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山法宝鬘论讲记▪P30

  ..续本文上一页神通,我有加持……”依靠各种各样的方法蒙蔽施主的慧眼,这种现象非常多。

  这些人都是因为在最初时便说“这是深法、这是高法”并对此爱慕不已、心驰神往而不如理修持无常法的过患所导致的。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根源,就是因为他们没有修过无常法,只是希求高法、深法,到最后自己的修行也已经完全背道而驰了。札嘎仁波切将这种不如法现象,全部归结在不修无常的头上,也确实如此,如果无常修得很好,他肯定不会这么做的。

  另一方面,这类人一般不太相信因果法,就像《涅槃经》中所说:“不知下世,无恶不作。”如果不相信来世、因果,就会做很多非法的事情,这一点通过你的行为可以看出来,藏族有种说法:见解的盗贼偷东西时,行为的旁观者会说出来的。意思就是,见解似乎很高,但依靠你的行为,对你见解的高低便会一目了然。

  所以,大家应当暂时放下所谓的高深莫测之法,而唯一专心致志地修持无常法,尽可能地压制强烈的贪欲与不知满足这两种弊病。如果能战胜这两大过患,那么知足少欲的美德自然垂手可得。

  虽然对大威德、大圆满等法非常有信心,但暂时还是应该先修无常之法,无常观生起之后再修高深大法。

  在修持无常法要的同时,也会尽量压制自己的贪心和不知足,这样一来,知足少欲的美德也就自然而然获得了。

  如此就已经达到了身体远离愦闹的目的,这样必定能做到不再渴望逢遇眷属亲友施主等,并且远离供养恭敬等引发贪心的恶缘,之后既无眷属也无仆人,孑然一身过着清净苦行的生活。

  这时,你既不希求亲友施主等,也就不会引发由此引生的贪心等恶缘。

  所以,独自一人自己充当自己的仆人,怡然自得,悠然安住,任何美言恶语都一无所闻,自然也就不会产生追求赞叹、名誉的念头,语言随之也远离了喧嚣愦闹。

  自己当自己的仆人是非常快乐的,不用看上面当官的脸色,也不会对下面的人百般指责,而且,自己做自己的仆人,任何闲话都听不到,自己也就没有造作恶业的机会。

  有些话确实听不到比较好,如果听得很多,心里会生起烦恼,修行也就很难增上,因此,自己当自己的仆人,远离嘈杂的人群,心里不会产生很多烦恼和痛苦,这样就可以一心一意地修持正法了。

  如此身语远离了愦闹,这就是噶当派的前辈祖师们所竭诚提倡的“当弃衣食与言谈”的意旨所在。

  噶当派的祖师要求我们,既要断除对衣食的贪执,也应断除语言的贪执。对你们来讲,断除衣食上的贪执还可以,但闲言碎语特别多,经常没完没了的说,这是一种修行上的障碍。

  一般少言寡语好一点儿,不然有些人经常口沫横飞,实际一点儿意义都没有,全部是有关贪嗔痴的语言,如果真要说,就讲一点儿有关无常、人身难得、菩提心等方面的内容,但你们经常是“白菜多少钱一斤、土豆多少钱一斤,你今天中午吃什么……”这对修行人来讲只是浪费时间而已。

  阿阇黎龙树菩萨曾说:“了知世间得与失,乐忧名扬名不扬,赞毁世间此八法,非我意境当平息。”这其中所推崇的平息世间八法也就是指的远离身语愦闹这一点。

  很多人对利、乐、名声、赞叹特别希求,对失败、忧愁、名声不远扬、受到诋毁非常不愿意得到,这都是世间人的做法,作为修行人不应该这样。

  由于世间上没有学习过宗派的人对这些法特别特别执著,所以称为世间八法,但这不是修行人意识的对境。

  得、失、乐、忧四法即是身体愦闹的方面,

  得、失、乐、忧虽然与心理有一定关系,但此处主要是从身体方面讲的。

  赞、毁、称、讥四法属于语言愦闹。因此说,如若远离了身语的愦闹后不再费尽心机地去追求,那么相续中就必然会生起平息世间八法的分别妄念之殊胜证悟境界,从而定然热衷于修习四圣行。假设对世间八法兴趣索然,不予寻求,则内心就不存在外界的散乱之因,自心便能安住在正念中。如此一来,必定乐于断除烦恼,并且对于修持圣法也饶有兴趣,结果将迅速获得圣法。

  身体已经远离愦闹之后,自相续中平息世间八法的境界也会不知不觉生起。

  因此,为了使身体隔绝或远离喧嚣愦闹,正如前面所说的抛弃故乡之后,必须做到朝家乡的方向寸步不跨。

  为了使身体远离喧嚣,对家乡的方向不应迈出半步,最好连色达 也不去。

  所有的亲朋好友、眷属仆人、施主熟人一概远远地避开,与他们遥遥相隔,在这一点上,绝不能优柔寡断一味随顺他们,务必要自我做主,当机立断。如此而行,就算是遭到他人的讥讽嘲笑,流言蜚语如同阵阵的雷声一般传遍十方,然而自己也绝不能对此耿耿于怀,心烦意乱。

  对于亲朋好友、眷属仆人、施主熟人一定要远远避开,在这一点上不要有任何怀疑,不要一味随顺他们。

  某些刚出家的人,流言蜚语真的像雷声一样,她的家人、同事、朋友都在说:“听说他们家的女儿出家了,是不是已经着魔了……”不要说不信佛教的家庭,就连当时我出家的时候,都有很多人议论纷纷,更不要说你们既有好工作又有好的家庭环境,闲言碎语肯定特别多。但不要因此心烦意乱,应该知道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即使他们不理解也是他们的事情,自己要有自己的打算。

  若因恶名远扬而不高兴、苦恼不堪,那说明他对于依靠恶语传播而有损于名闻利养这方面顾虑重重。

  你如果真的不高兴甚至非常苦恼,就说明你对名声特别执著,如果不执著,别人说什么都是无所谓的。

  如果自己不喜欢利养恭敬,那么非但不会因为恶言恶语传扬而闷闷不乐,反而会喜出望外,乐不可支。因为名声扫地、臭名远扬能遮止名闻利养的修法障碍,这反倒成了如善知识般的修法顺缘,因此具有重要意义。

  应该了知,自己名声远扬,别人就会对你恭敬供养,这势必会对你的修法造成障碍;相反,自己臭名远播,也就不会出现类似的违缘,反而会成为修法的顺缘。

  大善知识博朵瓦曾经这样说过:“别人不悦,正合我意,他们不高兴是他们的事,他人冷嘲热讽对我丝毫也无损害,自己哪怕只有一升粮食,也要在这期间快快乐乐、高高兴兴地行持善法。只要善法日渐增上,功德自然而然会生起,如此一来,就能无勤利益他众。”

  藏族有句话:只要他的嘴皮不痛,让他多说一点儿也是可以的。

  因此,愿意说就说吧,这些人一开始可能会有点儿不高兴,但慢慢地,他们也会进入佛门的。我们这里的很多人,在儿子女儿出家时曾经用生命来威胁,但现在他们已经来到了孩子的身边,以前父母权力非常大,现在也已经下岗了,孩子的权力越来越大了……

  无垢光尊者说:别人的话语对自己的利益和危害不是很大,不必特别在意。

  如果对于别人的恶言讥毁能想得通的话,那就再没有比这更好的修法助缘了。

  札嘎仁波切的有些话确实非常平凡,但真正思维它的本义时却有非常大的用处。

  自己的名声利养受到损害,是修行人值得欢喜的一件事情;自己的亲戚朋友不满意也没有必要在意,只要有机会就应该努力修行。

  相反,他人对自己赞不绝口、传扬美名却是修法的最大违缘。为什么这样说呢?依靠赞叹与名声会助长骄傲自满、自高自大、自以为是的心态。随着人们对自己的交口称赞、名声的辗转相传,成群结队的施主、弟子等便会趋之若鹜密密麻麻地聚集在自己的面前,到那时,也许会丧失自己的一切善法,而且相续中不会生起任何地道的功德。

  有些人总是想尽各种办法——写传记、打广告,希望自己的名声能够弘扬海内外,有名声、有赞叹应该很好吧?其实,这种做法不但会让自己增长傲慢,而且随着名声利养的不断增上,自己的一切善法都会消失殆尽,任何五道十地的功德都无法生起。

  对于真正的高僧大德或者诸佛菩萨的化现,所谓的名闻利养不仅不会影响自己,可能对自己的修行还会有所帮助,但普通的修行人面对这些时,不但会因为忙碌世间法而造作恶业,而且自相续五道十地的功德也不会生起来。

  因此,修行人观察自己的相续很重要,自己到底是什么层次的人,自相续中五道十地的功德达到怎样的程度?如果一个凡夫人每天这样忙忙碌碌,对你的相续和自身不但没有利益,反而会失坏原有的功德。

  本来,处于施主团体、弟子群体等层层包围中的自己既不是佛陀也不是菩萨,可信士们却总是夸大其词地说“您是真正的佛陀,是真正的大菩萨”,本来无有的功德却言过其实地夸张为有,当面对你阿谀奉承,以各种动听悦耳的漂亮话殷勤恭维,又献上无比丰厚的供养以及至高无上的恭敬。

  有些居士,不要说将上师看作佛陀,连对阿罗汉的信心都没有,表面却虚伪地赞叹:“你不用遵守因果,你就是佛陀,你不用行持善法……”在行为和语言上也是倍加恭敬。

  当你被这一切弄得神魂颠倒、晕头转向时,在不觉察中已毁坏了自相续。自己再不能稳稳当当地坐在无有功德之人的行列里,而是大颜不惭地取受人们凭空捏造宣扬的功德者,

  在这一过程中,你自己也开始无法自主,没有一点儿羞耻,虽然连资粮道的功德都没有,却认为自己就是真正的大功德者。

  以前上师如意宝也说过:“一些被别人称为大活佛的人,他们自己也开始高高在上,广泛宣传,这样会不会犯了大妄语戒?”你相续中的烦恼和习气如是的严重,你也知道自己根本不是具功德者,还如此说妄语,这种行为从各方面来讲都不会有任何利益的。

  这就犯了上人法妄语,如此下劣之徒将自相续的戒律从根本上毁坏了。之后在破戒的同时居然厚颜无耻地接纳利养与恭敬,累积如此的滔天大罪。

  这种人如今比比皆是,自己本来没有任何功德,烦恼习气一大堆,在施主面前却洋洋得意,毁坏自相续。

  当然,现在你可以无所顾忌地享受妙衣美食,

  虽然你现在无所顾忌地享受各种妙欲,但来世的果报肯定很可怕的。

  所听的都是“你是佛陀或菩萨”等漂亮之词,甚至耳朵已容纳不下。

  你每天听到的都是冠冕堂皇的漂亮言词,甚至耳朵里都装不下了,然而你是否考…

《山法宝鬘论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旅途脚印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