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旅途腳印▪P37

  ..續本文上一頁切悉地的來源,應精進觀修;護法是遣除違緣的根本,應常時供養。想要修行圓滿,必須多年依止善知識,在寂地觀修無常。如果只是在有吃有穿、天氣好、心情好的情況下觀修,缺吃少穿、炎熱酷寒、心情沈悶的情況下,就表現脆弱,甚至退失道心,這是修行人最大的毛病。

  對于好的修行人來講,一切都是順緣;對于不好的修行人來講,一切都是違緣。就看你如何對待。修行有八萬四千法門,無論是誰,都能從中找到適合自己的修行途徑。

  依止具相師,以叁門恭敬承事,令師生喜,

  

  獲得密法竅訣。以毫不動搖的信念誠心修持,最終獲得傳承上師的意傳加持,證悟心的本性。

  大圓滿的教法,世間的一切財富都不可比擬,無有定解與感受的人不能證達。安住于大圓滿的境界當中,即使外面狂風暴雨、世界戰爭暴發、瘟疫災難流行、洪水猛獸襲擊、千百萬人以強力扭轉,心也始終像無波的大海一樣平靜。”

  

  他一邊聽一邊記錄,聽完我的話,滿意地離開了我的宿舍。雖然我說的都是一些胡言亂語,但也是出于好心的勸言。我把大致的內容記錄下來,也許對某些人會有一點作用。

  壬午年八月十叁日  

  2002年9月19日  

  佛  理

  千百年來,世間稀有的事情層出不窮,新發明不斷誕生,新事物不斷湧現,新觀念也日新月異。人們更加崇尚科學,很多宗教在面對新時代、新理念、新領域時,顯出了一定的局限性。跟不上時代的步伐,處于停滯或倒退階段,面臨著瀕臨崩潰的信仰危機。仿佛大浪淘沙,只留下閃亮的金子一般。佛教卻在新浪潮的沖擊下,越發磨砺出絢爛奪目的熠熠之光。

  西方心理科學方面的學者,曾嘗試以挑剔的目光對佛學進行審視,但無論他們如何考察,都找不出佛理方面的一絲瑕疵。不僅如此,佛教的理論還讓他們大開眼界,以前很多使他們困惑多年而難以解開的疑惑,以佛教理論都能所向披靡、迎刃而解。

  以前對佛教抱有成見的西方學者,已開始接受並認同佛教的一些理念,並將之應用于臨床治療及臨終關懷等方面,並取得了令人驚訝的成果。他們不得不以全新的視角,對深奧的佛教理論重新進行探討。

  研究的結果使他們發現,佛教並不是他們一開始所理解的單純的宗教信仰,而是集哲學、科學、醫藥、文學等各類學科爲一體的,以世俗分別念所不能臆測的學問。具有高瞻遠矚的目光,高深莫測的智慧,高屋建瓴的氣魄,高義薄雲的境界。一片桃花源在西方橫空出世,令世人大跌眼鏡。他們在驚詫之余,也開始以各種途徑將佛教理論進行傳播。

  《深厚密嚴經》雲:“一切比丘或智者,如燒砍磨煉純金,叁加觀察我所語,方可接受莫恭從。”出家比丘、世間智者都知道,對黃金的鑒別是在十六次的燒煉,以及詳細觀察、研究之後,才能辨別其真僞。對待佛教理論也是這樣,在睜大智慧雙目,以挑剔的眼光對其進行審視之後,如果發現其確實是經得起實踐檢驗的真理,再加以接受才是明智之舉。佛教從不

  

  

  

  

  

  

  

  

  要求任何人必須以恭敬之心,而屈從于某些勢力或權威。

  “緣起空性”的理論是經得起煅燒的純金,現代科學與生理、心理科學的發展都一次次證明了佛教理論的顛撲不破,無數不可一世、奉真理爲圭臬的科學家、哲學家、文學家,最終都拜倒在佛學的殿堂裏。

  佛教以比量、現量、教量叁種方式得出的結論,現代科學實在無法與之比肩。

  

  在印度北方,東西方各個領域的專家濟濟一堂,就佛教與科學、生命與心理學等話題召開研討,經過七次的討論、研究,專家們對佛學理論給自己領域所提供的啓示深感滿意。

  在科學昌明的時代,有智之人應以寬廣的胸懷涵納一切,而不應固步自封,將自己關在成見的黑暗空間裏,對自己不明白的一切擅自誹謗。

  打開緊閉的窗戶,你就會看到明媚的春光!

  壬午年八月十四日  

  2002年9月20日  

  中  秋

  今天是中秋節,一說起中秋,人們自然而然地會聯想到月亮。

  中秋之夜,月亮最圓、最亮,月色也最嬌美。皓魄當空,彩雲初散,舉家團圓賞月的風俗與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楊貴妃變月神、唐明皇遊月宮等神話故事結合,使中秋充滿浪漫色彩。

  據《周禮·春官》記載,遠在距今幾千年的周朝,就已經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獻良裘”、“秋分夕月(拜月)”的習俗。

  中秋節吃月餅據說始于元代。當時,朱元璋領導漢族人民反抗元朝暴政,以互贈月餅的

  

  

  辦法把字條夾在月餅中傳遞消息,並最終建立了明朝的江山。

  對于修行人來說,最大的暴政莫過于煩惱。消除煩惱,也是我們特有的一種抗擊暴政。

  一九九五年,我曾將《叁十忠告論》作爲禮物奉獻于各位道友,也許多多少少勝過了世間月餅的功效。今年,我將新出爐的《蓮師刹土雲遊記》奉獻諸位,不知能否再次作爲消除煩惱的一劑良藥?

  月餅是圓形的,它象征著團圓,反映了人們對家人能夠永久團聚的美好願望。然而衆所周知,在器情世間的風雲變幻中,滄海桑田早已顯得平淡無奇,一成不變卻反而令人刮目相看。古人雲:“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又有多少家庭能永葆團聚?我們在賞月之余,能否低下頭來再次思維人生的無常?

  壬午年八月十五日  

  2002年9月21日  

  無  奈

  法王如意寶在課堂上剛講完殺人魔王指鬘的故事,我就急匆匆地趕到縣城放生。

  仿佛在一夜之間,縣城已建立了好幾家屠宰場,使原來彌漫著酥油和糌粑清香的縣城籠罩著令人作嘔的血腥氣味。

  我在其中一家屠宰場買了20頭牦牛,在另一家買了13頭,加上從別的屠夫手中救出,即將送上砧板宰殺的牦牛一共80條生命。

  從離開它們賴以生長的熟悉草原,來到這個差點使它們斷送生命的地方,它們已經連續4、5天沒有吃喝了,饑渴難耐的程度可想而知。大夥在得知情況後,連忙給它們喂甘露、草料,以經書在其頭上加持,並給它們在頭上挂上紅繩,這預示著它們今生將告別被宰殺的命運,終于可以無憂無慮地在草原上安享天年了。

  衆生的業力就是這樣讓人無法主宰,有一頭黑色牦牛,無論我們如何勸說,屠夫怎麼也不願意出售給我們用于放生。首先他以沒有肉爲托詞,當我們買來肉送給他,他仍然一意孤行,無論我們如何將價碼提高到令人咋舌的地步。

  

  當天,大小屠宰場的其他屠夫都發願不殺生,只有這唯一的例外成了當天最大的遺憾。我傷感地看著這頭牦牛,它睜著欲哭無淚的雙眼,緊緊地盯著我,眼中寫滿了悲憤。使我無地自容、羞愧難當,實在無法面對它的責備、祈求和埋怨,只有竭盡全力爲它念誦咒語和佛號,以減輕它內心的哀痛。

  今天的縣城減弱了一些殺戮之氣,但明天,慘劇仍將繼續上演。這是如何的一個世界啊?!

  壬午年八月二十八日 

  2002年10月4日  

  男  女

  正值國慶放假期間,全國各地的旅遊者紛紛來到學院,工作組也加強了這段時間的安全保衛工作。

  一群來自北京的男女,在衆多的來客中顯得尤其活躍,他們中有國務院的翻譯,有新聞單位的記者……也許是他們的行頭引起了大家的關注,在工作組的安排陪同下,限定了一個小時與我見面的時間。

  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對佛教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其中一位據說在當地小有名氣的女記者,就佛教中對女性歧視的問題提出了自己的不滿:“在佛教的很多經書中,都提到了女人的過失。爲什麼佛陀要重男輕女呢?”

  面對這位主張男女平等的現代青年,我平靜地回答道:“這不僅僅是佛教要回答的問題,也是整個世間都面臨的一種尴尬局面。女性不能處于主導地位,不是佛教所獨有的。放眼看世界,在這麼多國家當中,以女性作爲最高統帥的國家,難道不是屈指可數嗎?回頭觀過去,在人類幾千年的曆史中,能成爲一代枭雄的女人又有幾何?在湧現出的無數豪傑中,你掐指算算,女性的分量又有多重?”聽完我的話,大家不禁莞爾,女記者也低下了深思的頭。

  “的確,佛在衆多經書中提到了女性的過患,比如女性嫉妒心強、貪心重等特點,這也是大多數女性不能回避的弱點。《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雲:“世間女人,短于智力,易溺于情,生男育女,認爲天職。”因爲這些,女性爲感情所付出的精力、自殺的比例均高于男性,這就爲她們施展自己的才能設置了重重障礙,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正因爲這些不容忽視的

  

  

  短處,而形成了女性福報淺薄的表象。

  據說,最近國家有一個政策,在每四名縣長中,必須有一名女性。但這一政策在具體實施時,就遇到了阻礙,有的地方實在找不出稍微合適的人選,這難道也是佛陀不慈悲嗎?

  不過,在密宗裏女性是智慧的象征,沒有男女不平等的見解。如果有一天你真正成爲密乘的弟子,就會深刻地體會到高層次的男女平等。”對于我的話,他們表現出滿意的神色。

  此時,工作組宣布:“接待時間到了。”一行人只得不情願地離開了接待室。

  壬午年八月二十九日 

  2002年10月5日  

  黃  葉

  “獨對當窗木,看移叁面陰。”隨著瑟瑟秋風的進駐,窗外的山色已染上了點點金黃。

  想起去年的此時,我正在九寨溝遊覽。那裏也正是以秋景著稱的勝地。各國遊人不遠萬裏蜂擁而至,正是爲了飽覽那些即使印象派畫家的神來之筆,也難以描繪的秋色。

  

  色達,意即金色的壩子。這裏也擁有同樣的黃葉,只是規模略小而已,但風景並不遜色。如果你用心來關照,每一棵樹都是秋景圖中最靓麗的一筆。與紅色的木屋、金色的壇城、經堂的琉璃瓦相映成輝。其帶予人的感官享受,是任何世間顔料都不能重現的。值得一提的是,在欣賞自然風光的同時,這裏還能感受到佛土的莊嚴氛圍,與九寨溝豔麗有余而莊重不足的…

《旅途腳印》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中論講記 上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