已,其所修持的均是遠離一切分別心的智慧。
麥彭仁波切在《中觀莊嚴論釋》總義中也引用了薩迦、格魯等各宗派大德的教言,以此說明各宗各派互不相違這一道理 。因此不論藏傳、漢傳,一切教派其實都是不相違的,因爲大圓滿心部的竅訣——心抉擇爲離一切戲論,而不論大手印還是道果法,都未講到大圓滿中托噶的修法,或無上密法中有關本來清淨的覺性妙用灌頂,他們甚至對上述修法的名稱也未曾提及。
故而甯瑪巴的不共之處即是界部與竅訣部宣講的教言,從心部竅訣來講沒有任何不同,麥彭仁波切在第七個問題中說:“遠離戲論大中觀,自性光明大圓滿,義同名稱不相同。”但所說的“相同”也是從心部所抉擇的心性離一切戲論來講的,而大圓滿竅訣部可以說是甯瑪巴的無上心滴法門,其中所說的竅訣,不論是道果法還是大手印,在任何其他法門中都難得一見。
因此頌詞中說,印藏諸位智者異口同聲所宣說的密意是相同的,其中也僅說“密意”相同,而未說一切竅訣均相同。大圓滿的密意,與顯宗或其他大成就者所抉擇…
《定解寶燈論講記 上冊》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