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神通,我有加持……”依靠各種各樣的方法蒙蔽施主的慧眼,這種現象非常多。
這些人都是因爲在最初時便說“這是深法、這是高法”並對此愛慕不已、心馳神往而不如理修持無常法的過患所導致的。
出現這種現象的主要根源,就是因爲他們沒有修過無常法,只是希求高法、深法,到最後自己的修行也已經完全背道而馳了。劄嘎仁波切將這種不如法現象,全部歸結在不修無常的頭上,也確實如此,如果無常修得很好,他肯定不會這麼做的。
另一方面,這類人一般不太相信因果法,就像《涅槃經》中所說:“不知下世,無惡不作。”如果不相信來世、因果,就會做很多非法的事情,這一點通過你的行爲可以看出來,藏族有種說法:見解的盜賊偷東西時,行爲的旁觀者會說出來的。意思就是,見解似乎很高,但依靠你的行爲,對你見解的高低便會一目了然。
所以,大家應當暫時放下所謂的高深莫測之法,而唯一專心致志地修持無常法,盡可能地壓製強烈的貪欲與不知滿足這兩種弊病。如果能戰勝這兩大過患,那麼知足少欲的美德自然垂手可得。
雖然對大威德、大圓滿等法非常有信心,但暫時還是應該先修無常之法,無常觀生起之後再修高深大法。
在修持無常法要的同時,也會盡量壓製自己的貪心和不知足,這樣一來,知足少欲的美德也就自然而然獲得了。
如此就已經達到了身體遠離愦鬧的目的,這樣必定能做到不再渴望逢遇眷屬親友施主等,並且遠離供養恭敬等引發貪心的惡緣,之後既無眷屬也無仆人,孑然一身過著清淨苦行的生活。
這時,你既不希求親友施主等,也就不會引發由此引生的貪心等惡緣。
所以,獨自一人自己充當自己的仆人,怡然自得,悠然安住,任何美言惡語都一無所聞,自然也就不會産生追求贊歎、名譽的念頭,語言隨之也遠離了喧囂愦鬧。
自己當自己的仆人是非常快樂的,不用看上面當官的臉色,也不會對下面的人百般指責,而且,自己做自己的仆人,任何閑話都聽不到,自己也就沒有造作惡業的機會。
有些話確實聽不到比較好,如果聽得很多,心裏會生起煩惱,修行也就很難增上,因此,自己當自己的仆人,遠離嘈雜的人群,心裏不會産生很多煩惱和痛苦,這樣就可以一心一意地修持正法了。
如此身語遠離了愦鬧,這就是噶當派的前輩祖師們所竭誠提倡的“當棄衣食與言談”的意旨所在。
噶當派的祖師要求我們,既要斷除對衣食的貪執,也應斷除語言的貪執。對你們來講,斷除衣食上的貪執還可以,但閑言碎語特別多,經常沒完沒了的說,這是一種修行上的障礙。
一般少言寡語好一點兒,不然有些人經常口沫橫飛,實際一點兒意義都沒有,全部是有關貪嗔癡的語言,如果真要說,就講一點兒有關無常、人身難得、菩提心等方面的內容,但你們經常是“白菜多少錢一斤、土豆多少錢一斤,你今天中午吃什麼……”這對修行人來講只是浪費時間而已。
阿阇黎龍樹菩薩曾說:“了知世間得與失,樂憂名揚名不揚,贊毀世間此八法,非我意境當平息。”這其中所推崇的平息世間八法也就是指的遠離身語愦鬧這一點。
很多人對利、樂、名聲、贊歎特別希求,對失敗、憂愁、名聲不遠揚、受到诋毀非常不願意得到,這都是世間人的做法,作爲修行人不應該這樣。
由于世間上沒有學習過宗派的人對這些法特別特別執著,所以稱爲世間八法,但這不是修行人意識的對境。
得、失、樂、憂四法即是身體愦鬧的方面,
得、失、樂、憂雖然與心理有一定關系,但此處主要是從身體方面講的。
贊、毀、稱、譏四法屬于語言愦鬧。因此說,如若遠離了身語的愦鬧後不再費盡心機地去追求,那麼相續中就必然會生起平息世間八法的分別妄念之殊勝證悟境界,從而定然熱衷于修習四聖行。假設對世間八法興趣索然,不予尋求,則內心就不存在外界的散亂之因,自心便能安住在正念中。如此一來,必定樂于斷除煩惱,並且對于修持聖法也饒有興趣,結果將迅速獲得聖法。
身體已經遠離愦鬧之後,自相續中平息世間八法的境界也會不知不覺生起。
因此,爲了使身體隔絕或遠離喧囂愦鬧,正如前面所說的抛棄故鄉之後,必須做到朝家鄉的方向寸步不跨。
爲了使身體遠離喧囂,對家鄉的方向不應邁出半步,最好連色達 也不去。
所有的親朋好友、眷屬仆人、施主熟人一概遠遠地避開,與他們遙遙相隔,在這一點上,絕不能優柔寡斷一味隨順他們,務必要自我做主,當機立斷。如此而行,就算是遭到他人的譏諷嘲笑,流言蜚語如同陣陣的雷聲一般傳遍十方,然而自己也絕不能對此耿耿于懷,心煩意亂。
對于親朋好友、眷屬仆人、施主熟人一定要遠遠避開,在這一點上不要有任何懷疑,不要一味隨順他們。
某些剛出家的人,流言蜚語真的像雷聲一樣,她的家人、同事、朋友都在說:“聽說他們家的女兒出家了,是不是已經著魔了……”不要說不信佛教的家庭,就連當時我出家的時候,都有很多人議論紛紛,更不要說你們既有好工作又有好的家庭環境,閑言碎語肯定特別多。但不要因此心煩意亂,應該知道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即使他們不理解也是他們的事情,自己要有自己的打算。
若因惡名遠揚而不高興、苦惱不堪,那說明他對于依靠惡語傳播而有損于名聞利養這方面顧慮重重。
你如果真的不高興甚至非常苦惱,就說明你對名聲特別執著,如果不執著,別人說什麼都是無所謂的。
如果自己不喜歡利養恭敬,那麼非但不會因爲惡言惡語傳揚而悶悶不樂,反而會喜出望外,樂不可支。因爲名聲掃地、臭名遠揚能遮止名聞利養的修法障礙,這反倒成了如善知識般的修法順緣,因此具有重要意義。
應該了知,自己名聲遠揚,別人就會對你恭敬供養,這勢必會對你的修法造成障礙;相反,自己臭名遠播,也就不會出現類似的違緣,反而會成爲修法的順緣。
大善知識博朵瓦曾經這樣說過:“別人不悅,正合我意,他們不高興是他們的事,他人冷嘲熱諷對我絲毫也無損害,自己哪怕只有一升糧食,也要在這期間快快樂樂、高高興興地行持善法。只要善法日漸增上,功德自然而然會生起,如此一來,就能無勤利益他衆。”
藏族有句話:只要他的嘴皮不痛,讓他多說一點兒也是可以的。
因此,願意說就說吧,這些人一開始可能會有點兒不高興,但慢慢地,他們也會進入佛門的。我們這裏的很多人,在兒子女兒出家時曾經用生命來威脅,但現在他們已經來到了孩子的身邊,以前父母權力非常大,現在也已經下崗了,孩子的權力越來越大了……
無垢光尊者說:別人的話語對自己的利益和危害不是很大,不必特別在意。
如果對于別人的惡言譏毀能想得通的話,那就再沒有比這更好的修法助緣了。
劄嘎仁波切的有些話確實非常平凡,但真正思維它的本義時卻有非常大的用處。
自己的名聲利養受到損害,是修行人值得歡喜的一件事情;自己的親戚朋友不滿意也沒有必要在意,只要有機會就應該努力修行。
相反,他人對自己贊不絕口、傳揚美名卻是修法的最大違緣。爲什麼這樣說呢?依靠贊歎與名聲會助長驕傲自滿、自高自大、自以爲是的心態。隨著人們對自己的交口稱贊、名聲的輾轉相傳,成群結隊的施主、弟子等便會趨之若鹜密密麻麻地聚集在自己的面前,到那時,也許會喪失自己的一切善法,而且相續中不會生起任何地道的功德。
有些人總是想盡各種辦法——寫傳記、打廣告,希望自己的名聲能夠弘揚海內外,有名聲、有贊歎應該很好吧?其實,這種做法不但會讓自己增長傲慢,而且隨著名聲利養的不斷增上,自己的一切善法都會消失殆盡,任何五道十地的功德都無法生起。
對于真正的高僧大德或者諸佛菩薩的化現,所謂的名聞利養不僅不會影響自己,可能對自己的修行還會有所幫助,但普通的修行人面對這些時,不但會因爲忙碌世間法而造作惡業,而且自相續五道十地的功德也不會生起來。
因此,修行人觀察自己的相續很重要,自己到底是什麼層次的人,自相續中五道十地的功德達到怎樣的程度?如果一個凡夫人每天這樣忙忙碌碌,對你的相續和自身不但沒有利益,反而會失壞原有的功德。
本來,處于施主團體、弟子群體等層層包圍中的自己既不是佛陀也不是菩薩,可信士們卻總是誇大其詞地說“您是真正的佛陀,是真正的大菩薩”,本來無有的功德卻言過其實地誇張爲有,當面對你阿谀奉承,以各種動聽悅耳的漂亮話殷勤恭維,又獻上無比豐厚的供養以及至高無上的恭敬。
有些居士,不要說將上師看作佛陀,連對阿羅漢的信心都沒有,表面卻虛僞地贊歎:“你不用遵守因果,你就是佛陀,你不用行持善法……”在行爲和語言上也是倍加恭敬。
當你被這一切弄得神魂顛倒、暈頭轉向時,在不覺察中已毀壞了自相續。自己再不能穩穩當當地坐在無有功德之人的行列裏,而是大顔不慚地取受人們憑空捏造宣揚的功德者,
在這一過程中,你自己也開始無法自主,沒有一點兒羞恥,雖然連資糧道的功德都沒有,卻認爲自己就是真正的大功德者。
以前上師如意寶也說過:“一些被別人稱爲大活佛的人,他們自己也開始高高在上,廣泛宣傳,這樣會不會犯了大妄語戒?”你相續中的煩惱和習氣如是的嚴重,你也知道自己根本不是具功德者,還如此說妄語,這種行爲從各方面來講都不會有任何利益的。
這就犯了上人法妄語,如此下劣之徒將自相續的戒律從根本上毀壞了。之後在破戒的同時居然厚顔無恥地接納利養與恭敬,累積如此的滔天大罪。
這種人如今比比皆是,自己本來沒有任何功德,煩惱習氣一大堆,在施主面前卻洋洋得意,毀壞自相續。
當然,現在你可以無所顧忌地享受妙衣美食,
雖然你現在無所顧忌地享受各種妙欲,但來世的果報肯定很可怕的。
所聽的都是“你是佛陀或菩薩”等漂亮之詞,甚至耳朵已容納不下。
你每天聽到的都是冠冕堂皇的漂亮言詞,甚至耳朵裏都裝不下了,然而你是否考…
《山法寶鬘論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