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業戒者,有五事利益:一、能製惡行;二、能作善心;叁、能遮煩惱;四、成就淨心;五、能增長戒。若人善修不放逸,八萬四千無量戒品皆悉在十善戒中。《大寶積經》
見︱賢︱思︱齊─玉帝的德行(二)
婆羅門所領導的慈善團體,人數愈來愈多,大家也都遵守相關規定,社會一片祥和。這時候有人提議,不要在郊外開會了,應該建設一個適合聚會的場所,以免風吹日曬。經過討論,大家一致同意,而且決定只讓原先的叁十叁人參與,不再引入其他資金,更不能讓女人參與,古時候重男輕女的情況,由此可見一斑。當時有兩個女人因爲經常親近菩薩,聽見消息之後也表明想出一份資金,共襄盛舉,但菩薩婉拒了她們的好意。
好意遭到拒絕之後,兩個女人非常失望,但其中一個女人不死心,而且她很聰明。印度人蓋房子,最頂尖的地方需要一根特製的木頭撐著,這女人看准這一點,把市場上可以找到的這根木頭全買了回來,她想,房子蓋到最後,你們必定要找我。果不其然,當房子蓋到最後,工人發現市場上買不到這根木頭,遍尋不著,必須被迫停工。大家正發愁的時候,這女人出現了,她說,如果你們真的需要,我不但免費奉送,而且選最好的給你們。大家無計可施,只好乖乖接受,這女人終于圓滿了布施的心願。另一個女人說,你們房子蓋得這麼莊嚴,但外面沒有整理,不好看,我幫你們挖個水池,種樹,讓外面有樹林,有水池,有涼風,那該有多好,于是她也圓滿了布施的心願。
另外有一個女人,她看見兩個朋友做好事,心生嫉妒,不但不隨喜,還亂講話,當然,以後她們叁個人各有不同的際遇。婆羅門帶著叁十二個人作一切利益衆生的事情,年紀大了之後,一個個陸陸續續舍報了。菩薩是最早舍報的,因爲他生前守持五戒,廣作布施,又圓滿七德行,因此舍報之後成爲忉利天主,也就是玉皇大帝。另外叁十二個人也都成爲忉利天的天子,所以忉利天又稱爲叁十叁天,中間是玉皇大帝。
回過頭來,我們再看這叁個女人的遭遇,發心提供木頭蓋房子的這一位,雖然沒有正式加入團體,但因爲她守持五戒、七德行,所以舍報之後成爲帝釋天的太太;另一位發心建造水池的女人,舍報之後也投生在忉利天的一個歡喜園,享用天福。但另外一個女人,不但沒有守持五戒,沒有七德行,也不想布施,于是投生爲一只白鶴。玉帝知道自己生天了,但是看見過去的朋友變成畜生,覺得好可憐,也很想度化它。有一次玉帝出現在這只白鶴面前,告訴它:「我是你前世的朋友,現在我們叁十幾個人,包括你兩位朋友都在天上享受,而你卻在人間作畜生,知道爲什麼嗎?因爲你上輩子沒有守五戒,所以你現在作白鶴,整天殺生吃魚。」「我告訴你,要吃魚可以,除非那只魚已經死了,才可以吃;如果是活的,千萬不要吃,不然又造殺業了。」玉帝說完之後,白鶴掉下了眼淚,悔不當初。
玉帝還是不放心朋友,想試試白鶴是不是聽話?恐怕它將來墮入地獄。于是他變成一只魚躺在湖邊,白鶴走過來想吃魚的時候,魚的尾巴跳兩下,白鶴一看,哎呀!還活著,不能吃,我要聽玉帝的話;這一只魚立刻變回玉皇大帝,很高興的說:「白鶴啊!你這樣持續下去,老實守戒,以後絕不會再當畜生了。」白鶴因爲沒有吃東西,不久就自然舍報了,雖然不再投胎當畜生,但因爲沒有布施的功德,因此投生當一個窮女人。各位知道,玉皇大帝的一天等于人間一百年,所以他在一天之中看盡過去的朋友,生生死死,死死生生。他看見白鶴投生在窮人家,還是想去度他,怎麼度呢?這次玉皇大帝變成一個老人,帶著五個大冬瓜來到人間。瓜那麼大,每個人都搶著買。老人說:「我的冬瓜不隨便賣,除非你守五戒。」那時候因爲沒有人守五戒,大家好奇的問:「什麼叫作五戒?」突然窮女人從人群中出現,興奮地說:「我有守五戒!我出生以來就知道這五條戒。」老人一聽很高興:「好!你有守五戒,五條冬瓜通通送你,免費。」又說:「依我看,你一個人吃一條足足有余了,其他應該拿去送給更需要的人才好。」菩薩不但教她五戒,又教她布施,這女人好歡喜,不久便無疾而終了。
所以有些人短命,不見得不好,爲什麼?或許他是來受報的,當他忏悔以後,業報提早結束,再轉世的時候,身相更莊嚴,甚至直接生于淨土,所以不能用世間的長短壽命來評論好壞。女人舍報以後投生哪呢?因爲她這一世守五戒,布施,于是投生成爲阿修羅王的獨生女。阿修羅王有受戒,有布施,但嫉妒心、猜疑心重,獨生女長大後,想結婚了,爸爸問她:「你這麼漂亮,想嫁誰呀?」她說:「爸爸,不然你把全國的男生都找來,我牽誰的手就嫁給誰。」玉帝知道這件事情之後,他用神通把自己變成最帥的阿修羅神,英姿煥發,鶴立雞群,公主遠遠一看,立刻過去拉他的手,就這樣成了玉皇大帝的太太。
玉皇大帝有個習慣,他很喜歡聽佛法。那時世間有一尊佛大轉*輪,弘揚正法,玉帝經常化成凡夫的樣子混在人群中聽法。阿修羅太太問他:「老公!你爲什麼經常晚上出去?」,「我到人間聽佛說法,不是去玩,你放心。」阿修羅太太始終不放心,有一天她下到凡間找人,這一天玉帝正專心聽法,忘了旁邊坐了許多男男女女。所以各位,男女生最好分開坐,比較安全一些。阿修羅女一看,醋勁大發,原來老公藏在人群中約會,當場發飙,大鬧會場,回去又跟爸爸告狀:「老公欺負我,在外面找女人。」阿修羅王一聽非常生氣,立刻帶領軍隊攻上忉利天,這段故事在經典中有記載。阿修羅軍隊攻上須彌山頂,忉利天被打得很慘,玉帝不得不駕車逃命,阿修羅的軍隊在後面追殺。玉帝帶著兵衆從須彌山下的叢林經過,看見一些金翅鳥的鳥窩擋在路中,他生起一念慈悲,立刻停下馬車。他想,無論如何不能殘殺生命,哪怕是小鳥也不行,于是下令大軍掉頭。大軍轉頭以後,阿修羅王起了疑心,他懷疑玉帝已經討到救兵,或有什麼計謀?疑心一起,立刻亂了陣腳,兵敗如山倒,阿修羅兵衆各各四處逃散。各位,這也是守不殺生戒所發生的奇迹。玉帝回到天宮以後,又把忉利天建得更高,使阿修羅不能輕易攻占。
很多人問佛教徒爲什麼要齋天?佛教徒齋天的意思,是對護法諸天的一種尊敬,希望他們永遠護持佛法,完成淨化世間的宏願。
見︱賢︱思︱齊─麻雀變鳳凰
有一次,一對夫妻看見佛陀托缽經過門前非常高興,做太太的立刻端了飯菜供養佛陀,佛陀說:「你們的功德好大,我永遠贊歎你們。」,「世尊,這不過是一碗飯菜,不算什麼!」佛陀指著旁邊一棵大樹,問他們:「你們看這一棵大樹高不高?」,「高啊」,「但你們要知道,當初它不過是一顆小小的種子而已,你們雖然只布施一碗飯,但是將來的功德就像這一棵大樹一樣啊!」先生睜大了眼睛,不敢相信,這時佛陀又爲他講了一個故事:
過去有一個國王,有一天出門看見一只金色的貓,從東北角跑到西南角,鑽進洞裏去了,他覺得奇怪:「怎麼有金色的貓呢?」立刻命令部下挖洞,想把那一只貓挖出來,洞口愈挖愈深,愈挖愈遠,結果沒有找到貓,反而挖到好多錢財寶物,滿滿的有叁層。國王以爲是作夢,心想:「哪有這種事情?一只金色的貓帶來五裏路的錢財。」國王很想知道其中的因緣,便向迦旃延尊者請教這件事情,尊者告訴他,過去九十一劫前,有個比丘出外托缽,他停在路邊,把缽放在石頭上,逢人便說:「我這邊有個堅牢倉庫,若有人願意把財物放進去,他的財寶生生世世不會被水、火、盜賊、敗家子搶奪,因爲這是堅牢庫。」不久有個窮人經過,他賣了一天的木柴得到叁文錢,聽比丘說有個堅牢庫,他想:「我這麼窮,應該改變命運才好。」決定之後便將一天的收入放進缽,在回家的路上,滿心歡喜,心情愉快,從那個地方走回家裏,必須走五公裏的路,一路上他心一直想著這件事情:「我布施了叁文錢,放進了堅牢庫」,回到家門口還在高興,又朝著師父的方向跪下頂禮,感恩師父讓他布施,讓他得到堅牢的財寶。迦旃延尊者講到這裏,告訴國王說:「國王,你就是當時那個窮人,因爲用了恭敬心、歡喜心供養那一位比丘,所以你現在作了國王,不但如此,又讓你挖到五公裏的金銀財寶。」
各位,你今天做了一件好事,會不會影響未來?會!反過來說,你今天亂丟東西,影響別人,害人走路跌倒,會不會五百世都跌倒?會!五百世你的腳都不太好喔,真是如此啊!各位如果了解這個道理,必須隨時提醒自己,注意自己的思想行爲。接著我們再說一個麻雀變鳳凰的故事。
在舍城,有個有錢的婆羅門,叫耶若達,他擁有廣大的花園及田園,每個花園都請一個婢女照顧,其中有一座花園,叫末利園,是一個黃頭發的婢女負責照顧,她爲什麼頭發黃黃的?可不是染的,是因爲家裏窮,也沒什麼洗頭,太陽一直曬,就把頭發曬黃了,所以叫黃頭婢女。她負責看守田園,一步都不能離開,每天早上,另外有仆人到每個田園送便當。
一天早上,黃頭婢女拿到便當,正准備用餐,剛好看見佛陀跟阿難尊者經過,她想:「難得看見佛陀和出家人,不要錯過機會,這個早餐拿來培植福田好了,希望可以改變婢女的身份,不然一輩子守在這裏做奴隸,好苦啊!」佛陀接受供養之後,歡喜地說:「今天你供養我,不久必當改變身份,因爲你供養福田了。」這一天下午,波斯匿王帶著隨從出外打獵,隨從看見獵物之後開始追逐,留下波斯匿王一個人,他覺得無聊,就到處走,剛好走進末利花園,來到樹下休息。
黃頭婢女一看,怎麼有長相這麼莊嚴的人!她立刻迎上去服侍他,又把自己的衣服脫下來鋪在地上,讓國王坐下,又給他倒水,又拿毛巾給他擦臉。國王想,這個女人真不錯,這麼會照顧人。這時候,國王的隨從回來了,他立刻下令將花園的主人找…
《慈悲的音聲》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