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她開那一部車出去,真的分心去撞人家車屁股,對方下車說:「奇怪,我停紅燈好好的,你怎麼從後面撞我?」,「沒辦法,我先生要出家,心情不好!」對方一聽,「有這種好事!」原來我太太撞到了佛教徒,她打電話給我:「你來處理,都是因爲你。」大家見了面,對方說:「聽說你要出家,阿彌陀佛,不用賠。」從那時候開始,他跟我太太成了好朋友,還告訴我:「沒關系,我幫你安慰她。」我心想,真是不可思議!誤打誤撞都撞到好人。從那次開始我有了信心,原來我只要每天把慈悲心修好,功德做好,今天的一切必定吉祥如意,晚上再將一切功德供養佛菩薩,回向衆生,然後安詳地睡覺,明天又開始做好事。
第五、冥想就是喚醒自性佛陀;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必定進入心中,他的加持讓我生起佛的慈悲心,所以各位經常要這樣觀想。像我是個經常演講的人,必須有個佛慢,什麼叫佛慢?我不是海濤,我代表諸佛菩薩,所以演講之前,我都一一祈請五方佛加持——南無大日如來、南無寶生如來、南無阿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也祈請准提菩薩的加持。准提菩薩與我合爲一體,然後再祈請本尊的加持,祈請上師的加持,與我合爲一體。爾後我們所表現的一切身口意,全是表現佛菩薩的功德,而不是表現自我,如果是表現自我,必定有傲慢,而不是佛慢。
第六、慈悲將怨恨化爲寬恕,將仇恨化爲友誼,將恐懼化爲尊重。因爲慈悲,所以仇恨、恐懼將一掃而空,又能尊重一切衆生。比如你睡覺時,小偷來了,要假裝睡覺,不要驚嚇他。你可能說:怎麼這麼笨!但這就是佛法,那時候要想,過去世的爸爸來跟我要錢了,拿吧!錢是你的,心中默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最好再告訴他,這些錢是給你的,不是你偷我的,不要讓他發生偷的行爲,這就是修行。從那時開始,你不會再遭小偷,因爲你的心轉化了。我這輩子只遭遇過一次小偷,那時候才開始賺錢不久,我答應太太,我的錢就是你的,你的也是你的,所以我將賺來的錢全交給她。但經常有朋友找我出去,所以那一次我私藏了兩千元,已經忘了用途,小偷跑到我們那一棟樓,我住七樓,葉青住在樓下。一樓、二樓、叁樓,統統偷,偷到五樓沒偷到半毛錢,偷到我家時已經進到房間來了,我們竟然毫無警覺,家裏有許多貴重的東西,一件都沒掉,就是偷走我皮包裏的兩千元,我不敢吭一聲,太太也不知道。心裏想:這一輩子就這麼一次私藏兩千元,竟然也保不住,所以從那天開始,不再藏私房錢了,老實報告老婆。
從一件一件事情的發生,慢慢心裏有數了,這輩子不能做壞事,甚至連機會都沒有。喝個酒也頭痛,找女人也碰到鬼。還沒學佛之前,有一次旅行社帶團到清邁,大夥兒在清邁吸大麻,吸了大麻之後呢?找女人。十二個男人想做壞事,一人找一個,好漂亮,大家一起抽大麻,突然停電了,我正納悶怎麼回事,啪!前面出現一個女鬼,嚇死我了,趕快付了錢,請女人出去。那時候想,怎麼那麼倒楣?人家玩沒事,我就有事,還見到鬼,嚇壞了。現在回想起來,我想可能是因爲上輩子受過五戒,身邊有護法神,想做壞事的時候,護法神示現鬼像,嚇壞你,一嚇就沒興致了,以後乖乖的,不敢再做壞事。我這麼講,大家不能只當作笑話,我的用意是希望各位努力培養善根,如果你做壞事,絲毫不覺得慚愧,麻木不仁,也沒有任何警示,那是注定將來要墮入惡道了。
第七、從一個男人與女人因爲業緣而結合開始,應該彼此和睦相處。修行人也一樣,要修行,也要與人和合。出家人如果躲在山裏,沒有師父、師兄弟,沒有人互相提攜,談修行是不容易的。各位組織一個家庭就是修行,大家有緣結合,要隨時忍辱、原諒、包容。曾經有個女菩薩問我:師父,我老公在我懷孕的時候打電話告訴我,說他外面有女人,不回來了,但是他最近又想回來看小孩,甚至想跟我住一起,你看可以嗎?我說你修得很好,老公回到佛的懷抱來了,要展開雙手迎接他,不要認爲他對不起你;因爲學佛了,必須度有緣衆生,既然他跟你有緣,你要藉這個因緣度他。以世緣而言,你是痛苦的;結了法緣之後,你就快樂了。既然要度他,該扮演什麼角色?煮飯給他吃,對他好,扮演他太太,這叫智慧方便,利用這種緣份,傳佛法給他,至于他要回來跟你住多久,我就不知道了。如果你心裏懷恨,不理他,表示你與他的俗緣未盡,生生世世還要碰面。
第八、和平必須以彼此的信任來培養。一個家庭的快樂,夫妻要有互信,將基礎建立在信心上。要非常相信自己的上師、本尊、護法,也非常相信阿彌陀佛,如此一來,內心永遠寂靜和平。要相信阿彌陀佛在我臨命終時必定來接引我,甚至相信他隨時在我頭頂上加持我,片刻不離。所以各位,夫妻要互信,老百姓跟國家要互信,職員要相信老板,佛弟子相信佛法,要對你所禮拜的一切具有絕對的信心。
第九、寂天菩薩說:世界上所有不快樂的人,都因爲他們只想自己獲得快樂。世界上所有快樂的人,都因爲他們想要別人獲得快樂。簡單一句話,爲自己著想,有苦,有業障,有魔;爲衆生想,有菩提,有慈悲,有快樂。佛教的思想是「無我」,不爲自己,只爲別人,只爲衆生。有我,就有苦,所以我們研究般若,必須盡除自我,無我無煩惱,有我有煩惱。不但「無我」,還要「有他」,想著衆生的幸福快樂,今天曾居士發起這個法會,我想他比任何人都快樂,聽說還請了很多法師、和尚,甚至仁波切來,從此這個地方叫黃金社區,搬進來要多付一點錢,因爲這地方不得了,曾經供養過,加持過,這樣的發心,結了十方善緣,內心一定很快樂。
第十、我們能帶給世界迫切需要的是什麼?一顆相互了解與慈悲的心。相互了解什麼?我知道你是我的眷屬,我知道你一定做過我的爸爸媽媽,我也了解你現在的痛苦,人類最需要的就是這個。所以人家問我:師父辦佛學院嗎?我辦。讀什麼書?我們只讀一本書——慈悲,整天助念,幫助別人、放生、施食,利益一切衆生,我們爲了這個理想而結合,各位最需要的也是這個。如果人人慈悲,臺灣一定越來越安詳,越來越有福。在家裏要有慈悲,不放老鼠藥,讓住家成爲一個吉祥,沒有殺業的地方。
心︱靈︱飨︱宴─心靈的網站
曾經有外道問佛說什麼法?佛以「我說緣起」,「我論因說因」答複他。這是佛法的特質,其他的宗教不曾發現這個真理,更談不上發揚光大。所謂「緣起法」是說,凡是存在的一切都是互相影響,互相依靠而存在,世界上沒有可以單獨存在的任何元素或衆生。所以我們跟這個世界,跟一切生命都息息相關,衆生都曾經是我們的爸爸媽媽,所以佛說衆生在輪回過程中,所留下來的骨頭比喜瑪拉雅山還高;在輪回過程中,衆生因爲離開愛人、親人所掉的眼淚,比四個大海還要多,只是我們的煩惱習氣重,所以過去世的記憶被覆蓋了,但事實如此。
佛也跟我們說:衆生都有權利追求快樂,不應該傷害任何生命,而且我們有義務,自動自發幫助一切生命,這是很自然的慈悲。慈悲心不是爲了得到什麼代價,而是不忍衆生之苦。世尊成就無上佛道之後,具有叁種力量:一、遍知一切;二、平等大悲;叁、大雄大力。所以我們稱念祂的名號,觀想祂的形相,念祂的咒語,讀誦他的經典,就是爲了成就衆生,同時也成就自己。
曾經有個笑話,有一個人被蚊子叮,很生氣要打死它,蚊子說:不要打我,我身上有你的血,一樣的道理,兒子身上也流著我們的血,由此可以理解,原來,痛苦來自于處處以自我爲中心。釋迦牟尼佛給了我們這麼偉大的思想,使我們心胸開闊,而能承擔衆生之苦。很多人問我:你爲什麼出家?我說:衆生的苦是我的責任,就像父母親現在在急診室,兒子不能不關心,那是很自然的責任。什麼是出家?出離自我、自私的家,走入世界,走入衆生的家;承認法界一切生命都是一家人,都跟自己一樣。你快樂,我才有快樂;你痛苦,我比你痛苦,因此我們要發願圓滿一切能力,幫助衆生。有人問我:師父,我經常看你演講,口才很不錯,怎麼培養的?我說:我不懂,但你如果很愛自己的兒子,一定從早念到晚,這是很自然的,對方也感受得到。
人類都有潛能,人人皆有佛的一切能力,只是不去用它,爲什麼?因爲我們只關心自己錢賺夠了沒有?兒子吃飽了沒有?很少關心別人。各位不妨練習「唵嘛呢呗美吽」,用這一聲音透過慈悲傳達給衆生。佛菩薩有大慈悲,你一起念頭,他的力量即刻現前,無論對方正在生病,或在起煩惱,只要你不斷實踐,哪一天會有感應的。例如對方咳嗽不停,我來念個咒,觀想他的喉嚨舒服了,不咳嗽了!更慈悲的人是希望他的咳嗽給我,一直念著:換自己咳嗽,換自己咳嗽,或許他本來要咳嗽叁個月,而因爲你的慈悲心,所以只咳嗽叁天。
人們總是忙著世間事情,當然有必須承擔的責任與義務,也許扮演爸爸,也許扮演媽媽,不論什麼角色,爲了加強對衆生的關愛,不妨每天練習「嗡阿喇巴劄那谛」,這是文殊菩薩的智慧心咒,使你不昏沈,信心堅定。常念這一個咒,記性好,辯才好,來世相貌莊嚴,菩提心不退。早上洗完臉之後,先不吃早餐,打坐一下,十分鍾也好,觀想諸佛菩薩,最好培養一佛一咒語,養成習慣,佛菩薩都有各自的心咒,例如本師釋迦牟尼佛是:「唵牟尼牟尼嘛哈牟尼耶梭哈」。起恭敬心,念他的咒,便能得到加持;藥師佛是:「唵鞞殺逝鞞殺逝鞞殺社叁沒揭帝莎诃」;阿彌陀佛是:「唵阿彌得瓦阿依斯德吽舍」;觀世音菩薩是:「唵嘛呢呗美吽」。功課做完之後,再來要發今天的本願,今天要面對很多人,太太,先生,兒女,公司同事,社會大衆,發願要對一切人生起菩提心。如果經常這麼做有什麼好處?一開門見到人就會笑,否則整天沒有…
《愛與慈悲的故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