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感動的心▪P2

  ..續本文上一頁讓伊拉克的人民、意識形態、國家製度符合美國人的利益,所以就發動戰爭了。

  今天我想教給你們一個改變別人的秘訣,你想改變別人,首先要學會感動別人。我們想改變別人有很多方法,但是有一個方法是很好的,就是感動別人。我覺得叁字禅茶館的老板他很懂得這一點,本來我的秘訣今天不想講的,但被他感動了。我來的時候一看還鋪著紅地毯,這是國賓待遇啊,地上還有鮮花,兩邊還有人捧著燈。他很懂得感動人,他先把我感動了,本來我想隨便講幾句就完了,現在我把自己認爲最精華的部分供養出來,否則對不起他們這一番心。你看感動人就是這樣神奇。

  如果你們學會了感動人,我相信你們不管是在單位還是在家庭,不管是在生意場上還是在辦公室裏,還是在大街上,你們都會成功,而且你們會快樂,也會給別人快樂。所以讓別人的心感動是最高的智慧。當然你要想讓別人感動,學會讓別人感動,首先你自己要有一顆感動的心,用心才能感動心。要感動別人,你就要學會從你固有的思維模式中跳出來,從你的思維框架中跳出來,從用概念、邏輯去看人的思維裏跳出來,從功利思維裏跳出來,那麼你就能感動人。我想我們不管做什麼工作,都要接觸人,特別是在城市裏接觸人,你的工作要做好,要處理好人際關系,就要學會讓別人感動,讓人感動你就會成功,你也能有一個和諧的工作關系。在家庭父母要教育子女,學校老師要教育學生,你要學會讓他感動,你先不要想征服人,用權力去壓服人,用暴力去征服人,用舌頭去說服人。你首先要用你的心去感動人。我覺得你如果用感動這個方法去對待生活,那麼生活中的很多難題,許多你要做的工作,一方面最具有挑戰性,一方面最有意義,你的生活會很有樂趣。

  我們寺院前幾天在傳授菩薩戒,四月初六我給他們講在家居士菩薩戒的要求。這個要求有具體的,也有原則性的。這種原則落實到生活,在許多活生生的生活環境下很難把握分寸。比如說不殺生,農民朋友說我要種莊稼,要打農藥那怎麼辦呢?等等很多問題。其實我知道所有問問題的人,他們希望師父給他一把鑰匙,給他一個正確答案,他于是用這個正確答案處理他生活中的事情。我個人覺得,如果這樣的話,這個生活沒意思,這個想法是錯的。首先你不要想你生活裏沒有問題,你也不要想找一個解決問題的靈丹妙藥,一把萬能鑰匙,全部用他開所有的鎖,你說那樣還有意思嗎?你只有把你遇到的每一個難題,每一個情景,當成你修行的機會,當成挑戰自己的機會,當成感動別人的機會,那才有意思。但是那戒律還有什麼用呢?有用,佛教的戒律精神給我們提供了修行的方向。所以農民朋友問那莊稼地裏長了蟲怎麼辦?其實也可以感動的呀!你們說那蟲能感動嗎?其實不光是蟲能感動,連草木都能感動。有一個日本人寫了一本書叫《水知道答案》,這本書就講了這樣一個道理——就說人的心發出去的能量會改變水的狀態。他捕捉到了水改變狀態的科學依據,拍攝了圖案變化。當他給水良性的信息,贊美水,誇獎水,給它好聽的音樂,他捕捉到的圖案是對稱的是漂亮的;當他咒罵水,或者給它聽難聽的音樂,給它貼上不好的信息符號時,水的圖案是混亂而醜陋的。水是這樣,那麼萬事萬物都是這樣,他舉了個例子:你們可以做個實驗,蒸出同一鍋米飯,用叁個碗裝,叁個碗都是一樣的,都是經過消毒處理的。然後把這叁碗飯放到一樣的環境裏,濕度、溫度都是一樣的,然後每天對著其中的一碗贊美它:啊,真香,這個飯真好;這第二碗飯呢,罵它,真臭,什麼米呀,不好!對第叁碗飯呢,冷漠。結果過了一段時間叁碗飯變了:贊美的飯呢發酵,有釀酒的香味;挨罵的那碗飯卻長黴了;被冷漠處理的飯不僅長黴而且變黑發臭了。可見冷漠是最可怕的,也許挨罵是出于愛嘛,而冷漠是完全沒有感動的,沒有感動的心對待就是最可悲的了。所以你看物質可以因爲我們的心態改變。他同時也把這個例子引申到草木上:家裏要養著花,有一盆花你每天贊美它,真漂亮,它會長得好。有的花你罵它,它會長得不好,你要是不理它,它也會很快枯萎。我注意到這個問題,我這個人平時心太內向,關注花少一些,所以我的花不精神,所以有的居士幫我料理花。你的心要感動後,會改變事物,因此說種莊稼的朋友也會讓蟲子感動。我有一個朋友在衡水,他種幾十畝地,種了好幾年,從來不用農藥,從來不用化肥。他種棉花,別人地裏長了一種蟲,很凶猛無一避免,他的沒有,中國農科院的人不信,跑來看,一看不得不信。他怎麼種的呢,他是用心在對待土地,用心在對待莊稼,用心在對待害蟲。當他用心對待害蟲時,害蟲不是害蟲,是朋友,他每天到莊稼地裏去轉,看那些莊稼就像看他的小孩子一樣,他從來不去殺那些蟲,他總是用心去跟他們溝通,結果他的莊稼長得很好,也不會生蟲害。現在有個時髦的詞叫生態農業,生態農業的奧妙不在技術在心態啊,所以心態這一法是科學技術代替不了的。所以說不僅草木可以感動,蟲害也可以感動。如果你種莊稼遇到蟲害,把他當成一個修行的機會來對待,用感動的心感動蟲害,那蟲害可能就走了。但是這個太難了,我們農民朋友感動的心還沒有修出來,大悲心還沒有修出來,那蟲害可能就把莊稼吃光了,等而次之,長了蟲怎麼辦呢?你先在地裏轉幾圈,給這些蟲發布信息,給這些蟲說,請你們要趕快離開!這個地方要發生災難,有危及你們的事情要來了!你要非常真切地勸他,把他當成你的朋友,當成你的家裏人,這裏要有災難,請你們趕緊搬遷!就像我們城裏拆遷一樣了,給他們幾天時間,讓他們准備,通知他們,或者用佛教的方法。觀世音菩薩是最能感動的心嘛,代表他這個最能感動的心有一個咒,叫大悲咒,什麼是大悲咒?就是那最感動的心的符號表現出來的,我說你念這個大悲咒,在地裏念念繞一繞,通知他們趕緊離開,念過幾天以後,我相信有些能感動的他就走了,有些釘子戶那沒辦法,那時你再采取等而次之的下策,沒有辦法,只能這樣。

  有一個公共汽車上的售票員說:師父,我每天在公交車上都看見有小偷,偷我乘客的腰包,因爲我每天都在公交車上服務,小偷我都知道。因爲我們講菩薩戒,菩薩戒其中有要求,衆生遇到困難你要幫助他,包括生病,你要幫助他。所以他說我現在受了菩薩戒,成了菩薩,你說小偷偷我乘客的錢,我這菩薩是管呢還是不管呢?我怎麼回答他呢?我給他一個簡單的方法。我說,你可以跟領導提一個建議,在車上裝一個錄音,“各位乘客,現在請注意小偷”,你一瞟見小偷,一按開關就響了,因爲小偷也不能跟這個喇叭著急啊,我覺得現在環境還沒有惡化到這種程度,小偷會挺身而出說“你給我關了”!

  我們現在生活的質量不高,爲什麼說我們的生活質量不高?就是因爲我們用了很多聰明和技術手段,把一些問題掩蓋了,或者躲避過去了,我們沒有用感動的心去面對問題,所以生活質量就不是很高。你要真正想修菩薩道,真正想修行的話,面對包括售票員這樣的問題等等,你先不要想一下子把它都解決了,心裏才平衡。你先把這個問題當成一個機會,當成一個你修行的機會,感動別人的機會,包括剛才有的人說感動小偷,那怎麼感動小偷?這有很多方法,這就很有挑戰性,那麼你這個工作,你解決這個問題就很有意思,將會發生很多意想不到的情況。比如你事先准備一二十元錢,在小偷要下手的時候,走過去,送給他說,這是我和你結緣的,也許他會不要,但他會回味吧?總而言之,這給小偷的心裏扔了一塊石頭,夠他回味一陣子的。所以大家在工作生活中遇到很多難題,不妨用感動的方法去解決,不要想著用征服,甚至不要想著用說服。有許多朋友是搞推銷的搞服務業的,你們也把我剛才說的方法用一下,讓每一個顧客來能感動,利用一切機會讓你的顧客感動。當你賣出了産品,你要追蹤了去,這樣你有了和他聯系的線索,你要追蹤了去讓他感動,這樣的話你的事業一定會成功。如果你是單位的領導,你要說服你的下屬,你是家裏的父母,你要教育你的小孩,你是老板,你要轉變員工,你要用感動的法。

  釋迦牟尼佛,我們說他是一個覺者,是一個圓滿而又充分地實現了人性的那麼一個人,所以他能理解一切。他能理解善人也能理解惡人,他能理解聖賢,也能理解凡夫,他能理解人,甚至也能理解人之外的衆生。作爲佛教徒來說我們相信,釋迦牟尼佛的法全是感動的法,他沒有征服的法,用的全是化導、教化的法。在釋迦牟尼佛教化衆生的故事裏面有很多是他讓對方感動,讓對方自己去明白,然後引導對方去認識問題;而不是直接地把答案交給對方,讓他被動接受這個答案,或者把自己的境界強加給對方,而這是我們大家喜歡用的。

  禅宗裏有這樣一個故事,就是用感動的法來教育弟子。過去有個寺院住了很多出家人,修行都很認真,可是個別有的也很調皮。有這麼一個出家人,他每天到了深夜翻牆出去。寺院到了晚上要關門,他就翻牆出去,到外邊玩,看電影啊,泡網吧啊,到了黎明他又到他原來翻牆出去的地方再回來,當然他每次都會放一個東西到牆上幫他爬出去。他的師父早就知道他這樣搞,有一天他的師父把他的東西移動了,自己站在下面等著他。等到後半夜這個浪子回來了,他嚇一跳,結果有一雙溫暖的手把他接住了,扶住了,他的師父在那兒一直等著他。你們想想,他簡直驚愕得不知道要說什麼,這個時候師父那雙溫暖的手把他扶住說,天不早了,快回去休息吧。什麼也沒有說,就說了一句這個,後來這個浪子就變成好修行人了,他再也不出去了,再也不跳牆了。

  我有一個出家人朋友,他是一個藝術家,他中年出家,他先是在臺灣星雲大師那裏出家。因爲他中年出家,他信仰是很真誠的,出家也是很真誠的。不過有時候有些習慣一…

《感動的心》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人生叁學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