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愛與慈悲的故事▪P3

  ..續本文上一頁來的生命責任,絲毫不勉強。也因爲有父母的存在,衆生才能離苦得樂,生命才能得到安定,這也是地藏王菩薩的願力,度盡一切衆生,他才願意圓證菩提,他將是離開娑婆世界的最後一人,也是值得我們大家效法的榜樣。剛才校長說過,不是有錢才有快樂,慈悲才是財富;有能力對衆生付出才是最富有的人。因爲錢財帶不走,聰明人懂得將它化爲堅固的財富,幫助小孩讀書,幫助窮人,幫助衆生免于被宰殺的痛苦,能救多少算多少。

   學佛的人都了解,生命的主宰不是神,不是佛,不是八字,是什麼呢?我們的業力,而造業的起因便是我們的心。心念、語言及身體的造作,稱爲造業。惱害衆生的叫惡業,利益衆生的叫善業,造善業有樂報,造惡業有苦報,所以這一次我到民和國小來,特別拜托校長將學生布施出來,讓我講講布施的課題,以後他們不敢傷害動物,也懂得孝順父母,懂得從小開始做好事,從而改造自己的命運,如果學生不了解這些道理,是大不幸。

   曾經有同學問我:師父,我爸爸160公分,我現在才140公分,怎麼辦?我說趕快每天拜佛,趁你現在還年輕,還可以改變基因,努力學習恭敬、謙虛,培養長相高大的基因。如果各位在黑暗中點燈供佛,將來皮膚白細,智慧高,眼睛亮,反應快,走路不跌倒,永遠有正確的知識,爲什麼?因爲你讓大家看見佛像,生歡喜心,進而使人喜歡研究佛法,因此你生生世世有正知正見,這是點燈所得的功德。所以人是自己的主宰,未來的命運由自己掌控。今天屏東地區出現一個寶貴的福地,在哪裏?就這裏。爲什麼?因爲今天大家在這裏做大功德,大超度,大煙供,大放生。世間第一等的惡業是殺業,相反的,第一等的善業是放生救命。

   人不是孤獨的,也不是單獨活著的,我們跟這個世界有非常密切的關系,佛教的根本教義講「緣起」就是這個道理。離開父母,離開校長,離開老師,離開醫生,離開一切,我們絲毫沒有能力生存,所以人跟這個世間息息相關。各位如果了解這個道理,從今天開始,用好心,起慈悲心,那這世間的一切都是你的了,這是爲什麼佛可以具足大自在,得大神通力的根本原因。

   人爲什麼這麼苦?約束那麼多?那麼不自在?永遠被身體左右?永遠被生老病死所折磨?因爲人人以自我爲中心。其實解脫不必等到未來,當下就可以把煩惱超度,這個世間畜生好超度,鬼也很好超度,就是人的煩惱不好超度,叫他不發脾氣,硬要生氣;叫他不罵人,罵得大小聲,因爲人有福報,不知道無常迅速,不知老苦將至。我爲什麼說鬼道好度?因爲他日子過得苦,只要能使祂離開饑餓的逼迫,什麼都好。你跟人說法一整天,他無論如何就是要擔心兒子,擔心孫子;愈擔心,兒子愈不長進。我父親說,他每次一生病就想到我,想了之後,立刻感覺精神舒爽,各位也要有這種能耐,讓別人一想到你就有精神;不要讓父母親一想到你,就開始擔心。大家不要小看自己,要發這樣的大願,不斷增長自己的福報,讓任何人看見你,想到你,接觸到你,聽見你的聲音都感覺清涼自在。福報大的人,無論走到哪裏都給人們帶來福報,要這麼發願。生長在這個家庭,不讓母親爲我們擔心,讓父親能安心工作賺錢,不只如此,還要發願用佛法讓父母解脫,不再生死輪回,這就是釋迦牟尼佛教我們做人的目標。我講得很簡單,但你只要將這種念頭放在心裏,等于建造了一座心靈的大雄寶殿,一切的莊嚴寶具都供在心裏,佛菩薩坐中間,貪嗔癡放一邊。

   我們常常念阿彌陀佛,希望將來跟阿彌陀佛一樣有能力幫助衆生,有這種信心才會念佛。借他的力量,發願以後跟他一樣,慢慢就有了信心。就算你現在人在屏東,臺北的朋友打電話給你,說他正在生病,你可以立刻爲他念佛、持咒、做善事,然後回向給他。最近有信徒說,師父!你很久沒來屏東了;其實我每天都來,怎麼沒來呢?只要我走過的地方,只要我認識的人,甚至曾經皈依我的,都是我的責任,我要將一切所修的功德不斷回向,使大家不斷的累積善因緣。就像觀世音菩薩,報身在西方極樂世界,卻以不同的形象應化在人世間,十地菩薩都有這種能力,千百億化身比影印機還快。我們也要學觀世音菩薩一樣,趕快把自己的心地擦拭幹淨,不要讓怨恨、生氣、貪欲、嫉妒進入內心裏,每天這樣熏習。透過外境,修行忍辱;透過貧窮衆生,修行布施,受苦的衆生就是我們成佛的資糧;以衆生爲樹根,澆灌大悲水,將來才能開出菩提花,結菩提果。

  佛教講,生命的主宰決定于我們的心,既然決定于我們的心,我們一定要把這個心沈澱得像清水一樣,讓它幹幹淨淨的,讓心裏充滿清淨的力量,淨化世間,只要有一個人做得到,一個人的功德力就可以大得不可思議。曾經有一個信徒說他家鬧鬼,有人告訴他,我請某某老和尚來,只是說而已,鬼就走了,只聽見老和尚的名字而已,立刻得到超度,老和尚不用親自來,其實每個人都可以有這麼大的威德力,這種威德力從哪裏來?從恭敬衆生來,從忍辱來,從慈悲來。所以各位同學從今天開始不要再造惡業,不要卷入世間的紛爭,有些人不罵人好像不能過日子,不知不覺中損了好多福報。不但不要罵人,還要懂得贊歎,隨喜,知道某人發生事情,看到社會又有紛爭,趕快念佛回向,希望社會安詳,希望族群的裂痕平複。一旦有人問你是哪一邊的?你告訴他:我站在每一邊,一邊父親,一邊母親,你叫我站哪一邊呢?

   說到這裏,師父教大家怎麼用好心,增長福德,佛教稱之爲隨喜功德,不必花錢,只要懂得用心。你只要每次看見有人做好事就爲他高興,每做一件好事就回向衆生,要養成習慣,不要只回向家人,家裏五個人,你的功德只有一點點;若是你做一件好事,懂得回向法界一切衆生,那不得了,衆生有多少,你的功德就有多少。每天照鏡子,看臉上有沒有發光?如果沒有發光,表示心中有怨恨,有不滿,身體自然也跟著不舒服,所以一定要清淨自心,對一切衆生自然有愛。我們現在刻意練習,叫長養慈悲,要慢慢培養,每一頓飯之前,很自然的上供下施,以後每一頓飯都有無量功德。不僅如此,每說一句話,每想一件事,都必須與慈悲智慧相應。要知道衆生心有不可思議的力量,一念叁千啊,一個念頭遍及叁千大千世界,像一顆石頭丟到水裏,泛起的水波無有邊際一樣。你要是心好,什麼都變美了,甚至空氣都是香的。

   想要增長福德,不能老是擔心自己,有人整天爲自己擔心,擔心會老,擔心沒錢,擔心自己的眼睛太小,擔心牙齒長得不正,爲自己的一切堅固執著。各位,世間的一切本來就不圓滿,連佛陀也說,就算我已經成佛,但我的肉體也會老、病、死。所以各位要懂得放下,很多人一輩子執著自己的身體,很難超度的,死了之後還守著墳墓,每天看著自己的相片。怎麼跟她講呢?她已經執著八十年了,早也照鏡子,晚也照鏡子,明明阿彌陀佛來接她了,她不要。所以我現在如果看見母親抱著小孩,一方面替她高興,一方面也爲她擔心,小孩慢慢拉拔到二十歲,這下子,心裏更是放不下了,女人家不容易修行就在這裏。

   曾經有人問我:海濤法師,你現在事情那麼多,要是有一天被撞死在路邊,事情交代得完嗎?我說:不用交代,因爲生命不是死了就沒了,我還會再來,一切隨緣,現在我在自己的本位上盡力就好,沒什麼放不下的,因爲心無罣礙,生命的力量便能擴大,智慧便能提升。人人都有這個能力,大家一起努力!

  春︱風︱化︱雨─衆生的佛性

   首先感謝逢甲大學的邀請,能把佛法傳播于校園是很大的功德,因爲學校是一個生命教育的場所。剛剛我們老師帶我進來,我看到外面都是攤位,賣吃的,賣穿的,賣眼鏡,學生要進來還真不容易,先要跨過一個欲望的街道,才能進到裏面,一出去,魔又在外面等你。魔不傷你,只是勾引你。所以我想,從這裏畢業的學生至少有個好處,一定很會賺錢,因爲天天學著做生意;也一定很會做會計,不然荷包會扁扁的,因爲在這種環境生存,必須學習控製預算。佛教的方法也一樣,必須利用一切因緣塑造純淨的心靈。佛教講「緣起」,學校跟社區絕對有關系,每個學生跟他的家庭背景,社會環境都有關系。國家的任何一個政策,乃至天氣的變化,跟個人都有密切的關系,這就是最高的真理。任何一個生命都不是單獨存在的,而是跟其他生命環環相扣,緊緊連結,是互相依賴,互相影響而存在的。

   我覺得各位讀大學,最好學著不跟家裏拿錢,你用自己的方法供自己讀書,我自己是這樣被訓練長大的。我雖然家庭環境很不錯,但爸爸對我們的訓練就是這樣。記得我小學叁年級的時候,二哥四年級,大哥五年級,叁個人一起到紙工廠去做折紙的工作,這是我這一輩子第一次賺錢,賺到四十塊臺幣。父親常講,使用金錢要有計畫,所以從那一天開始,他在櫃子裏放了一些錢,他說你們要拿多少自己拿,但要寫上用處、用途,一段時間之後,我們兄弟都用錢用得很清楚。

   小學六年級的時候,我身上隨時有五千元,算是有錢人,這個錢不是給自己用的,父親說,你們帶著這些錢,萬一有人需要幫忙,或有什麼緊急的事情,可以拿來急用。但這些錢對我們是很大的誘惑,不能動它,不能拿去買棒球或喜歡的東西。有沒有人破戒?有,二哥破戒了,禁不起誘惑,他把錢用掉了,當然他講了很多很多的理由,但都不是理由,說穿了只是自己的欲望。我記得父親說過,你要幫助別人,首先要懂得控製自己,將來你結了婚,或做什麼事情,不會因爲個人的問題而傷害別人,我永遠記住這句話。我們知道,蛇喝了水,進到蛇肚子也變成蛇毒,如果你心性不正,在學校也好,做個公務員也好,生意人也好,總是會傷害人。

   所以首先,我們今天要強調,想要成功,必須有很好的心性,要對一切…

《愛與慈悲的故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慈悲的音聲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